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法治论苑

  提高代表建议办理水平
刘金国 徐金森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各级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一府两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一府两院”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尽心尽力办理代表建议,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能否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首先取决于“一府两院”对这项工作认识如何。人大代表的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重要方面,是人大行使权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司法机关实施监督的基本方法。对待人大代表建议的态度,就是对人民是否负责,对人民的权力是否尊重的表现。建议是权利,办复是义务。作为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的“一府两院”应当真心实意地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同时,通过办理代表建议,向人民群众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争取人民群众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多是一些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和负责办理。“一府两院”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办事机构具体抓的三级办理程序,层层落实,力求做到承办部门、督办单位、人大代表“三满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代表的建议既是对“一府两院”执法活动的监督,也是对工作不尽如人意之处的善意批评。“一府两院”应当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履行根本宗旨的实际行动。要想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质量,在人代会召开前,就要广泛走访人大代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议案建议要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级办理,统一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耐心与代表联系沟通,以取得代表的理解;对内容复杂、涉及案件查处等问题的建议,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出答复意见。力争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达到高标准、高效率,及时、准确、规范,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水平。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立法聚焦

  海南省二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立法与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相结合,根据海南的实际,以立法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5年来共审议地方性法规89件,通过和批准地方性法规81件,作出法规性决定、决议15件——
立法:为特区发展提供保障与动力
罗时祥
服务经济建设中心
在地方立法中,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推进海南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为立法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及时做好法规的起草、审议工作。5年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住宅区物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并适时废除了《海南省通信条例》等一批不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的法规,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动力。
前些年,在经历了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之后,建设土地成片闲置。由于没有后续资金,“半拉子”楼在海南随处可见,成了都市里的“断壁残垣”。这些建设项目耗资巨大,停缓建之后成为阻碍海南经济发展的巨大包袱。然而,经过一轮轮的热炒后,积压房地产的确权工作涉及问题多,情况复杂,在具体操作中有许多法律问题亟需解决。为给各级政府处理房地产产权确权工作较大的自主裁量权,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根据特区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积压房地产产权确认工作的决定》和《海南经济特区换地权益书管理办法》,对积压房地产的产权确认作出了原则规定,使各级政府能够及时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合理处理“半拉子”工程,化解了金融风险,有效地促进了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的开展。
保护绿水青山
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宝贵的红树林被破坏,珍稀的珊瑚礁被采挖,成片的热带雨林被砍伐,海南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999年,海南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全国首次将生态省的建设和发展用地方法规的形式予以保护。《决定》和《纲要》对海南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建设生态省被当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得到了广泛重视。此外,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还修订了《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制订了《海南省红树林保护规定》、《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等法规,批准了《海口市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解决了海南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今,青山绿水、碧海银沙的海南,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休闲胜地。
促进产业发展
海南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八方游客。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旅游市场问题很多,恶性竞争使海南的旅游业“旺丁不旺财”;导游和司机收取回扣,败坏了海南旅游业的名声,严重阻碍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2001年,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海南省旅游条例》,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开放市场、取消定点、治理高额回扣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规定,推动旅游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全国旅游界中反映良好,并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地方立法的一个范例”。条例实施以来,对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到海南的旅游者在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浪的同时,也享受着优质的旅游服务。
四季常夏无冬的气候,使海南赢得了“天然大温室”和“全国菜篮子”的美誉,一年365天都能种植瓜果蔬菜。但正因为海南瓜果蔬菜受到普遍欢迎,极少数不法生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影响了瓜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2001年1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南省无公害瓜果蔬菜保护管理规定》,对无公害瓜果蔬菜的生产、加工、运输、检测、销售以及农药的使用和管理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了处罚措施。规定对净化农产品生产环境,加速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海南的无公害蔬菜畅销全国,无公害瓜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海南农业的支柱,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同时,省人大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保护海南省基本农田,促进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

吉林省长春市女子巡逻中队日前成立。该女子巡逻中队共有干警十一人,平均年龄二十六岁,负责长春市建设广场至亚泰大街总长四点八公里的交通巡逻任务,成为长春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为飒爽英姿的女巡警整装待发。新华社记者 迟海峰摄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

  吉林代表建议交办规范化
本报讯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近日首次召开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今年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112件,目前都已交付各部门承办。省人大常委会规定,从本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今后每年人代会闭会后,省人大常委会都要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具体部署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要求改进工作方式,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各承办部门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努力使“面复率”达到100%。(陈立忠)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

  临朐三项制度办理代表建议
本报讯 山东临朐县最近制定了三项制度办理代表建议。一是交办前汇报制度。建议转办前,有关部门对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自查,并在交办会上汇报。二是办理前走访制度。各承办单位在办理建议之前,主动面见代表,征求代表意见。三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县政府与承办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建议办理完毕,对办理工作进行统一考核,评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各承办单位也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李继艳)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民主法制视点

