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剪影

  三月十一日下午,在安徽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时,花建慧代表(左一)建议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保公平。
本报记者 刘杰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代表访谈

  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
  ——访人大代表、烟台市市长周齐
  本报记者 王彦田 宋光茂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代表,我们更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烟台市市长周齐在山东团发言时讲的第一句话。“按照《报告》的要求,烟台要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以承接全球产业的大转移。烟台的区位和经济基础决定了它必须和能够担起这样的责任。”
  周齐介绍说,烟台自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通过开放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和综合实力的大提升,已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6999个,合同外资额1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8亿美元,相当于给烟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546亿元人民币资金。去年,烟台市进出口总额44.8亿元,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3.2%。
  “烟台未来的最大优势和希望也在开放,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坚持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周齐代表进而列举出“四个一批”,借此打造烟台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一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开放园区。烟台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APEC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去年它们对引进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长额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下一步这些园区要拓展空间、提高层次,其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正在加快建设的IT产业园和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区,将大大提升科技含量。
  二是发展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制造基地。到“十五”末期,烟台将形成汽车、机械制造及配套企业群体、船舶制造企业群体、电子产品企业群体,发挥沿海、沿路、临城、临港的优势大搞加工贸易,成为面向日韩的加工制造基地。
  三是培植一批“走出去”的优势企业。引导和推动市内的大企业“贸易先行,投资跟进”,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承揽更多大项目,将长线生产能力向境外转移。
  四是办好一批大型经贸活动。目前烟台已成为APEC活动和东亚城市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重要举办城市,烟台要以此为窗口,进一步做大做强会展产业。


第4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罗干分别参加代表团审议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罗干,11日下午分别参加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澳门、青海、重庆、广西、宁夏代表团的审议。
  在澳门代表团,贾庆林仔细听取代表们的发言,不时同大家交换意见。他说,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澳门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澳门地区的前途与发展始终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发展紧密相连。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以何厚铧先生为首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领导下,广大澳门同胞同舟共济,坚韧不拔,开创了经济和社会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这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把“一国两制”这项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希望各位代表继续发扬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切实遵守、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精神,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澳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曾庆红先后参加青海代表团和重庆代表团的审议,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并不时询问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青海代表团,他说,十六大强调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青海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奔小康。要继续靠艰苦奋斗求发展,发扬青海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努力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要抢抓机遇快发展,增强机遇意识、优势意识、发展意识,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这个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自己。要注重实效真发展,既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又实事求是,以实干、实招求实效,真正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民。要开拓创新促发展,推动观念、体制和方法创新,充分发挥优势,增强活力,创造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方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重庆代表团,曾庆红说,以全国“两会”召开为动力,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对重庆来说要特别注意不断抓住机遇,更加奋发有为。他强调,只有深刻认识机遇,才能真正奋发有为。面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充分用好机遇,才能实现奋发有为。要把用好机遇落实到完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优势和推进重点工作上来,推动全市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只有努力拓展机遇,才能谋求更大的作为。他希望重庆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红岩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实现“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奋斗目标,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代表们围绕会议议题,联系广西实际,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吴官正在充分肯定广西现代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后,就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问题发了言。他说,开展反腐倡廉,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教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注意反腐倡廉宣传的政治和社会效果。要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制度,针对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严格要求,使我们的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必须开除党籍。
  在宁夏代表团,罗干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不时作记录,并就有关问题同代表们一起进行讨论。他说,经过两年声势浩大的“严打”整治斗争,全国刑事发案率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社会治安状况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严打”的方针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不容盲目乐观,诱发犯罪的因素还很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在一些地方还不够落实。因此,为期两年的“严打”斗争告一段落后,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不断改进“严打”方式,增强打击的实效。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在深入开展“严打”斗争的同时,扎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防范,确保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贺国强、许嘉璐等分别参加了审议。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弘扬延安精神
魏民岩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决定,抓紧在延安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引导和促进党的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去年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第4版(要闻)
专栏:

  植树造林不可松懈
——纪念我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
本报评论员
又是一春嫩绿色,又是一年植树时。春光里,细雨中,祖国上下,大江南北,人们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洒一片片绿色,描绘着一幅幅秀美的山川画卷。
1979年2月,根据国务院的提议,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20多年来,全国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发展,先后共有82.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种树超过398.4亿株。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造林绿化取得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面对绿化祖国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摆在面前的任务仍很艰巨:虽然这些年我们的造林面积不断攀升,成活率也一年比一年高,但留下的地域造林难度越来越大;虽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快速推进,但个别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已成为全民的共识,但仍有人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在履行植树义务上下功夫……
目前,我国生态恶化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1/3;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每年还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们的国土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不及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60%,我们的人均森林面积、蓄积只有世界平均的1/5和1/8。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再延续下去了,各级领导干部、各族人民群众都必须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我们国土的生态安全、为我们社会的生态文明贡献力量。生态建设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届接一届、一代接一代,持之以恒地干下去。这也正是我们仍要大张旗鼓、坚持不懈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现实依据。事实说明,我们的森林还是太少太少,目前,种多少树也不算多。
年年早春植树忙,今年意义不寻常。今春是党的十六大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之一,就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这为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远更紧迫的发展目标。只要我们的生态仍没有彻底改观,只要没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植树造林的步伐就一刻也不能停。


第4版(要闻)
专栏:

