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风雨过后是彩虹
  ——兰州军区某舟桥团残疾战士庄东践行“三个代表”纪事
  杨建勋 马颖 郭嘉
  18岁,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如诗如画。
  18岁,人生最多梦的季节,五彩斑斓。
  然而,对入伍还不到100天的新兵庄东来说,18岁却是他年轻人生的黑色年龄。
  带着儿时的绿色憧憬,1997年底,庄东从山东成武县入伍来到兰州军区某舟桥团一连。
  谁料,灾难却悄然降临到这个稚气未脱的年轻新战士头上。
  1998年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一天上午器械训练,庄东从单杠上跳下来就再也无法站起来,卫生队的救护车拉走了庄东,也拉走了全连100多颗牵挂的心……诊断结果回来,一下子把大家震懵了——骨癌!为了挽救和延续庄东年轻的生命,医院不得不为他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
  庄东昏迷了两天两夜,醒过来,那条伴随了他18年的左腿没有了,残酷的现实击碎了这位对人生充满希冀的小伙子的全部梦想。他抱怨命运的不公,诅咒病魔的残酷,渴望生命的延续,企盼奇迹的出现……
  出院回来,看着连队战友整天生龙活虎的样子,摸着自己空荡荡的裤腿,庄东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不肯与战友交流,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动不动就将炊事班特意给他做的饭菜打翻在地。
  为了尽早把庄东从绝望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指导员吴绵胜和连队其他干部、骨干一有空就不厌其烦地找庄东谈心聊天。
  一天上午,小庄拄着拐杖独自到俱乐部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的足球赛看得庄东一脸难得的快乐。这一细微变化让指导员吴绵胜捕捉到了。吴指导员兴冲冲跑到邮电局特意给小庄补订了一份《足球报》,并瞅准“欧洲杯足球锦标赛”,有意识约庄东一起看球。两人之间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赛势在升级,两个人的情感在升温。吴绵胜不失时机地从运动员在赛场上摔伤后又爬起来继续拼搏的坚强意志,讲到体操运动员桑兰身残志坚的故事,鼓励小庄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庄东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点着头。吴绵胜趁热打铁:“其实,人生就像球赛,可怕的不是跌倒,而是跌倒了不能勇敢地爬起来。一个人有了不幸,如果只盯着不幸,那只能永远不幸;倘若你勇敢地向不幸挑战,与不幸抗争,不幸就会成为幸运的开始……”
  真诚的关爱如缕缕阳光,温暖着庄东的心灵。小庄拄的拐杖螺丝松动了,连长窦全瑞随即找来螺丝刀给他紧上,小庄夜里小解起居不便,班里战友给他买来尿壶,小庄上厕所蹲不下去,副连长赶紧找营房股订做一个特制座架,庄东爱喝排骨汤,炊事班每天把热乎乎的新鲜排骨汤端到他床前……尤其令庄东刻骨铭心的是,手术后在兰州住院的190多个日日夜夜里,班长郑胜利怀揣父亲病危的3份加急电报,每天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床前照顾他,把对远方备受绝症折磨父亲的爱和思念,全部倾注到庄东身上。半年多后庄东出院回到连里,传来了郑胜利父亲病逝的噩耗,两个年轻人抱在一起哭了很久……
  一桩桩难忘的经历,一件件鲜活的事实,一颗颗炙热的爱心,终于焐热了一颗年轻冰冷绝望的心灵。
  重新燃烧起的生命之火释放出了青春的火焰。
  舟桥兵专业训练在黄河岸边进行,大家每天训练回来不是一身泥,就是满身灰。夏季日照时间长,庄东每天拄着双拐为大家打好一盆盆洗脸水晒在太阳下,战友们训练回来,都能用上热乎水。风起了,雨来了,他把战友们晾晒的衣服收回宿舍叠放整齐;战友们劳动回来了,他就把一件件工具擦拭得干干净净……
  庄东喜欢电脑,指导员吴绵胜就手把手地教他,3个月下来,庄东每分钟能熟练输入汉字80多个。电脑要学精,必须懂英语,连队干部集资给庄东买来复读机学英语。经过1年多的辛勤培育,庄东熟记了上千个英语单词,不仅能用英语简单对话,还考取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连队没有理发员,庄东主动找连队干部,要求到理发店拜师学艺,连长、指导员大力支持,还给他批了100元钱购买理发工具。谁知到了理发店,老板挺纳闷:你照顾好自己已不容易了,还管那么多干啥?庄东并不放弃,默默地为理发店打扫地板,主动倒水,忙个不停。老板被庄东的真诚打动了,手把手教他理发。从此,战友们经常看到庄东背着理发箱忙碌的身影,听到他那开心的笑声。
  庄东担任连队的电脑教员后,对电脑的钻研更起劲了,不仅很快掌握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三维动画技术,还为连队和机关制作教育、训练多媒体课件56个,带出会汉字输入和一般程序操作的战士230多名,其中83人考取国家计算机一级证书。
  2000年3月16日,庄东第一次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紧接着,庄东第二次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如他在《实践“三个代表”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演讲中说的:“我是‘三个代表’的受益者,我要努力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我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三个代表’。”
  经过党组织的慎重考察,庄东终于站到了庄严的党旗下,当他举起右手宣誓的时候,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附图片)
图为庄东和他的战友。潘金鑫摄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倚天长剑镇海疆
  ——记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大队长王诚
  曹学军 胡祖好
  海军上校王诚,虽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威武有力,但骨子里却充满军人的剽悍和血性,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身为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大队长,他心里想的、嘴里说的、平时做的,都离不开“打仗”二字。
  他率部3次打破海军导弹技术保障纪录,确保新型导弹发射百发百中
  2002年11月,一场大规模的海上实兵演习在南海某海域打响。某新型对空导弹首次亮相试射,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该型导弹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大队官兵从未保障过。对此,首长和机关不放心、科研单位不放心、负责打导弹的部队也不放心。关切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大队长王诚身上。南海舰队某基地政委侯健少将更是连续来了3次,试探着问王诚:“你有把握吗?”
