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03-23

2003-03-23新闻联播 文字版

春到边寨(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春到边寨<br/>  春天走进德宏,是最美好的时节。今年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50年间,“孔雀之乡”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和傈僳族等15个民族儿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一个曾经偏僻落后的边疆民族自治州如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日前,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记者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邀请来到德宏,无论到潞西山寨还是去瑞丽江边,无论进莫里热带雨林还是在姐告经济开发区,处处感受到勃勃生机,每天沉浸在节日般的气氛中。<br/>  灿烂的笑容、豪迈的歌声、奔放的舞姿、美丽的景色、独特的风情、传奇的历史、稀有的物产,还有盛情的款待,在“咔嚓,咔嚓”声中收入镜头,记录了德宏各族儿女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和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矫健身影。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影报道<br/> 春天是民族节日集中的季节。傣族和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傈僳族的阔叶节和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都是在春季。热闹非凡的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群众围绕场地中央高耸的“目瑙示栋”(纪念先祖和象征五谷丰登的图腾),男人挥舞长刀,女人舞动手帕,大家踏着一个节拍,呼着一个号子,传递着芳香的米酒,进行通宵达旦的欢舞。<br/> 水利电力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民族乡群众打起象脚鼓,庆贺家乡水电站开工,公路修进山寨来。<br/> 傈僳族妇女曹双娣在潞西市文体局工作,对实施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很关心。她落落大方地接受记者采访。<br/> 阿昌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男人制作的“阿昌族户撒刀”远近闻名,妇女们的歌声优美动听,这是阿昌族农民歌手在对歌。<br/> 德宏毗邻中缅边境,因而有“一城两国”、“一寨两国”和“一院两国”景观。这家的这棵芒果树,根在国界内,果在国界外,连接着中缅两国“胞波”情谊。<br/>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中外旅游者。在瑞丽大等喊傣族自然村,游客和村民共跳傣家舞蹈。

伤天害理的“死货专业户”(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伤天害理的“死货专业户”<br/>  浙江海宁市黄湾镇有个马永良,每天早晨7时,他就出现在集镇上收购死猫、死狗、死兔、死猪、死羊,然后加工,标上“野生动物”的名字,再转卖到一些快餐店、熟食店,最后成为盘中餐……黄湾一些拾荒人每天骑车穿梭于周围农村,捡那些被遗弃的死猪、死狗等,卖给肉贩子,肉贩子再拿到早市卖给马永良,然后由他批发到周边地区的农贸市场。<br/>  吴煌 摄影报道<br/> “死货专业户”马永良。<br/>  在阴暗潮湿的屋子里用漂白粉加工死货。<br/>  3月5日,在执法部门的监督下,马永良(左)将冷柜里贮藏的死货一一装入了3只麻袋。

菜农“抢”专家(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菜农“抢”专家<br/>  开春以来,山东滕州市科协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鲍沟镇蔬菜大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深受菜农欢迎。这位种大棚西红柿的大嫂将高级农艺师张家森往自己的大棚拉。 贾友信摄

办假证者的“克星”(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办假证者的“克星”<br/>  3月13日,“牛皮癣”克星“呼死你”在武汉正式启用。12个办假证者的手机被迫关机。“呼死你”系统在电脑里输入电话号码,专用电话就开始轮番拨打,直到手机被迫关闭。<br/> 刘蔚丹摄

税法讲解面对面(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税法讲解面对面<br/>  3月13日下午,北京宣武区地税局牛街税务所的税务人员来到残疾人工商户中间,向他们宣传介绍税法知识,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工商户上门服务。 成功摄

集体献血扬新风(图片)

第5版(摄影)<br/>专栏:<br/><br/>  集体献血扬新风<br/>  2003年3月13日中午,甘肃省兰州市中心广场献血点上爱心涌动,来自兰州市千子莲的160名员工,在纷纷扬扬的小雪中排队集体献血,场面感人。<br/>  这次集体献血是企业对社会集体奉献的一份爱心,也是企业进行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活动旨在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回报社会,唤起社会的爱心。献血点的负责人讲:目前像千子莲这样的私营企业集体献血的场面,在兰州市是不多见的,他们的善举将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社会公益活动中来。<br/>  右图:献血车内可爱的姑娘们。<br/> 下图:雪中排队等候验血的队伍。<br/>  张铁梁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