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用资本运作来推进国企体制创新
汪兴益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增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国有企业体制创新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而言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是企业的唯一所有者,企业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仅仅是政府管理机关的附庸,企业内所有者代表缺位等均是“国企病”的“症状”,所以必须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企业体制创新,绝不像换个牌子那般简单。从处置不良资产的实践来看,进行国有企业体制创新关键是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资本运作。
  市场化的资本运作不仅具有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的自然功能,而且还具有某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功能——界定产权的功能、形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等。这就形成了市场化资本运作与企业体制创新的内在联系。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状况?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进行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市场化资本运作的作用是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改变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使国有企业形成混合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多元化。
  为各类资本进入国企创造平等机会
  企业体制创新有别于其它组织体制的创新,它要靠各种资本的市场化介入,以资本利益格局为基础来创造一种新的体制。要真正实现各种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就必须创造一个平等的市场机会,不能存有任何歧视性的偏见和做法。如果排斥甚至拒绝各种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则难以进行实质性的体制创新。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的产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体制创新的产物,尤其是它集债权人和资产持有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能够通过资本运作促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
  我们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方位开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首先,利用各种渠道将涉及的债务企业向社会公示,除了通过媒体公告、集中推介等方式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外,还精心构建了以债务企业为主构成的“资产池”,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实现信息的充分披露。其次,平等对待各种社会资本。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无论是国内资本还是国外资本,我们都坚持一视同仁,真正做到“认资不认人”。去年,我们在沈阳成功地举办了我国首场面向社会的不良债权公开拍卖,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不良债权拍卖月”活动,拍卖不良债权资产原值达10多亿元,其中回收现金3.9亿元。
  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了公开、无歧视性的资本运作,近三年来吸引的各种社会资本当中,民间资本所占比例就达60%左右,彻底改变了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使部分企业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结构。
  充分运用各种资本运作手段和方式
  成功的企业体制创新,无论什么模式,都必须符合企业客观实际需要,没有一个理想的标准化的体制可以强加于一个活的企业,这是当前我国企业体制创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采取一种体制模式,那将适得其反。
  在采取各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资本运作手段和方式同创新企业体制统一起来,根据各种资本参与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状况,遵循“一企一策”的原则来设计和选择企业体制模式。针对我国民间投资者实力普遍比较弱的状况,真正让他们以现有的资本实力进入国有企业,我们创造了以物抵债,再由抵债物变股及部分承债、部分转股的商业化债务转股本等新的资本运作模式,比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投资者实力普遍比较弱的现状,随之就创造了与此相适应的多样化的企业体制模式。
  同时,由于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是不断变化,资本运作必须不断进行,才能不断地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企业并购和重组浪潮出现的真正原因,而且每次浪潮都推进资本的聚集和扩散,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因此,我们对一些国有企业不仅进行了一次重组,而且还进行了二次重组、三次重组,不断解决企业体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重庆渝港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我们的一次重组,虽然使其走出了困境,但由于当时该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无法规避。所以,国有资本仍然拥有该企业70%多的股份,“一股独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于是,随着企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又适时对该企业进行了第二次重组,出售了部分国有法人股,不仅回收了1.2亿元的现金,而且还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向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奋进
——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长印
本报记者 刘国胜
记者:“两会”已经闭幕,船舶工业将如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李长印:我有幸列席并参加了“两会”的重要活动,深感今年的“两会”是一次民主、团结、奋进的大会。“两会”的精神实质上就是十六大精神的具体化。胡锦涛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进。我们认为,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讲,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造船中心东移,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世界船舶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从人力资源成本、国内市场潜力、产业配套能力和投资软硬件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比较,我国是最有条件大规模承接新一轮国际间造船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到2010年,国际船舶市场的年需求量将在4500万载重吨左右,高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的市场需求量,国内对海运需求量年增长率也保持在8%—10%,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运量的增多对液货船需求强劲,国内外游艇市场方兴未艾。同时,海洋经济蓬勃兴起,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党和国家对船舶工业的关心和支持,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下,船舶工业发展迅速,从1995年起,造船产量和接单量排名世界第三。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船舶行业企事业单位,对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提出了努力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殷切期望。国家有关部委和银行、税务、保险等部门都在认真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大支持和促进船舶工业更大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政策环境。
