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专访

  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厉曙光教授最近做了一个实验:将八百只果蝇放进一间新装修的房间,结果,它们的平均寿命缩短了一半。厉曙光教授认为——
装修多污染 从简是上策
本报记者 田泓
“绿色装修”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可是,什么样的建材才算环保?室内空气对人体健康究竟有多大影响?上海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最近做了一个实验:将800只果蝇放入一间新装修的房间,发现其平均寿命缩短了一半。专家由此提醒消费者,装修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
  当家具陆续搬入新装修房后,果蝇的死亡速度明显加快
  厉教授向记者介绍他的实验:那是一套普通三居室住房中的书房,面积约11平方米,用目前市场上畅销品牌的建材产品装修完毕才数天。研究人员采用梅花布点方式,竖起5根实验柱。按照人平时站立和躺下睡觉时呼吸的高度,在每根实验柱的1.7米处和0.5米处分别设立了两个实验点,每个点放置40只果蝇。室内空调保持在25摄氏度,以满足果蝇的适宜生存环境。为模拟人们日常的起居状态,研究人员每隔一两天开窗通风一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实验进行到第二十五天时,果蝇开始大批死亡。到第三十天时,所有果蝇“死光光”。而在正常条件下,雄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在55天左右,雌性果蝇的寿命在60天左右。也就是说,“住”进新房的果蝇平均寿命缩短了一半。实验还发现,当书橱、沙发等家具陆续搬入后,果蝇的死亡速度明显加快。
  果蝇作为昆虫,其毒性反应是否能等同于人类?面对记者的疑问,厉教授解释说,之所以选择果蝇作为实验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可操作性。起初,研究人员也想用小鼠、小兔等哺乳动物代替,但这些动物的生理指征采集相对困难。而果蝇是一种真核多细胞昆虫,其代谢系统、生理功能等与哺乳动物基本相似,对空气质量较为敏感。他所在的国家果蝇毒理室也常用果蝇来测试食品毒性。
  室内装潢空气标准已制订,但目前的检测手段尚不足以全面反映空气质量
  厉教授认为,该实验不仅检测了几个常用空气污染化学单项指标,更考虑了整个居室空气对健康的综合影响。目前,美国能检测出60种化学物质的毒性,我国能检测出10种左右。而现在全世界每年新合成化学物质约5000余种,并被广泛运用到建材中。普通居室整个装修过程大约涉及四五百种化学物质。建设部等单位最新颁布的室内装修标准中,涉及空气污染的仅有甲醛、二甲苯、氡、苯、氨等五六个指标。即使这些指标全部合格,也不足以全面反映居室的空气质量和安全程度。
  厉曙光强调,虽然果蝇实验直观反映了装修污染对生命的影响,但如以此作为常规检测手段,还不够精确、快捷和简便。目前,课题组正着手开发一种更高效的检测方法,以契合普通百姓的需要。
  “装修会引起白血病”一说证据不足。“绿色装修”标准有待完善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打着“绿色”旗号的建材。这些材料真的足够安全吗?厉曙光认为,“绿色”标准的制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材和卫生专家的共同参与。而现在的建材标准侧重于材料的硬度、质量等,对卫生指标的重视不够。但仅凭个别数据,无法判定建材是否“绿色”。可喜的是,目前,装修引起的空气污染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专家提醒,对普通家居来说,装修越简单越好。购买涂料等建材时,要选择配方简单、挥发性少的品种。厉教授认为,“石灰水”是最安全的涂料,因为配方单一。问题是,市场上大多数建材的说明书没有明确的配方标示,消费者面对说明书难免“一头雾水”。
  对于“装修会引起白血病”的说法,厉曙光认为言过其实。油漆中的甲醛、苯等物质确实能诱发白血病,但只是限于油漆工这个特定的人群中。普通家装使用的油漆量,不足以引起白血病。
  厉教授说,人一生中有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果蝇实验尚无法证明装修后隔多久再入住才算安全。无论如何,经常开窗通风是减轻居室污染最有效的手段。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商业味太重、池塘严重污染……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周边环境曾经不尽如人意。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本报记者再次来到韶山,欣喜地看到——
伟人故里展新容
本报记者 吴兴华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过去来过韶山的旅游者再次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时,惊喜地发现,故居变得更美了!故居前,毛泽东同志小时候曾游过泳的荷叶塘、曾读过书的南岸私塾前的池塘清澈见底;站在故居前环视四周,山上是青松翠竹,山脚是土坯农舍,山谷间梯田次第相连,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局长林侃钦告诉记者,这是去年开始对毛泽东同志故居周围环境整治的结果!
