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呼吁对伊实施人道救援
  据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随着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取得的进展,国际社会和舆论对伊拉克出现的新形势表示极大关注,呼吁对伊拉克人民实施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粮食组织官员希丝·希尔女士10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伊拉克的食品供应便中断。为了对伊拉克进行粮食援助,从4月4日土耳其对联合国开放土伊边界以来,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运粮车队便源源不断地开进了伊拉克北部,已经有1000多吨面粉运到了伊拉克北部。希尔说,粮食组织对伊拉克首批粮食援助共计6.6万吨。这些粮食将被运到伊拉克北部的代胡克等3个城镇,再从这些地方由当地的库尔德人或联合国人员护送到伊南部地区。她说,对伊拉克的粮食援助可能要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
  罗马尼亚政府10日发表声明说,在伊拉克必须首先采取人道主义行动。这是目前要办的头等大事。
  约旦医生防止核战争组织近日对《约旦时报》和其他媒体的记者说,伊拉克战争的破坏性不亚于核战争。当前的战争有可能成为试验违禁武器的场地。使用贫铀弹的后果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长期的灾难。
  本报莫斯科4月11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今天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强调,美英等对伊动武国家有责任解决伊拉克出现的人道主义问题。
  他说,目前伊拉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人道主义灾难。根据联合国1472号决议,美英等国对解决这一问题负有“主要责任”。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应该采取措施给予伊拉克必要的援助。
  据新华社伦敦4月10日电(记者徐剑梅)英国国际开发事务大臣克莱尔·肖特10日在议会下院发表声明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据肖特说,巴格达存在着“法律和秩序分崩离析的真正危险”,不仅出现武装抢劫,就连医院物资也成为被哄抢的目标,还有一些医务人员被强奸。在巴格达西部和南部,因电力供应中断而造成停水停电,医疗设施和医药也出现严重短缺。她对国际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在巴格达遇难一事表示痛惜,同时呼吁国际红十字会能够尽快恢复在巴格达的工作。
  肖特还称,由于世界粮食署调集了大量食品,到4月底之前,伊拉克食品供应可保无虞。她透露,国际社会已为伊拉克人道主义援助筹集了12亿美元资金,但离联合国筹集22亿美元援助经费的目标还有差距。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0日电 据此间媒体10日报道,美军对巴格达出现的哄抢现象基本上采取不管的态度。在华盛顿的美军高官解释说,美军不可能同时做所有的事。
  美陆军少将麦克克里司托尔10日在华盛顿说,美军现在无暇制止哄抢,现在他们的最大任务是清除伊拉克共和国特别卫队。
  国际援助人员批评美英部队,没能有效地控制骚乱。他们说,按照国际法,占领军应履行阻止骚乱的职责。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格达经受双重煎熬
  新华社巴格达4月11日电(特约记者贾迈勒)又度过了一个充满危险的漫漫长夜之后,巴格达的市民11日早上醒来后看到:一些伊拉克人仍在抵抗美英联军,一些人的抢劫掠夺还在继续,巴格达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10日夜幕刚刚降临,爆炸声、枪声便在巴格达的几个街区响起。伊拉克抵抗者在巴格达西部向驻扎在高速公路上的美军发起了进攻。大约10枚美军的炮弹击中了巴格达西部哈德拉郊区的民宅区,其中一所民房被毁,数所受损,多人受伤。
  受伤的人们到哪里去就医呢?据说雅尔穆克医院已被一些人洗劫一空。至于位于舒腊区的努尔医院,人们因途中有遭枪弹袭击的危险而不敢前往。
  11日黎明前,美军和伊拉克武装在巴格达西北部地区激战了大约一个小时。据周围居民说,伊拉克抵抗者11日对巴格达市的一个美军控制点发起攻击,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被打死,另外4人受伤。
  美军进入巴格达后,人们渐渐对占领军的存在感到非常不安。国家被占领了,这大大伤害了伊拉克人的民族自尊。
  11日早晨,一些人又在巴格达大街小巷流窜,他们所到之处无所不抢,连那些为他们自己及其家人和社会提供人道服务的医院也不能幸免。这种肆无忌惮的掠抢,使战火中的广大巴格达市民在经受“侵占和掠夺的双重煎熬”。(附图片)
  图①:一名伊拉克男孩11日坐在一辆小汽车的车顶上看着抢来的东西。
  图②:一名伊拉克妇女11日拿着抢来的家具从巴格达一幢政府大楼离开。
  图③:几辆美军坦克11日在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桥上被一堆汽车挡住了去路。
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提克里特
  最后的悬念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认为,萨达姆父子以及伊拉克高层人物在7日美军的“斩首行动”后“神秘失踪”,要不已死,要不就可能躲在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而美军和英军目前已基本分别控制巴格达和巴士拉,美军和伊拉克库尔德族武装10日攻陷伊北部城市基尔库克一天之后,现在已经控制了伊第三大城市摩苏尔的市中心。提克里特已成为美军在伊拉克的唯一“眼中钉”。
