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形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夏义善
  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普遍关心这场战争对国际能源形势的影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当前能源形势具有哪些特点,然后再来分析和判断这场战争对国际能源形势带来的影响。
  近一年多来,国际能源形势有较大的变化,带有以下特点:
  一、能源,主要是石油,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凸显,已成为当今各类重大国际事件的重要诱因,大国之间正在打一场激烈的石油争夺战。近年来,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军进入中亚、外高加索,建立军事基地,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法、德、俄三国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夺石油的背景。大国间的石油争夺表面平静,但实际上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它们之间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争夺石油资源,二是争夺石油运输线路,三是争夺石油市场及石油定价权。石油对各大国生命攸关。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年进口原油逾5亿吨,占其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如果国外石油供应中断或油价暴涨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的40%以上。这些年来,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得益于石油出口和石油的高价位。因此,石油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安全,都改行石油出口多元化和石油引进多元化的政策。俄罗斯为了避免石油出口过分依赖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状况,逐步实行石油出口多元化的政策。在西边,它的油气主顾是德国等欧洲国家。为了减轻对它们的依赖,俄决定大量向美国和土耳其出口油气。在东亚,不仅计划把油气卖给中国,而且还准备卖给日本和韩国。美国十分重视石油引进多元化的政策。为了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逐步将石油供应地向北美、拉美、俄罗斯、中亚和西非转移。
  三、各国为了争夺油气资源、运输线路和市场,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特别活跃,而且往往由普京总统亲自主持。俄罗斯为了争当“世界石油超级大国”,这些年来,除了大力增加产量、扩大出口外,还在能源外交方面采取了以下重大举措:首先,利用俄罗斯对中亚和外高加索产油国的传统影响和这些国家的油气需要借用俄罗斯领土出口,一面争夺这些国家的油气资源,一面控制这些国家的油气出口运输。其次,尽管俄罗斯本国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仍大力向外扩展,购买伊拉克、伊朗及其他一些国家的石油资源股权。第三,加大油气出口,扩大俄罗斯油气在世界油气市场的份额。
  四、世界上条件较好的油气富集区几乎全部被国际石油公司瓜分完毕,可资开发和引进的油气资源越来越少。仅以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为例。据统计,到2010年,这里生产的天然气可达1200亿立方米,其中出口1000亿立方米。但是,前些年俄罗斯已同土库曼斯坦签订合同,近期购买土库曼斯坦天然气500亿立方米,远景购买600亿立方米。去年12月,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签订合同,计划修一条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同月,保加利亚、土耳其、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签署了从中亚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协议,输气量将在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之上。中东80%以上的油田股份被西方石油公司拿走,其他国家要想获得上游资源,只能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购买或者从资源国手中购买条件较差、成本较高的油田。因此,其他国家进入资源国油气产业上游的空间越来越小。
  五、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稳,石油价格走高,对许多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一情况的形成,不是供需关系作用的结果,而是政治军事因素使然。近一年来,巴以冲突、伊拉克危机、委内瑞拉工潮、恐怖主义活动等导致油价暴涨,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原油价格接近每桶40美元。
  六、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运输安全的威胁加大。尽管它们的矛头主要针对美国,但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伊拉克战争对国际能源形势的影响还取决于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战争是否很快结束、战后的伊拉克及海湾地区局势是否稳定等。
  有人担心,美国“倒萨”后会攫取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削弱乃至搞垮欧佩克,控制世界石油市场,改变世界石油格局,使中东重新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我认为,美国要达到以上目标,还不会一帆风顺。在今后的世界能源市场上,即使石油争夺仍会十分激烈,但其总的态势还是争夺与合作并存。(附图片)