  故居周边风貌严重受损、文物安全无法保证。为此,湖南省下决心整治故居周围环境,恢复故居1959年时的风貌
  整治前,毛泽东同志故居周边环境被四个问题困扰着:一是故居所在的土地冲村民住房现代化气息太浓,电杆林立,各种线路纵横交错,与当年毛主席在韶山生活和从事革命活动时情景差异太大;二是故居对面毛家饭店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在荷叶塘和南岸池塘里,加上村民承包鱼塘,导致南岸池塘严重污染;三是村民开办饭店、商店,随意摆摊设点,叫卖拉客,既有损风貌,又影响环境卫生;四是韶山照相馆在故居前的荷叶塘边圈地,收取游客的照相场地费,令游客十分反感;同时,照相馆有6户职工长期住在南岸私塾,严重影响私塾的文物安全。
  对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周围环境存在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省委书记杨正午多次到韶山考察,强调一定要建设和管理好韶山革命纪念地。去年,省委常委在韶山召开了办公会,实地专题研究这一问题,要求按照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韶山时的风貌,整治故居周围环境,并明确提出,韶山的建设规划“要体现青山环抱、田园风光、肃穆洁净、繁荣发达的指导思想”。
  韶山人民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全力配合整治工作
  74岁的汤瑞仁是故居对面毛家饭店的老板,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曾到她家做过客。在韶山村,她最早干起了旅游服务业,依托毛主席故居对面的地理优势,她创办的毛家饭店生意越做越大,在全国已开了20多家连锁店,去年纳税600多万元。
  在毛家饭店搬迁的新址,汤瑞仁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一直注意不要污染故居周围的环境,尽管采取了许多办法,还是有油垢污水流到了池塘,对此,我心里一直很难过。前年我听说为保护故居周围环境,要拆迁我的饭店,当时,我就做好了搬迁准备,在毛泽东同志纪念园这儿租了现在这所房子。”2002年9月3日,汤瑞仁用4部汽车载着全部家什,搬出她居住了60年的老房子。
  故居山庄的业主邹建民原有15间房子,按照整治要求,需拆除他家全部的房屋,这意味着他将失去丰厚的收入来源。市里安排他搬迁的新址离他家的责任田有2里多路,生产很不方便。他说:“为美化故居环境,不管我家里受多大的损失,有多大的不便,我都坚决搬迁!”有关方面一下达搬迁通知,他就马上搬出了世代居住的房子。
  毛邻饭店要搬迁,其业主肖桂云一家暂无住处。住在搬迁范围外的韶山村民小组组长李定红知道后说:“整治毛主席故居周围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他立即腾出楼上楼下6间屋子,邀请肖桂云住到他家里来。肖桂云一家搬来后,他把肖家人当自家人一样看待,肖家缺什么物品,他就借给什么。
  故居周边已是一派田园风光,还有一些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毛泽东同志故居周围环境的整治取得了可喜成绩:故居视线范围内的27.8亩耕地、6.14亩山林、4.62亩道路、10.76亩水塘和2.4亩宅基地已全部征收;故居对面的毛家饭店、毛邻饭店等全部拆除,谢家屋场已按1959年时的原貌进行了恢复;供电线、电话线和广播、闭路电视线全部进行了地埋。
  故居池塘边的照相点围栏也已全部拆除,圈地收费被取缔,与故居风格不协调的摄影棚进行了改造;照相馆的6户职工已全部搬出南岸私塾,私塾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了全面维修;故居前的荷叶塘、南岸塘进行了清淤治漏;故居与南岸之间的稻田已退耕还林,种植了名贵树木;通往毛主席父母墓地的游道已经硬化。
  韶山市委、市政府还对故居周围以及全市的标牌标识、户外广告进行了一次清理整治,共拆除违章标牌标识、户外广告296块。为了景区的美观,还取缔了流动摊担。
  记者离开韶山时,韶山管理局局长林侃钦对记者说,故居的整治还有一些工作正在进行。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韶山宾馆故园小区改造工程、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改造(包括5个旧址维修)工程和韶河综合治理饮水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他相信,届时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的韶山将更加美丽。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国际法院自一九四六年成立以来,有了首位中国籍法院院长,他就是我国著名法学家——
史久镛:用法律维护国际正义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云
  2月6日,我国著名法学家史久镛先生当选为国际法院院长。设在荷兰海牙和平宫的国际法院是联合国重要的司法机构,是国际上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的重要场所。史久镛1994年起当选国际法院法官,2000年当选副院长。今年2月,他的法官任期届满,随即荣膺院长,这意味着国际法院自1946年成立以来,有了首位中国籍院长。
  日前,史久镛在海牙的寓所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问起当法官与院长的区别,他说,国际法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法官不需要坐班,但当院长就需要了。每天早上8点刚过,年近八旬的史久镛先生就由儿子驾车前往和平宫上班。史先生说,国际法院共有15位法官,院长是其中之一,要同其他法官一样审理案件,而且还要主持案件的审理,处理法院内部行政和人事等工作,此外还要参加各种社会和交际活动等,总之是一个“忙”字。
