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邦快递将运送我大熊猫安家美国
  本报北京3月18日讯 记者罗春华报道:据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今天在此间发布的消息,4岁的雄性大熊猫“乐乐”和2岁的雌性大熊猫“丫丫”,将于4月7日搭乘联邦快递的麦道—11型专机“联邦熊猫快递号”跨越太平洋,落户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动物园。“乐乐”和“丫丫”是中美两国政府间关于动物保护以及相关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大熊猫长达15小时的空中旅程安全舒适,联邦快递特地对麦道—11型飞机的机舱进行了改造,并特制了两个“五星级”的集装箱作为大熊猫空中旅程中临时的家。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多棱镜

  欧盟挑战美国大片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初到欧洲的人,只要呆上一段时间,就会感受到美国影视业的冲击。无论在哪个欧洲国家,电视台播出的多为美国影片或美国连续剧;电影院更甚,美国影片占绝对优势。叫座的大片非好莱坞影片莫属,欧洲自己的影片难以得到观众的垂青。统计表明,在欧盟国家的电影院中,75%的电影均来自大西洋彼岸,欧盟国家自产的影片只占18%。欧洲影视大国法国的情况稍好一些。多年来,美国的影视剧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年轻人,有位年轻人对记者坦言,他的英语就是美国大片“熏”出来的。在好莱坞的强大冲击下,欧洲的影视业苦苦支撑着仅剩的一小块天地。
  因此,在影视领域捍卫欧洲文化产业,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成了欧盟委员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考虑到欧盟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有700万就业者,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多年来,欧盟及成员国均有保护文化产业的措施出台。以视听政策为例,欧盟自1989年开始,就制定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支持成员国实施“无边界电视指令”和相关立法,二是自1990年开始落实的几个为期5年的“媒体计划”。前者涉及欧盟各国相互支持,播放欧盟成员国的影视片,它对各国电视台播放欧洲片和美国片的时间、时段都有“配额”规定;后者则着重支持电影产品的市场推广。两者的目的均很明确,即通过扶持政策提高成员国在影视创作方面的竞争力,鼓励欧盟自己的影视作品占领欧盟市场,进而开拓海外市场,扭转美国影视作品一统天下的局面。
  “无边界电视指令”于1989年制定,1997年进一步修改。鉴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于今年底再次提出改进意见。欧盟负责文化和视听工作的委员雷丁今年初指出,计划实行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欧盟成员国的电视台数量猛增,从2001年的660个增至今天的近800个,很多台的节目已经走出国界,在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得到普及。尤为明显的是,美国影视在黄金时间的播出量开始减少,而由欧盟国家自己录制的节目正取而代之。尽管如此,美国影视剧在其他时间段的播出率仍占优势,欧盟2000年在电视转播市场上的对美贸易赤字仍高达40亿美元。
  “媒体计划”重点支持电影产品的发行和推广,便于它们走向市场,而非支持电影生产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成员国制成一部影片后,欧盟通过“计划”内的措施为该片在其他成员国放映提供便利条件,以便扩大观众面、方便欧盟公民享用其他成员国的文化产品,进而维护欧盟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媒体计划”还通过推广使用数字化新技术,为欧盟影片打开了市场。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该计划财政支持数额仍然有限,用于三个五年计划的款项分别为2亿、3.1亿和4亿欧元,总金额不过9.1亿欧元。尽管如此,财政支持额还是呈逐渐增加势头,说明欧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计划”扩展到培训领域。相关产业人员通过在各种不同培训班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新技术,将本国的作品更多地纳入欧洲和世界的范围。去年11月,欧盟首次在成员国范围内组织了欧洲电影周,向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学生推广欧洲自己的影片。
  欧盟对其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冲击,它面临的挑战仍然是极其严峻的。(本报布鲁塞尔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17日,一名年轻的艺伎在日本京都街头匆匆跑过。日本艺伎现在已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缩影。   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美研讨建设绿色城市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 记者罗春华报道:中美城市绿色环境建设高层访谈会今天在京举行,百余名从事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的中美专家、学者及高层管理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现代城市建设的最佳模式,寻找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之路。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会上致欢迎词。他说,绿色环保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各国城市建设的第一位要求。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境建设日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美国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俄勒冈州是美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州之一,在绿色环境建设和空气质量控制以及城市规划方面拥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生物技术。中国在环保和城市管理方面非常需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访谈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俄勒冈州政府共同举办。


第7版(国际)
专栏:

  韩朝贸易增长迅速
  本报汉城3月19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据韩国统一部宣布,韩朝贸易今年1月至2月增长迅速,贸易额达8874.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1%。
  韩朝贸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贸易,包括商品交易和委托加工;另一类是非商业贸易,主要包括提供铁路、公路连接所需器材和装备等。双方今年1月至2月的商业贸易额为4688.5万美元,非商业贸易类的交易额为4186.4万美元。
  韩国统一部说,韩朝贸易3月继续呈增长趋势。