  伟大的创举 伟大的实践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综述
本报记者 彭俊
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创举、伟大的实践。1979年2月,根据国务院的提议,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
1982年春天,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率家属在玉泉山上义务植树,为全国人民作出了表率。斗转星移。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率先垂范和大力倡导下,各行各业的亿万群众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大好局面已经在中华大地形成。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22年来,这项工作以其特有的全民性、公益性、法定性,在全国城乡普遍开展起来,为神州大地播下了无尽的绿色。全国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到82.8亿人次,累计义务植树398.4亿株。
398.4亿株,如果按1米的间距排列,这些树足以绕地球近千圈;如果按每亩150株的密度排列,这些树可以排出一个2.66亿亩的方阵,足以覆盖整个贵州省。
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绿色迅速扩展: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7亿亩,居世界首位;有12个省(区)实现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目标;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9.5%,人均公共绿地达7.73平方米;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中国从1992年开始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森林面积达到了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4.9亿立方米。
中华大地的绿色在延伸,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结出的丰硕果实。人们同样欣喜地看到,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认真履行公民植树义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探索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积累了许多十分宝贵的成功经验,使全社会的绿化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有力地促进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认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2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中国国土绿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世界造林绿化的一个奇迹。全民义务植树是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是再造中华秀美山川的必要措施,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条必由之途。正如英国当代著名林学家迈克尔所说,中国的义务植树,为全世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生贤说,回顾22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历史,我们有欣喜,但也应当看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仍有部分人对义务植树了解不够,生态意识、尽责意识淡薄;还有许多地方义务植树宣传发动不深入,组织不到位,适龄公民尽责率不高;义务植树的规模效益不显著,绿化成果管护亟待加强。针对这些不足,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强化宣传发动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绿化意识,依法履行植树义务的责任意识,使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公益性、义务性家喻户晓;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采取新的措施,不断拓宽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积极推进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大力倡导绿地认种认养,广泛栽植各种纪念树、纪念林,加大以资代劳绿化费的收缴力度,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加强法规建设,依法管护全民义务植树的成果。


第4版(要闻)
专栏:代表访谈

  淡化行政界限 加速资源整合
——访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黎桂康
本报记者 刘霄 罗艾桦 雷义
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莞市市长黎桂康,他首先谈的不是东莞雄厚的经济实力,突出的财税业绩,为中西部地区缓解就业压力、脱贫致富所做的贡献,而是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以及由此生发的思考。
“江苏昆山有1100多家台资企业,数量比东莞多,投资额比东莞大,说明人家投资环境好,竞争力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紧邻大上海,在昆山投资,就等于在上海投资!”言谈间,黎桂康透出深深的紧迫感。他说,其实,多年来,东莞的发展,就是较好地利用了紧邻广深尤其是与香港一河之隔的地缘人缘优势,因而与国际市场接轨早。今天,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得依托这个优势,但是需要重新认识和提升。为此,黎桂康主张:淡化行政界限,加速资源整合!
第一个层面,是东莞本身内部的整合。以城市建设促资源整合,围绕城市中心区,环建8个次中心,撤镇设区,形成市—区—街道—社区4级行政管理体制;以园区建设促资源整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开发松山湖高科技工业园、虎门港开发区和东部工业园;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常平大京九物流园和虎门港物流园,将三产比重从目前的40%提到50%。
第二个层面,要淡化东莞与深圳、广州的行政界限。东莞是有名的IT大市、国际制造业基地,1.4万家外资企业,IT产业占其中近半数,相当部分是“加工、制造在东莞,研发、出口在深圳”,很多人早上来东莞上班,晚上回深圳休息。广州则提出“南拓东进”战略,正大举开发500多平方公里的番禺南沙,并将构筑珠江至虎门的观景带,与东莞形成一河两岸的格局,届时可谓蔚为大观。第三个层面,就是粤港澳一体化,实际上是搞大珠江三角洲。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信息、航运、服务、旅游中心,如果对接已经形成气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强强联合”。


第4版(要闻)
专栏: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议案1050件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孟扬报道:据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初步统计,从3月3日议案组开始收到代表议案,到10日18时大会秘书处规定的代表议案提出截止时间,本次会议共收到议案1050件,代表提交议案数量连续3年超过千件。
从代表议案提出的情况看,今年的数量虽比数量最多的去年有所减少,但总体水平在提高。议案涉及的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要求制定、修改法律或者完善有关法律制度的特别多。相关的主要问题包括:“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下岗职工、民工、妇女等合法权益的保障,国家经济与社会安全的保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新技术的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司法制度完善与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第4版(要闻)
专栏:

  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代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
让人才从创造的财富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本报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吴兢、刘霄报道: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四川实行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三个转变”。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才。
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代表今天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说,四川是一个人才富集的地方,有59所大学,全国重点科研机构54个;有两院院士49人,居全国第三位;有专业技术人员124万,居全国第四位。特别是核工业、航天航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农业科技、口腔医学等领域实力较强,在全国居于优势地位。但有关调查显示,全省有近一半的专业技术人员处于闲置、半闲置或者“在职待业”状态。
张学忠说,人才对四川的发展非常重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建立科技人员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促进广大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和增值,使人力资源大省逐步成为人才强省。
张学忠说,首先要解决分配机制的问题,改革分配方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让他们从创造的财富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其次,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人才的使用上,观念更新一点,政策更活一点,工作力度更大一点,把新思想、好政策落到实处。再次,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环境,把现有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发挥才干。同时,以优惠的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人才前来创业。
张学忠表示,目前,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已成为人才聚集的热土。这两个开发区都搞了“孵化器”和创新中心,吸引留学生和博士生200多人。同时,建立了风险基金,为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创造条件。
四川代表团还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地方立法等媒体关注的问题接受了采访。


第4版(要闻)
专栏: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中国希望欧盟委员会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1日在这里表示,我们希望欧盟委员会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严格履行有关办事处不从事任何政治和外交活动的承诺,不同台湾发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
孔泉是在回答记者有关欧盟委员会近日在台湾设立经贸办事处的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