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既必须紧紧抓住 又可以大有作为
  ——谈“重要战略机遇期”
  刘华秋
  主要观点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奋斗而争取来的成果。
  我们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和国际环境,完全能够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要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机遇;不断提高把握机遇的本领,善于利用机遇。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十六大报告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解,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期,并努力延长这个机遇期,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加快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主要依据在于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
  从国内条件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能够牢牢把握前进方向,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和风险的考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心民心空前凝聚,社会大局稳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居第六位。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发挥,中国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在扎实推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总之,我们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完全能够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就国际形势而言,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强权政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发展趋势看,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局部地区爆发战争,酿不成世界大战。天下很不太平,但国际形势总体走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是总体缓和、稳定,局部紧张、动荡。
  我国在大国关系的新一轮调整中继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世界主要力量大多把新世纪之初作为各自的“机遇期”,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利益原则已成为各大国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依据。当前大国关系面临新的深刻调整,诸多方面的矛盾与斗争不断深化。南北矛盾更加突出。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我国不处于任何重大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继续保持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中美两国已就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这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并取得新的改善和发展。
  我们能够争取到较长时期的良好周边环境。新世纪初,我国周边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因素,但我国的周边环境总的看来仍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的时期之一。我国坚持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受到周边国家的普遍欢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威胁论”在降温,“中国机遇论”逐步兴起。我们做好周边工作,搞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只要把握得当,趋利避害,从整体上看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和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抓住全球范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紧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的有利时机,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可以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推进某些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来之不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奋斗而争取来的成果。当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怎样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
十六大报告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十分精辟,内涵丰富。
  从时间跨度上看,强调了这是一个起码可以持续20年的“机遇期”。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强调,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报告则非常明确地把本世纪的头20年确定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过程一方面表明认识的深化,同时还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我们党勇于把这样的重大判断公开昭示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崇高事业的党,是说话算数的党,是有信心、有能力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一个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的党。二是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间跨度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跨度相一致、相对应,这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鼓舞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确保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同时也应注意,不能教条式地理解这个时间长度,将重要战略机遇期固定为本世纪头20年,把这个时间作为机遇期与非机遇期的绝对界限。要看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既可以努力延长这个机遇期,而且还会不断产生出新的机遇。
  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地位看,强调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所谓机遇,就是出现了有利于这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而且这种客观条件是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加以利用的。我国当前所处的机遇期,不是一般的机遇期,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200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看,这是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盾相对集中、较为突出。有的国家和地区因为种种原因在这个关口上打了败仗,政局动荡,经济倒退。而顺利通过这个关口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实际上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可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发挥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看,强调了这是一个带有战略性质的“机遇期”。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这个机遇期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个机遇期,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新的长足发展,优越性将有新的表现,吸引力将会继续增强。而随着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较量中必将能够取得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
  如何对待重要战略机遇期
对待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这是一个总体要求,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真正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回顾中国历史,在15世纪以前,出现过汉唐盛世,但在15世纪以后,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机遇。“康乾盛世”时,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固步自封,闭关自守,对西方工业革命浑然不觉,埋下了从“盛世”到“危亡”的祸根。在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下,中国与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失之交臂,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主客观相统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抓机遇。正是由于紧紧抓住了各方面的机遇,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谱写了绚丽篇章。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表明,能否抓住机遇,是关系革命、建设和改革成败的大问题。我们现在的大好机遇难能可贵,是中华民族近一个半多世纪以来所未曾有过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机遇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看,而且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看,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不断提高把握机遇的本领,善于利用机遇。机遇,实际上只是一种可能性,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付出心血和智慧。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认清和看准世界大势。要分清国际形势发展的现象和本质、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敏锐观察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的最新发展趋势,正确把握时代要求,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要大力增强创新能力,用好用足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的机遇是有区别的,客观地讲,不一定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这又是可以转化的。谁的创造性强,谁化挑战为机遇的本领大,谁把机遇同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实际结合得好,谁就能把机遇用好,乘势而上。反之,就有可能错失良机,陷入被动,领先也有可能变成落后。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所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说到底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抓住机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我们是否利用这一时期实现了更大的发展。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利用这个宝贵的机遇期实现更大的发展,我们就有更加充裕的条件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提高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会更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的贡献会更多。我们发展得越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越有保障,我们发展的天地也就会更加广阔。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说条件
  贾立政
  条件,是制约事物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办事情、做工作,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讲条件,是一种理性的自觉。重视条件,研究条件,创造条件,是我们抓住机遇、推进事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条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条件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生活中的实际,它的存在与变化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承认条件存在的客观性,并以此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实现一定的目标,离不开必要的条件,这是生活告诉我们的朴素道理。从客观条件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脱离客观条件,就是脱离实际。不讲条件,好大喜功,盲目蛮干,没有不栽跟头的。
