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济宁工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本报讯 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来大力实施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依靠“高大外”项目带动战略,工业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0亿元、利税80亿元、利润4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3%、15%和30%。
  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一直是济宁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到20世纪90年代末,济宁人无奈地品尝到了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导致的苦果。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市委书记贾万志认为:必须坚持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和环境创新,大力实施“高大外”项目带动战略,引进兴建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外向型企业项目,才能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升级换代。
  坚持体制创新,深化机制改革。济宁市从深化产权、所有制改革入手,对全市工业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资产重组和结构整合。曾经连年亏损的济宁化工机械厂,前两年无偿划转给兖矿集团后,依托其雄厚的技术、管理、人才及装备实力,迅速扭亏为盈,发展成为山东省化工装备设计制造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经过改革调整,济宁市2926家乡镇以上企业中,改制面达86%。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济宁的传统产业在体制创新中重现生机。
  坚持结构创新,形成产业链条。近两年来,济宁市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资本的积聚度,推动主导产业向集团化方向迈进。目前,济宁市已相继组建了山推、鲁抗、如意毛纺等25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产、品牌、技术、产品等链条,与中小企业形成协作配套关系,使众多中小企业也能在专业化合作与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几年来,济宁市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70多亿元,完成项目6000多项,80%以上的企业得到了改造。200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2.6亿元,增长64.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1.7%。
  坚持环境创新,大力招商引资。济宁高新区从政策和服务功能上最大限度地为外地投资者提供优越条件和发展空间,以特殊的优惠政策、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服务功能,引进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项目,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三位。目前,济宁高新区进驻企业900多家,蓝光二极管、智能仪表等89个高新技术项目成为主导产品或形成产业化。
(王鸿鹏 李学斌)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路 新突破 新局面 新举措

  日常预报更准确 灾害预报早知道
气象部门为建设小康提供优质服务
  编辑点评
  江泽民同志指出,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关系到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气象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明确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正在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并积极拓展新的气象业务和服务领域。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里,我国气象工作出现的新局面令人振奋。
  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记者贾西平、刘毅报道:羊年伊始,中国气象局全局上下就紧张忙碌起来,首先要大幅度提高天气预报的时效性,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周到服务,此外还要赶在春季沙尘暴多发期到来之前,建立健全沙尘暴监测和预测机制。全国沙尘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减少沙尘暴天气对国计民生的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一份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全国5.6万名气象工作者的心声。天气气候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日益密切。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约有3/4是由气象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造成的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水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带来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广大气象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气象事业发展的实际,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目标:在优化气象事业结构的基础上,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完善现代化业务技术体系、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行政管理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告诉记者,各级气象部门已经把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业务试验,不断改进预报方法和预报模型。气象部门正在努力延长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将从现在的48小时延长到3天至5天;今后天气预报将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此外,气象部门还将做好较长时期的气候预测,对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满足国家需求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在进一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基础上,各级气象部门还按照十六大精神的要求,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和服务领域,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为了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保障,气象部门已经全面启动了相关研究课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气象局还将集中力量开展沙尘暴天气的监测和预测业务;开展大气化学项目观测,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报和分析;与有关部门协作,加强和完善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业务建设。各省级气象部门则将结合当地天气、气候特点和灾害总体特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地、县气象部门将重点提高测报质量、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产业。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纳米比亚总理古里拉布
  本报温得和克2月14日电 记者刘正学报道:正在纳米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3日下午会见了纳米比亚总理古里拉布。
