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慕士塔格峰下的卫士
——记武警塔什库尔干县中队
张东波 贾圣尧 董丰
  在祖国西部慕士塔格冰峰脚下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武警县中队的官兵们年复一年地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扎根于遥远的边陲,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边疆各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艰苦创业立功勋,全面建设结硕果。这个中队组建20年来,
  18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成为武
  警部队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
  出色答卷
  塔什库尔干县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是我国最西端的边境县,县境内聚居着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10多个民族。武警县中队官兵时刻铭记祖国的重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努力维护祖国边陲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他们与公安部门联防,昼夜武装巡逻,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使全县的发案率几近为零,成为全国治安秩序最好的县份之一。
  塔什库尔干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高寒缺氧,中队官兵一年四季都要穿着皮大衣上哨,即使一动不动地站在哨位上执勤,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几十斤小跑。5公里武装越野、单双杠等训练,在这里属医学上的“禁区”。有一年,新兵初到中队,晚点名时有的站立十几分钟就晕倒了。然而,中队的训练场上照样是喊声震天,官兵们进行每个科目都一丝不苟。不过他们从不蛮干,而是坚持循序渐进,科学组训。在高强度的战术训练中,有的官兵头晕脑涨难以坚持,就抱起氧气袋吸一会儿氧接着练。
  多年来,中队从未发生训练事故,人人达到总部规定的训练标准,个个练就过硬的本领。在上级组织的各种军事比赛中,他们次次名列前茅。官兵们就是以这样一种精神,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训练、执勤等各项任务,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雪山雄鹰
  2001年初春,塔什库尔干地区突降暴雪。一米多厚的积雪覆
  盖了道路,掩埋了民房,大批牧民被围困,牛羊冻死了数万只。武警县中队官兵闻灾而动,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破冰铲雪,将政府紧急调拨的大米、面粉和自己积攒的柴火送到一户户农牧民家中。
  天灾无情人有情。高原恶劣的环境和频仍的自然灾害,把武警官兵与驻地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年来,官兵们参加了多少次抢险救灾,已难以计数,但农牧民们心里都清楚:哪里的群众遇到了危难,“橄榄绿”就会出现在哪里!
  塔什库尔干乡塔吉克族古稀老人库尔班·艾力,回忆起5岁的小孙女降生时发生的那一幕,依然激动不已。那是一个狂风暴雪肆虐的凌晨,老人身怀六甲的儿媳依扎特·汉分娩时难产引发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正当一家人望着窗外的漫天飞雪急得团团转时,老人突然想到武警官兵,催促儿子前去求援。中队长谢静闻讯急忙叫起8名熟睡中的战士,带上担架直奔老人家,抬起产妇冒雪连夜送往县医院。产妇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等候在产房外的官兵们争相向护士伸出了胳膊……接生的大夫对老人说,多亏了这些武警官兵,要不是他们及时把产妇送来,大人和孩子的命恐怕都很难保住。
  塔吉克族群众把飞禽之首的鹰,视为能化险为夷的“神鸟”。如今,他们都把自己最信赖的武警官兵视为雪山雄鹰。
  文明使者
  在塔什库尔干县城中心大道上,耸立着一尊高达3米、与慕士塔格峰遥遥相对的武警战士雕像。这是当地各族群众捐款塑起的全县唯一的一尊雕像,以表达对子弟兵的深深情意。
武警县中队门前约2公里长的喀什勒街,是县城最长最宽的一条主干街道。然而,由于这里地处偏远,过去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街道上到处是风干的牛羊粪和垃圾,就连道旁的栏杆上也挂满了烂纸片和其他杂物。每当大风扬起,行人要捂着鼻子走过。
  2001年开春一个周六的早晨,中队官兵全体出动,在喀什勒大街上一字排开。官兵们挥动扫把,推着板车,拿着抹布,将整条街道连同栏杆打扫、擦拭得干干净净。从那以后,官兵们每逢双休日都要将这条街道打扫一遍。县上的领导和居民们坐不住了。于是,一项由城管部门制订的关于实行门前卫生“三包”的新规定出台了。此举一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显著增强,人人动手清理和维护街道卫生,整个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塔什库尔干的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县城周围遍地累累砾石,不要说种粮、种菜,就连青草也很难见到。可是,在武警县中队营房后面的乱石岗上,却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菜园。那是塔什库尔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片“绿色”。官兵们历尽艰辛种菜,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带动了周围的群众。
