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基层代表委员心声

  国泰每问民生安
岁宁更望政风清
  王萍委员——
正视贫困问题
  本报记者 陈伟光
  “发展是第一要务,前提是稳定。要做到在稳定中发展,必须正视我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王萍委员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困难职工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二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相对贫困更加突出;三是西部地区贫困程度高于东部地区。
  她提出3条建议:一是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裁员的条件,除要履行内部民主程序外,还要经劳动部门批准。二是在分配上处理好效益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关系。目前职工低工资的标准过低,在二次分配中要加大高收入群体所得税的征缴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救济标准。三是对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少数困难行业职工群体,采取特殊的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持,把他们纳入养老统筹、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王战、景天魁委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
  本报记者 杨雪梅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战委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还有过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景天魁委员认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当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时,失业和就业的压力就会小一些。目前就业的压力正是前些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致。在一定的阶段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条件,经济发展又受制于社会发展。因此,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符秀容代表——
民族地区教育投入要加大
  本报记者 刘毅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党委书记符秀容代表为该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而忧心忡忡。她介绍说,白沙是海南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财政属“吃饭”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保证教职工工资的足额发放,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脱贫离不开育人,治贫之本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符秀容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张知学代表——
执法检查不能先通知
  本报记者 丁伟 武卫政
  “近年来,各级人大加强了监督力度,经常组织执法检查,收效良好。但执法检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执法检查之前,先通知有关部门或单位;检查过程中,只听取部门或单位领导汇报,不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这种流于形式的检查助长某些部门、单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损人大的形象和威信。”河北团的张知学代表说。他建议:执法检查之前,不必事先通知;既要听取领导汇报,又要听听群众声音。
  杨允中代表——
制定《职务犯罪惩治法》
  本报记者 侯伟生
  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杨允中代表说:职务犯罪、以权谋私至今仍是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一大公害,对共产党的形象,对司法公正原则的实施,对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更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杨允中代表建议,在国家原有刑法等相关法律基础上出台一部更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惩治法》,使惩治职务犯罪这一突出社会问题具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规范,也使社会各界能以新法律的规范为依据加大监督力度,与检察机关、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形成全面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机制和社会力量。
  关则文代表——
反对浮夸从严治政
  本报记者 刘霄
  “现在,有些地方的干部为了政绩,讲假话,虚报浮夸,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之风。”广东团的关则文代表说,这种做法,违背了党的思想路线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误导决策,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党群、干群关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严治政,建设诚信政府。
  他建议:一要认真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清虚报浮夸的严重危害;二要有正确的用人导向,要重用讲实话、务实肯干者,罚撤那些欺上瞒下者;三要加强监督,对重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定期的复查或抽查,以确保各项指标的真实性。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聚焦

  万紫千红春满园——
人大代表谈“两个毫不动摇”
本报记者 江夏 白天亮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今年人代会上的热门话题,许多人大代表认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开创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公有制经济焕发生机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改革给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西南宁市市长林国强代表说,对国有企业悲观放弃的认识是没有根据的。经过改革、改制,南宁的国有企业虽然数量少了,但是创造的效益是3年前的6倍。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糖业,不仅为地方创造大量税收,还成为广大蔗农脱贫致富的龙头,所以仍然是南宁的支柱产业。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玠代表说,过去几年,鞍钢这个老国企取得了大发展,重新焕发了青春。鞍钢建成了具有世界水平的1780热轧线,完全自主研制了热连轧、冷连轧、转炉和连铸技术,开发出一批国内市场急需的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2002年,企业钢铁年产量双超1000万吨,成为国内第二个进入千万吨级的钢铁联合企业,大大增强了竞争力。
  广西玉林市市长李达球代表告诉记者,全国闻名的玉林柴油机厂,以前只是一个产值不过亿元的中型企业,经过这几年的改革,玉柴已经成了国有控股的大型股份制集团,去年玉柴的销售收入达到56个亿,成为整个广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
  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代表谈道,过去两年云南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不错。这说明,不是国有企业不行,而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今年云南将继续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胆引进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外地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不发达,与此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南宁对公有和非公有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放手让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平等竞争。现在,民营资本已经进入了建桥、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非公经济成了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南宁新增就业人员2/3是由非公有制企业安置的。
  玉林靠近广东,人们观念开放,得风气之先,当地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东部转移的产业和外资企业。黑五类集团、银龙编织、富英皮革、美通食品、东方食品等一批本地企业也成长起来,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龙头作用。
  江苏近年来个私经济发展较快。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代表介绍说,去年,江苏全省私营企业28.6万户,个体私营投资增长45%,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28%,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他认为,江苏个私经济中有一部分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进一步投资扩张的能力还比较弱。对于非公经济,江苏要在思想上放心、放胆,在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政策上放宽、放活。政府要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个体私营经济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增长潜能。
  平等竞争 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是一个整体,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完全可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李达球代表说,我们是“两条腿走路”,政府对公有和非公有企业都全力支持,热心服务。现在玉林的纯国有企业减少了,但是国有经济仍然是地方经济的产业基础,国有企业创造的税收仍然占了玉林的半壁江山;同时,非公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仅东部转移来的企业就达316家,投资近20个亿。去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增长了38%,利润增长了102%,出现了多年没有的良好势头。
  林国强代表说,在南宁很多行业都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同介入,比如饲料行业,既有外资企业、国内民营企业,又有国有企业;商业更是如此,大超市和小摊档共存,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市场太广阔了,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谁也不能包打天下。林市长提供的数字很有说服力:1996年南宁90%的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改制,2001年统计结果表明,国有资产的净值还在增加;到去年为止,非公经济的增加值已经占全市GDP的52.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8%,利税增长24.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发展了,经济总量做大了,人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代表团之声

