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名家特递

  气候:环境变化的杠杆
  丁一汇
  ●近百年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
●气候变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负面为主
●将改变植被组成,湖泊水位下降,海平面升高,干旱沙漠化加速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气候变迁过去曾是沧海桑田的重要成因,现在仍然是导致环境变化的灵敏杠杆。
  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6℃±0.2℃。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降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近百年我国气候亦在变暖,气温上升了0.4℃—0.5℃,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7个全国大范围暖冬。降水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去冬今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也普遍偏高,其中北方偏高2℃—4℃。2001—2002年的冬季为近40年来第二个最暖的冬天(第一个为1998—1999年冬季)。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并且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除云南松和红松分布面积有所增加(约12%和3%)外,其它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00年间减少了81%。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
  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80%—90%的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表层冻土面积减少10%—15%,冻土下界明显抬升。亚稳定及稳定冻土温度将升高0.5℃—0.7℃。
  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丁一汇,1938年10月出生,曾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自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关注

  “共同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访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本报记者 刘毅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我们未来的气候”。今年为什么选择这一主题,我们未来的气候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秦大河刚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并且在分组讨论中作了有关“加强气候变化研究”的发言,得到了很多代表、委员的赞同。
  谈起气候这个话题,秦大河自然是滔滔不绝,“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会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特别是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气候影响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当代和今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今年世界气象日选择‘我们未来的气候’作为主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及其变化问题的重视”。
  气候变暖对我国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秦大河说,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分析评估表明,近50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圈内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强造成的,而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因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科学评估还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气候仍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已经发生的全球变暖对我国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未来的气候变化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农业可能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最为敏感。据初步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全球变暖也会影响我国水循环过程,如使蒸发量增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的分布格局,估计到2010—2030年,我国西部地区缺水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
  此外,在人体健康、人居环境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也会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如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将会增加,暴雨洪涝和海平面升高将会引起低洼和沿海居住区居民危险性增加,等等。
  气候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涉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秦大河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机构相继组织了一系列与气候及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科学计划,如世界气候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等。为了给国际社会提供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权威性科学信息,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负责组织世界各地不同科学领域的上千名专家,对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成果及技术、经济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分别于1990、1995和2001年完成了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今年2月刚结束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会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业已着手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启动工作。
  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四十五届大会决定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进行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公约谈判。从1991年2月第一次会议到1992年5月,委员会历经近一年半时间的谈判,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案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放供各国签署。这一公约旨在限制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1995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讨论如何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5.2%,朝着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
  关注未来的气候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秦大河强调说,“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度重视气候与气候变化工作,对于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人体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多次表明了高度重视气候与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了切实措施减轻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各部门已拥有4000多个各类气象观测台站,加之卫星、雷达、飞机等多种探测手段,对气候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及其相互作用进行立体、动态监测。2002年4月成功召开了中国气候大会,明确新世纪中国气候与气候变化工作,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气候信息服务。2003年3月底即将在北京举行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交流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成果,促进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
  气候和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是不容回避的。人类必须在未来付出更大代价的风险和为长远利益而放弃部分眼前利益之间做出选择。即要么现在就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要么等到亲身体验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并难以再忍受下去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秦大河语重心长地提醒说,“无论如何,你在选择行动时必须牢记科学家的警告:真正的风险在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他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共同关注我们的未来。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如何开展义务植树
  生完“孩子”还要养
  我们为什么要植树?是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和环境呢,还是为“植树节”植树?每年都大张旗鼓地植树,大多数植树者只是也只能尽一两天的义务,按指定位置把树栽好、浇水、施肥,然后回家。第二年还是这样,甚至在同一地点。这种义务植树像是生下孩子就扔了,而不是将孩子抚养成人,那干嘛还生孩子?
(青海西宁 晃宝山)
成立专门植树队
传统意义上的义务植树往往是大家齐动手,人人都来搞,这样做人多力量大,却不实际。只讲人人都动手,结果植树造林成了“大拨哄”。不如人人出资,成立专门的植树队,由植树队包种包管包活,专业对口,容易管理。
(河南渑池县 王峰)
  今年栽树明年奖
  植树务必加强责任感,既重栽,更重管,重成活,力争栽一棵活一棵。栽下一棵死树,不仅浪费人力和树苗,更重要的是错失时机,浪费一年的时间。要避免形式主义,不妨作出“今年栽树来年评奖”的规定。栽树只有讲究质量,才能年年植树年年添绿。
(福建大田县 林联益)
成活还需讲科学
有的地方植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树,怎样植树,心中都没有底,导致种植的树成活率低甚至不能成活。植树造林成了植“数”造“零”。义务植树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种植方法。
(河南 刘鸿见)
把好树苗采购关
义务植树中也有腐败。有的新种树很快就死了,其中有极个别的树贩子将树苗用开水烫过后才卖给买树单位。这种刚种下的树表面上看是生机勃勃的,几天后就慢慢打蔫直至死去。采购者并不管它们的死活,反正当年任务已完成,今年树死了,明年接着种,坑了国家,肥了个人。所以为了不让质量低劣的树苗种进坑,一定要把好树苗采购这道关。
(黑龙江萝北县 孙涛)
就近种植便管理
每年植树节,我们都要到离本单位很远的荒郊野外去植树。也不能说大家干活不尽力,事实是即使尽了力,也只光顾这一次,树木也难成活。而要做到时常关照,单位又离植树责任区“十万八千里”,确实很困难。因此政府应立足“就近划片”的原则给各单位分配责任区、下达植树任务。
(河北张家口市 张军)
纪念植树易推广
生日植树——生日这一天种上一两株“岁月树”;婚礼植树——新郎新娘共同种上一两株“连理树”;毕业植树——学校毕业生各种上一两株“学业树”;就业植树——刚踏上工作岗位者种上一两株“自立树”。这样的植树活动既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又顺应文明新风尚,且简单易行,易为人们所接受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江西大余县 廖君福 彭承礼)
舍弃形式要实效
每年植树节期间,总有一些单位领导亲自带头,干部职工齐上,扛着红旗,敲着锣鼓,浩浩荡荡上山植树。然而一阵风过后,报纸登了,电视上了,先进得了,奖金发了,树却没了。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上山植树忙。树没种活,费用却花了不少。将此费用集中起来,委托农民植树,效果岂不更好?
(河南光山县 方应权)
能否定额植树
国家不妨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成年公民实行定额植树。即成年公民每3年或5年只植1棵树,像计划生育一样来个“优植优育”,直至该树长大成材。如此算来,全国每年义务植树成活树木的数量定会相当可观。
(江苏射阳县 许书琴)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天地人