  过去,当地各族群众没有吃蔬菜的习惯,中队需要的蔬菜都是从300公里以外的喀什运来的。遇上山洪或大雪封山,中队吃菜就成了问题。官兵们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种不出菜来。他们掘地80厘米,拣走成堆的卵石,留下细沙,再到几十公里外的河滩上燕子衔泥般地一点点挖回泥土,硬是在乱石堆上建起3分地的塑料大棚菜地,经过反复试种,使12个品种的蔬菜在雪域冰川安了家,年产量达3000多公斤。当官兵们第一次吃上自己种出的鲜嫩蔬菜时,欢快的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
  正是这片不起眼的菜地,引发了“石头城”的一场“绿色”革命。如今的“石头城”中,这样的菜地已不鲜见,许多居民也喜欢上了蔬菜。
  在塔什库尔干这座边陲小城镇,武警中队那洁白的制式营房、花园式的营院,成了整个县城最漂亮的标志性营院。然而,就在几年前,中队的营房也是破旧的土房子,院墙是用篱笆扎成的,老乡的羊只可随意钻进钻出,光秃秃的营院连一棵树也没有。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官兵们喊出了“苦地方、远地方,艰苦创业的好地方”的豪迈口号。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将院中的石头清除干净,铺上了平展展的水泥地面。在上级的帮助下,他们又推倒土房子,建起了设施齐全的制式营房。在“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的永冻层上,他们靠现代军人的辛勤和智慧,养活了花、种活了草、植活了树,把“春色”迎进了高原警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武警县中队的官兵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激励着各族群众努力建设现代新边城。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8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护生态 增加收入 美化环境
湖南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本报长沙2月8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农村能源建设显示出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到2002年底,全省累计发展沼气池农户120万户,沼气入户率达到8.5%;累计建省柴节煤炉灶农户1300多万户,普及率在90%以上;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800多处,总池容10多万立方米,年处理工农业废弃物600多万吨。
  据测算,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节柴2000公斤,相当于封育4亩林地。目前,湖南省有120万个沼气池、1300万个省柴节煤炉灶,加上太阳能、微水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形成了年节约能源1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能力,相当于封育3000万亩林地,有效保护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成果,保护和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湖南大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推广“猪沼菜”、“猪沼鱼”、“猪沼粮”、“猪沼果”等各类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据初步统计,
  2002年,全省沼气综合利用面积增加到了250万亩,受益农户达到120万户,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12亿多元。邵阳县白仓镇白云村,1999年开始发展沼气,沼气入户率达到70%,村里的农业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种稻调整优化为种稻、养鱼、种果,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1500元增至去年的4000多元。
  湖南还将农村能源建设与“改栏、改厕、改厨、改水、改浴”结合起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二月八日,几位来自江西、安徽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福州裕仁职业技能培训介绍中心很快找到了就业岗位。从二月三日以来,该中心已为三百多名外来工办理了就业手续。春节过后,为方便外来人员进城找工作,福州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就业信息。 新华社记者 张生贵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东乐陵武家村两户农民:
同是大旱年 丰歉两重天
  宋光茂 梁希东
  武国恩和杨梦杰同是山东省乐陵市大孙乡武家村农民,都是村里种庄稼的把式。过去,他俩种植的农作物和亩数相近,农业收入难分伯仲。今年春节期间,两家凑在一起一盘算,在同样遭遇多年未见的旱灾的情况下,一个损失大,减收三成;一个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上一年略有增加。相比之下,两人感慨万千。
  武家村地势高,沙质土壤,水源缺乏,十年九旱。过去,武国恩和杨梦杰像村里其他人一样,按照“上季玉米下季麦”的模式种田,靠天吃饭,庄稼时好时孬,收入也不稳定。去年,乡里提出调整种植思路,变对抗型种植为适应型种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村里引进耐旱品种“鲁薯—7号”脱毒地瓜、“鲁花—14号”花生、抗虫棉等,搞好良种供应和技术服务,引导帮助群众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饱尝旱魃肆虐之苦的杨梦杰在大块田地实行了西瓜、棉花套种,其余的也改种了地瓜和花生。他告诉记者,尽管去年旱情严重,由于全部改种了耐旱品种,棉花、西瓜、花生、地瓜亩产分别高达225公斤、2500公斤、300公斤和3500公斤,总收入不仅没降,反而比上年有所增加,“遇大旱不减产,多亏改种了抗旱品种”。
