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项主要任务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6日作《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说,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区域化,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全国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完善配套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增长4%。
  (二)更好地发挥国债资金的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2003年拟发行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2%。国债投资首先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还要安排必要的新开工项目。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发展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中介组织,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努力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等预期指标。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特别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认真落实扶持再就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合理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充分考虑财政、企业、职工和社会保障的承受能力,把握好下岗分流的规模和节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
  (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示范效应,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五)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支持具备条件的大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巩固电信、民航、电力等行业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其他垄断行业的改革。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改进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做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查处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
  (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项应对工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八)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九)除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它各项支出实行零增长。2003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20501亿元,支出23699亿元,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3198亿元以内。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不断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均增长16%左右,现金投放不超过1500亿元。规范和发展证券、保险市场。
  (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2版(要闻)
专栏:

  二○○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良好
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6日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说,2002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曾培炎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02亿元,增长16.1%。——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带动作用,积极启动民间投资。经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2002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带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国债资金项目形成了一大批优质资产,增强了长远发展后劲。继续把启动消费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11亿元,增长8.8%。住房、通信、旅游、教育、汽车等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农业区域布局加快调整,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畜牧水产养殖业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4571亿公斤,增长1%。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带动了农民增收。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正在形成,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增长23%。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620亿元,增长20.6%。
  ——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西气东输、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建设进展顺利。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沙治沙、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按规划推进。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52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88万公顷。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继续推进并进一步规范。电信、民航、电力等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建立和完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制度,实行了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和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农村用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70%的县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420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不法行为,加大对文化、旅游、建筑、集贸市场等的整治力度,市场环境得到改善。
  ——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制定、修改和废止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关税总水平,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开始形成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机制。外贸进出口总额6208亿美元,增长21.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增长12.5%。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增多。
  ——财政收入继续增加,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全国财政收入18914亿元,增长15.4%;支出22012亿元,增长16.4%。财政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98亿元。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金融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到2002年底,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4%,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下降4.5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864亿美元。
  ——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加快,教育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增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神舟”三号、四号飞船成功发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软件、功能基因组等重大科技专项顺利推进。基础教育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开始形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取得新进展。高校、普通高中扩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效显著。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普通高校招生321万人,研究生招生20.3万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3.4%和4.8%。“两个确保”继续巩固,城市“低保”明显加强。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对重点地区的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关停一批污染严重企业,“三河三湖”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城市和工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酸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00三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百分之七左右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6日作《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谈到了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调控目标。
  曾培炎说,2003年将按照中央确定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3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率7%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第2版(要闻)
专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6日在作《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强劳动者素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不懈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改革要有新突破,关键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
  开放要有新局面,重点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以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并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引进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外交流渠道和有益经验,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主要是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做好工作,搞好宏观调控,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带有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问题,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宏观调控的规律,研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效办法。宏观调控部门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扎扎实实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第2版(要闻)
专栏:

  二00二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一千三百六十二亿元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6日上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报告时说,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圆满完成,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确定的数额之内。全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8.6%。
  项怀诚在所作的《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18914亿元,比上年增加2528亿元,增长15.4%。全国财政支出22012亿元,比上年增加3109亿元,增长16.4%。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98亿元。中央财政总收入1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中央财政总支出14118亿元,比预算增加374亿元。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3098亿元,与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赤字3098亿元持平。200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5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支出15886亿元,比预算增加582亿元。地方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项怀诚说,2002年,各地区、各部门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时,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一是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在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的基础上,从2002年7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重点照顾退休早、基本养老金偏低的老工人、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再次提高了在乡老复员军人优抚待遇和建国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退休待遇水平;为支持87户国有企业依法实施关闭破产,保障这些破产企业涉及的38万职工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及时安排了补助资金。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达到1362亿元。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由1998年底的184万人,增加到2002年底的2060万人,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2002年,中央财政为此给试点地区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达到245亿元。2002年全国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方面的支出达到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同时,增加了用于农村扶贫、农村电网改造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三是向科技教育倾斜,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002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72亿元,重点支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技整体水平。2002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达到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项怀诚说,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顺利推进。全年中央财政因这项改革增加的收入约124亿元,按规定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
  项怀诚说,2002年中央各部门和省直各部门,都已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了部门预算。2002年,在推进和规范6个中央部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了38个中央部门,试点地区也由2001年的2个扩大到9个。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40多亿元,资金节约率一般在10%以上。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我国财政实力显著壮大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说,过去的五年,我国财政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实力显著壮大。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18914亿元,比1997年增加10263亿元,增长1.19倍,年均增加2053亿元。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11.6%,提高到2002年的18.5%,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项怀诚说,2002年,中央财政本级支出675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0.7%,按可比口径计算为28.5%,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时的1994年的30.3%下降1.8个百分点,说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地方。2002年除税收返还3014亿元和体制性补助323亿元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4025亿元,是1997年的6.1倍,年均增长43.4%,转移支付绝大部分用于中西部地区。
  项怀诚说,2002年,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和农业方面的支出,分别是1997年的9.5倍、2.3倍和1.9倍,年均增长56.9%、17.7%和14.2%。2002年底,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月人均基本工资水平,比1998年翻了一番。五年来,中央财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收支矛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着眼长远,已积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242亿元,为应对不测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
  项怀诚说,过去的五年,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强,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决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累计发行建设国债6600亿元。同时,改革财政宏观调控方式,综合运用建设国债、税收、贴息等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并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扩大投资与刺激消费并重,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
  项怀诚指出,过去的五年,虽然中央财政因此增加了赤字,债务规模有所扩大,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能够承受和控制的,更是值得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尤其是建设国债有效地带动了各方面的投入,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3.28万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怀诚同时指出,在看到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尖锐。二是财经秩序混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做假账、偷逃骗税以及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铺张浪费等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四是部分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他说,上述问题,我们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规范管理等措施,着力加以研究解决,争取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第2版(要闻)
专栏:

  二00三年中央预算安排要贯彻“两个务必”要求 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2003年,在确定中央预算安排时将切实贯彻“两个务必”的要求,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主要是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
  项怀诚在所作的《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说,2003年中央预算草案为:中央财政总收入11940亿元,比上年增加575亿元,增长5.1%。中央财政总支出15138亿元,增加675亿元,增长4.7%。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3198亿元,增加100亿元。2003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7105亿元,比上年增加1219亿元,增长7.7%。地方财政总支出17105亿元,增加1219亿元,增长7.7%。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20501亿元,增加1587亿元,增长8.4%。全国财政支出23699亿元,增加1687亿元,增长7.7%。
  项怀诚指出,为了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3年除重点支出项目外,其他各项一般性支出(不含调整工资的增支)原则上维持2002年的水平,实行零增长。
  项怀诚说,2003年将继续发行建设国债,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2003年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其中,11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250亿元代地方政府发行。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并继续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西部地区等方面倾斜。
  项怀诚强调,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国内可使用的资金比较充裕;市场物资丰富,物价处在较低水平;国际收支连年盈余,外汇储备较为雄厚;2003年的赤字水平和总体债务规模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再发行一定数量的建设国债,短期内没有大的风险。
  项怀诚说,2003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除税收返还3404亿元和体制性补助326亿元外,拟安排对地方的转移支付420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加140亿元。
  项怀诚说,2003年将加大重点支出项目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决定,除国债资金向农村倾斜外,2003年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拟相应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05亿元,比2002年增加60亿元。另外,中央财政还将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扶贫、良种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的预算安排,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相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四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五是增加国防支出。
  项怀诚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管好、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
  项怀诚指出,2003年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他各项一般性支出实行零增长,地方财政也要按照中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要大力压缩会议、出国考察、招商和各种无实际效果的论坛、研讨会。
  项怀诚说,要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对国家严禁开工建设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财政要停止一切形式的支持。
  项怀诚同时要求财政部门带头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并敢于管理,积极支持和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严肃查处各种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


第2版(要闻)
专栏:

  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3月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项怀诚说,要坚决维护税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继续清理现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执行到期的及时恢复征税,坚决制止擅自出台税收优惠或变相优惠政策的行为,绝不允许任何地方和部门越权减免税收。要不断规范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少数私营企业主把个人消费列入企业成本、外资企业虚假亏损等逃避纳税问题,健全税制,堵塞漏洞,规范分配秩序。
  项怀诚强调,2003年要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行为,提高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强化税收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大力清缴企业欠税,切实加强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挖掘增加收入的潜力,严厉查处应缴不缴行为,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