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车流量少、还贷困难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
高速公路建设超前了吗
本报记者 王政
  近几年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运输方式的快捷优势。然而,行驶在中西部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上,你也许会发现,宽阔的道路上,车流量并不大。与当地交通部门的同志交流,还贷困难的担忧也不绝于耳。由此,引起了社会上高速公路建设是否太过超前的争论。
  截至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按照交通部门的规划,到2020年,将增至7万公里。那么,该不该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我国高速公路多不多?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是否有利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交通问题有关专家。
  适当超前没有错
  “如果新修通的高速公路,没过两年运量就达到了饱和,这说明规划上有问题”,交通部规划司司长董学博认为,高速公路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基础设施,特别是国土资源和线位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交通运输必须适当超前发展并保持一定的后备能力,其设计服务能力应着眼于建成后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
  根据一项针对全国高速公路运营情况的调查,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处于预计水平之上,平均日交通量达16000辆小汽车,是现有一般国道的2.4倍。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速公路开始出现拥挤现象,沈大、沪杭甬、广深、京津塘、沪宁、沪杭、京石高速等已开始进行扩建,或进行增加通行能力的方案研究。交通量偏低的部分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比如宁夏、新疆、甘肃等。
  但是,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发展,也不能仅着眼于眼前。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认为,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大方向上讲,不能仅仅考虑还贷问题,要考虑到交通带动经济开发的特殊需要,要着眼于投资环境的改善,要计算高速公路的综合经济效益。此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目前的交通量水平是在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都很低的前提下的结果,今后1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呈现高速膨胀的态势,经济活动规模也将持续大幅度增长,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发展将是非常明显的。还有,早修路不仅投资少,还提前发挥了拉动经济的作用。但是,对于“五纵七横”国道主骨架外的高速公路,如果10年之内没有太大流量的地区,不妨可以考虑先修二级或一级公路,不仅投资少、维护成本也低,可以集中资金干更多的事。
  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我国的高速公路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交通部公路司冯正霖司长告诉记者。国外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只有形成网络,连续运距达到800公里左右才能显现它的独特优势,发挥其运输效益。我国高速公路只有美国8.9万公里的28%,相对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言,综合密度只有0.22,仅为美国的13%,即使在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依然没有实现真正的网络化服务。
  所谓网络化服务,就是让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入口。据了解,美国高速公路网已连通了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德国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及90%不足5万人口的城市都通了高速公路,全国各地能在20—30分钟内到达高速公路;日本高速公路已经连通所有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任何城镇和乡村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高等级干线公路网。而目前我国一些人口和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的地级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以及地级城市之间还不通高速公路,全国302个20万以上人口城市中只有184个(61%)有高速公路连接。根据正在进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也只能把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全部连通,高速公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建高速更经济更环保
  目前,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等省的高速公路已超过1000公里,并实现了所有地市与省会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然而,有观点认为,高速公路占地多、污染大,特别在东部发达地区,大量建设高速公路不利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张汉亚所长告诉记者,公路运输具有“从门到门”的独特优势,这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多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公路交通行业的努力目标。全立交、大通行量的高速公路,为运输提供了一个高效率、高效益的运行环境,据测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土地占用面积为一般二级公路的2—3倍,造价为二级公路的2—4倍,但通过能力为其5—10倍。也就是说,单位土地占用和资金投入形成的通过能力,高速公路是二级公路的2.5倍以上。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线位资源十分宝贵,发展高服务能力的高速公路,能有效缓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至于汽车的大气和噪声污染问题,研究显示,汽车污染排放水平与道路服务水平关系密切,在高速公路上,一般能够保证车辆以经济时速行驶,此时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指标都是最低的。目前,所有高速公路项目都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实施了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配套建设,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成为天然的“绿色声屏”,同时,优美的视觉环境建设也成为缓解驾驶者疲劳、保证安全行驶的有效手段。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吕福源说中国为世界各地工商界带来巨大商机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获益甚丰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新组建的商务部部长吕福源今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中国的市场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从1978年到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15.2%。今年1至2月,中国货物进口达548亿美元,增长57.1%。按此规模发展,未来3年中国的货物进口将达到1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进口总额,对世界经济的推动必将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2002年,中国消耗的钢材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4;用掉水泥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公里数和互联网上网人数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巨大的市场为世界各地区工商界带来了巨大商机,2002年在中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增长30.7/%。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和汽车等行业,成为当前外商投资的热点。目前,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良好,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获得了丰厚收益。以汽车工业为例,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和销售量分别达到109万辆和1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和56%。汽车行业15家重点企业利润突破200亿元,增长56%。
  吕福源还透露,截至2002年底,中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达6960家,中方投资金额近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增加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对促进外商到中西部投资,吕福源表示,上届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建立了吸引外资的条件。吕福源曾到川、渝、陕等地了解情况,发现其招商引资的速度惊人,云、贵等地发展也很迅速。他认为中西部应根据各省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引进外资,不搞无序引进,不搞结构重复的引进。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世界都有好处
郭树清介绍外汇管理体制近期改革要点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对于国际上议论较多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今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从1994年汇率并轨至今,人民币相对于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总体呈现升值态势,但去年因为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走软,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贬值。