  我们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为实现更大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从引进国际规范和标准做起,率先挺进国际市场,走出了“出口——引进——提高———再出口”的成功之路,逐步在国际船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能开拓、能创新、能吃苦的优秀员工队伍,为船舶工业的更大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船舶人将紧紧抓住机遇,乘“两会”东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记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排头兵,在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
  李长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02年造船产量138万吨,占全国造船产量的1/3。在今年年初的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三步走、翻三番”,做中国海军装备最强最大的供应商和中国造船业的主导力量,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新目标。
  我们的发展思路主要包括:一是以环渤海地区为重点,加快大型造修船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大船重工、新船重工、渤船重工分别形成150万吨、180万吨、60万吨造船能力,“十一五”期间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将形成220万吨造船能力;二是组建集团公司民船研发设计中心,加快与国内外先进船舶设计公司的合资合作,提升民船自主研发能力;三是积极探讨与国外知名船用设备厂商战略合作新途径,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争取2020年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达到80%;四是创造条件“走出去”,在海外建立产品研发机构和营销机构,与国际著名航运公司、造船公司、设备厂商、中介机构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逐步形成全球服务网络,增强市场营销能力;五是以信息化促进造船管理模式的创新,实施现代化总装造船,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上述措施,使集团公司在2005年实现造船能力400万吨、产量300万吨,到2010年造船能力扩大到600万吨,产量达到500万吨,到2020年,造船能力进一步提高到900万吨,造船产量达到800万吨,船舶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服务、周期、价格等全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关于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张伟
  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呈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209亿元,同比增长17.5%,比上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1936亿元,同比增长32.8%,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14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44%,比上年同期加快35.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3%。含外资的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税收收入完成3427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15.6个百分点,增收766亿元。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运行情况基本正常。税收收入是经济运行的直接反映。去年前两个月税收收入基数低,特别是2月份仅增长3.8%。去年前两个月进口仅增长3.2%,今年进口高速增长,进口环节税收增长78.3%,增收176亿元。从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上分析,近几年税务系统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直接反映到今年的税收增收上大约有100亿元以上。
  部分行业的过热势头值得注意
  前两个月国民经济形势较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经济运行中出现部分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和IT行业过热的迹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598亿元,同比增长37%。同时,这些投资中土地购置费132亿元,同比增长64.3%,土地购置面积增长78.6%。据世界银行对40多个国家住宅发展的研究,房地产业增长与人均GDP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时,房地产业增长最快。从我国目前的人均GDP水平看,房地产业的这种发展速度有储备土地的倾向,许多房地产商并没有真正开发。另外,房价过高、商品房空置总量和空置率较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先导性产业,如果任其过热势头发展下去,不仅会使金融机构风险越来越大,而且会导致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完善相关制度,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立预警体系,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行为;加强对土地市场的调控等等。
  前两个月,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对整个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19.1%,拉动3.4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作用最大的行业。但必须充分注意到,IT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高、投资需求量大,高利润、高投资不可避免地带来高风险。今年IT行业开局良好,并不意味着已经完全摆脱低迷,挤干“泡沫”,走向了规范、成熟的发展轨道。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寻求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制定并执行适合中国现状发展的规划,政府规范市场,消费引导生产。
  必须大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提高运行质量,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核心内容。当前,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按照这一要求,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时推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新的经济成长链。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按照十六大的精神,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规范,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资委的作用,采用能够提高国有经济运行效率的经营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目前,国有企业税收增长乏力。2002年国有企业共纳税5342亿元,同比下降1%,占税收总收入的31%。因此,应积极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措施,为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切实提高进出口质量。前两个月,进出口快速增长。在这一形势下,要保持冷静头脑,采取措施将这一良好势头保持下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择优扶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继续完善出口退税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优先办理重点出口企业的退税,支持外贸出口。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必须切实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配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探索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是将社会保障费以法律形式进行筹集和支付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分配机制。因为社会保障税面向全社会,所有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均等,税率一致,税负均衡,可以体现同等的国民待遇和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社会保障税既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又有部分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是推进费改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扩大社会保障税税基,实行普遍征收,解决目前社会保险费征收范围偏窄的问题,增加收入,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零售市场的主体是中国商业
  黄国雄