第7版(国际)
专栏:

  几内亚总理盛赞中国工程
  本报讯 3月17日,由中国河南国际公司承建的几内亚基西杜古省至马桑达省公路竣工,工程受到几内亚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赞扬。
  这条公路全长77公里,几内亚政府为此出资40多亿几内亚法郎(1美元约合1700多几内亚法郎)。工程比预期工期提前5个月完工。因其地处盛产咖啡和水稻等农作物的森林地区,因此,被称为“咖啡之路”。几内亚总理西迪梅、中国驻几内亚大使龚元兴等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竣工仪式。西迪梅总理在讲话中回顾了几中传统友好关系,指出几中两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称赞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咖啡之路”提前完工。  (朱晔)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颁发能源效率奖
  本报渥太华3月18日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加拿大自然资源部17日举行颁发能源效率奖的仪式,执政的自由党议会党团领袖布德里亚·唐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赞扬该奖对提高加拿大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
  加拿大政府专设加拿大能源效率奖,目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加拿大实现“京都议定书”承诺的战略的关键性措施。根据“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加拿大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比1990年降低6%。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美国航天辛酸与辉煌
王如君
  随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故调查的逐步深入,美国各界人士密切关注着最新动态,同时也对美国整个航天业的发展历程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反省。
  近日,美国不少媒体报道披露了美国宇航局在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失误。第一,预算不断减少令宇航局力不从心。过去10年来,美国航天计划的摊子铺得很大,但预算则在一直减少,年平均预算150亿美元。克林顿执政期间,为了削减庞大的财政赤字,宇航局的项目被砍掉了不少。1993年至1997年,作为航天事业中“拳头”的航天飞机项目被每年削减10亿美元,占当时预算的1/4。直到布什执政以后,宇航局的预算还在减。宇航局一再声称,安全性是航天飞机项目的“第一要务”,而实际上1993年至1997年间,用于安全和功能升级的支出减少了一半。
  第二,经营战略失当令宇航局走向了歧途。上个世纪90年代,担任宇航局局长达9年之久的戈尔登曾经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更快、更好、更省”。这一口号迎合了政府降低赤字的需求,进而发展成为宇航局奉为圭臬的战略。为了减少费用,宇航局华盛顿总部员工裁减了一半,并将大批项目转交由合同企业承办,本来是“精兵简政”的良好初衷,结果让宇航局越来越变成一个十足的官僚机构。一大批合同企业为了赢利,关注更多的是投资提高效率,而不是提高安全性。1988年,航天飞机预算的49%是用于安全保障和功能升级,但到了1999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9%。
  第三,技术基础减弱、人才流失令宇航局科技实力大损。据统计,1992年宇航局获得技术发明专利155项,到2002年降到了89项,而IBM公司2002年一年的专利就达3334项。人才流失更令人担忧。由于宇航局资金有限,不少顶尖人才因待遇减少以及项目被砍,纷纷转入其他研究机构或私营企业。1993年以来宇航局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从占职员总数的28%下降到了11%,目前60岁以上的职员人数是30岁以下职员人数的两倍。
  宇航局人才结构不但出现“断层”,而且呈现出“后继无人”的危险迹象。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航天飞机的安全系数大为降低。而“哥伦比亚”号出事,使航天飞机安全系数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
  虽然说“哥伦比亚”号失事对美国载人航天事业造成了重大挫折,但宇航局在历史上创造过不可抹杀的辉煌,为促进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航天大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人类更好地探索太空、更多地了解太空来说也是功不可没。
  美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最早的载人航天计划实际上是冷战时期与苏联竞争的结果。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安全返回,成为世界上遨游太空的第一人,似乎一下子让苏联变成了世界头号强国,让美国人大跌眼镜。随后美国急起直追,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计划”完成了一系列宏大的太空探索工程。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顺利送上月球,从而确立了美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随着美、苏太空竞赛的加强,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又进行了“天空实验室”计划和航天飞机工程。前一项,苏联也在搞,但后一项则只有美国取得了成功。美国航天飞机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1年4月首次试验,1982年11月投入使用。据报道,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也曾研制有一架航天飞机,但至今没飞起来。
  与宇宙飞船相比,航天飞机应该说是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它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满足军民两方面发射、修理和回收卫星以及运送人员、物资等需要;二是可以重复使用,长期来看能显著降低运载成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先后推出了5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现”号、“挑战者”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组成了美国载人航天的主力军。20年来,航天飞机曾完成过许多令人瞩目的壮举:将“伽利略”号探测器送入木星轨道,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太空并进行了多次修复,将伽玛射线望远镜送入预定轨道并对其进行修复,将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送入太空,与俄罗斯“联盟”号空间站进行对接以及建立国际空间站,等等。每一项壮举,都标志着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进步。
  (上)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过“中国年” 做中国“梦”
瑞典学子迷上中国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