  提克里特位于巴格达西北145公里处。人口当初只有5万。自从1979年萨达姆当了伊拉克总统后,他向提克里特投入巨额资金,这座小镇迅速发展成一个拥有26万人口的城市,被称为伊拉克的“第二首都”。提克里特是中世纪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萨拉丁的出生地。萨拉丁是著名的阿拉伯民族英雄,曾率军打败十字军并从十字军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因而威名远扬。萨达姆经常把自己比喻成“伊拉克的新萨拉丁”。
  萨达姆在老家乌贾建造了最为豪华的总统官邸,官邸内都有地下秘密通道通往底格里斯河东岸。提克里特建有规模宏大的庆祝广场。每年4月28日萨达姆生日之际,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和阅兵式。提克里特还有多所高等学府,其中最著名的是提克里特大学。今年1月27日联合国核查小组对伊开始新一轮核查后,武器专家就曾多次进入这所大学进行核查。
  提克里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沙漠和底格里斯河之间,毗邻山区,地形复杂,可攻可守,适合开展游击战。美军担心萨达姆会故伎重施,在家乡利用部落和家族势力重振旗鼓,开展对美军的游击战。开战前,萨达姆把提克里特划归“中央战区”,并在那里部署重兵。负责防守“中央战区”的伊正规军部队有北方军、南方军和第二军团。共和国卫队“阿德南”师则专门承担守卫提克里特的重任,“巴格达”机械化师的一部分也部署在提克里特附近。
  “阿德南”师有官兵1.2万多人,机动车1100辆,辖有第十一和第十二机械化步兵旅,第二十一装甲旅。“阿德南”师全体官兵从1999年起基本上换成了提克里特萨达姆部族的人,完全是一支子弟兵。据美军判断,该师也是目前共和国卫队6个师中唯一实力相对完整的部队。萨达姆在提克里特还组建了一支巨大的卫戍部队,也就是装备最先进的共和国特别卫队。这支队伍由萨达姆的小儿子库赛指挥。萨达姆长子乌代组建的“萨达姆敢死队”的骨干力量也来自提克里特。
  早在战前,提克里特就修建了相当完善的地面和地下防御工事。去年12月,提克里特在伊全境最早进入战备状态,在城郊建筑了导弹和坦克兵隐蔽阵地。据报道,和巴格达一样,提克里特有一座相当规模的地下城和地下指挥所。提克里特还有一处大型空军基地,其中两个机场可以军民兼用。
  美军在开战前就把提克里特定为主要的空袭目标。美军战机已多次对其进行轰炸,特别将目标锁定驻守在那里的共和国卫队。美军认定,萨达姆精锐部队将把这座沙漠城市作为反击美军的最后据点,仍对美军构成威胁。最危险的是,伊军还可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拉姆斯菲尔德曾说,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在提克里特和巴格达一带。
  据悉,美军打算首先拔掉位于提克里特的指挥中心,从而使伊军精锐部队变成“瞎子和聋子”。目前,美军方决策人员已确定了战机和导弹摧毁的目标,以及美军出动地面部队规模甚至本次行动何时结束等问题。
  美军第四机械化步兵师的先头部队正在从科威特向伊拉克中部突进,这支美军的王牌数字化部队将成为攻打提克里特的主力部队,对萨达姆政权的“精神心脏”实施最后一击。
  美军101空中突击师也将作战基地北移到巴格达南部30公里处的伊斯坎德里耶机场,准备参加伊北部地区的战斗。美军唯一的山地师第十山地师的2500名官兵也将部署在伊北部地区。集结在伊北部埃尔比勒的美军第173空降旅和在苏莱曼尼亚待命的第八十二空降师也将一齐南下,对提克里特发起攻击。美军的特种部队早在上周就已经空降到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之间100公里处,拦腰截断了从巴格达通往提克里特的高速公路,并占领了该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几个战略制高点。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4月3日已露了一手,在提克里特附近突袭了塞尔萨尔总统宫,缴获了一些文件,虽未抓获伊政府高官,但也探了一下这一神秘之地的虚实。
  英国《泰晤士报》11日预测,美军可能在14日对提克里特发动总攻。而伊军是否有能力与美军对抗,或是像巴格达一样轻易放弃,萨达姆还有什么“高招”,将成为眼下伊拉克战争的最后悬念。
(本报华盛顿4月1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
  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伊问题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11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在第三次俄—德“圣彼得堡对话”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让伊拉克问题尽快回到联合国框架内加以解决。
  普京强调,俄罗斯和德国至今仍然认为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是没有前途的。他说,俄德能够而且应该尽一切努力,维护联合国领导下的全球国际法体制。
  11日开始的第三次俄罗斯—德国“圣彼得堡对话”论坛将举行两天会议。普京和刚刚抵达圣彼得堡进行工作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了今天的会议。晚些时候俄德两国首脑还将与前来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进行三方会晤,主要讨论伊拉克战后安排、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