  据郭树清介绍,1994年汇率并轨到去年末,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各国通货膨胀差异因素,到去年底,人民币相对以上三种货币实际升值幅度分别为18.5%、39.4%和62.9%。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从1994年1月到2002年9月,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13.9%;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后,同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1.5%。去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美元保持基本稳定,对欧元、日元则随着美元分别贬值了14.4%和4.7%。考虑到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去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实际汇率分别下降了2.8%、16.5%和5.2%。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平均汇率(即名义有效汇率或贸易权重指数)年底比年初下浮了6%左右。
  郭树清表示,实践证明,中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承受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还不够完善,如国内外汇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意识较弱,市场避险工具缺乏等。今后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继续实行这一汇率制度,适时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外汇市场。如有必要和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
  郭树清还介绍了外汇管理体制近期改革要点:一是继续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二是进一步改革外债和对外担保管理体制;三是落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四是研究放宽对外证券投资的限制;五是研究适当放宽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六是试验性地引进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七是拓宽跨国公司在华资金的运作渠道。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说亚行研究表明
中国崛起给亚洲邻国带来发展机会
  本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千野忠男今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亚行认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对亚洲邻国既带来了许多挑战,也提供了众多机会。各国应当抓住机会,从中国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范围的崛起中受益。亚洲国家如果把自己孤立于中国的经济崛起之外,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
  千野忠男说,许多亚洲国家视中国为竞争威胁,担心中国工人制造的数目繁多、价廉物美的产品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他认为,中国市场提供的机会,特别是为其邻国的供应商和投资商带来的机会同样不应忽视。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表明,到2005年,中国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这必定会为其他亚洲国家增加出口的机会。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已经建立起来的与中国的商业网络,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捕捉这些机遇时处于有利地位。
  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还表明,虽然欧美市场上中国商品将会替代某些亚洲国家的产品,然而中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将抵消这些不利影响,并为本区域邻国带来新的出口机会。亚洲内部贸易将因中国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得以发展。从长远看,这种贸易格局变化将会减轻亚洲对西方市场的依赖,并降低由于美日欧同时衰退而造成全球不景气的风险。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气象日里观“气象”
  本报记者 朱隽
  3月23日早上不到9点,记者一走进中国气象局的大院,立刻感觉到这里的“人气”真旺。国家气象中心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在签到处等着拿资料的人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更有心急的气象爱好者已经开始向气象专家咨询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今天又是世界气象日。为纪念这个日子,中国气象局再次撩开“面纱”,免费向公众开放一天,让大家了解气象部门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北京市崇文区金台小学五年级1班的胡琪小朋友,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8点多和班里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气象局。在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室,她知道了原来在天气预报节目里,主持人和那个表示天气变化的背景是用“抠像”技术合成的;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会商室,她了解到了天气预报的整个制作过程;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她还看到了气象卫星的模型。问起她的感受,她说这一切都太神奇了,和她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临别时,她和记者约好明年的气象日再见。
  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告诉记者,中国气象局在世界气象日向公众开放,已经连续几年了,但像今年这么多人来参观,还是第一次。这不仅反映出公众对于天气、气候的关注程度,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气象变化的原因和气象部门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大家了解气象信息,了解气象部门也正是主办者的初衷。
  记者离开时已经快中午12点了,依然有很多人排队等在国家气象中心的门口,等待着去亲眼见识一下原来只是想象中的气象世界。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平安推出新车险费率条款
“老”客户、“老”司机受优待
本报讯 记者李丽辉报道: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在总结前期车改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深度细分市场,近日推出了新一代车险费率条款。
  据介绍,车型系数经过调整后,对性能好的车辆投保优惠比之从前更多,但对性能较差的车辆则是不降反升。例如,开着同样的一辆非营业个人用车,优质客户的费率水平可以只是普通客户的1/3。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功能,保证了客户利益,使车险定价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也更灵活。此外,拥有一定驾驶经验的“老”司机投保,车辆是全新的,能享受到相当幅度的优惠。这其间有四种情况,老手开新车、老手开旧车、新手开新车和新手开旧车的优惠幅度是递减的,老手开新车得到的优惠最多,这是此次平安车险费率修改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平安对“老”客户也给予了更多优惠。在平安续保、车龄3年以内的客户可以得到15%的优惠。平安的续保客户如果选择在网上投保,又可获得15%的优惠,选择电话投保,可获得10%的优惠。同时,费率还着重强调了对安全驾驶的倡导,通过无赔款优待提高对安全驾驶的优惠,最高可达30%。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启动
本报长春三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夏珺报道: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吉林省政府合作开展“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协议书签字仪式今天在长春举行,标志着这一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旨在摸清农业地质“家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科学的农业规划,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节水农业网”开通
本报北京三月二十二日讯 记者朱隽报道:由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共同主办的“中国节水农业网”于今日在京开通。目前,该网站已注册“www.wsagri.gov.cn”、“www.wsagri.cn”、“中国节水农业网·中国”、“节水农业网·中国”四个网络域名。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奇瑞四款轿车全面降价
本报北京三月二十二日讯 记者王政报道:一向致力于追求高性价比的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今天在京宣布,原有奇瑞SQR7160轿车将整合为奇瑞“风云”系列,在大幅度提高品质的前提下,四款轿车全面下调价格,降价幅度平均为百分之十五。其中,基本型售价七点八万元;最畅的豪华型由原来的十一点六八万元下调为九点九八万元,降价幅度达到一点七万元。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辽宁省沈阳市国税局铁西分局的税务干部下企业宣传《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图为税务干部向企业的财务人员辅导征管法实施细则。
  韩伟摄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加快建立节水高效型农业产业布局
本报讯 记者朱隽从农业部获悉: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规划,今年农业部将着力调整主要缺水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作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经济特点、作物耗水结构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建立起节水高效型的农业产业结构。
  据介绍,今年内将根据区域布局,提出适合不同缺水地区、不同作物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开展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形成十一大优势农产品的节水技术规范(或标准),推进节水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