  自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伊拉克南部鲁迈拉油田的多处油井着火,相关专家担心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油井大火不仅会使中东地区的环境恶化,而且还会造成全球性大气污染。图为在熊熊燃烧的鲁迈拉油井前,一名美国军人在战车上用望远镜瞭望。新华社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国际石油战略格局面临“洗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冯玉军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石油地缘政治背景。以“倒萨”为重要环节,美国正加紧推行全球石油战略布局,这将引发国际石油战略重新“洗牌”。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却消耗着全球42%的能源,对海外石油依赖严重,因而美力求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国际能源新秩序。“9·11”事件后,美国通过强化美俄能源合作、加速里海油气开发、抢滩非洲石油等手段,加紧抢占石油地缘战略支点,全面推进全球石油战略布局,“倒萨”则成为其“收官”之子。
  首先,伊拉克影响回升,并在美国直接控制下成为调节国际油市的重要杠杆。伊拉克石油探明储量1125亿桶,排名世界第二。战后,伊拉克石油日产量1—2年内可望恢复到1991年海湾战争前的350万桶,5年后可增至600万桶,取代沙特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国。目前,美国务院已组织伊拉克流亡海外的石油专家组成“未来项目”小组,在未来新政权的能源部门中可能占据要职。战后,美不仅将要求伊拉克政权重新审查萨达姆与俄法等国签订的石油合同,还会迫其取消对石油生产和销售的国家控制。伊重返国际油市使美掌握了一张“王牌”,可以达到取代沙特、打压欧佩克、制约俄罗斯的多重目的。
  其次,欧佩克影响渐成衰势,但影响仍不可小觑。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削弱欧佩克已成为美国既定目标。近年来,美通过建立西方石油战略储备、促进欧佩克内部分化以及扶植非欧佩克生产国等手段对其打压。“9·11”事件后,欧佩克面临以俄为主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挑战。今后,伊拉克的崛起又将对欧佩克构成更大威胁:如伊重返欧佩克,则需要其重新调整内部现行配额机制,可能使本已复杂的内部矛盾更趋激化;如伊游离于欧佩克之外,其庞大的石油产量与产能将使其成为欧佩克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欧佩克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5%,原油产量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0%,原油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60%。多年的市场化运作也使其内部形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无论如何,欧佩克仍将是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玩家”。
  第三,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地位上升、影响增强。据俄能源部公布的数据,俄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和11%。“9·11”事件后,俄利用世界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迅速扩展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地位迅速攀升。非洲石油蕴藏丰富,不仅油质好、成本低、易运输,而且远离动乱中心,相对安全。因此,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视非洲为“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竞相投入巨资进行勘探开发。专家预计,今后20年,西方国家仅在几内亚湾的投资就将达到400亿—600亿美元。目前,非洲石油在美进口石油总量中的比重已升至16%,美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5%。
  首先,产油国既要争夺市场份额,又要避免油价急剧动荡。石油供应格局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产油国为市场份额展开角逐,但同时,国际石油市场多年形成的运作机制和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担心,也使各产油国避免进行恶性竞争。欧佩克已制定价格稳定机制,划定油价波动范围为22—28美元之间,意在防止油价大起大落。俄罗斯去年初对欧佩克的“限产保价”政策进行抵制,但近来考虑到伊拉克战争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加强了与欧佩克在油价问题上的协调。
  其次,石油进口国既有促进石油供应多元化、联合自保的共同需求,也有争夺石油进口来源的潜在矛盾。面对供应多元化形势,各石油进口国也加强了多方位合作,中东、俄罗斯、非洲、拉美产油国都与美、欧、日、中等石油消费国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同时,为降低市场风险,主要消费国也通过国际能源机构等多边组织加强了相互合作。在石油消费和进口增势迅猛的亚太地区,推动能源网络建设、建立区域能源储备也成为热门话题。但同时,能源消费国在能源进口渠道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战后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可能成为新一轮角逐焦点。
  美国推动建立由其主导的多元石油供应格局,欲一石三鸟:保障自身石油安全;防止有人使用“石油武器”危及美经济命脉;借“石油武器”推进美全球战略。美国在世界石油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固然增加了其影响世界油价、影响其它国家经济的可能,但“庄家”亦需遵守游戏规则,世界石油市场的经济规律和美维护“霸权秩序”的政治考虑使其不愿看到石油秩序的混乱。
  从长远看,石油多元供应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世界石油将具备更充足稳定的供应,油价呈现稳中有降趋势,总体上符合石油消费国的利益。其次,美国石油安全得以巩固,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能力也明显增强。如何处理与美能源合作,成为石油需求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三,能源需求国对外能源合作面临更多选择,但同时能源外交棋局也更加复杂,变数更多。因而进行对外能源合作需要在大棋局下做通盘考虑。
