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中药饮片营销走向规范化
  本报讯 中药饮片规范化营销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一些医药界专家与企业界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专家认为,过去我国中药材销售中存在无品牌、无生产厂家、无批号的现象,目前国家药监局正在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将“三无”变成“三有”,这是医药行业管理中一项从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们对晶珠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开辟种植基地、严格检测手段以保证入药原料质量的做法给予肯定。(孟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海南中小学乱收费严重
  本报海口3月18日电 记者贺广华报道: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一位学生家长日前向记者求助,他的小孩一开学,老师就要求订购6套服装,一次要交近400元。新年开学以来,记者接到不少这样的电话。
  海口市第三十一小学一位家长投诉,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孩子买校服,交电脑费,这不是明摆着乱来吗?另一位家长投诉说,不但要买校服,学生每学期军训一周,还要买军训服,一套质量布料都很差的军训服,竟也要收近百元钱。而海南本地媒体同行也告诉我,每年春秋开学之际,他们也都会收到大量反映学校乱收费的各种信件。这些信,不少是学生写过来的。学生们以稚嫩的口气诉说着发生在学校的一个个奇怪的收费现象。他们问:学校年年如此乱收费,难道就没有人管吗?据记者了解,海南很多中小学校,都存在强行叫学生购买校服、军训服的现象,更有学生及家长反映,很多学校还巧立名目乱收各种费用:
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中学,作业本市场价5角一本,校方发给学生14本作业本,却收15元。每学期每人还要交3元厕所费;琼海市华侨中学:打一壶水要5角钱。上完正课,还要补课,补课要交补课费60元;儋州市那大中学与海口市长流中学:交了电脑培训费却连电脑都没摸过;东方市八所中学:收取自行车场地建设费10元,体育场地建设费8元,周末补课费60元。此外,什么赞助费、择校费、试卷费、晚修费、建校费等等,不一而足。
  三亚市一位学生家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等总计近千元,外加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一年总计在1500元以上。海南经济落后,不少家庭贫寒,承受不了学校种种不合理的收费,只好让孩子辍学。据了解,近年来全省部分地区年辍学率在10%以上。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云南贫困地区不提倡穿校服
  本报昆明3月18日电 记者张帆报道:云南省目前尚有贫困中小学生120万左右,全省共有31个县未实现“普九”。该省坚决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在73个国家级贫困县实行中学每学期不超过250元、小学不超过150元的“一费制”,从2000年开始,在边境民族贫困地区推行“三免费”(免书费、学费、杂费)教育,截至2002年底,使53个边境扶贫攻坚乡、27万学生受惠。
  在制止课本乱涨价,指定教材方面,省人大近年来组织人员对有关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基本刹住了不正之风。另外云南省从2001年起获得国家支持,未实现“普九”地区的中小学生免费获得教科书,两年多来,累计有20万人次。
  在校服的配备方面,省教育厅基教处常锡华处长介绍说,云南省从未正式通知要求统一穿校服,各地州市在各自辖区内也没有统一穿校服的规定。在农村贫困地区,不提倡穿校服。
  在云南省富民县大营镇,记者向村民王翠琼了解学杂费情况,她有一个男孩在念小学五年级。王翠琼觉得,每学期近200元的学杂费负担起来并不吃力,校服40元一套,也可以接受,只是没有必要每年都要换新的,旧的洗一下,还是可用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河源农村取消校服费
本报广州3月18日电 记者鞠青、潘小平报道:地处山区的广东省河源市把取消统一校服当做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工作来抓,全市1400多所农村学校不再统一制作校服,大大减轻了当地农民的负担。
  我们在河源乡镇走访,当地的学生家长说,一套校服的费用大概在50元左右,按冬夏各两套计算,对至今尚不算富裕的农家人来说还是沉重的负担。2000年全国“两会”期间,河源市一位农民代表曾对农民负担问题放了一“炮”,其中提到农村学校的负担。这个意见得到河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东省委的关心支持下,河源市明确规定取消农村学校统一校服,条件好的学校也只能以自愿为原则制作校服。规定下达后,仍然有个别地方违规,为此市里每学期组织检查组,专门监督这项工作。
  源城区是河源条件比较好的一个区,当地的凤光小学校长吴玉添告诉记者,全校将近300名学生,今年要求订校服的只有几十个人,尽管学校做了动员,效果并不“理想”。不过,记者在学校看到还是有不少孩子穿着校服,一问才知道是两年前做的。
  当地负责人介绍说,除了校服费这项开销减了,这两年广东实行的“一费制”对减轻农民孩子上学负担也作用明显,实行了“中小学生入学时除住宿的费用外,小学、初中学生只交书杂费,高中学生只交学杂费”的“一费制”后,每个农村孩子一年大约可以减少六七十元的费用。此外,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在部分山区小学试行黑白版教材,进一步降低书本费,减轻农村孩子上学的负担。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编余短论

  减负当从点滴做起
  温红彦
  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反映负担重,大多是由于一些地方巧立名目乱收费。农村教育上的乱收费就是一大痼疾,有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吃校服、吃课本”,规定学生统一着装,强令购买教辅材料、订阅报纸杂志,强行推销保险、食品、文具等等,不一而足,变相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有人感叹:收费猛于虎。农村一些地方确是如此,经年累月对农民蚁取蚕食,这里收一点一滴,那里抽半丝半缕,累加起来,农民自然吃不消。
  古人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在核算农民收入的时候,一些地方是连一只羊羔、一捆柴草都要算进去的。在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上,能不能也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取之有度”?比如,不必让贫困地区的孩子用彩印课本,不强求穿校服或干脆取消校服费,当减的减,可免的免,农民的负担自然就轻了。广东一些欠发达地区取消校服,云南等省的贫困县也不再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这样减负,大受农民欢迎,实践证明也完全可行。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落实,清理农村中小学收费项目,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让那些把学生当作“唐僧肉”、挖空心思打孩子主意的人没有可乘之机。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名家特递

  从打井取水到造林护水
  李国安
  ●打井取水的“功臣”如果不造林护水,也许会成为历史罪人
  ●40多年前我在内蒙古当骑兵,很多地方的青草能碰到马镫子
  ●国外良好的环境也并非天赐,是几十年、几百年努力保护形成的
由于在内蒙古军区负责生态建设,现在有人叫我“生态司令”。不过,在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工作时我就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了。作为给水团团长,在给边疆军民打井解决吃水问题的时候,我逐渐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这些打井取水的“功臣”如果不造林护水,也许会成为历史罪人。我们打出了水井,当地的老百姓很感谢,党和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荣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大自然,我们不能只“索取”而不“给予”,在得到宝贵的水资源后,必须珍惜她、涵养她、补给她,才能让子孙后代长远地用下去。
  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国土。内蒙古大草原历史上曾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美景闻名于世。40多年前我在内蒙古当骑兵,很多地方的青草能碰到马镫子,遗憾的是今天这样的草场在内蒙古已经大面积退化了。我在阿拉善地区遇到过几次强沙尘暴,那种感觉就像有人拿着一大袋沙子往你身上倒,一会儿就能把人埋半截。
