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花絮

  代表的认真劲儿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江苏代表团的姜德明代表是一位患过两次癌症、下肢单肢截肢的残障人士,曾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得知自己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每天白天都忙着调查研究,晚上整理议案,从来没有在午夜零点前睡过觉。这次,他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法》”等十三份议案。从二月二十七日江苏代表团在南京集中开始,他就抓紧时间向代表征集签名,现在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花絮

  体育明星与农业专家
本报记者 邓建胜
三月二日上午,邓亚萍、叶江川等众多体育界明星和马忠臣、甘宇平、段应碧等农业专家坐在一起学习讨论,两个平时接触较少界别的新委员第一次坐在一起,一下子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
“这次政协会议期间,我们农业界与体育界可以搞一次“扬短避长”的对抗赛,让邓亚萍与我们比赛羽毛球,李玲蔚和我们打乒乓球,叶江川与我们下围棋。大家换位思考,一定会有新收获。”来自西南农业大学的鲁成委员风趣的建议引来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花絮

  两个“陈邦柱”
本报记者 姚斌华
本来想采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委员,没想到开门的委员比我们想象的要年轻得多,记者以为走错了房间。对方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大笑起来:“我是“冒牌”陈邦柱,平常也有人把我俩搞混”。原来,此“邦柱”非彼“邦柱”,记者遇到的是首次参加“两会”的新政协委员、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会内会外

  民主党派参政热情高
  本报记者 叶晓楠
  近日,中国致公党邀请北京新闻界聚会,通报了致公党一年来参政议政的情况。致公党今年将向大会提交18份大会发言(包括书面发言)和24个提案。
  捧着厚厚一摞民进中央“两会”新闻发布材料,记者们如获至宝。这些材料中包括详细的《为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准备的民进中央大会发言和提案的目录》。据悉,民进中央将向大会提交3份大会发言和9份提案,内容涉及环境保护、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从案题、案由到内容都介绍得十分详细。此外,还有民进八大换届以来5年中的社会服务工作资料等。
  此外,民革、民盟、民建、农工、九三学社、台盟、工商联等其他民主党派和团体也都在积极准备上会的发言、提案。九三学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准备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我国核心竞争力》等5篇全国政协大会发言,还有《关于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良性发展的建议》等8篇全国政协提案。民建中央的有关人士一口气列举了近10个即将向政协大会提交的发言和提案,内容涉及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积极调整政策加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等。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张国良:开会也不忘本行
  本报记者 赵永琦
  新政协委员张国良是老记者了,他19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从事新闻事业38年。担任香港《文汇报》社长的他,来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也不忘本行,用他的话说,一有新闻就想往上冲。
  我去采访他,他正拿着香港《文汇报》给“家里”打电话,看来他不太满意今天版面的情况。新闻是遗憾的艺术,在要求严格的老编辑、老记者眼里,又有哪个版面是完美的呢?他给我看他拍的香港委员来京的新闻照片,不无得意地说:“这是独家的,记者没有随团采访的,我这个委员记者抢到了独家新闻。”香港小小地界就有15家大报,媒体竞争激烈。张委员说,在香港办好报纸必须有独家的“料”。
  香港《文汇报》为报道“两会”,半年前就开始筹划,最近几天是每天4个彩版,会议期间可能要以一二十个彩版的篇幅报道“两会”。在一线采访的记者有20多人,参加“两会”工作的达上百人。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黑龙江团吕维峰代表——
千方百计增加农垦职工收入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把增加职工收入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改革发展的首要出发点。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增加农垦企业职工收入。“九五”期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严峻挑战,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002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863元,比“九五”初期增长62%。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要努力做好增加职工收入这篇大文章。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能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职工增收的治本之策。要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垦区农业增长方式向稳定粮食产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向转变,建设一批适应龙头企业需要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把垦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好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把优质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带进国内外市场,加快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使垦区大部分农畜产品通过深加工转化增值进入市场,促进职工增收;要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最佳配置。要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努力拓宽农业职工的生产领域和增收渠道;要千方百计把畜牧业做大做强,使其在职工收入中发挥更大作用,重点抓好“放心奶”、“放心肉”工程,努力扩大市场空间;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热点话题