第3版(国际)
专栏:

  柬泰同意全面复交
  据新华社暹粒(柬埔寨)4月11日电(记者雷柏松)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和泰国外交部长素拉革11日在此间表示,柬泰同意全面恢复两国关系。
  两国外长当天就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了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全面恢复因“1·29”金边反泰骚乱受到严重损害的两国外交等各领域的友好关系。
  贺南洪说,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柬泰两国关系已经得到全面改善,柬埔寨驻泰国大使将于本月中旬重返曼谷。素拉革表示同意尽快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他说,泰国驻柬埔寨大使也将根据有关程序尽快返回金边。
  今年1月29日金边发生反泰骚乱,柬泰关系因此受到严重损害,两国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共同应对挑战
  ——克雷蒂安总理做客中餐馆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陈特安
  今天,阳光和煦,春风送暖,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沐浴在一派冬去春来的气氛之中。在非典型肺炎疫情持续之际,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下午专程来到多伦多唐人街一家中餐馆用餐。此举看似简单,意义却不平凡。克雷蒂安要向世人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不要歧视华裔,加拿大各族裔必须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和支持,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克雷蒂安说,非典型肺炎使华人受到歧视,华埠生意冷落,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现象。虽然病例首先在中国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某个族裔特有的疾病。加拿大是一个相互包容的社会,不应该因此而歧视任何一个族裔。他还说:中国餐很好吃,很安全,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歧视华人。
  克雷蒂安在“联发”中餐馆逗留了半个多小时,谈笑风生,平易近人,他带来了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华人社区真诚的关怀。
  总理首席新闻官穆森也表示,克雷蒂安亲自到唐人街用餐,这是在向加拿大人民宣示,不应该因为害怕非典型肺炎这种疾病而歧视亚裔人士。穆森还说,总理要让加拿大人谨记,加拿大是一个包容的社会,非典型肺炎并不是某个族裔特有的疾病,因此不能单独针对任何一个社区。
  陪同克雷蒂安前往用餐的,还有联邦政府交通部长高伦尼和几位国会议员以及多伦多市东区华商会会长和全加华人联会秘书长林君等。
  近来,非典型肺炎恐慌的阴影笼罩着安大略省多伦多等地,一些大城市的唐人街街区受到负面影响,生意下滑。更有甚者,一些华人子女在学校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有些人一见到华人就躲避,似乎一接触就会染上非典型肺炎似的。
  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加拿大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最近,加拿大国防部长麦考勒姆、前财长马丁、安大略省自由党领袖麦坚迪、多伦多市长候选人巴巴拉·霍尔等政要,在华人社团领袖陪同下先后到多伦多华人社区访问,到唐人街多家中餐馆用膳,也都显示他们对华人社区的关怀与情谊。
  与此同时,加拿大一些华人社团也积极行动起来,扫除非典型肺炎恐惧的阴霾。4月9日,蒙特利尔华人社团在唐人街举行记者招待会,强调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4月2日专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把控制疫情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及时与世界卫生组织展开有效合作,抓紧建立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这都表明中国政府防治非典型肺炎的能力和决心。记者招待会强烈呼吁,媒体要尊重事实,避免将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让加拿大公众冷静客观地了解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的真实情况,了解中国政府为此所作的努力,以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
  (本报渥太华4月1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加拿大非典型肺炎感染人数减少
  据新华社渥太华4月10日电 加拿大非典型肺炎感染最严重的安大略省的卫生部门10日说,该省感染非典型肺炎的人数已经减少,疾病的流行已得到控制。
  据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是除亚洲地区外受非典型肺炎侵害最严重的地区。目前该省已有200多人受感染,其中11人死亡。该省的旅游业和商业活动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对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并正在对该病的起因、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安大略省的一名卫生官员说,预防非典型肺炎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目前该省的学校内都张贴了告示,要求学生多洗手。


第3版(国际)
专栏:

  法越专家成功控制越南“非典”流行
  据新华社巴黎4月10日电(记者卢苏燕)由法国急救专家、病毒专家、麻醉专家及护士组成的赴越南紧急救护组在当地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成功控制了非典型肺炎在越南的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到8日晚,越南全国再未发现任何一例新的非典型肺炎。
  据统计,越南已发现62例非典型肺炎病例,其中44人已经痊愈,14人正在接受治疗,4人已经死亡。第一例病例发生在法国援建的越法医院,死亡的4名患者全部是该院的医生和护士。62名患者中,一半左右也都是该院的医护人员。本周末完成任务返回的法国紧急救护组组长弗勒里医生介绍说,他和5位专家3月14日首先奔赴越法医院,随后又有5名护士前往增援。为控制疫情发展,他们主要采取了防止病毒继续扩散和保护医护人员的严格措施。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俄美关系困难重重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美英对伊拉克战争虽然还没有宣告结束,但俄罗斯新闻媒体已经开始分析总结这场战争给俄美关系带来的影响。
  此间10日出版的《生意人报》在头版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长达数月的危机过程中,俄罗斯实际上一直在“走钢丝”。虽然最终同法国和德国组成了反战联盟,但是莫斯科始终不想因为伊拉克问题而严重损害俄美关系。文章认为,这种“均衡外交政策”并未获得完全成功。一方面,确实没有出现“最可怕的局面”,俄美关系的大船仍在航行。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还是蒙受了损失。且不说俄在伊拉克的巨大经济利益难以得到全面保障,美国社会各界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感也明显增强。
  同一天的《消息报》刊登了对美国参院外委会主席卢格的专访。这位对美国外交政策颇具影响力的议员从另外一个角度为《生意人报》的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卢格首先表达了对俄罗斯同法德两国一道反对美国动武的不满情绪。他说,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莫斯科不想接受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这一现实。不过卢格认为,普京总统是“务实主义者”,他清楚同美国发展关系有助于加强俄同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因此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伙伴关系”将继续保持下去。卢格最后不无警告意味地指出,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最好是选择同美国合作的政策,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虽说“大船”还在航行,“伙伴关系”也不至于中断,但俄美关系确实困难重重。目前,两国正因为在伊拉克战后安排问题上的严重分歧遇到新的麻烦。为了改善孤立的外交局面,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7日专程访问了莫斯科。除了同俄外长、国防部长、总统办公厅主任、安全委员会秘书等高官进行会谈外,她还向普京总统转交了布什总统的一封信,表达了华盛顿愿意继续同莫斯科合作的意愿。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赖斯的莫斯科之行并未弥合美俄两国之间的分歧。她的访问刚刚结束,俄官方通讯社就宣布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取消原定的访美日程,随即莫斯科又举行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反战游行。
  此间权威人士分析说,美英不想让其他国家分享“胜利果实”,正试图包揽伊拉克战后经济、政权重建的控制权。按照两国的构想,联合国的作用似乎只能局限在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同法国和德国一样,俄罗斯也难以接受这一安排。为了增强同美国讨价还价的实力,反战联盟的三个成员国还需继续协调行动。
(本报莫斯科4月1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比利时与欧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正在比利时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十日在布鲁塞尔分别会见了比利时外交大臣路易·米歇尔及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米歇尔表示,比利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彭定康表示,欧盟承诺的一个中国政策非常明确,没有改变,今后也不会改变。(姚立)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塞拜疆总统希望扩大阿中合作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十日在巴库会见到访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古昌时表示,希望中国扩大与阿塞拜疆的经贸合作,增加对阿塞拜疆石油等领域的投资。
  阿利耶夫重申,阿塞拜疆完全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坚决支持中国打击分裂主义势力。


第3版(国际)
专栏:

  科摩罗总统会见我妇联代表团
  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和夫人十日在科首都莫罗尼的总统府接见了由中国全国妇联副主席沈淑济率领的中国妇联代表团一行。阿扎利说,科摩罗高度赞扬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在国际事务中所采取的立场。阿扎利总统还希望通过科中两国妇女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科中双边关系的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日本一烟花厂爆炸多人死伤
  位于日本鹿儿岛县鹿儿岛市西别府町的南国烟花厂于十一日下午发生爆炸,造成六人死亡,三人失踪,三人受伤。据鹿儿岛县警方调查,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一时二十五分,目击者听到多声巨响,烟花厂火光冲天。冲击波使距爆炸现场约三百米处的鹿儿岛实业高中校舍发生晃动,玻璃被震坏。当时许多人还误以为是鹿儿岛的活火山爆发。警方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南国烟花厂建于一九六八年,工厂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韩国最大驱逐舰下水
  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为海军建造的第一艘隐形驱逐舰“文武大王”号十一日在东部港口蔚山下水,这是韩国目前最大的驱逐舰。“文武大王”号为四千五百吨级驱逐舰,舰长一百五十米,宽十七点四米,高七点三米,最高时速为五十四公里,配有口径五英寸的火炮,对空、对舰、对地的弹道导弹垂直发射架及对付潜水艇的攻击鱼雷和海上作战的直升机等,舰上有乘员三百名。
  (徐宝康)


第3版(国际)
专栏:

  欧洲协和飞机十月底将退役
  法国航空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十日同时宣布,决定将从今年十月三十一日起彻底停飞协和超音速飞机。
  协和式飞机是欧洲航空技术的结晶,曾被誉为国际航空史上的“一个神话”。 (王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