  分析美国石油战略的总体部署,纵观近来石油地缘政治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可以发现,未来国际石油战略格局可能呈现美国主导、供应方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新格局下,产油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与矛盾分歧相互交错,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既斗争又妥协将成为其相互关系的主要特征。(附图片)
  约旦的石油原来主要依赖伊拉克供应,巴格达与安曼之间的约伊公路是主要的运油通道。自美英对伊发动军事打击以来,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基本中断,约旦转而从沙特等国进口石油,亚喀巴—安曼公路成了约旦新的能源运输大动脉。图为两辆油罐车行驶在约旦首都安曼通往南部港口城市亚喀巴的公路上。
新华社记者 龚兵摄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海湾石油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打响后,人们在密切关注战争进程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石油供应和油价的走向担心。海湾石油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究竟有多重要?
  海湾地区的石油最先于1927年在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附近被发现,伊拉克自然也就成为海湾地区最早从事原油商业生产的国家。10年后,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地区国家陆续发现石油资源,大规模的商业开采由此展开。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问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埃弗里特·李·德戈里尔:“海湾地区的石油储量,对世界的未来有多大的重要性?”对波斯湾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他的回答是:“世界石油的重心,将从墨西哥湾—加勒比地区,转移到中东的波斯湾地区。”
  德戈里尔的预测是准确的。二战结束后,海湾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日益上升。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已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40%。1973年以海湾国家为主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以石油为武器反抗西方,更让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真切感受到了海湾石油的政治威力。
  目前,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量每天为2000万桶,比美国的产量多3倍,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4强。海湾石油绝大部分出口到欧洲,并且越来越多地输往亚洲,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现在的美英联军大举进攻伊拉克,都与这一地区的石油“脱不了干系”。
  当然从全球石油供应格局看,随着其他地区新发现和新开采油田的出现,随着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湾地区石油产量在全球的比重近30年来有所下降。近几年,在新增加的原油供应中,俄罗斯增长迅速,最近3年其产量增加了25%,成为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另外,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石油的生产和出口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中。西非地区石油产量的增加也颇引人注目,预计到2006年,这一地区的石油产量将超过英国北海。
  尽管如此,在伦敦能源研究中心最近举行的石油研讨会上,专家们仍然指出,在可预见的将来,海湾地区石油蕴藏的重要地位仍然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石油专家预计,10年后世界石油消耗将比现在增加20%,日消耗量超过9000万桶。而海湾地区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3,特别是它的油层浅,开采条件优越,生产成本在全世界最低。这使海湾地区增加原油开采能力的前景,在世界上无出其右。(刘桂山)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资料库

伊拉克的石油与油田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125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伊原有73个油田,约2000口油井。1991年海湾战争后,伊石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只有24个油田维持开采。
  伊石油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1991年海湾战争前,伊平均日产原油350万桶,最高时达450万桶。海湾战争后,由于大部分开采设施和油库被毁,伊石油日产量降至30万桶。2000年,平均日产原油增加到280万桶。
  伊北部的基尔库克、南部的鲁迈拉和祖拜尔是3个最大的油田,其产量占伊石油总产量的90%。伊北部油田位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山前地带,是个老油区,由基尔库克、巴伊哈桑、艾因扎莱、纳夫特哈奈、坚布尔等油田组成,2001年原油日产量约100万桶。基尔库克油田石油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00亿桶,是伊主要的石油产地。
  伊南部油田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三角洲地带,是个新油区,主要有鲁迈拉、北鲁迈拉、祖拜尔、布祖甘、马季农、西古尔纳等油田。鲁迈拉油田是伊最大的油田之一,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10亿桶。(周建新)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解读欧佩克油价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陈沫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国际石油价格起伏跌宕,欧佩克的油价政策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左右美国中东政策的新保守派称欧佩克是“祸害”,认为欧佩克与美国利益背道而驰,建议在“倒萨”后迅速恢复和增加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出口,以平抑国际石油价格,削弱欧佩克的市场控制能力。仿佛欧佩克仍然是一个不顾一切追求高油价的卡特尔组织。
