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中国现代“小康”之发轫
  乌东峰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又是中国现代小康之路的内在规定。弄清中国现代小康之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科学制定和正确实施发展思路。
  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伟大的中华民族谱写了无数灿烂篇章。直至15世纪,中国仍居人类文明领先地位。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等人列举过古代中国发明创造的100个“世界第一”,说明现代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约有一半来自中国。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不可谓不辉煌。至清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然而,也正是此时,封建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接住世界工业革命的“传球”,在清代后期败下阵来。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被迫签订了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中华民族带着奇耻大辱进入20世纪。时代变迁,风雨沧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衍承中国“小康”之词,开始设计中国现代小康社会,这就是中国现代“小康”之发轫。
  把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概括为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创造,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特色。《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就有几十处提及“小康”一词,如“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小康的国家”。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过了不到一个月,邓小平同志再次作了阐述: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指的是现代“小康”,与过去所说的“小康”大不相同。这种小康社会,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天下为家”的农耕社会,不是以儒家文化中的礼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不是“大工”、“大商”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它应该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实现现代化的过渡阶段,是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时期。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给西班牙客人展开了小康社会的一幅理想蓝图,强调指出:使中国“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根据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考察江苏等地时谈到的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时的生活水平,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党的十三大对小康标准在理论上进行了完善。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对小康的内涵作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当时,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临界值: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十二大在确立小康目标时,采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十三大对第一、二步目标的描述都是用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才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不同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与人口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其标准设计更高,难度更大。邓小平同志坚持还是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好。但考虑到人口的制约,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设定上权衡使用过“人均1000美元”、“人均800美元”、“人均800—1000美元”三种提法。后来,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修改了十二大、十三大的措词,明确指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20年如一瞬。当人们迎来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时,中国大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7年,我国提前3年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我们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为854美元;2001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1993年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将国民生产总值改称国民总收入)为890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2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1990—2001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居世界第一,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万元产值能耗,2001年则比1990年下降7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2001年期间平均增长14.8%。1989年财政收入仅2665亿元,2001年达到16386亿元,年均增长16.3%。国家外汇储备1989年仅55.5亿美元,2002年8月达到253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比1989年增长近45倍。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9万亿元。我们拥有了一个比20年前殷实得多的“家底”:一个民康物阜的“家底”;一个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的“家底”。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是一个精彩的开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莱曼教授这样说: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的确,中国现代小康社会的好戏还在后头,这就是十六大报告讲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宝贵品质
  马绍孟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指出,马克思一生中,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恩格斯特别强调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石。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大厦,就是以此为基础和核心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划时代的创新,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它结束了社会历史科学在黑暗中摸索的状态,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给那些看起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现象以规律性的阐释,使人们豁然开朗。我们今天重温120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特别是他对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的评价,可以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巨大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学习马克思理论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
  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我们常说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那么,老祖宗的什么东西不能丢呢?首要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创新精神,这些都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丢掉它,必将回到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论在世界社会主义的高潮时期,还是低潮时期,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并善于抵制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运用它来武装广大群众,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理论创新必须同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的学说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马克思的一生同全世界特别是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始终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他亲身参与和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研究和回答工人运动实践提出的各种迫切问题,总结实践的新鲜经验,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和武装工人群众。同时,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不断用新的思想、结论去完善已有的理论,修改、补充和代替某些过时的个别结论,从而使他的学说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品质。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作为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每一个独到的发现,都是对客观规律、客观真理的深刻认识和揭示,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蕴藏着巨大的逻辑力量,因而能够征服人心,征服群众。同时,马克思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因此,马克思赢得了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尊敬和爱戴。马克思将他的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卓越地熔铸于他的理论之中,使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这一本质特征,才能谈得上理论创新。