  中国加入WTO以后,零售市场到底是谁的天下?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言,未来5年内中国零售市场的60%将被国际三大零售集团所控制。如何把握流通领域引进外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要重视对市场发展形势的研究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流通领域的引资,将呈现以下几种趋势:由政府控制的政策性开放向在WTO条款框架下开放转变,外资进入更加畅通无阻;由区域性的试点开放向全国性开放转变,进入领域更加广阔;由单一的业态向多业态发展,在重点发展超市、大卖场同时开始挺进家居、建材、医药等行业;由零售行业向流通领域多方位发展,设立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构筑分销体系;由沿海开放城市逐步向内地渗透,以沿海为中心,“北伐”、“西进”,目标是全国各大城市;由试探式的磨合期向高速扩张期发展,纷纷制定在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由引进型经营向本土化发展,重视本地人才、本地消费特点,开拓和扩大经营本土商品;由以资本注入为主的合资经营向独资、合作、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发展。
  总之,国际零售集团以“品牌开拓、连锁滚动、资本运作、快速发展”的战略,加快对中国市场的进入,使中国商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悲观,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高我国零售业的整体素质。
  外资不可能代替中国商业的主体地位
  中国地大面广,情况复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别大,构成消费的分散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不是几个资本集团、几种经营形式所能满足的。
  中国有几千年的经商历史,底蕴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加上已形成的渠道和网点,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任何外国商业所无法取代的。
  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磨合,中国已涌现了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商业集团和连锁公司,加上民营商业的兴起,已构成中国商业的主体。
  外资零售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随意扩张。受利益限制,不是所有的商业、所有地方的商业都能赚钱,在哪里设点开店、以什么业态经营,是以能否盈利为标准,否则,就不会去投资。受区域限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进入,西部地区、农村市场,受到条件和收入的限制,外商一般不会去投资设点。受业态限制,任何一个外资集团都只能具备一至两个业态优势,不可能经营所有的业态,面对所有的消费阶层。受规模限制,外资在中国经营,多选择大型超市、大卖场、仓储商店和少数的专卖店,难以涉及中小城市,不可能取代中国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骤加快,导致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它们之间必然产生互相竞争、互相制约、互相制衡的作用。任何一个集团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对手的实力、网点布局、业态的选择,而且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利益冲突,形成相互牵制的力量,这为中国商业制造了生存空间。
  因此,外资零售尽管在总体规模、某一业态占据优势,却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甚至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市场的主体。
  把握方向,完善创新
  为促进中国零售市场走向成熟,从市场经济结构看,要建设以国有商业为主导、民营商业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竞争有序、开放式的零售市场。
  从业态发展来看,要以大型百货为主导,以连锁超市为主体,形成多种业态共同发展、不断创新的模式。要加快零售业态完善和创新,有重点地筹建现代购物中心,促使中国零售市场走向成熟。
  从竞争态势来看,科技、信息和服务是决定未来商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要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低成本的竞争,要从销售服务转向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服务。
  今后内外资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重点业态(超市、大卖场、仓储商店和专业店、专门店等)。中国商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中小城市、中小商业,而广大的农村市场是中国市场的基础、是供销社必须坚持的阵地,要稳定、要创新、要发展。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海南省尖峰岭林业局护林防火员陈香坤(右)和伙伴一起在林区巡逻。一九九三年停止采伐天然林后,这个局有一百多名伐木工人转为专业的护林防火员。十年间,该林业局木材蓄积量增加了一百多万立方米。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摄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降低行政成本 优化海关管理
  邢强
  我国加入WTO后,海关认真贯彻“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创新管理,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严密监管,严厉打私,关税征收连年上升,通关效率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受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行政组织管理效率低下的缺陷和投入与产出相脱节的问题程度不同地在海关存在着。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构,具有政府管理部门和执法机关的双重特性。因此,针对海关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将经营理念引入到海关管理之中,降低行政成本,增强管理效果,是适应加入WTO新形势,推进海关管理改革的需要。
  将经营理念引入海关管理,就是借鉴企业管理有关模式,将成本、效益等概念引入海关管理过程中,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海关管理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以口岸为中心,打破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传统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虚拟口岸”管理模式。淡化区域内行政建制的界线,打破省际界线,使口岸内陆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要求,实现柔性流动,以提高口岸和内陆海关组织管理效能,适应物流的自然流动。这一管理模式的好处是,既使口岸的功能得到最大发展,又能使内陆劣势得到弥补,资源得到利用和发挥。
  运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建立“三个中心、一个网络”,提高海关管理层次和效能。三个中心是:海关政务管理中心、海关信息中心、海关财务结算中心。政务管理中心是指在海关政务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建立及时处理机制,实现管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零库存”,确保政务工作及时处理落实。海关信息中心是借助海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化职能管理。海关财务结算中心主要是引入成本管理概念,根据工作任务对所属海关单位的财务工作实行科学评估和统一的财务结算,量化各个部门工作量,实行物质资源统一供配,降低行政隐性成本。“一个网络”是建立口岸电子网络,解决贸易瓶颈,加快通关速度,提高口岸管理效率。如宁波海关于2001年推出了海关系统首家集网上报关、手册网上申领、舱单申报、信息咨询等内容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网,为外贸企业服务,改善了口岸环境。以此为基础,宁波海关已着手建设“口岸电子网”,统一联网标准,使口岸各管理部门和办事部门都能通过口岸电子网进行网上办事。
  科学设计组织架构,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设计是否科学,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与管理效率高低直接相关。为此,一是要科学设置整体优化、便于协调的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二是构建适合本单位管理最优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宁波海关根据宁波关区管辖面积较小,派出机构和隶属关分布较密集的具体情况,实行总关统一集权的团块式组织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较为适合宁波关区的特点,促进了宁波海关的发展。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新形势下海关教育培训工作要突破旧思维、旧模式,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培训手段和方式,对新关员实施先定岗,后培训等方式,对估价、征税、审单和调查等技术含量高的部分高风险岗位,采取强化定向培训上岗办法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