  王诚当即向将军立下军令状:“请首长放心,凭我们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技术水平,保证弹无虚发!”
  无论在将军面前,还是在士兵面前,王诚总体现出一种充分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他高超的技术水平。
  成功总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演习中,他们精心保障的4枚新型导弹轰然出鞘,将目标打得凌空开花。至此,从该型导弹运抵大队到形成战斗力,前后仅用了11天,又创下了一项海军导弹技术保障的新纪录。
  作为一名指技合一的优秀军事指挥员,王诚身在基层,却想着全局,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战区指挥员,平时和战时最需要做什么?
  “命令导弹营在1天内完成×枚某型导弹三级转一级的技术准备!”去年9月的一天清晨,王诚突然对导弹营下达作战命令。导弹营几名领导从没见过这架势,一时摸不着头脑,搞得有点手忙脚乱,而王诚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密切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讲评时,王诚一针见血地说:“导弹营这次独立组织指挥演练,任务是勉强完成了,但离实战要求还差得很远。”此后,他对大队每个单位都进行了单独的实战演练,大大提高了各单位领导独立指挥作战的能力。
  几年来,王诚多次带队参与海军、舰队、基地组织的导弹和鱼水雷技术保障任务,每次实弹射击,命中率都达到100%。
  他把平时当战时,坚持用“打赢”的标准塑造善战的队伍
  在采访王诚的日子里,记者与他在营区散步,可他步子大,频率快,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记者笑曰:“这哪是散步,而是跑步。”
  “我是个职业军人,事事都以‘打赢’的标准来要求,习惯了。”王诚轻松地答道。
  王诚经常告诫大队官兵:“现代战争异常残酷,要想在未来战争中生存并取胜,平时就必须在各种复杂、艰苦的条件下接受摔打。”
  一次台风来临,风雨大作。王诚坐镇某导弹仓库指挥台。他与仓库主任冒着风雨仔细查看各重要部位,发现一座库房的大门被风刮裂,便跑回去调集官兵抢修。这时有人请求:风雨太大,派辆车送官兵们过去。
  王诚一听就火了:“车是有,但不能派,才几百米远的路就受不了了,打仗怎么办”?