  依托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访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代表
本报记者 刘霄
“在西部大开发中,青海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源大省的优势,树立以特色产业打天下的思路。”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代表说。他强调,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3年,是青海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年,为青海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青海是人口小省,幅员大省;经济穷省,资源富省。在众多资源中,要选择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一系列‘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将资源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苏荣指出重点要搞好5个开发:一是盐湖的钾盐开发与钠、镁、锂、锶、硼等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盐化工产业链,力争今年建成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百万吨钾肥工程,“十五”内主攻高纯度碳酸、锂电池等高效下游产品,将青海建成全国的钾盐、锂盐、碳酸锶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水电资源开发与有色冶金工业相结合的高增值工业产业链,加快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梯度开发,把青海建成国家“西电东送”基地;同时,积极发展铝、镁、锌等深加工产品,使青海成为全国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三是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相结合的油气化工产业链,争取油气的产能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快建设接入国家“西气东输”的管道,使青海气田成为我国重要的气源基地。
  四是高原生物资源的保护、种养与加工增值相结合,以中藏药、绿色食品、生物制品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提高农畜特色产品加工的转化率,实现中藏药的规模经营,把青海建成全国较大的中藏药生产加工基地。
  五是高原旅游经济产业链,创建青海湖、三江源、塔尔寺3个王牌景点,开辟环青海湖、唐藩古道、藏传佛教朝圣、世界屋脊探险、江河源头生态旅游5条黄金线路,把青海建成享誉全国的生态、避暑、宗教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旅游胜地。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代表团之声

  加强交流合作 携手共创“双赢”
——访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团长袁武代表
本报记者 侯伟生
“过去的5年是极不平凡的。在外部环境差、国内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团长袁武代表说,“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充满信心!”
  袁武认为,香港回归5年多来,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恪守基本法,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治理香港,取得了成功。当然,在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形势下,香港目前也碰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困难,是暂时性的。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特区政府和香港居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袁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香港的发展依赖于祖国内地。内地发展了,一定会给香港的发展带来机遇。比如,去年内地来香港旅游观光谈贸易的人数达到了700多万人次,这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大有好处。香港与内地各有各的优势,应该优势互补,达到“双赢”。例如,近年来,国家第三产业的“软件”人才等不足。而香港在第三产业方面拥有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库。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很好地把香港的优势和内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香港经济转型,更好地为内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发挥好桥梁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内地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要很好地利用香港“两文”(中文、英文)“三语”(英语、国语、粤语)人才为内地企业服务,以国际水平的信念和职业操守帮助内地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总之,香港与内地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大有文章可做,合作大有可为。做好‘合作’这篇大文章,对于香港经济的转型,对于香港渡过当前的难关,对于加入世贸组织后内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今日两会日程

  人大
上午: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下午:各代表团酝酿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酝酿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人选;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时评

  建设学习型社会
  李长虹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两会”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科技和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可以说,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由过去主要重视物质资源、资本、设备等经济要素转变为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和知识、教育、科技、信息等发展要素,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要努力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因为当今社会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有人甚至提出,要么选择学习,要么就被淘汰。之所以学无止境,还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短暂,以有限的生命汲取无限的知识,怎样刻苦怎样努力也会有差距。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加快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我国政府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到消除文盲,这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实现这一目标,再加上同一时期其他教育的发展,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将提高到10—11年左右。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的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劳动、知识、人才、创造,都离不开学习。在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尊师重教、崇尚知识、奖掖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努力学习为荣,以锐意创新为荣,以积极进取为荣,以创造性劳动为荣。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人才整体性资源开发,这样我们就能把众多的人口造成的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善于学习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两会剪影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委员正在驻地准备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发言材料。 本报记者 马国英摄
厦门市公交总公司党委书记巫秀美代表认为,司法队伍不仅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更应该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 本报记者 余继军摄
  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吴清辉代表说,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使公务员真正成为人民公仆。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北京团的柳传志代表说,办好高科技企业需要好的机制、好的管理和好的环境。 本报记者 张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