在瑞典最负盛名的学府皇家工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内,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正在紧张地做着各种准备。3月21日,这群寻梦者将从斯德哥尔摩启程前往中国,开始为期20多天的中国之旅。他们有的正在攻读硕士课程,有的跨学校读着两个学位,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没有阻挡他们积极参与“瑞中桥梁”的合作项目。
  近年来,瑞典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和投资的乐土。2002年初,在校方的支持下,皇家工学院和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的一些“迷上中国”的大学生发起了该项目,并将2003年定为学校的“中国年”。在这一年里,他们将通过与中国的交流,加深瑞典对中国的了解,也为瑞典企业和科技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牵线搭桥。该项目的组织者丁丁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令人着迷的中国介绍给瑞典人民,同时也让更多的瑞典企业进入中国。希望通过该项目,让瑞中两国走得更近,造福两国人民。”
  自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同学们分工合作,搜集有关中国的资料,并每周开会评估项目进展情况,制定下一步计划。他们还请来有关专家就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举行讲座。为完成最后关于中国的报告,他们决定3月下旬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为期3周的考察,访问瑞典在华企业,具体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金融改革、通信与基础设施、企业文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题目搜集素材。访问期间,他们还将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于3月2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瑞典日”系列活动,为瑞典企业和中国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舞台。
  瑞典大学生为何如此“迷上中国”?在斯德哥尔摩商学院学习金融的卡尔·约翰说,“我2000年春曾去过北京,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让我激动。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但只有在北京才感受得到那种蓬勃向上的激情与活力。以前由于学习紧张,我从没有参加过学生组织,而这次是个例外。中国的魅力让我无法拒绝。”从没去过中国的皮特·林奎斯特则希望这次旅行能一圆心中的梦想,去认识一个新的国家。皇家工学院工业经济系的丹尼尔·沃涅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迷。2001年夏天,他在中国整整旅行了两个月,从大城市到偏远山区几乎都跑遍了。“中国的巨大变化让我惊叹不已,中国人民面对挑战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创新精神让我深受鼓舞。我觉得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都变了。”他说,“中华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卧龙苏醒了,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大学生的倡议得到瑞典企业界的积极响应,已有近30家公司成为该项目的赞助者,包括沃尔沃、宜家、北欧航空等。跟大学生一样,企业家也被中国的经济奇迹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吸引。这些公司中,有的正跃跃欲试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有的捷足先登已在中国驰骋多年,有的正打算进一步扩大投资。谈到为什么赞助“瑞中桥梁”项目时,北欧航空公司货运部经理安德森·尼古拉斯说,虽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已20多年,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需要研究的新情况很多,因此他们积极赞助“瑞中桥梁”项目。瑞典最大化妆品公司欧瑞莲的中国项目经理布约·侯姆森说,他们今年正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因此需要及时掌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瑞典企业到中国发展。相信随着“瑞中桥梁”这类项目的实施,会有更多的瑞典企业和瑞典人认识中国,喜欢中国,甚至“迷上中国”。(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元区通胀率走高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8日电 (记者田帆)欧盟统计局18日发表报告,将欧元区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由原先预计的2.3%修正为2.4%,使该月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欧盟统计局官员表示,油价上涨带动能源价格上升,从而导致2月份通货膨胀率出乎意料地走高。不过,即使排除波动性较大的能源和食品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2月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仍然高达2.1%,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上限。
  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和一触即发的对伊战争使欧洲央行一直面临降息压力。鉴于2月份出现高通货膨胀率,欧洲央行在是否进一步降息的问题上将面临更为艰难的选择。今年2月份,欧元区国家中爱尔兰的通货膨胀率最高,为5.1%。其次为希腊和葡萄牙,分别为4.2%和4.1%。而德国物价涨幅最低,1月份通货膨胀率仅为1.3%。


第7版(国际)
专栏:

  纽约股市小幅续涨
新华社纽约3月18日电 在经历了前一交易日的大幅上涨后,投资者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18日纽约股市以小幅上涨收市。
  投资者在伊拉克方面正式拒绝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最后通牒后对战争前景仍存担心。同时,美联储决定利率不变,也让投资者感到失望。此外,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新建住房开工量下降了11%,为过去10年中单月降幅最大的一次。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当天纽约股市交易相对平淡。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升52.31点,升幅为0.6%,收于8194.2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8.28点,升幅为0.6%,收于1400.55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66点,涨幅为0.4%,收于866.45点。


第7版(国际)
专栏:

  18日,美国政府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水泥防护墩外又加了一道防护栅栏。在17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后,美国白宫、国会、华盛顿纪念碑以及联邦政府各机构大楼18日都加强了警戒,以防备对伊发动战争可能带来的恐怖袭击。
  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