  上大学时,他选修了国际法。这是因为他记住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他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希望运用国际法伸张正义
  史先生回忆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在上海读小学。当时他住在租界里,日本鬼子还不能进来。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开进租界,整个上海全被占领了。青少年时代,他就感受到侵略与压迫,体会到当亡国奴的痛苦。1944年史久镛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选修了国际法。这是因为他记住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他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希望运用国际法伸张正义。史先生说,“那时我对国际法课程兴趣十足,学着学着理想就来了。”什么理想?他说,“如果世界各国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能够遵守国际法,贯彻国际法,国际和平有了保证,强欺弱、大欺小的情况也就不会再发生。”
  1945年发生的另一件世界大事对史久镛选择人生道路的影响更大,那就是联合国的成立和《联合国宪章》的公布。《联合国宪章》以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强调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它为各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史先生说,联合国宪章发表后,他“搞国际法的决心就下定了”。
  史久镛决心搞国际法这一行时,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知识为祖国服务。回国后的40年里,他努力实践着……
  当史久镛决心搞国际法这一行时,首先想到的是用法律知识为祖国服务。史先生说:“我想应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做法律普及工作,如搞研究和教学;二是为国家做些事,出些力。”大学毕业后,史久镛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于1951年获得硕士学位。
  史先生回忆说,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中国受帝国主义欺侮的时代,在美国留学期间,亲眼看到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也处处感到对黄种人的排斥。而新中国代表团到联合国参加朝鲜问题会议这一轰动事件,使他看到了希望,燃起了回国服务的热情。“当时,我真的是感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站起来了。”1954年,史久镛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近40年时间里,史先生主要做了三件事:科研、教学和谈判。改革开放前,史久镛主要从事国际法的研究和教学,他在北京先后担任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交学院教授。自1980年起,史久镛担任中国外交部法律顾问,为新中国多个代表团工作,为新中国参与国际事务、从事国际谈判提供法律意见。
  史久镛还参与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全过程。自1984年起,他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法律顾问,此后又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法律顾问,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史先生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段经历。”
  对于今后的工作,他惟一的希望就是把工作做好,为促进国际和平尽最大力量……
  1994年是史久镛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以独立法官的身份用法律为国际社会服务。史久镛成为国际法院第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官。
  当选为国际法院法官后,史久镛在判案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司法水平和判断能力,使他逐渐在国际法院同行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当选为院长后,史先生肩负的担子更重了。目前,国际法院尚有20多个案子没有了结。对于今后的工作,他说,他惟一的希望就是把工作做好,为促进国际和平尽最大力量,用法律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附图片)
  史久镛近影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老人搬“家” 牵动爱心一串
  以临终关怀而闻名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2月26日搬迁新址。为使院内100余位老人顺利搬入新居,北京市许多单位及市民义务参加了这次搬迁。图为88岁的李菊英老人(左)在护士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从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旧址搬出。新华社记者 李石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