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专页)
专栏:加快发展 增创优势

  围绕小康目标 实现跨越发展
  ——访兰州市市长张志银
  本报记者 王方杰
  在亚欧大陆桥中段,有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甘肃省会兰州。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兰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将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兰州市市长张志银。
  记者:兰州自古就是西部战略要冲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在东西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中,兰州有什么比较优势?
  张志银:兰州目前是甘肃省内惟一的特大型城市,总人口314万,其中城市人口近200万。密集的人流为聚集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事实上,兰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社会零售商品销售总额已占全省的1/3,正在承载和发挥着日益扩大的辐射全省、带动全省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兰州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优势。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两山环抱黄河中流,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兰州还是著名的富矿区和“瓜果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白兰瓜、百合、玫瑰、黑瓜子闻名国内外。
  从经济区位来讲,兰州在大西北处于“坐中四联”的位置,与周边的陕、宁、青、内蒙古、新疆等省区联系紧密,作为全国第一批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兰州市场体系和流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辐射面达到西部8个省区、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在开拓西部大市场中具有很强的集聚辐射功能。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4条铁路干线、6条国道和4条光缆干线在兰州交汇,连接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从产业基础来讲,兰州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工业城市,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奠定的良好基础上,现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从科技人才来讲,兰州拥有近700家科研开发机构、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所高等院校和近30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加快兰州的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
  记者: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这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提供了新的机遇。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志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必须求得大发展,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我们肩负的重托。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实施“争先进位”战略,以“全省创一流、西部争上游”为目标,逐步把兰州建成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经济、科技、信息、商贸、金融中心。
  3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局,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兰州的开发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在国民经济发展上,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突破300亿元,去年达到38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26.7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8.89亿元,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39.1亿元增加到194.54亿元,年均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7.47亿元增加到190.56亿元,年均增长8.9%。
  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3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9.2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2002年达到154.6亿元。同时,现代商业和房地产、金融、电信、旅游、社区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在积极支持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输油管道、通信扩容、电网改造等中央和省属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渠道投资近40亿元,建成了以路桥为重点的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带状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在国家和甘肃省的大力支持下,投资6.6亿元实施了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新造林绿化33.3万多亩,相当于解放50年造林绿化保存总面积的2.4倍,使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2%提高到17.7%。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将按照“西部开发10年有成”的要求,继续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开发建设事业,力争使兰州成为甘肃大开发的“桥头堡”。
  记者:为了建成在西部开发战略中的甘肃省的“桥头堡”,兰州准备怎么做?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张志银:为把兰州建设成为甘肃省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重要的增长极这个大局出发,兰州市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在进一步深化对市情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兰州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5年,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第二步,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前3年实现翻一番,达到62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第三步,到2015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25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在此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的目标迈进。
  这个目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对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来讲,的确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们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超常规、大跨度的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找后发优势,才能实施追赶战略,缩短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兰州314万人民一定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和神圣的使命,通过“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长期艰苦奋斗,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记者:兰州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40%。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兰州如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张志银:紧紧围绕把兰州建成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有色冶金基地、建筑建材基地、医药食品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
  今年我们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在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上进行突破。力争投入工业技改资金75亿元,实施67项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重点支持1000万吨炼油、60万吨电解铝、100万吨钢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金川科技园、韩国工业园、蓝星硅材料工业园等骨干工程,争取促成60万吨乙烯、120万吨甲醇等一批项目,进一步提高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建材等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上进行突破,打造兰州工业经济的新高地。三是在扶持企业发展上进行突破。在全市着力培育100户销售额上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100户销售额上2000万元的优势中小企业;每年支持和抓好10个中央、省属和10个市属重大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全市工业50强的扶持力度。四是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上进行突破。五是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进行突破,使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为兰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体,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兰州如何突破“两山夹一川”的地理局限,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张志银:从兰州在西北所处的战略地位和综合优势出发,我们确立了建设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就是把兰州的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实力做强、形象做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我们将全面完成3座黄河大桥建设任务,加大城区道路扩建、黄河风情线延伸整治及景点建设和城市出入口改造力度;启动实施600万亩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100万亩,新增和改造城市公共绿地200公顷;坚持加大重点污染源整治力度,力争空气质量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到85%左右。在城市管理和经营上,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快开发城市资源。在建设资金筹措上,抓住国债投向“四个倾斜”的机遇,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启动社会和民间资金等多种渠道,确保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
  记者:围绕建设“文化兰州”开展的大讨论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请谈谈什么是“文化兰州”,怎样建设“文化兰州”?
  张志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西北交通要道,在长期的民族交流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汇中,兰州形成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质,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和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和文明素质,我们提出了建设“文化兰州”的目标。去年,全市组织了“文化兰州”大讨论系列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人大会上,专门就建设“文化兰州”作出了决议,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按照《文化兰州建设规划》,到2010年,将建成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体系,创建一批先进文化典型,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文艺人才,创作一批文化精品,打造出八大文化品牌,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文化城市。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二是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和设施,主要有兰州大剧院、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四库全书》藏书楼、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和科技馆,以及特色博物馆、雕塑园、风情园等。三是创作和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服务。城市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以乡镇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工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五是积极发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六是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辐射功能。七是抓好人才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队伍。总之,通过建设“文化兰州”,在极大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的同时,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附图片)
  压题照片:兰州市景文中图片:兰州市百里风情线上穿城而过的黄河滩,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本报记者 王方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