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朱镕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政府5年工作,充分反映了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清醒地指出了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报告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切实可行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国务院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对上届国务院的工作表示满意。
  会议指出,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会议强调,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在继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认真做好财税工作,继续大力增收节支。
  会议强调,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和指导,维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广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扎扎实实推进西部大开发,认真落实西部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多边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项应对工作。
  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政府要把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做好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工作。
  会议强调,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抓紧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会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卫生、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侨务政策。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会议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搞好政府机构改革,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不满意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议指出,要维护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严格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面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积极推进两岸直接“三通”,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会议指出,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和合作关系,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审查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为完成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项建议。会议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会议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把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做好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的工作,不断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扎扎实实搞好西部大开发。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抓紧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增长。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优化信贷结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项应对工作,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公平竞争和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流通体制。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完成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二○○二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二○○三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审查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2003年中央预算,同意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为完成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提出的各项建议。会议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严格按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全面完成2003年的预算任务。
  会议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预算执行中,要厉行节约,除重点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制度,加快税收立法进程;保证重点支出需要,逐步形成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继续安排使用好支持西部大开发、扶持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和维护社会安全方面的支出,努力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中央补助地方支出的审计;继续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大力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法院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报告对最高人民法院5年工作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今后工作提出的意见是可行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严格依法履行审判机关职能,全面加强各项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司法改革的全局出发,深入推进法院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李鹏委员长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坚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开创了新的局面。立法工作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监督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推动了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会议对5年来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满意。
  会议要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根本任务,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要以宪法为依据,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立足于我国国情,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监督工作,完善监督制度,不断增强监督的实效。要进一步加强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版(要闻)
专栏:

  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认为,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大力加强检察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检察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报告对最高人民检察院5年工作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今后工作提出的意见是可行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严格依法履行检察机关职能,强化法律监督,进一步提高检察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司法改革的全局出发,深入推进检察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2版(要闻)
专栏: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孙杰 贺劲松 赵承
  2003年3月18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9时14分,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反映热烈,给予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
  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
  1998年以来的5年,是很不平凡的5年——
  这5年,跨越世纪之交;这5年,衔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两步”战略;这5年,中国人民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和罕见自然灾害的冲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在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之际,全面总结5年来的成就和政府工作的经验,着手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是在朱镕基总理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从报告正式起草,到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后150多天时间,经历了一个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的过程。
  2002年9月初,按照朱镕基总理的指示,国务院研究室便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进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前期准备工作。10月8日,由来自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30多名人员组成的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开始报告的起草工作。
  面对过去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政府工作报告该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又如何在有限的文字中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答卷?对下届政府又提出哪些建议?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
  起草组成员首先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和党中央、国务院近些年来的重要文件。他们阅读了300多万字以上的文件材料。随后,起草组又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人士和经济理论界专家的意见。
  一次次广泛讨论,一次次集中研究。去年10月20日,起草小组将《关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初步设想》的报告,送到朱镕基的案头。
  朱镕基认真审阅后,对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作了重要指示,特别要求做到“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尊重历史,一切归功于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充分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今年工作的部署,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
  起草组以强烈的责任感,密切配合,殚精竭虑地开展工作。大家反复讨论、研究,吸收各方面好的意见,不断补充、完善、修改、推敲……