  武国恩抱着老观念,认为老辈子传下来的种法不会错。再说改种其它作物,管理没经验,购买种子投入大,不如种小麦玉米省心省力省钱。结果,去年遭遇了罕见旱灾,有效降水仅有345.6毫米,比正常年份偏少35%。武国恩力没少出,汗没少流,却落得个减产三成。他懊悔地对记者说:“不相信新道道,不讲科学种田,就是不行。”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克拉玛依——诞生第三个百万吨油田
  本报克拉玛依2月8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8日,投产刚一年的陆梁油田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为祥和的节日又添喜庆。至此,克拉玛依继彩南、石西油田后,又诞生了第三个百万吨级现代化沙漠油田。
  我国石油工业自1990年实行“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以来,新疆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油年产由1990年的700万吨上升到去年的2030万吨,12年间平均每年递增原油110万吨,原油增长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首位。现在,石油石化已经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新疆石油及石化工业的增加值已占新疆工业增加值的60%左右。
  克拉玛依第四个百万吨级油田也将于不久诞生。


第1版(要闻)
专栏:

  天安门城楼闭楼维修
二月八日至四月三十日暂停对外开放
本报北京2月8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今天,天安门城楼文物维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根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公告,经上级批准,因进行文物维护修缮,天安门城楼自2月8日至4月30日暂停对外开放。
  记者今天上午在天安门城楼看到,城楼两侧红旗飘展,正中国徽高悬,参观故宫的人流依然络绎不绝。但城楼已停止对外开放,许多游客在金水桥上,将镜头拉得很远,以巍峨的城楼作背景,留下难得的纪念。在城楼下,记者远远就能听见“叮当叮当”的敲击声自城楼上传来,城楼下边西出入口已搭起了脚手架,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已在进行施工准备。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分别于1952年、1970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在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前,天安门城楼又经历过一次大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香港外汇储备达1156亿美元
  香港特区政府金融管理局7日宣布,香港2003年1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1156亿美元,比2002年12月底增加37亿美元。香港的外汇储备额在全球排行第五,仅次于日本、中国内地、台湾地区和韩国。(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云南220万农户用电与城市同价
云南省计委日前宣布,云南省电网首批45个县(市、区)220万户农户生活用电将从0.59元/千瓦时降到0.402元/千瓦时的城市用电水平。按2001年电量测算,实施城乡用电同价后,今年将减轻农民负担1.35亿元。
云南省从1998年开始进行“农村供电体制改革、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程,两期工程先后投入资金67.82亿元。(张帆)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大秦铁路年运煤量突破一亿吨
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2002年运煤突破1亿吨,创中国铁路新纪录,继续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建成于1992年的大(同)秦(皇岛)线是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的一条重载铁路,多年来北京铁路局和大同铁路分局坚持边运输,边完善运输组织,使大秦线的运量逐年增长。(韩立伟 刘文平)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河北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
河北省近年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去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5元,比上年增长3%。为增加农民收入,河北省积极推进无公害、品牌化蔬菜生产,全省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总产量达5500万吨;发展设施蔬菜达550万亩以上,日光温室深冬蔬菜生产量同比增30%以上。
(陈国琦)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刹刹不情愿的“人情风”
  梁银燕
  在农村有的地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突破昔日“止于四邻”、“限于亲朋”的范畴,覆盖面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过去大都以实物送礼,现在大部分是直接送钱。有些农民说:“多了拿不起,少了太寒酸,折衷吧,也得百儿八十。”然而,天长日久,次数多了,就得挖东墙补西墙,甚至往庄稼地里少投入一些,也要还“人情债”。近来某地出现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有的农民买了大件家当,要在月黑之夜往家搬。原因是,如果谁家买了彩电、冰箱、摩托车、大挂车,乡亲马上就登门祝贺,主人就得宴请一番。村民为减少人情支出,只好夜里“悄悄进村”。当地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受了政策的惠,却遭了人情的殃。”