  事实上,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佩克的国际油价战略早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主张高油价转向寻求国际油价的稳定。80年代中期,欧佩克的成员国就开始深刻认识到,过高的石油价格虽然能够一时增加石油输出国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也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和石油需求的下滑,替代能源的加快发展对石油能源地位的削弱,以及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的崛起和欧佩克国际市场份额的丧失。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逐步建立起战略石油储备,也是高油价政策的后果。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达6亿桶,国际能源机构26个成员国的储备相当于其114天进口量,对过分提高油价的政策形成了有效威慑。油价过高的这些后果对于石油输出国的长远利益和欧佩克的市场控制力都具有长期不利影响。
  因此,欧佩克成员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国际油价应当被维持在一个石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能够接受的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在这种新观念指导下,从1986年开始正式告别高油价政策,转而实行以低油价扩大市场份额的新战略。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欧佩克为了防止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甚至暂时取消对成员国的配额限制,通过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国际石油需求。2000年,欧佩克又提出了稳定油价的新标准,把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22—28美元作为指导产量调控的价格目标,决定当油价连续20个交易日超出这一价格范围的时候,就以调整产量的方式对市场进行干预。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欧佩克采取的油价政策表明,这种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002年12月,美国对伊动武的威胁有增无减。伊拉克原油日产量为240万桶,原油日出口量为200万桶。如果伊拉克因战争而中断石油供应,就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日供应量将再减少200万桶。加上当时委内瑞拉发生的石油工人大罢工造成其石油供应的基本中断,使得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可能出现的短缺担心,国际石油价格一路走高。这导致油价暴涨。2003年1月3日,欧佩克油价攀升到每桶30.83美元。到1月7日欧佩克油价已经连续15个交易日超过每桶28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欧佩克1月12日在维也纳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将石油日产量增加150万桶,即从2月1日起,将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10个成员国石油日产量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提高到2450万桶,以稳定世界原油价格。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油价虽然没有继续暴涨,但一直维持在每桶33—34美元左右的高位。欧佩克是否继续提高产量以平抑价格面临着新的考验。欧佩克的成员国一般判断,虽然当时的原油价格超过欧佩克调控范围的高油价,但这主要是极度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造成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目前的原油供应能力是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国际石油市场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供应能力短缺。
  据欧佩克估计,今年一季度的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原油产量为2640万桶/日,超过预期市场对欧佩克原油需求100万桶/日。3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包括伊拉克)接近2800万桶/日,而对欧佩克的原油需求不足每日2300万桶。即使战争导致伊拉克全部石油供应中断,甚至导致科威特暂时减产每日70万桶,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原油供应仍超过需求约200万桶/日。委内瑞拉的大罢工已经基本结束,石油生产正在恢复。每年国际石油需求发生季节性下降的第二季度即将到来。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苏乏力或增长微弱,使其石油需求难有显著增长。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导致居高不下的国际石油价格转为下降。
  目前,欧佩克重申确保市场稳定和充足供应,并密切注视今后市场动向,一旦有必要将迅速采取适当的行动。3月11日,欧佩克第124次部长会议决定,保持该组织目前日产2450万桶原油的生产限额不变,没有盲目地继续通过增加产量下压石油价格。这一措施只不过是欧佩克根据对市场前景判断采取的审慎措施,并不意味着其稳定市场价格战略的改变。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仍然是欧佩克油价政策的既定方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