  王诚似乎把所有的事情都与“打仗”联在了一块。
  大队有一项著名的“样板工程”———近百亩菜地,海军、舰队等各级首长和机关的人员都来参观过,许多兄弟单位的领导也来此取过经。可是,王诚当上大队长不久便打起了它的主意:平整出一部分作体能训练场。
  大队党委会上,王诚坦诚地说:“这么好的菜地谁都舍不得平掉,但军队是要打仗的,体能跟不上怎么打仗?!”很快,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能训练场在大队营区落成。当年,大队官兵的体能达标率就达到98%。在上级组织的体能综合大比武中,大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和6个单项第一。
  他瞄准战场图变革,敢于创新技术保障的“游戏规则”
  2001年初,大队接到一项导弹技术应急保障任务。刚任大队长的王诚与其他领导商议:为减少指挥层次,缩短命令传递时间,决定把任务直接下达到连队,并要求各连队以同样的方式把任务下达到班。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中间的营、排两级领导顿时发起了牢骚:既然上面一竿子插到底,那我们以后就不用管了。
  对此,王诚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断创新是军事指挥员取胜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特殊情况下,总统可以直接向单兵下达命令,而我们此次仅仅只隔了一级下达任务,就带来这么大的反响,充分暴露了我们观念的滞后。”王诚组织官兵围绕此事进行认真研讨,使大家认识到:现代战争瞬息万变,快速、高效的组织指挥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
  从此,跨越指挥、联合指挥,已逐渐被大队官兵接受,使大队组织指挥的反应时间比过去缩短了一半以上。
  几年来,围绕大队战法与训法的创新,王诚呕心沥血,先后撰写出1万多字的《从X演习看大队未来的发展》和4万多字的《渡海登岛作战中大队导弹保障对策与研究》,描绘出大队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为首长机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他还在军内报纸、杂志发表了数十篇军事论文,不少还涉及到对军兵种和作战舰艇部队军事理论的研究。特别是他通过对国内外军械技术保障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导弹保障一体化”的全新理念。他说:“我们的每一项改革、每一项创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新装备100%地发挥效能,确保未来战争取得胜利。”
压题照片为查春明摄(附图片)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荣誉得来细“品味”
  ——记“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武警江门市支队
  冷冰霜 祝俊业
  由总队先进支队到武警部队标兵支队,再到武警部队唯一跨入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行列的支队,武警广东总队江门市支队全面建设何以一路攀升?通过采访,我们感到,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支队党委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
  荣誉光环越多,越要保持清醒头脑
  1998年底,支队被总队评为先进支队。这可是好几年与之无缘的荣誉。个别官兵有点飘飘然。支队党委察觉后,立即责成各单位查找骄傲自满的苗头和情绪。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然而,常委带队逐个中队对照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基层建设纲要和三十条找不足。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全支队一下子查找出了官兵素质与支队发展不相适应、落实正规化建设的标准不高、行为养成不规范等10多个问题,不仅查醒了有骄傲情绪者,也给党委敲响了警钟。
  去年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大抓基层年。年初,在研究抓基层工作有关问题时,部分同志建议:支队是武警部队标兵支队,抓基层一定要有点“大动作”,要不,会让人“小瞧”。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当他们把“大动作”一一说出后,立即被党委否决了。原因是“大动作”有些太虚、太不符合实际。比如:机关要拿出2/3的人员和时间下基层,保证每个中队每月都有一个联合工作组;机关各股每月都要向上级对口部门报一条抓基层的经验等等。
  “大动作”被否决了,但关于“大动作”的话题并没有结束。党委“一班人”感到,这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而是工作作风不实的反映。为此,他们拿出3天时间,对机关进行了集中整顿,使大家认识到,抓基层不在于声势阵势大小,关键是要看成效怎样。机关干部都以下一次基层发现问题多、解决难题多、带回建议多为荣。
  机关作风实,带来了基层建设成效好。去年,该支队所有中队都居总队中游以上水平,另有两个中队被总队树为标兵中队,支队也顺利跨入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行列。
  基层过上好日子,党委机关尽职责
  江门市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高收入带来了高消费,莫说老板和政府官员了,就连一些工薪阶层坐的车都非常高档。而支队没有一辆高档车,即使支队长、政委的车也都是5年前购买的,行程在20万公里以上。
  坐这样的车是否有损支队的面子,有损领导的面子?这个被不少官兵议论的话题,党委不是没讨论过,但总是议不到一半就“搁浅”了。
  按他们的话说,基层一天过不上好日子,常委吃的再好、坐的车再豪华,脸上也无光。正是这种“车子能坐就行,基层难题不解决不行”的思想,使党委机关一直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机关用纸都是正面用了用背面。即使上级来人,也从来都是严格标准,多数还是在支队招待所接待。
  党委机关过紧日子,为的是基层能过上好日子。这几年,通过嘴里抠一点,平时省一点,把每月补给机关干部的总的补贴减少200元,一点一点积累,支队每年都拿出上百万元用于基层基础建设,所属中队的“三难”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每个中队还建起了图书室、娱乐室,配上了电脑和空调,营院也基本实现“花园化”。
  这3年,支队党委在总队组织的党委班子民主测评中,官兵满意率都在95%以上。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同谐同趣
  郭军摄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落实“三个代表”
  推进“三个转移” 淮安双拥呈现良好势头
  本报讯 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发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双拥工作呈现良好势头,连续第四次被评为江苏省双拥模范城。
  淮安是周恩来同志的故乡,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悠久的双拥传统。近3年来,市委常委与驻淮部队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带头参加“军营一日”活动,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情况、慰问官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目前已层层建立双拥工作机构890多个、双拥服务小组4000多个。为了顺应双拥形势发展,淮安市适时地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转移”的双拥工作基本思路:
  一是双拥工作以节日慰问为主向经常性军地互办实事为主转移。仅去年一年,军地共互办实事206件,总投入2866万元。全市所有停车场、公园、纪念馆、公交车对军人一律实行免费。淮安电信局耗资20余万元,无偿为部队安装开通1000多门电话互联网,并义务对50名部队官兵进行通信培训。
