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协调推进 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杨春贵
  主要观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奋斗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正确处理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农村小康与城镇化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小康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等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方面和一系列相互衔接的阶段。我们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系统工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少需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直到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奋斗,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从经济增长看,我们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3年于199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800美元,这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从人民生活质量看,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低于50%,说明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里,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发展阶段提了出来。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继解决温饱、达到小康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民生活将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个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同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努力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十六大报告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通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这种转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解决“低水平”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在世界上还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我们要力争在2020年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二,解决“不全面”问题。所谓“不全面”,一是说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生活主要是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亟待改善,精神生活还需要丰富;二是说即使这种低水平的小康,也还没有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人。我们要通过20年的努力,使小康生活的内涵更加全面,使小康的覆盖面更加全面。
  第三,解决“不平衡”问题。所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我们要通过20年的努力,首先转变差距扩大的趋势,继而逐步缩小差距。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我们要通过20年的建设,“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20年,又将划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两个阶段,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基础。经过50多年的奋斗,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目前我国还只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因此,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
  面对21世纪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大背景,我们怎样才能加快实现工业化?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工业化走到信息化,这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如果我们还是循着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只是埋头于工业化,等工业化完成后再搞信息化,则只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高度重视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推进工业化的速度。这是21世纪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条必由之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
  农村小康与城镇化的关系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中的大多数,约有8亿是在农村的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基本思路是: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第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第三,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其中的第二条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经验告诉我们,就“三农”讲“三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统筹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统筹处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关系问题,统筹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全国的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把发展小城镇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发扬改革精神,消除各种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经营城镇基础设施。
  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是,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列入了奋斗目标,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十六大报告所说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区别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而且也区别于那种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人为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路子。从人口状况来说,虽然我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已经降到国际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未来十几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万左右,这种状况给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从资源状况来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不大力节约资源,不仅影响经济效益,而且今后的发展也将难以为继。从环境状况来说,尽管我们已经开始注意环境保护,但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这种情况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力争在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城乡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到2020年,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之间富裕的程度和速度是有差别的。处理这种矛盾的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一方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实行非均衡与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相对的均衡,即:一方面鼓励一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加快全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帮助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即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再次分配应注重公平,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在处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上,要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不仅包括前面所说的物质文明的“全面”,而且包括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即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作出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明确概括。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十六大把“三个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对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任务和要求作了系统阐述,表明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它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证,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和全部过程。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从而就可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得到贯彻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党的富民强国的要求不断实现。因此,十六大要求我们,一定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
  为了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到2010年,我们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制度。这20年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十六大在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方面任务的时候,都把建设与改革统一起来,强调: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完成发展与改革的艰巨任务,必须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为了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以广阔的世界眼光观察和处理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愈来愈密切。我们应该在对外开放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只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才能以开放促改革,推动改革的深化,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的小康是经济发展更高水平的小康,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也是对外更加开放的小康。这样的小康才能为下一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小康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保证全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与时俱进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创造和总结新经验,不断地把我们的事业和理论提高到新水平。
  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大报告根据历史经验和时代要求,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我们党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通过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等手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全部建设之中,为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浓墨重彩绘“高峰”
  ——读《第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钱江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耸立着一座又一座让世人敬仰的“高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就是这样一座“高峰”: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3年的成绩十分辉煌,13年的经验来之不易。陈理撰写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对这样一座“高峰”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13年,跨度不小,内容丰富。该书从“继往开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起步”开篇、以“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承接,继而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另辟蹊径,加快实施‘走出去’”展开,先后分为11个专题,清晰而明快地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外开放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大框架,纲举目张地凸现出来。全书始终贯穿这样一个主题: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倡议和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对外开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此承先启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才能由“引进来”为主,逐渐发展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梯次推进;经济特区也才能在“三不变”的同时,向“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更高目标迈进。
  该书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对外开放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其中,作者设立了“加入世贸组织,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专题,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重点阐述。作者指出,正是由于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加入世贸组织的3条原则,也始终指导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正确进行。
  该书作者是多年从事当代文献编辑与研究的专家,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对丰富的文献资料也十分熟悉,因而该书能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一桩桩历史事件叙述得有血有肉、鲜活生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
  唐锡彤
  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指的是学习主体的范围,它要求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人人都要学习,大家都来学习。如果说,过去的学习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可以是一个或某些人的事情,那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学习早已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仅仅有少数人学习,无论如何是不能适应形势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是从时间和范围上对学习提出了要求,而学习型社会则是从营造氛围、建立制度、提供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学习是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因势利导,制定措施,加大投入,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使21世纪的中国真正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后来居上,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