  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
——福州市改进代表建议办理方式
姚金清
羊年春天,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登云村传来喜讯:一项耗资179万元的蓄水工程动工了,村民们期待已久的像城里人那样饮上清洁自来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说起这件事,村民们都夸奖为之奔波的人大代表,夸奖为此忙碌的市、区、镇政府领导们。这是福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由“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带来的可喜变化。
办理机制的转变,提高了办理时效和质量。2001年和2002年,全市办理的374件建议和412件建议中,代表满意或基本满意率分别达92%和94%。
既要“文来文往”,更要“人来人往”
近年来,福州市各级人大代表提建议的热情越来越高,涉及面广,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一些代表对“一府两院”代表建议的办理并不十分满意。少数单位和部门习惯于“文来文往”,应付了事,办理质量不高;个别地方甚至缺乏诚意,把建议转回到代表所在单位,让提建议的代表自己去解决。
沉甸甸的代表建议,凝聚着代表们“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一颗颗滚烫之心。
如何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代表的满意率?近年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没有少动脑筋:曾给代表发过“办理情况征询意见函”,登门了解办理过程的困难,为了某个建议的办理再三打电话催办……
2001年市人代会闭幕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以及承办单位的一把手一同参加交办会。会议形成了共识: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保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机关落实“三个代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办理工作既要“文来文往”,更要“人来人往”。
实行“三见面、两结合”
“人来人往”不只是形式的改变,而更重要的是工作机制的完善。
近年来,为了提高办理质量,让代表满意,市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建议办理工作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实行了“三见面、两结合”的工作机制,即人大代表、承办单位、督办单位三方见面,书面答复与现场办理、面上催办与重点督办相结合。他们结合执法检查,代表视察,通过直接听取办理工作汇报,直接听取提建议代表的意见,定期通报办理情况等方式,督促和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市政府建立了承办运行机制,明确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办理工作负全责。对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建议,市领导亲自抓,市政府督查室指定专人对各承办单位办理全过程进行督办催报;对重要建议,需要多个单位协办的建议进行协调,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工作考核评比内容。市“两院”领导每年都要定期面对面听取人大代表对“两院”办理建议工作的意见。
建议办理机制的变化,激发了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近年来,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如董是著等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彻底整治晋安河水质的建议》、高亮生等4位代表提出的《取缔地下无证食品生产点的意见》等,分别被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
转变作风 办出实效
办理代表建议由“文来文往”转向“人来人往”,促使承办单位转变作风,把工作做细,把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福州市政府每年都专门组织对代表建议进行专题研究,将办理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大的问题报请主管领导或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2001年11月22日,时任代市长练知轩根据代表提出的《要求福州洪塘砂场改址的建议》,实地察看,现场办公,当即决定采取“断路、挖沟、封场”等措施,限期停止该砂场使用。
2002年,邱维德代表在市人代会上提出了《尽快解决晋安区岳峰镇登云村村民饮水问题的建议》,反映的是登云村新建住宅楼无蓄水池,村民饮水仅靠一条被污染的小溪水,建议从附近山腰上筑坝引水,从根本上解决村民饮水难。这项工程需耗资170多万元,涉及市政、建委、自来水公司等许多单位和部门。市政府专门召开办公会进行研究,落实建设资金。承办单位一改过去坐等办公、文件转来转去的做法,市、区、镇三级领导多次到实地察看,研究解决方案,并多方筹措解决资金缺口,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人来人往”热了代表的心,形成了建议质量高、办理质量高的良性循环。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走近人大代表

  悠悠爱心助学子
——记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丁晓莲
本报记者 石国胜
初见丁晓莲,就被她的真诚、善良与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想也没想过我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丁晓莲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当选代表,我真的非常激动,但也感到很有压力。家乡人民给了我信任和荣誉,我就得好好地履行职责,为人民办实事,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今年49岁的丁晓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国税局的一名回族女干部。她出身贫寒,在求学生涯中,曾多次受过乡亲和老师、同学的无私帮助,使她这样的贫困孩子能完成学业,成长为一名税务干部。她一直想着的,就是一定要百倍回报父老乡亲。
199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连遭大旱。目睹一些农村学生因家境贫寒而失学,丁晓莲被深深地震撼了。看到失学的孩子,她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乡亲们帮助了我,现在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她决定腾出自家小院的几间平房,让那些既住不上学生宿舍又租不起民房的贫困学生寄读,并资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10年来,经济拮据的丁晓莲不仅没有收取学生一分钱的房费,还按月替他们交纳水电费,如同亲生母亲一样关心和解决他们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先后资助了164名贫困学生读书,其中82名步入了高等学府的大门。她家的小院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济学苑”。她的事迹曾被排成话剧《梅家小院》,在全国多个省区巡回演出。
“任何人做事情的时候,都是开头难。可是我现在所做的,是两头难。开头难,难在别人不理解我的行为,以为我有什么企图。现在难,难在哪儿?你知道,西部地区贫困孩子太多了,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自己的力量太小了,难以维持啊。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才能有最大的效果!”丁晓莲说话间,眼中闪动着泪花。
早在赴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之前,丁晓莲就开始履行她的代表职务了。她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学生家中访贫问苦,与同事交流意见,征询扶困助学的点子。比如国家应扩大“西部助学工程”涉及面,提倡家庭型教育基金助学新模式,“智力扶贫”是贫困山区脱贫的根本,倡议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家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结“助学帮扶对子”等。在大会上,她将调查研究的结果整理成了《全社会应关心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问题》的议案,提交大会。
“如果全社会都来关注西部地区的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都能尽一份爱心,我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贫困孩子都能有学上,就是我的最大心愿!”丁晓莲对未来充满期望。(附图片)
丁晓莲(前排左四)和她助学的孩子们。


第13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法治视窗

直选社区当家人
3月22日,北京市举行部分社区居委会干部选举,选民们踊跃投票,选举社区当家人。
图①:前门街道鲜鱼口社区选民马文玲(左二)一家投票选举居委会干部。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摄
图②:石景山区八角南里社区在街道服务中心举行选举大会。候选人向选民代表发表演说,得到代表认可后,方可参加最后的选举。图③:选民代表向候选人提问。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