  李瑞环首先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古里拉布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中纳建交12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关心与推动下,中纳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我们高度赞赏贵国政府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重大问题上一贯给予中国宝贵支持。我们两国人民是最可信赖的朋友与兄弟,两国关系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关系。中方期待着与纳方继续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以造福于两国人民。
  李瑞环说,我们高兴地看到,纳米比亚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民族和解,保持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贵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际舞台上不畏强权,主持正义,积极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对此我们予以高度赞赏。
  李瑞环说,中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中纳友好是这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访将中纳友好关系推向前进。
  古里拉布请李瑞环转达他对朱镕基总理的问候。他说,李瑞环主席此次访问使我们再一次有机会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纳中两国友好关系历史悠远。我们有过相似的经历,面临同样的挑战。通过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纳中两国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中国是纳米比亚真正的、可信赖的朋友。通过李主席此次访问,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进一步得到加强。(附图片)
  2月13日,正在纳米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温得和克会见纳米比亚总理古里拉布。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会上强调
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尹鸿祝)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岚清今天在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搞好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的监管工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李岚清指出,国务院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全面清理了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了一批审批项目,加强了对保留审批项目的监督制约,推进了行政审批行为的公开化、规范化,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这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深化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扼制腐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岚清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巩固改革成果。要继续取消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要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严密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实际存在的部门利益。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综合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通过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李岚清强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意义重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忠禹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监察部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勇关于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结汇报。监察部副部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玉赋汇报了拟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的有关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走访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时强调
大力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
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14日走访了在京的全国性宗教团体,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亲切看望了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他强调,要大力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支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贾庆林分别走访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教团等在京的全国性宗教团体,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视察了各宗教团体的办公场所。
  贾庆林说,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各宗教团体和宗教界的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各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宗教学识、爱国爱教、为广大信教群众所拥护、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关系到各宗教未来的面貌。各宗教团体应在加强人才的培养方面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多出成效。
  贾庆林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宗教团体的建设,切实为宗教团体解决办公场所、宗教院校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贾庆林指出,在新世纪、新时期,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弘扬宗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挖掘宗教教义中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和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探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和主教团主席刘元仁分别介绍了情况。
  中央有关部门及北京市负责人刘延东、李德洙、朱维群、叶小文、尤兰田等参加了走访。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人才”何必问出处
  邓名鹏
  一些地方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这种做法值得称道。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其报考条件中,规定考生必须填报来自哪些院校,否则不许报名。
  因为一些考生毕业的院校名气不大,就把这些考生拒之门外,这似乎有悖平等竞争的原则,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不是明智之举。看重名牌大学本意是招揽人才,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不少人没有读过名牌大学、甚至没有上过大学,却作出了很大成绩。看着那些被挡在报考门外的学生,有关单位应当走出认识的误区,给众多非名牌院校毕业生提供一个机会。古语说“英雄不问出处”。在这里,不禁也要说一声:招考人才,何必问出处。


第1版(要闻)
专栏:

  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点
