200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6版

第16版(综合)
专栏:

  日前,唐山钢铁公司热轧薄板厂首次采用85毫米薄板钢坯进行连铸连轧试验成功,并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热轧薄板。据了解,采用85毫米薄板钢坯比原来使用70毫米的板坯生产薄板,在拉速不变的情况下,机时产量提高20%。这代表着当今国际热轧薄板生产领域的最先进水平。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湖南长沙市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图为长沙市新貌。(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第16版(综合)
专栏:

  石狮服装:奋起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蔡小伟 赵鹏
  一提起福建省的石狮市,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服装。
  仅在今年3月,石狮服装就爆出两条新闻:3月9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服装博览会在石狮举行,交易额20多亿元;3月28日,“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专题推介活动”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
  服装业:见证石狮发展历史
  石狮建市历史至今只有15年,但其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却可上溯至上世纪的40年代。当年,祖上闯荡东南亚各地谋生的一批批石狮华侨,凭借着累世辛苦积攒下来的钱,回到石狮投资建起了18条商业街,而这也正是石狮旧城区的雏形。
  先祖们的拓海贸易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传给了后辈的石狮人。改革开放之后,石狮人如鱼得水,利用着侨汇“闲资”、侨房“闲房”、侨眷“闲人”(所谓“三闲”起步),走上了制售服装的发展之路。到1988年,全市有1万多个商业店摊,13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服装业占70%。
  真正让石狮服装业一举成名的,是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后。石狮人组织的“庆亚运服装大展销”在北京一炮打响,此后又一路北上、西进,先后在大连、沈阳、哈尔滨、郑州、武汉、成都等20多个城市办展销。石狮人还在这20多个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场中设立了1300多个专柜。与此同时,在石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市区内,在18条服装商业街和8个专业服装市场中,在8000多个店铺间,每天慕名来石狮采购衣服的海内外客商高达五六万人,每年的销售额都在120亿元以上。据统计,目前石狮全市现有各类服装生产和配套企业共5000多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全市30万人口中,从事服装业的有20万以上。
  从“一枝独秀”到“狼烟四起”
  然而,石狮人也品尝了龟兔赛跑一样的经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浙江的温州、辽宁的大连、广东的虎门、江苏的常熟服装业迅猛发展,后来居上。
  ——1989年,大连率先开办国际服装节,至今已举办14届,最近的一届服装节,单场贸易成交额高达百亿元以上;
  ——虎门虽然没像石狮升格为市,还是一个镇,但面积却比石狮大了10平方公里,对东京、香港等国际服装市场反应之快,国内无出其右;
  ——江苏常熟年产服饰达3亿套件,产值超过180亿元,闻名全国的服装批发市场常熟招商城,年销售额达130亿元。
  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曾在一段时间内,石狮甚至对是否继续发展服装业发生过动摇。经过反思,石狮的决策者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石狮服装业发展中存在4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素质不高、规模不大、家族式经营;二是缺乏创名牌的意识;三是服饰文化氛围不够浓;四是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石狮服装业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名牌),外界对石狮服装的印象始终停留在“旧衣摊”上。
  闽台合作:拓宽石狮服装发展之路
  如今,石狮市委、市政府在经过反复征求各界意见后,最终确定了“重塑综合改革试验区品牌和全国服装名城品牌”的基本发展思路。而支撑这条思路的两个重点,就是兴建石狮大型服装城和加强与台湾纺织服装界的合作。
  建服装城的思路是石狮从温州兴建全国小商品市场学来的。石狮服装城规划面积占地1100亩,总投资达6亿元,建成后其规模将是亚洲最大的服装城。目前,首期100亩已正式破土动工。
  从本届海博会台湾团的阵容可看出:同为主办单位的台湾纺拓会、台湾制衣工业同会、台湾针织工业公会和台湾毛衣纺织工业同业工会的4位董事长(理事长)都亲临会场,各类参展企业更是多达126家,为此,海博会还单独设有台湾馆。很显然,中国服装业中的闽南板块正在向海峡板块转型。
  石狮市市委书记李建国告诉我们,以石狮为中心的泉州纺织服装区已经建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我们要把石狮的‘先发优势’变为‘持续优势’,让‘率先崛起’变为‘持续隆起’,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第16版(综合)
专栏:

  诸暨人的“发展观”——
  解难方能发展
  本报记者 鲍洪俊
  “老百姓上访,反映揭发问题,是对真理、正气的追求;是对党和政府信任和寄予希望的表现;是发现我们党政干部工作不足的重要途径。”“如何对待上访群众,反映了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一个对上访群众的困难、问题无动于衷、熟视无睹的人,是不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
  阐释这番令人耳目一新的“上访观”的,是浙江省诸暨市市委书记陈长兴。诸暨人敢作敢为,对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敢于直言。“对于老百姓的这种文化性格,我们的党政干部要坦荡无私,自觉自愿地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改进工作。”陈长兴强调,对于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应该解决的马上解决,违反政策、不能解决的,就向群众心平气和地解释清楚。这样才能做到以民为本。我们决不能漠视上访群众的合理要求,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上访群众。
  “老百姓的困难不解决好,很难发展起来;即便发展起来了,也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今年以来,诸暨市决定,政府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年度投入增幅必须高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城市农村养老保险着手有序接轨,农村“低保”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将全市需要保障的8000多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推行农村独女户养老保险;从4月开始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集资金8000万元,开工兴建自来水工程,争取年内让北部乡村的老百姓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诸暨市还规划建设城西工业新城,提升工业园区;推进强镇战略,鼓励老百姓“搬下山,走出村,进强镇”;通过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倾斜,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16版(综合)
专栏:

  郑州综合整治中心城区
 整治工作将于七月底全部完成
  本报郑州4月16日电 记者李杰报道:日前,历年来规模最大的郑州市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
  此次综合整治的重点是主要街道、市容市貌、出入市口、商业中心区、商城遗址周边地区、市区河道等。具体任务是,今年将新修道路34条;整治10个主要出入市口、20条主要干道景观路、113条背街小巷、商业中心区、商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建设30个小游园,见缝插绿8.88万平方米;实施夜景照明二期工程;改造旱厕130个、升级改造公厕85个、新建公厕98个、环保公厕26个;对市区主要的主次干道进行全面复浇和整修;更换护栏和交通设施;完成东风渠和熊儿河的治理工程等。
  整个整治工作将于7月底全部完成。


第16版(综合)
专栏:

  兰新铁路:不让大风拦火车
 乌铁局计划斥资6亿元,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段进行改造
  本报乌鲁木齐4月16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大风阻断兰新铁路这一痼疾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日前,乌鲁木齐铁路局决定斥资6亿元“拉直”百里风区路段。
  近几年,随着兰新铁路的三次大提速及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大,风区对列车运行产生的影响正在日益加重,现在“三天一停,五天一断”已成了这条惟一可进出新疆的铁路大动脉的痼疾,给旅客造成的不便与铁路损失非常严重。据悉,年初至今,兰新铁路已六度被大风阻断。
  为了解决百里风区的风害问题,乌鲁木齐铁路局从今年开始斥资6亿元“拉直”兰新线百里风区段,对兰新铁路部分路段进行改造,其中将把沿线的小半径铁道改为大半径铁道或者尽量改成直线,为列车快速通过百里风区和铁路再次提速奠定良好基础。目前,乌鲁木齐铁路局派出的9列实验列车正在百里风区进行实地测试,并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即将动工做准备。


第16版(综合)
专栏:

  青藏铁路进入攻坚年
  4月15日,工人在距拉萨30多公里处的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架设施工架。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第16版(综合)
专栏:

  认准“良方”奔小康
  4月15日,山西省曲沃县乐昌镇农民张胜利在采摘珍珠西红柿。近年来,这里的农民学科技、引品种,积极实践科技兴农,获得可喜效益。
  新华社记者 马毅敏摄


第16版(综合)
专栏:西部经济新亮点

西部经济新亮点
  四川工业经济增幅创近年最高水平
  本报成都四月十六日电 记者郑德刚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四川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创下近年来最高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二百二十二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三点一八,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四,其中重点地区、重点大型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对全省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四川省目前拥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重点优势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十亿元的企业有三十多家。
  陕西投资百亿打造三十个旅游精品
  本报西安四月十六日电 记者郑少忠报道:陕西省将投资一百一十六亿元人民币,集中开发建设三十个融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品牌旅游产品,从而使陕西省成为中西部地区旅游品位高、有吸引力的旅游大省。主要项目有:总投资六亿元的秦始皇陵博物馆及秦皇陵公园;总投资四点五亿元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骊山旅游区;投资二点二亿元的法门寺旅游区;投资二点八亿元的乾陵旅游区;投资一亿元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总投资四点五亿元的周原旅游区;总投资二点八亿元的昭陵旅游区等。
  宁夏实施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本报银川四月十六日电 记者杜峻晓报道:从今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利用五年时间实施羊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羊产业是宁夏畜牧业的特色产业,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宁夏的羊产业发展计划提出,到二00七年底,全区羊只饲养量从八百一十一万只增加到一千五百万只,商品羊出栏八百万只,羊肉产量十二点八万吨,养羊业产值十八亿元,养羊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五十的羊肉、绒、毛、皮张实现加工增值,羊产品加工实现产值二十亿元。
  临汾改造沟坝地帮助农民增收
  本报太原四月十六日电 记者安洋报道:阳春三月,记者在山西省临汾市农村采访时看到,昔日的沟洼淤泥地已被绿油油的麦苗覆盖。三年来,该市已建成十二条大坝系,淤地坝一万多座,改造沟坝地八千四百零九公顷。这些沟坝地的改造,可截留泥沙百分之七十以上,去年种植的大秋作物每公顷产量都在七千五百公斤以上。淤地坝的建设和利用,为山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