  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多次的考察学习,我对生态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我们一定要克服那种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对生态恶化绝不能坐视,要像对付洪水一样“严防死守”。十几年前我们给水团在呼和浩特驻地的院子有几百亩荒郊野地,现在种满了松柏、桃树、枣树、山楂、玫瑰、丁香……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还被评为“全军50佳绿化单位”。1995年以来,我先后到中东、北非、北欧、中亚地区和俄罗斯进行生态考察,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这些国家在生态建设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在挪威等一些风景如画的国家,我了解到国外良好的环境也并非天赐,是几十年、几百年努力保护形成的。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在生态保护中急于求成、甚至弄虚作假的倾向。当前,一些地方植树造林搞运动、搞突击,造成树木成活率并不高。种了多少树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最后树活了没有,树没有活,就非但无功而且还有过,如果弄虚作假就更不可取了。现在很多人提出,“山清水秀也是政绩”、“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看政绩,首先要看生态。如果只注重GDP,会导致一些领导热衷于搞短期行为、“形象工程”。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近年来,内蒙古军区提出,我们既是祖国北疆的军事屏障,也应该是祖国的生态屏障,把抓好生态建设作为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和完成卫国戍边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国西北部生态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堵住欧亚荒漠带风沙东侵南下的通道。然而,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动态性过程,是一项规模大、范围广、投资高、周期长、技术要求严的系统工程。所以,必须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大工程,打破地域分割,统一指挥,科学筹划,严密管理,确保生态建设协调有序、富有成效地开展。
  作者简介:李国安,四川人,1946年3月生。1961年参军加入内蒙古骑兵部队,先后任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军医、卫生队长,给水团后勤处副处长、处长、团长,内蒙古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兼团长,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兼团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附图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贵州发现560米天然深井
  本报贵阳3月18日电 中国—法国洞穴科学考察队日前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境内发现深达560米的喀斯特天然井。
  该井从井口到深424米处的垂直井段可以利用单绳技术顺一根绳索直达底部,比墨西哥的巴霍天然井(410米)还深14米。据探测,该井底部仍有较强气流活动,表明该竖井仍向深部延伸,经3月16日探测,该井深度已达560米。贵州盘县喀斯特天然井井口约30×50米,井口植被繁茂,下部井筒因为流水溶蚀,非常光滑。天然井位于分水岭地带,发育在石炭纪石灰岩中。天然深井的发现为该石灰岩地块喀斯特的形成、发育及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这次洞穴科学考察是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及法国洞穴联盟共同组织的。(戚中林)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本世纪首次厄尔尼诺趋于衰亡
  本报讯 中国气象局专家日前预计,2002年5月爆发的21世纪首次厄尔尼诺事件正趋于衰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于去年11月到12月期间达到鼎盛时期,从今年1月起其强度迅速减弱。
  据中国气象局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翟盘茂介绍,从发展趋势来看,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很快衰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比1982年到1983年以及1997年到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小得多,所以目前把它定为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持续时间也基本上处于平均持续时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的最短时间应为6个月,这次大约将持续10个月左右。(刘毅 段旭)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专家呼吁加强中药毒性研究
  本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潍坊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组织首都部分知名中医专家,对近一时期因含有关木通成分的龙胆泻肝丸导致患者肾损害一事进行反思。专家呼吁,加强中药毒性研究势在必行。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仝小林和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刘红旭认为,我国中医传统上多凭经验用药,缺少像西医对药品那样定量和准确的药理学界定,随着西药的广泛使用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滞后,许多医生对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缺少准确的把握和足够的警惕。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认为,中医药理论源于临床实践,中药疗效是经过无数临床实践证实了的,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是减少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关键;不能因为中药有毒副作用,就因噎废食,影响到中医药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设立
  本报讯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启动了“2003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评选活动。
  此次评奖活动将通过作品评选和资格审查,从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四地青年记者中评出获奖者。其中第一名获得者一人将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拜耳公司共同举办的“开创新的环境理念”论坛及亚太区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评选。“开创新的环境理念”论坛旨在引导年轻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付诸行动。
  (陈谦)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星星雨”十周岁
  3月17日,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老师在指导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进行行为训练。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是我国第一家孤独症儿童特教专业机构,成立10年来,为1000多位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咨询服务、行为训练、家庭训练指导等多项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