  ——浙江绍兴县外贸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军 王斌来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浙江省绍兴县委、县政府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一系列机遇,因地制宜地确立了发展纺织业外向型经济的思路,以出口贸易为突破口,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在行政区划调整时人口划出1/4、经济总量减少1/5的情况下,经过两年努力,创造了“浙江外贸第一县”、“浙江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县”等佳绩,找到了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点。绍兴县的思路和实践值得借鉴。粉墙黛瓦,层台高耸,小桥连曲径,台门通人家。
  这里是鲁迅描绘过的“未庄”;这里又不是鲁迅笔下的“未庄”———亭台水榭、江南风情依旧,萧索已不再。新未庄900多户人家分享着471幢仿清代江南民居、公园、绿带;呼吸着江南水乡的湿润;感受着鉴湖的灵韵。像新未庄这样的新农村在浙江绍兴县还有28个。
  提起绍兴县,不能不说纺织。绍兴县的纺织业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产值的15%。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交易中心——中国轻纺城就坐落在绍兴县柯桥镇。2002年,绍兴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11美元。
  “绍兴县经济连年走高,说到底是靠外贸的带动。纺织业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如果不做外贸,绍兴县是什么局面?不可想象!”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谈起外贸来非常自豪。
  企业:外贸改变着我们
  “外贸救了企业。”从负债1000万元,到拥有资产8亿元,浙江天圣股份有限公司用了7年时间。今年30岁出头的董事长孙永根经历了企业的由衰到荣。
  1997年前后,纺织业内销市场不景气。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孙永根带着天圣员工打破了当时乡镇企业不敢搞外贸的传统,积极争取国外订单,初尝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天圣公司外贸出口4780万美元,外贸对企业的直接贡献率达到40%。
  做外贸,从不敢到敢,这是企业家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县外经贸局做了3年工作,华港染织有限公司直到2001年8月终于下决心做外贸。
华港染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洁萍说,做外贸风险大,万一钱拿不回来怎么办?追到国外去?很多农民企业家当时都这么想。
  “你们包装的塑料袋怎么这么大?衣服烫完了怎么能立即装进塑料袋?商标粘性怎么这么强?线头怎么这么明显?……”这是华港公司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客商提出的问题。
  “我一下子蒙了,怎么提了这么多从来没注意过的问题?”顾洁萍对一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外商列举了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之后,顾洁萍信服了,按照外商的质量要求作了改进。
  “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了,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这样的话出自农民企业家口中,在绍兴县一点也不稀奇。“现在农民企业家素质提高得很快,我都有危机感了!”徐纪平半开玩笑地说。
  在和外国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一些厂长经理的法律法规意识强了,口才变好了,发展思路开阔了,胆识和气魄今非昔比。
  政府:一年一个突破口
  从1997年底出口额不足1亿美元,到2002年自营出口额达14.6亿美元,绍兴县外贸增长率高速递增,2002年自营出口额跃居浙江省第一。“从1998年到2002年,外贸出口额年增长率分别为54%、172%、68%、72%、71.8%。”绍兴县外经贸局局长施平平如数家珍。
  徐纪平解释了其中的奥秘:“从1998年到2002年这五年,每年都和企业讨论确定绍兴县外贸新的增长点。我们着重引导企业提高外贸意识、开拓市场,为他们提供各种扶持和服务。”
  1999年,绍兴县抓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申报。当时绍兴县民营企业占90%以上。1999年初,《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实施。县政府及时帮助企业办理各种申办手续。永通染织集团成为第一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之一,1999年自营出口额达1500多万美元,2002年这个数字猛涨为1.6亿美元,成为绍兴县自营出口第一企。
  2000年,绍兴县在全国率先推出外贸贷款体系,县政府主动为企业做贷款担保。
  2001年7月,外经贸部发布《关于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外贸流通企业。绍兴县政府马上组织企业申报,多次培训。“所有的手续我们免费帮他们办。”绍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纺城分局副局长马勤业介绍说。3个月后,炎中贸易有限公司“第一个吃螃蟹”。
  2002年,绍兴县重点抓企业的跨国营销,支持企业把办事处设到销售地点,增强企业对国外市场的反应能力;引导企业搞工贸联营,倡导“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
  此外,政府还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对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参展的企业分别补贴50%、30%的费用。2002年外经贸局组织了15次出国参展活动。“我们不赚企业一分钱。”施平平说,有个女同志独自一人带团出去,最后累哭了。优秀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尊重,外经贸局连续两年在政府部门评议中排名第一。
  除了生产企业,中国轻纺城的商户也在拓展外贸上下功夫。来自全国各地的9600家经营户,4万多从业人员齐聚轻纺城。来来往往的中外客商使49.2万平方米的市场显得有些拥挤。2002年,中国轻纺城以226亿元的交易额,坐上了全国专业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外贸出口贡献了84亿元。到2002年底,中国轻纺城有42家商铺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帮企业算账,用好用活政策;每年两次组织企业招聘人才;设立外贸龙虎榜,每月公布各家企业的外贸额……绍兴县在外贸方面不遗余力。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很好。在绍兴县,有政府支持,企业几乎没有什么难题!”这是企业经营者对政府的评价。
  外贸: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外贸发展,带来了良性循环:定单增多,企业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工艺改进了,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瞄准把绍兴县建成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的目标,企业摩拳擦掌,各显身手!2003年,绍兴县自营出口的目标是突破20亿美元。
  但绍兴县没有陶醉于成绩,而是把目光投向长远。出口大多流向非发达国家、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这一问题不解决,外贸后劲不会足。
  2002年上半年,绍兴县投入技改资金21.5亿元。年底的统计数字表明,此举已初显成效——对德国、英国、巴西的出口成倍增长。
  2002年,永通染织仅直接用于印染后整理进口设备的外汇额度就在500万美元以上,技改投入超过1亿元。总投资500万美元的浙江惠凯针纺服饰有限公司主体厂房基本竣工。
  轻纺城纺织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客户共同投资上千万美元,新上一个染整项目,产品全部外销。
  天圣公司2001年投资1亿元、2002年投资3.2亿元,从法国、意大利进口国际最先进的设备。研发中心平均每天诞生3个新品种。
  外贸不仅解决了销售问题,还解决了质量问题;不仅解决了产品问题,还解决了人的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绍兴县对外贸易扬帆奋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经过区划调整,减少25万人口以后,绍兴县通过两年努力,再度成为浙江综合经济实力第一县。


第1版(要闻)
专栏: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论述》单行本出版
  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论述》,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元宵节前夜,河北省涿州市街头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图为市民们在观看羊年元宵花灯。
  本报记者 雷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