  新的探索 新的发展
——九届全国政协认真履行职责综述
本报记者 盛若蔚 杨雪梅
春草新绿,柳烟初起,一年一度的盛会如约而至。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聚集一堂,在这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大讲坛上,继续延伸九届政协的探索与实践。
  九届政协的五年,是跨越世纪的五年,广大委员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扎实工作,为开创新世纪政协工作新局面开了个好头。他们的探索和实践,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神圣职责能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畅通一条渠道
  下通各界,上达中央,这是政协的特色,也是政协的优势所在。中共中央亦明确要求,政协要“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
  九届政协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有力地推进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打开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五年来,九届政协共受理群众来信近10万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27200多篇,通过《政协信息》、《参政议政动态》等途径,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的重要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达
  7740余份;五年来,九届政协共收到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
  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政协专委会提交的提案17722件,数量属历届政协最多,质量也有新的提高。
  更新一种观念
  “政协要重视立论。”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主席会上,李瑞环主席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我们每一个政协委员都应对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做一些研究,能够提出一些带方略性的思考和主张,这才算尽到了责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鲍义志高度赞扬这一论断的深远意义。
  九届政协经过慎重研究,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保卫绿色—关注森林”、“保卫母亲河”等若干战略性课题的调研和数十次重要活动,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批示达20次。
  2001年3月,为解决拖欠县乡干部工资问题,杨汝岱副主席带领经济委员会及各省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对四川等6省市、19个县、38个乡镇进行协同调研。之后,又在了解汇总全国情况基础上,3个月之内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两送高质量建议。
  五年来,各专委会就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共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186件。组织全国政协常委、委员视察团123个,3300多人次的常委和委员参加了视察活动,形成视察报告103份。
  注重一个特色
  全国政协现有的34个界别包括了各个党派、各主要社会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国家的“人才库”、“智囊团”。
  社科界的政协委员多次呼吁,科学的创新体系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创新,也应该包括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管理创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他们的建议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多次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部对他们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从今年起正式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发挥不同界别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是我们从不懈的探索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宋林飞委员恳切地说。
  春来早绸缪。新一任政协委员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新目标,在牢记宗旨、履行职责的同时依旧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关心劳模 尊重劳模
——访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徐德明
本报记者 陈伟光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千千万万的劳动精英,需要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模的良好风气。”新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徐德明说起话来慷慨激昂。两年来,辽宁省总工会多方筹措资金,盖“劳模楼”,户均住房面积80平方米;建劳模疗养院;去年底,一次性发给上世纪50年代劳模5000元,60年代劳模4000元,70年代劳模3000元,80年代以来劳模2000元。目前,他们正在研究一套办法,保障劳模的各种待遇,社会上因此出现了“当劳模吃香”的氛围。徐德明说:“劳动模范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实践者,要让他们切实感到当劳模光荣,无私奉献能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尊重。”
  为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徐德明准备了四项提案,其中一份就是“关于制定劳动模范管理条例的建议”。建议中说,目前不少劳模生活上存在困难。就辽宁省而言,省以上离退休劳模中,有56%是在工资改革以前离退休的,退休金平均每年只有3000多元。很多劳模由于长期发奋工作,积劳成疾,离退休后因为所在企业效益不好,而医疗制度改革对劳模又无优惠政策,使他们得不到良好而及时的治疗。各地政府部门及工会组织大多采取临时性的解困措施,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政策依据。
  因此,徐德明建议,制定《劳动模范管理条例》,依法确定劳模的政治经济地位;明确劳模在工资、住房、医疗、身体检查、学习考察等方面所应享受的待遇;在全国总工会及省总工会设立劳动模范管理工作办公室,对劳模实行统一管理。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政策落实好 就业岗位多
——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南阳市市长何东成
本报记者 程国慧
在一个人口超千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人口大市,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3月2日,刚到驻地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市长何东成,不顾劳顿,就和记者谈起了他的“就业经”。
  何东成代表说,1998年以来,南阳市先后有3.7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平均年就业率在50%以上。这些下岗职工的就业岗位90%集中在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与此同时,全市2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各项再就业政策和相关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南阳市在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以政策为先导,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优良环境,并定期落实检查;广泛开展下岗职工转业转岗培训,增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鼓励企业从实际出发,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开辟再就业门路;坚持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让劳动力市场成为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何东成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在南阳这样一个还不发达的人口大市,解决好下岗再就业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它关系到经济能否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何东成说,从目前来看,关键是把政府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就会在市场中被开发和创造出来。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两会感言

