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湿式喷播 点坡成绿
高次团粒喷播绿化技术在青岛应用
  本报讯 春季将至,正是绿化、造林的好季节。不用人工栽培,风化岩石坡面经实施高次团粒湿式喷播,形成具有团粒结构的自然表土,一两个月后即可被茵茵绿色植被所覆盖。这种神奇的“点坡成绿”技术,最近在我国青岛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这些年来,我国绿化植被率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地区自身地理环境恶劣,加之过去人为对环境的破坏,植被的恢复和重建速度缓慢。而“高次团粒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正是加快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好办法。
  据介绍,这种高次团粒绿化系列施工法,是针对岩石、硬质土、砂质土、贫瘠地、酸性土壤、干旱地带、海岸堤坝等绿化较为困难的界面,采用诸如淤泥、污水处理后的沉淀物及经处理后的城市垃圾、粘土等材料,加入植物种子,并添加其他必要的材料,采用喷播等方式制成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生育基盘。这种“人工土壤”具有农业、绿化领域所需最理想的高次团粒结构,既有保水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适于植物生长,且能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目前这项技术已开始引入我国。在青岛浮山某段道路边坡因采石造成的创面,由青岛兰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实施湿式喷播技术后,不到3个月,该创面就被刺槐、马棘和黑皮草等植被所覆盖,效果极佳。
  (王谨 杨君)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黄山——世界遗产地不是经济开发区
本报记者 白剑峰
  2月11日,本报刊登了《一位画家目睹黄山今昔痛心疾呼将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后代》的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面对黄山风景区出现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指出:  “过去我曾说,黄山看上千遍也不厌倦;可如今,我一看到黄山就伤心。”日前,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向记者吐露了心声。他指出:“黄山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导致了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急剧下降,其根源就是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把世界遗产地当成了经济开发区。现在,黄山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黄山保护再也不能等了,等一天就毁一片!”
  谢凝高教授自幼喜爱自然,一生考察过众多名山大川,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世界遗产研究,著述颇丰。20世纪70年代,他第一次游览黄山,那里的峰、石、松、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山上的宾馆饭店极少。此后,他每去一次黄山,都会感受到人工设施在增多,自然美感在减少。1996年,他随中央电视台拍摄《徐霞客》电视片再次来到黄山,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痛。根据文献记载,徐霞客曾在桃花溪人字坡附近,举目四望天都峰、玉屏峰绝佳美景,并留下了精彩的描述。为了再现历史,摄制组特意来到徐霞客的观望之地。然而遗憾的是,当镜头摇起,却怎么也避不开索道站的水泥建筑。面对如此“视觉污染”,摄制组只好作罢。为此,谢凝高扼腕叹息,怅然良久。更令他伤心的是,如今的黄山核心景区已是宾馆林立,索道横行,大量现代人工建筑掩盖了“自然原作”的光彩,30多个大小水库和蓄水池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
  谢教授说,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的就是联合全世界的力量,保护全球最珍贵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在任何时代,保护都是发展和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发展和利用。而所谓保护,就是要禁止和限制对遗产地进行经济开发,以突出其自然科学价值、自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目前,中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错位和超载开发,这已经造成了不少世界遗产地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不少风景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要有钱赚,什么项目都上,把“自然瑰宝”变成吃喝玩乐的场所,变成少数决策者和利益集团的“摇钱树”。这从本质上讲,就是少数人毁坏和掠夺全人类的财富。
  世界遗产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一旦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必然会带来无法恢复的生态灾难。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不少决策者把遗产地当成了旅游经济开发区,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提出“把风景的名山变成经济的名山”,这种错误的观念引发了大规模的破坏性开发。“这就如同在交响乐舞台上摆摊叫卖,在大学的体育场上设儿童滑梯,其举动可笑之极。”谢教授说。
  “山上游,山下住”,这是世界许多国家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做法。谢教授曾到韩国的智异山国立公园考察,感触颇深。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的公园,山上一座宾馆也没有,他住的是一间简朴的建筑,里面是双层通铺,一间可容纳42人。管理人员说:“在山下,有最豪华的宾馆;但在山上,总统来了也一样。”为了减少污染,这里只供应饮用水和电,不供应炒菜,游人都是自带干粮。
  为此,谢教授提出,黄山风景区只有154平方公里,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山上只允许保留500个床位的永久性建筑,其他均应为临时性建筑。这样,既可保护山上的自然原貌,又可发展山下的旅游产业。目前,黄山风景区的做法是少数利益集团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了一点眼前利益,而多数人则失去了风景区本该带来的更大的长远利益。
  如何才能避免世界遗产地的破坏性开发呢?谢教授指出:一是尽快立法,依法保护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二是建立国家统一集中管理的体制;三是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参与相关决策和监督;四是以保护为前提,严格按照功能分区,整治错位开发,制止超载开发。