  二是以解决一般性科技拥军问题为主向科技攻关解决重大问题为主转移。全市先后组织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走进军营,调集全市人力、财力科技攻关,为驻淮部队研制出高炮隐形工棚和野战炊事车。据统计,3年来全市实施科技拥军项目113个,总投入近2000万元,组织260名专家学者走进军营,有数万人次向部队赠送科技书籍8万余册,电脑、电器250余台,举办科技培训班218个班次,有力地促进了驻淮部队的建设。
  三是以解决部队日常生活问题为主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转移。3年来共安置转业干部379人,安置军队干部家属就业238名,其中去年市区安置46人,全部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企业工作,并妥善安置复员退伍军人4243人。部队干部子女全部安排到当地最好的学校入学。
  (汤海沭 何桂华 杨海兵)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打造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摇篮
  国防大学 柯明
  江泽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想。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重要体现,必将带来全党、全军思想上的又一次大解放,带来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军事变革。这场军事革命,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必将引起军事技术、武器装备、战争形态、作战理论、人才素质、军事组织体制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面对蓬勃兴起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军委江泽民主席作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标志着我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我们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同志,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有一个新的警醒,深刻认识国防大学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的历史方位及时代使命,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迎接挑战,自觉勇立潮头,为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持。
  作为国防大学新一代的传人,一定要发扬“红大”、“抗大”以来的优良传统,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一流名牌大学的步伐,努力走在这场变革的前列。一是拒绝落后、追求先进。对那些与军事变革要求和形势任务发展不相适宜的落后的东西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坚决克服那些在机械化半机械化过程中形成的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不相适应的落后的思想观念,改革那些在传统承接中形成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模式和体制机制,自觉更新那些不能跟上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要求的陈旧知识,在军事领域进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二是拒绝自满、追求进取。自满、松懈、停顿,就意味着自甘落后。国防大学作为抗大的传人,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历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历史只能代表过去,成绩不能说明未来。只有始终以“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为尺度衡量学校的建设,衡量自己的工作,永远把成绩作为前进的起点,把荣誉作为发展的动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无愧于“三个代表”的要求。三是拒绝守旧、追求创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拒绝守旧、追求创新的意义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国防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级军事人才和创新军事理论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跟踪学术前沿的敏锐性,把握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勇于推陈出新的自觉性,把握规律、勇于实践,观察问题要有新视角,研究学问要有新思路,开展工作要有新办法。四是拒绝平庸、追求拔尖。克服和防止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健康思想。冒尖是事物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反映,冒尖就是前进,冒尖就是突破。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勇于创新、敢于冒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时尚。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冒尖人才,珍惜冒尖成果。建立健全鼓励冒尖的政策机制,对确有成就的冒尖人才,要大张旗鼓地宣扬、理直气壮地重奖。


第15版(军事专页)
专栏:

  部队为地方送文明 地方为部队送光明
  北空某训练基地与驻地开展共建
  本报讯 北空某装备技术训练基地驻地的大院前是一条当年为响应毛主席提出的“一定要根治海河”而筑的防洪大堤,它是部队进出的唯一通道。几十年过去了,黑暗却一直笼罩着它。2002年8月1日这一天,一切都变了,明亮温馨的灯光从大堤一直延伸到军营的每个角落。有人说这是市政府为部队帮困解难的具体行动,也有人说,是这支部队长年为社会撒播文明而受到的拥戴。
  这支部队多年来与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先后与7个街镇、12所院校、6家企业单位结成了共建单位,与16家孤残贫困户、12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建立了资助关系。每年捐款扶贫、救灾、助学资金达十几万元;为驻地植树造林、整治环境、修建道路、维护治安、开展便民服务每年出动的人员达上万人次,车辆300多台次。在完成引滦入津、道路建设、整治运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同时,该部注重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为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做贡献,每年义务接待学习参观航空启蒙教育的大、中、小学生达上万人次。部队曾先后被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评为“爱心献功臣模范集体”,被中宣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单位”。
  去年“八一”前,市路灯处的领导随市慰问团来该部队慰问,在听了部队的汇报后,他们被官兵的无私奉献精神而感动,在得知营区前的大堤几十年来没有路灯,给官兵出行带来诸多困难的情况后,当即拍板,“八一”前一定要让路灯亮起来。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他们挑灯夜战,测量、挖沟、埋线、竖杆,终于在“八一”这一天让路灯亮了起来,仅此一项为部队节省经费80多万元。(傲腾 华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