  此类“人情”,实在使人承受不住。有必要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刹一刹这种人人不情愿却又人人不敢免的人情风。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心群众冷暖 关注群众意愿
宿州: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下基层
本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党员干部重温“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下乡村、进企业,对全市120多户城乡困难户和乡镇敬老院走访慰问,市及各县区领导也纷纷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给寒冷的冬天带来浓浓春意。
  新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开会学习“两个务必”,把群众冷暖和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决定进一步加强联络民情解难题、领导干部联系点、定期下基层调研、部门对口包扶等制度,千方百计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精心研究具体方案和落实措施,分片包干到每一个领导干部。
  在城镇,全市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2023.9万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在农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做好救灾、救济、优抚,确保不漏一个困难户。全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基金捐助活动,共筹集慰问金549万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送到了困难群众手中。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立城市扶贫体系
南京以制度建设落实“两个务必”
  本报南京2月8日电 记者顾兆农、龚永泉报道:春节前夕,南京市的困难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救济,一批生活困难的群众如期住上了崭新的经济适用房。新形势下,如何牢记“两个务必”?南京市政府认为,必须落实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上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从制度入手,规范政府工作。当前,要特别注意建立和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等8个体系,减少贫困人口,推进社会共同富裕。刚刚连任的南京市市长罗志军说:“我们这届政府是创业的一届政府,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就是坚持不懈地艰苦创业。”
  南京市新一届政府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努力解决政府管理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最近,南京市政府规定,通过实施有效而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为重点的综合救助,保障贫困者基本生活,鼓励和扶持贫困人群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南京市目前正在开展对就业困难社会群体的“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保险”活动,主要针对夫妻双下岗、双失业和“4045”(女性40岁、男性45岁)人员、“低保”人员实现就业提供综合性的就业扶持。这项举措还以救助患有一、二类重大疾病的特定困难市民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就医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这项制度每年对城镇“低保”对象中的患病人员发放一次性不等额医疗优惠券,对缴费有一定困难的企业职工,采取“降低缴费比例,不建个人账号,享受住院、大病等统筹待遇”的办法纳入医疗保险;对特困家庭的子女,从义务教育到大学阶段,实行奖、贷、助、补、减等多元化的资助办法,对大中专毕业的特定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实行政策性安置。
  南京市还规定,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平方米(不含)以下、连续6个月(含)以上的“低保”家庭,可按规定享受房租补贴。确保每年的经济适用房开工量占商品房开工总量的10%左右;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建立和完善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每年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不少于500人,并把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纳入劳动监察范围;建立和完善慈善救助体系以及灾害救助体系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200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北京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亿元,较去年春节同比分别增长5.3%和8.9%。图为2月5日,一批广东游客在北京北海公园享受冬日暖阳和节日里皇家园林的静谧与安详。
新华社记者 张旭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