“谁把祖宗留下的老本吃光了,谁就是历史的罪人!”谢凝高教授义正辞严地说。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今日新语

  改改孩子的“官”念
  刘家宝
  逢年过节,正是“人情风”刮得最猛的时候。不只是亲戚朋友你来我往,上下级之间的相互请吃、吃请,送礼、收礼也是欲罢不能、屡禁不止。成年人之间的种种人情交际,本无可厚非;但在那些吃喝送礼后面,往往夹杂着逢迎、奉承、拉拢等不健康的内容。这悄悄地影响着在身后默默注视的孩子,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官”念。
  身为教师,笔者发现如今的一些孩子远不像他们的父辈当年那样单纯。为了受到老师的重用,他们已学着奉承、讨好老师,过年过节不顾家庭条件的好坏硬逼着父母去给老师和班主任送礼。班干部竞选时,少数同学想方设法拉选票,有时竟给同学买糖吃,请同学吃饭。而一旦当选之后,又很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在组织班级工作时向“下属”收取好处,而对那些不顺意的同学就给他们“小鞋”穿,向班主任打“小报告”。目睹着孩子们这种种近乎庸俗的“官”念,实在痛心不已。
  追本溯源,孩子们“官”念的形成,是目前社会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对中小学生纯洁心灵的影响。为人父母者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如此世俗,但到了自己身上,却又摆脱不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最浅显的教育学道理。要纠正孩子的“官”念,首先得改正家长的观念。家长们只有从自己做起,严于自律,纯洁自身形象,才能给孩子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污染面积下降 海水赤潮减少
渤海环境质量初步好转
  本报北京2月16日讯 记者卢新宁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一度污染严重的渤海经治理之后,海域水质得到一定改善。2002年的近岸海域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渤海海域四类和超四类海水面积较2001年减少610平方公里,赤潮面积减少3400平方公里,一年内未发生大规模赤潮。渤海海域环境质量出现初步好转的趋势。
  无机氮含量是海水受污状况的重要依据。数据表明,去年渤海海水中无机氮平均含量有可喜改善,辽宁海域由2001年四类标准上升为一类;河北、山东分别保持一类标准,天津维持二类标准。渤海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有所下降,辽宁、山东海域分别保持了一类标准,天津和河北海域分别由2001年的0.014mg/L、0.027mg/L下降为0.008mg/L、0.016mg/L。赤潮面积为600平方公里,比2001年的4000平方公里有较大范围的回落。
  据国家环保总局介绍,渤海环境质量的好转起源于1998年启动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以陆上污染源治理为突破口,对渤海的重点控制海域、重点河口和重点控制污染物进行综合防治。计划在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环渤海四省市实施后,大大减轻了渤海的环境压力。
  四省市为使渤海早成“碧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去年仅用于城市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就达27亿元。一年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6.12万吨/日。在对重点污染点源治理达标的同时,各地政府还从生态环境质量入手,积极推进各类非点源控制的生态建设项目,如生态农业、海岸生态隔离带、自然保护区等,已建成26个,在建59个。四省市实现了2002年环渤海十三市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计划,有效地削减了含磷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一周要闻回放

  一周要闻回放
  2月10日—2月16日
  2月10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生招生报名结束,与往年6000人的报名数字相比,今年不足3100人。学校老师介绍,主要是各地纷纷兴办艺术类院校造成生源紧张之故。
2月11日,给无数人带来无数欢笑的相声泰斗马三立辞世,享年90岁。他的《买猴儿》、《逗你玩儿》等段子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2月12日,由于影响景观、电磁波辐射对生态植被造成破坏,海拔3030米的峨眉山金顶上有着30多年历史的四川最高电视塔将拆迁,为世界遗产让路。
  2月13日,长1600米、宽15米左右的三峡白鹤梁题刻原址(图中长江江心处)水下保护工程动工。从唐朝以来,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水文题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
  2月14日,世界第一头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利,由于被检查发现患有进行性肺病,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安乐死”。
  2月15日,全国各地欢歌笑语、喜气洋洋,以各种形式欢度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2月16日,上海动物园8岁雌性华南虎“乐乐”和她第五胎刚出生的3只小虎仔在一起。华南虎又名“中国虎”,被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保护之首。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农村义务教育
何时增加实用农技课
  新华社记者 朱国亮
  一位做药材生意的朋友日前与记者聚会时,谈起了向农民推荐新特药材的难处。他告诉记者,大部分农民不具有现代农业种植的基本常识,对新药材怎么种也不关心,只要你保证收购,保证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就凭着老办法、老经验去种植。
  朋友的话很有代表性,许多人都把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为农民素质低下。但实际上,通过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农民的文化素质同过去相比提高了很多。在一些发达地区,35岁以下的农民大都具有初中毕业文凭。在经济落后的甘肃,农业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也占到了39.8%。