  条件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变易为万事万物之恒常。在某一时段内、某一环境下的有利条件,事过境迁,往往会丧失,甚至会转化为不利因素。条件的动态属性使条件常常同机遇紧密相连,有利的条件一般就转化为机遇。机遇并非时时会有,而且往往稍纵即逝,所以要抢抓机遇。作为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条件同时还是资源,可以创造和整合。一方面,人们在既定条件下生活,为各种条件所制约;另一方面,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又通过实践创造着历史、创造着条件。人不应该在条件面前裹足不前,而应该在尊重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地改变条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创造新的更好的条件。
  条件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条件。任何事物都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条件同样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就全国而言,每个地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特殊的实际,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特殊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条件”。因此,讲条件,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内部条件,掌握外部条件;发现有利条件,分析不利条件;不仅看到条件的存在,而且认识条件存在的背景及其内在的规律。譬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对各地区都是一样的,但每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现实基础不同,这就决定了各地发展的速度不可能整齐划一,实现目标的方式也不可能彼此雷同。这里,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条件,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发展路子。心中有数,方能有的放矢;心中无数,必然无的放矢。只看到不利条件,就会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只看到有利条件,就会盲目蛮干、事倍功半。这两种态度和行为,都不可能达到目的。
  条件的动态性,要求我们努力创造条件。当然,在不同条件基础上从事实践活动,需要结合具体条件来进行。但干事业、谋发展,不能因循守旧,亦步亦趋,而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体到实践中,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条件,根据自己的条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条件,体现着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之所以说教条主义者是懒汉,就是因为他们不去做这样的工作:分析具体条件,努力创造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讲条件与讲创新是一致的。讲条件是讲创新的基础,讲创新又是讲条件的内在要求和更高目标。离开既定条件的创新,是盲目而没有根基的;离开创新讲条件,一味以“条件限制”为理由安慰自己,则会捆住自己的手脚,迈不开发展的步子。
  总之,办事情、做工作,既要把握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条件;既要立足现有条件,又要积极创造可能的条件;既要反对不讲条件,又要避免在条件面前消极等待。惟有如此,事业的发展才会顺利。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住创新这一本质属性
  张印堂 牛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其创新这一本质属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坚决反对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改革开放,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从国内环境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同时,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地位、任务和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因此,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紧紧抓住其创新这一本质属性。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不断创新。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近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相对落后、基数偏小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压力。因此,要开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需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在各个领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从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同时,牢牢抓住人这个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不断推进人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卫生体制等的创新,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既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成果,不断创新,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但文化体制要创新,而且内容和形式也要积极创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总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其创新这一本质属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使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令人担忧的“无言”
  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单位号召职工建言献策,动员会开过,文件下过,奖励标准也已公布,就是不见下面有动静,陷入尴尬的“无言”境地。其实,群众的这种无言,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愿言”或“不敢言”。意见与建议提了,却得不到反馈,工作毫无起色,群众的热情换来的是“冷处理”,久而久之,大家当然“不愿言”了;个别领导说话办事,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容不得半点异议,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当然“不敢言”了。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也使人警醒。 ——杜一鸣(上海)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多一点“吾不如”精神
  “吾不如”,即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汉高祖刘邦在讲述自己的用人之道时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只有多一点“吾不如”的胸襟与气度,才能广开“言路”;只有真心诚意地问计于基层,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才能广开“才路”;只有放下架子,广泛吸纳优秀人才,调动起方方面面抓发展、搞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广开“财路”。费伟华(浙江)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决策时应倡导“集中生智”
  成语中有“急中生智”一说,意思是人在危急时刻会猛然想出好主意、好办法。但是古往今来,“急中生智”者固然有,病急乱投医,拍脑袋决策而致使“急中生愚”者也不罕见。因此,在作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时,还是倡导“集中生智”为好。所谓“集中生智”,就是让大家说话,让群众讨论,让众人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然后进行正确的集中,形成集体的智慧。“集中生智”,也就是民主集中制。这是一种科学精神,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
——路阔(新疆)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真心倾听群众呼声
  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常常抱怨政策难以落实,工作不好开展。导致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有情绪,心气儿不顺。而群众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少了,干实事少了,为群众带来的实惠少了。如果工作方法得当,就能理顺群众的情绪,很多事情也就好解决了。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心实意地对待群众,满怀真情地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实践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田红军(内蒙古)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省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
  ——读《二十一世纪山东经济发展前景研究》
  宋涛
  姜绍华撰著的《21世纪山东经济发展前景研究》一书,日前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山东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前景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对省域经济的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该书采用比较分析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山东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挑战、山东经济发展的阶段定位与阶段特征、山东经济的体制创新与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描绘出山东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并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山东经济“调整、创新、提高”的发展主线,强调了结构调整所具有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指出体制创新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围绕这一思路,该书对一些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了独到阐释,提出了若干较有价值的观点,不仅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对其他省份省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参考性。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直辖市经济比较研究的力作
  ——读《重庆与京、津、沪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周叔莲
  京、津、沪、渝四市划为直辖市的时间不同,所处地域不同,改革开放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差距。对四市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很有必要,但难度也较大。黄蔚主编的《重庆与京、津、沪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一书(重庆出版社出版),是对我国四个直辖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比较研究的一部著作。该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手段与方法,以比较四个直辖市的经济发展为主线,深入分析研究了四个直辖市的地理、人口、民族、资源、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与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庆追赶京、津、沪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该书有以下特点:首先,选题较为新颖。该书着眼于重庆市如何借鉴京、津、沪的经验加快经济发展,使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其次,内容较为丰富。该书内容涵盖四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对外开放、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还对区域经济开发和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资料比较翔实。该书提供了有关四市经济发展的系统而翔实的资料,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经济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参考。第四,实践性较强。该书提出的重庆经济开发战略模式选择的设想和构建重庆城乡经济新循环的产业政策建议,对推动重庆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其他条件类似的城市发展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