  2002年12月7日,《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形成。朱镕基随即对报告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出重要意见,要求在总结5年工作部分,突出本届政府工作的特点,增加主要工作体会的分量。
  2002年12月25日,朱镕基主持总理办公会议讨论报告初稿。起草小组又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后,形成报告送审稿。
  今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并原则同意报告送审稿。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告征求意见稿。
  1月27日,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决定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各省区市和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征求意见。
  这期间,朱镕基还分别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座谈会,科教文卫体各界代表座谈会,企业界代表座谈会,听取、征求意见。
  各地方、各部门和各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具体修改意见。起草组认真研究并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对报告征求意见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其中涉及内容、提法和数据就达50多处。
  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同意国务院将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月24日,前后八易其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报告文本放在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的面前……
  贯穿实事求是基调
  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中,力求全面客观地记录本届政府5年工作,不事铺张、力戒空谈。此外,根据政府换届的特点和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要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经过缜密思考与反复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在总体篇章结构上,分为“过去5年政府工作的回顾”和“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这两个部分。其中,2/3的篇幅用于对本届政府5年工作的总结,而5年工作总结中又用一多半篇幅突出了经验体会的内容。
  据介绍,在确定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框架结构后,起草报告主要遵循把握这样几个原则:——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5年来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所做的主要工作,同时也如实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突出重点。侧重总结5年来的政府工作,特别是工作中的体会,对今年的政府工作只提出原则性建议。总结5年工作和提出今年工作建议,既注意突出重点,又尽量兼顾到各方面,有详有略。
  ——文风朴实。报告5年工作,主要用事实、数据和工作思路、措施加以说明。总结工作和提出建议,都力求减少一般性议论,体现朴实无华的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政府工作报告在字里行间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调。
  “实”表现在讲成就恰如其分。报告用凝练的语言扼要回顾了过去5年的国内外环境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从5年来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八个方面叙述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历史的真实再现。
  “实”表现在讲体会全面深刻。5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波澜壮阔,人民群众的创造生动活泼,政府工作的经验弥足珍贵。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等等。报告集中讲了九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和体会。这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本届政府5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是实践的总结,理论的升华,智慧的结晶,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人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鲜明特点。
  “实”表现在讲问题清醒坦率。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数增多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为老百姓所深深关注。同时,报告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困难存在的原因,提出要继续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这体现了本届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的一贯作风。
  “实”表现在讲建议切实可行。报告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了“继续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建议。这些问题都是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百姓福祉的大问题。在建议后面,还提出了实施措施和注意避免的问题,具体细致,操作性很强。
  “实”表现在文风朴实无华。报告5年工作,主要用事实、数据和工作思路、措施加以说明。报告全文共用了140多个数字,被称为数字化的报告。总结工作和提出建议,都力求减少一般性议论,无大话、空话,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平实中蕴含浓厚深情,平实中凸现务实之风,平实中透射出强烈的感染力。
  3月5日,这份实事求是的答卷提交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引起强烈反响。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代表委员们一致好评,海内外舆论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凝聚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心血,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
  正如代表委员们所言,“正是由于本届政府有声有色的工作,才赋予朴实无华的报告以强大的震撼力。”
  继往开来谱新篇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政府工作报告是党的十六大后的第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对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具体措施,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这是“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共识。代表委员们指出,辉煌的历史成就使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在踏上新的辉煌征程之际,政府工作报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从八个方面的成就,到九个方面的经验体会,再到八条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3个鲜明的特点:——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发展放到首位,千方百计抓好第一要务。报告从对过去5年政府工作的回顾,到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从始至终贯穿着把发展作为兴邦富民的第一要务这条主线,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报告中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体现了广大人民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报告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决不是单纯的高速度,追求的是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能够增强综合国力的发展,能够使老百姓得到实惠、生活不断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时刻注意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抓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不放,为广大老百姓办实事。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城市中一些困难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些关系民生的问题,想尽办法加以解决。报告中提出“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不满意的问题”等等,字里行间溢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些措施顺民意、得民心,让广大农民和城市中的困难群体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宝贵经验。九个方面的经验体会和八条建议,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们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已积累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办法。报告八条建议中用“进一步”“继续”两词有38次之多,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政策稳,人心定。牢牢把握治国兴邦的这些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我们就能破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道道难题。
  “两会”期间,国务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报告起草组的工作人员分赴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认真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共识在交流中形成,报告在审议中完善。汇集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做好“三农”工作、国有企业改革、科教发展等方面。
  据此,国务院对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和认真的研究,对报告又进行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21处,其中涉及内容比较重要的改动有10处。
  在大会闭幕前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之中:如,在政府工作的第四条体会中,将“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一句改为“积极推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又如,在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三条建议中,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之后,增加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一句。在“扎扎实实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段,将“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改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3月18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指出,国务院依法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对上届国务院的工作表示满意。
  这份忠实记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取得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政府工作宝贵经验的政府工作报告,必将载入史册,并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过去5年政府工作再次说明: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曲折,积累了丰富经验,愈益成熟起来。
  过去5年政府工作再次说明:只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过去5年政府工作再次说明: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中国人民必将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