  人工影响天气漫谈
我国有组织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主要是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当前国内人工增雨(雪)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降水云系,通过气象飞机、高炮或新型火箭,在云中冷云部位播撒一定剂量的制冷剂(干冰、液氮等)或碘化银等催化剂,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从而增加雨滴的数量和直径,提高云降水的转化率,达到增加局部地区自然降水的目的。目前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项工作。
  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1997年开始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当年增加黄河径流1.8亿立方米,有效地增加了黄河水量。目前我国北方空中云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到10%,加强开发利用仍有很大潜力。
  利用人工增雨(雪)还能缓解空气污染。几年前,攀枝花市某公司黄磷厂泥磷池垮塌,泥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烟尘排入大气,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有关部门及时实施火箭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3次,使攀枝花市空气污染程度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底,中国气象局立项建设“西北地区人工增雨(一期)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地点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此外,甘肃、山西、安徽、河北等省也开展了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农业抗旱、防雹、增加水资源、森林灭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郭文)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天气预报如何“变脸”
  段旭
  3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改版了。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的秦祥士主任告诉记者,这次改版是199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此次改版最重要的变化是全国和城市天气形势预报的时效由48小时延长到72小时;提高了各地对灾害性天气的反应能力;此外,预报地区由6个细分至9个,预报显示时间延长,改变了过去容易错过的状况。
两次改版
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于1981年正式推出,起初由电视台负责制作。由于当时电视技术不够发达,全国天气形势图、卫星云图等生动的图像信息只在遭遇重大灾害性天气情况时才提供给观众。
  1986年,国家气象中心全面建立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包括计算机制作、视频动画处理、录制和口播配音。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自此由气象部门制作,电视台只负责播出。
  1993年,天气预报由配音播讲改为主持人播讲,更加贴近观众。这次改版以后,全国天气形势预报的时效由以往的24小时增加到48小时。其后约10年时间里,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形式也更新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增加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频次、改进节目内容、延长预报时效的指示精神,今年天气预报再度“变脸”,成为观众看到的新面孔。
技术支持
国家气象中心是亚洲区域气象中心和全球气象通信网的亚洲通信枢纽,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天气预报制作等系统。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数值预报结果,加上卫星、雷达实时监察所得资料,以及各地加密观察资料和常规观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预报结果。
  中国气象局计算数值天气预报使用的是运算速度达3840亿次/秒的“神威”计算机,今年还将配置运算速度更高的进口巨型计算机,加强数值预报。
  目前全国正在布设新一代雷达监测网,并在全国设立自动气象站,以提供更精确的天气数据。中国还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运用极轨气象卫星和同步气象卫星的国家,并计划研制、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加强天气预报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未来预报
中国气象局对天气预报提出“精细化”的要求:一方面要“长”,即延长预报时效——此次改版已有突出体现;另一方面要“短”,即将预报细致到更短的时段——从天气预报中不仅能获知明天会不会下雨,还可获知具体在何时下雨。
  据悉,中国气象局正积极筹办一个中国气象专业频道。该频道推出后,气象节目时效更长,内容包含全国和全世界天气预报、气象新闻、气象科普知识、历史上的重大气象事件等,还会就气象与农业、气象与交通、气象与旅游等热点制作专门的节目,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大方便。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背景链接

  世界气象日主题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每年“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都要根据当前国际热点问题选择一个纪念主题,这个主题要集中反映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以便于世界各国气象水文工作者举办纪念活动和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重要性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日主题如下:
1990年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
1991年地球大气;
1992年天气和气候为稳定发展服务;
1993年气象与技术转让;
1994年观测天气与气候;
1995年公众与天气服务;
1996年气象与为体育服务;
1997年天气与城市水问题;
1998年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1999年天气、气候与健康;
2000年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我们未来的气候。
(中国气象局宣传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冷暖寒暑如此深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持续高温,引起了乡村的干涸与焦灼(上图);
漫天风沙,遮蔽了城市的繁华与绚烂(右上);
明丽春光,催生了青春的欢乐与笑颜(右下)。
  浩淼 陈锋 吴俊摄
  陕北 北京 南京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预告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关注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命运,关怀秦岭大熊猫的生活,同样也应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从生活入手。3月春到,又是大树进城的季节,下期“绿手印论坛”话题:“大树进城利弊谈”,诚候各位的真知灼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