  当代表不容易
  马国英
  见到一些刚刚抵达北京的人大代表,不论是连任的还是新当选的,大家都表示:“深感责任重大”。黑龙江一位连任的代表说:“当代表不容易!”
  这位代表对怎样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说,人大代表需要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切实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要参与国家发展大计的制定,监督政府的各项工作,代表人民为许多重大事宜投下神圣一票。
  这也是许多代表的切身感受。有的代表说,过去有人把人大代表当作一种荣誉称号,等同于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现在人们对人大代表的性质和地位认识得更加清楚,不再认为人大代表仅仅是开开会、表表态、举举手,而是履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做好人大代表,需要有较高的参政议政水平,需要有积极的参政议政意识,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心血。有时履行职责受到阻碍,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艰苦的努力。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当代表不容易”,反映了代表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大增强。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全国人大代表、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右一)准备向大会提交《关于出口退税问题》的议案。图为他和其他代表在一起讨论。本报记者
张涛摄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两会剪影

辽宁代表团的张伟(右一)、赵首先两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同是来自国有企业,都在考虑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两个人不约而同聚在了一起讨论起来。本报记者崔士鑫 王科摄影报道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两会剪影

  3月3日,来京报道“两会”的中外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前争相采访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本报记者 李舸摄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代表委员议国是

  病床边的采访
  本报记者 江夏
  刚下飞机,广西代表团的何培嵩代表就病倒了。他得的是重感冒。
  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吃过药,盖着两床被子发汗,桌子上放着半碗没喝完的稀饭。记者见状不忍打扰,准备告辞。可何代表连连摇手,说没有关系,一定是昨天在广西种树时出了汗又吹了风,只是抱歉不方便坐起来接受采访了。话音未落,又是两个喷嚏。
  他从枕边取出准备提交的11份议案和建议的目录,边咳嗽边解释,糖业是广西的经济支柱,这是业内专家翻译了好几个国家类似的法律资料,并组织了近一年的调研写成的“呼吁尽快出台《糖业法》”的议案,“对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还有“关于开征塑料袋税”的建议等等。
  何培嵩是民革广西区委会专职副主任委员,还兼任民革下设的参政议政专门委员会的主任。记者问他连任两届人大代表有何感受,他说:“初次当代表时的那种激动已经过去了,但是在参政议政方面更成熟了。上一届5年当中我提了30多条建议和议案,有一些曾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我现在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哪些问题应该在当地解决,哪些问题应该带到全国人代会上。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调研室,常年关注和调研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我这个代表是越当越觉得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草原牧民盼小康
  本报记者 富子梅
  拿着“萨如拉牛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廷·巴特尔”的名片,记者不解地问:“您不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来自最边远牧区的基层牧民代表吗?”“是啊,牧民选我当致富带头人,我们成立了公司,集约化经营我们的32万亩草场,改良牲畜品种,发展奶制品加工业,开发旅游资源,建集中住宅,希望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廷·巴特尔兴奋地说:“公司是去年11月才成立的,牧民很支持。”谈到成立公司的初衷,他说,前几年由于过度放牧,加上干旱,草场退化得厉害,牧民收入增长慢。嘎查里的一些牧民宰杀牛羊,围封禁牧,把草场分块管理,宜牧的放牧,宜草的种草,离水源近的种青储饲料,牲畜减少了,收入反而提高了。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用公司化的经营方式,让牧民用自己的草场和牛羊入股,成立董事会,把嘎查的整个草场分类经营,把有限的农机具充分使用,用轮牧的方式恢复草场。
  “现在我们是苏木最富裕的嘎查,人均年收入3300元,希望通过全嘎查83户315人的共同努力,再过几年能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廷·巴特尔很有信心地说。


第7版(两会扫描)
专栏:

  暖流涌向新疆团
本报记者 赵川东
  3月3日下午,北京京西宾馆第八会议室里,暖意融融。北京市委、市政府向新疆地震灾区捐款仪式在这里举行。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济济一堂,每个人心里都荡漾着一股暖流。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孙政才,市政府秘书长刘晓晨等北京市有关领导,带着首都人民对新疆地震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这里。
  孙政才在捐赠仪式上说:“今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灾情传来,牵动着首都人民的心。市长电话接连不断,首都人民心系灾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向地震灾区发去慰问电,从电视上看到灾区人民生活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市委、市政府决定向灾区捐款300万元。我们相信有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灾区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说完,孙政才将300万元的支票交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手里,两双手紧紧地握到一起。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说:“我代表地震灾区人民感谢首都人民的大力支援。目前,灾区没有一个人受冻,没有一个人挨饿,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及时有力的救灾措施非常感动,他们高喊共产党万岁,人民政府好!目前,灾区救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灾区人心稳定,灾区人民有信心、有能力重建自己的家园,请首都人民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