  对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种错觉只是一种表象,隐含在背后的是农村义务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脱节。他们呼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实用农业技术课程,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针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系统的培训,主要有“绿证”培训。但有关方面投入不多,资金欠缺。据甘肃农业广播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介绍,甘肃农广校一年的“绿证”培训任务是5万人,但资金只有1万元,人均才2毛钱。而要农民自己掏钱参加培训,还做不到。
  另一种是项目培训。上一个项目的同时,拿出一部分钱来对农民进行与项目有关的培训,如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就与农业部的“两大战略示范县”建设项目结合在一起。但是有关专家认为,这种培训只是简单的技术操作,一旦调整产业,政府又不得不重新投入,对农民进行新的培训。
  无论是项目培训,还是“绿证”培训,培养的对象都非常有限。与此相反,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基本的农业技术培训,不仅可以降低投入,增强农民对现代农业的适应性,而且几乎所有的“未来”农民都能够得到培训。
  但是,现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与城市基本一致,生物、化学、物理、自然等课程,虽与农业有一定的关联,但与农业技术课程还有质的区别,实用性和操作性也不强。
  在甘肃宕昌县阿坞乡蹲点调研时,记者了解到一个特别现象,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没有考大学的希望,一些家长就让孩子辍学、回家务农。对此,该乡学区校长王俊和邻乡哈达铺中学的杨俊义校长解释说,一方面是穷、没钱读,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实用的农业知识,在从事农业劳动中,农民看不到学与不学的差别。
  甘肃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说,农村的素质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农村的教育应该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开设与农业相关的课程,让农村的孩子得到更多、更实在的好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电脑病毒一周播报
手机也须防病毒
  本周热门病毒:洪流(Hack.sms—blood):警惕程度★★★☆,黑客类手机病毒。它利用自身的恶意黑客程序,借助某些短信网站,向西门子35××系列手机发送病毒短信,造成手机用户在短时间内收到上百封内容怪异的短信垃圾。一旦手机用户浏览这些短信时,即刻造成手机自动关机。
  本周发作病毒:①燃情聚会(Trojan.Hot-party.cn):警惕程度★★★,木马病毒。它隐藏在某些不明网页内,一旦用户登录该网页即刻自动下载安装,造成IE窗口不停的被打开,并难以关闭,直至系统资源耗尽。②想念你(Win32.Missyou):警惕程度★★★,系统病毒。具有反跟踪设计,只有具备“行为分析判断技术”的杀毒软件才能查杀。同时感染电脑中的所有EXE、SCR文件,造成系统变慢甚至不能运行。
  本周升级版本:瑞星杀毒软件每周四进行升级,本周将升级至15.23版本。望广大用户及时升级。瑞星反病毒急救电话:010—86243236,反病毒网:http://www.rising.com.cn。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开学第一天
二月十四日,是广西南宁市小学统一注册报名的日子,各小学纷纷将校园环境和设施整饬一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图为该市天桃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注册后,漫步在桃花盛开的校园里。 新华社记者 陈瑞华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城市居民支出教育位居第二
  本报讯 我国居民的教育支出已经超出衣着和居住,成为食品支出之后的第二大支出项目。日前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透露,到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47.7%,开始跨入小康阶段;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37%,开始跨入富裕阶段,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份报告指出,未来20年,我国居民的教育支出比重还将进一步扩大。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果蝇可作居室环境“侦察兵”
  据新华社上海2月16日电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果蝇可以充当人类的“侦察兵”,为我们发现居室装潢中隐藏的“无形杀手”。
  目前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万人,而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一些不合要求的装饰装潢材料和家具中散发的甲醛、苯、TDI、氨气等“无形杀手”。果蝇是一种真核多细胞的昆虫,对空气质量很敏感。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厉曙光教授通过实验证明,果蝇可以综合地反映居室内空气污染的状况。果蝇的寿命一般在50天以上,一旦“住”进空气污染严重的新房,25天左右就突然开始大批死亡。果蝇携带和监测都很方便,占地面积少,对装修新居不会形成再次污染,今后可以利用它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家庭用的空气质量检测新产品。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制氧技术助你征服青藏高原
  据新华社北京电 乘坐带有制氧机的火车、轻松地行驶在青藏高原之上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在建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内陆平原的50%,由于严重缺氧,隧道施工进度缓慢。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运用高原低气压直接解吸的变压吸附制氧工艺,创造了“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和氧吧车供氧”的新方法,产生的氧气浓度达到92%以上,完全符合医用需氧的标准。施工人员摆脱了氧气钢瓶,工程进度比以前快了3倍。目前,青藏铁路施工沿线都使用了这种制氧技术和机器。据了解,有关部门正考虑将之运用于青藏铁路线的机车车厢内,以保证铁路旅客的生命健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科教前沿

  2月14日,俄罗斯社会科学院在莫斯科向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授予院士称号,以表彰他在促进中俄社会科学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图为俄方人员为张德广大使整理院士帽。 新华社记者 张维革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