  马克思给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提倡多读一些马克思的书,尤其要学习和弘扬他的理论创新精神。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纪念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综述
  王传利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高等院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近日在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座谈会”。与会者就如何纪念马克思、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与会者指出,纪念马克思,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伟大思想和方法,努力学习其为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断探索、英勇奋斗的精神。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和他的战友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矛盾和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得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道路,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100多年的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成为系统、严谨、科学的思想体系,成为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一步步转变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与会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我们党经过艰苦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积极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以创新的精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科学的态度、严肃的作风,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还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会者指出,应加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着力解决青年学生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应教育青年深刻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应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带动青年学生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在中青年中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基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统一战线问题研究的新成果
  ——评《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第三集
李岩伶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爱国统一战线,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已届耄耋之年的黄铸同志密切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及其对统一战线的影响,最近又出版了一部文集——《新时期统战民族宗教问题论文集》第三集(华文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近几年作者在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共40多篇文章。该文集有这样几个特点:
把统一战线问题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加以研究。作者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初起,就紧跟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对西部大开发与民族、统战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该文集中多篇相关文章,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与民族、统战问题的关系,提出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把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具体利益相结合。对于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作者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切合实际的具体建议。
  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努力有所创新。在几篇关于统一战线问题、民族和宗教问题研究的总结性文章中,作者论述了我们党在统一战线、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及其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于民族问题,作者指出,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和新征程的一部分,一方面只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逐步求得解决,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在新阶段和新征程中,特别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照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利益和要求,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若干问题》等文中,作者系统地阐明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理论政策的认识,论述了新形势下宗教长期存在的根源和出现的新变化。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作者强调,关键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创立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化的神学体系。
  探索重要的哲学问题。在《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中,作者论述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二者交相为用。我们必须同时掌握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两种方法、两种武器,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只用其一、不用其二。在《发扬“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文中,作者从“和”与“同”这一哲学命题入手,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和发扬“和而不同”这一闪耀着辩证法光辉的优良传统思想,用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多民族一体格局,“一国两制”等。在《新世纪统一战线的几个基本问题》等文中,作者对如何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矛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统一战线是矛盾统一体,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做统战工作首先要善于求同,寻求团结合作的共同点;又要善于对待差异或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

  清明节,海内外华夏子孙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图为今年四月五日,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公祭现场。
段勇摄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市场经济需要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乔法容、朱金瑞在《论以诚信为重点的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一文中认为,市场经济是讲效益的,但讲效益不等于可以违背诚信规则,恰恰相反,真正持久的经济效益应当来自诚信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的效益来自诚信生产和经营,忠实地遵守市场道德。
  文章指出,市场经济的节节跃升,不仅需要物质资本,而且需要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不仅需要有形资本,而且需要无形资本。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时代,无形资产愈来愈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甚至能够起决定作用。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信誉,就是它特别重要的无形资产。诚实守信者能够在市场中享有崇高的声誉,这种无形资产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文化资本,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标志着企业和产品的崇高品位。这正是一般信誉升华的结晶。人们常讲的名牌效应,也就是诚信伦理理念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凝结,名牌产品不但使用价值(质量、花色、款式、性能等)可靠,而且成为一种文化品位的标识。名牌产品的生产经营往往长盛不衰、获利丰厚。从一般意义上说,信誉是人类道德文明的果实,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从特殊意义上说,信誉又是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已有专门的机构对经济行为的诚信程度进行监督、评估,确定资信等级,它往往对一个市场主体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按照资本运行的规律,欲求价值的增值,也必须拥有和用好无形资本,构建高尚的市场伦理文化、企业伦理理念和精神。这同有形资本一样重要,且是不可估量的,是获得经济效益的不竭源泉。(摘自2003年第2期《高校理论战线》)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在《产权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文中认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问题、最紧迫的任务。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妥善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权责问题,通过构建符合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二是着重解决部门多头管理国有资产的问题,通过成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摘自2003年第1期《经济学动态》)


第9版(学术动态)
专栏:观点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吴季松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其主要特征如下:
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