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走出误区 学会看病
  北京中医医院 王国玮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必然规律。在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都可能患病,学会看病便成为每个人必修的课程,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医生,使自己得到及时、科学、合理的治疗和调护,才能早日康复。但事实上许多病人在看病这件事上存在着诸多误区。
  小病失治酿成大病
  一个10岁男孩,初患感冒发烧后,家长给他服了一些成人用的感冒药就送去上学了。几天后,烧退了一些,但咳嗽加重,等再到医院就诊时,已发展成肺炎,住院治疗半个多月才痊愈。一些儿童患感冒后,不及时治疗,发展成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等等,造成身体其他器官的损害,这就是“小病失治,大病酿成”。
  当自己或家人患感冒、发烧、腹痛、腹泻等一些常见病症时,许多人认为这是常见病,不需看医生,家中有什么药就随便服一些了事;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好,不用服药,就带病坚持上班;还有一些面临紧张复习、考试的学生,常常带病坚持上学……在他们的习惯思维中,感冒等病症为“小恙”,一“扛”就过去。殊不知这么一来,既有可能“扛”过去,也有可能就此“扛”上了大病。
  疗效好坏全在自己
  一些人认为,不管患了什么病,只要到医院看过医生,剩下的就是大夫的事了,病好病坏,不在自己,全在医生。疾病好了,那是大夫医术高超,道声“谢”完事;病要没好,换个医院或换个医生再继续治疗。
  有一位慢性肝病患者,病情本来不很严重,医生让其按时服药、注意休息、戒烟禁酒。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化验,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各项指标反而恶化了。经追问医嘱执行情况,才知病人只执行了第一条———“按时服药”,其他两条没有执行,理由是工作忙,责任重,经常出差,交友应酬,酒得照喝。试想,肝病患者需忌酒、多休息是一般常识,此君却工作第一,交友饮酒第二,治病为三,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见,患者的康复既有赖于医术高超、责任心强的医生的诊治,同时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中医所谓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说患者应以良好的心态执行医嘱,科学合理地调护自身,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
  盲目看书只会加重病情
  慢性病患者由于病程长,既影响工作学习,又影响生活交友。所以他们大多更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于是就买许多医学参考书,然后将有关自己病情的章节反复阅读,对号入座,而且往往向最严重的症型和后果上对,造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病情加重,自然更难治疗。
  医学参考书及医学科普读物是用来让人们了解医学常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护理方法、保健养生知识的。患病后看医学参考书是为了更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千万不可成为增加心理压力、加重病情的“紧箍咒”。
  专家不是万能的
  有的患者看病非大医院不可、非专家不行。这些患者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全国的疑难杂症患者都慕名而来到大医院找专家诊治,而专家的门诊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给更多的患者诊治,专家们不得不缩短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况且不少专家年事已高,连续面对许多病人,精力和体力都难以保持最佳状态,这些都有可能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病人或家属提出找一个“好大夫”的要求。其实,什么是真正的好医生,不能光看年龄、学历、职称等东西,只有“德艺双馨”,既钻研学术,业务过硬,对病人又认真负责,才是一个好的医生。
  药贵不一定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有的患者患了一般的常见病,动辄就要求吃高价进口药、用高级抗生素,这也是一个误区。
  一个时期以来,抗生素的滥用曾给人们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四环素牙”,大多因为几十年前应用四环素不合理给患者造成的。如果现在仍给患者滥用抗生素,谁能保证几十年之后不会再有新的后遗症出现呢?合理用药不仅是医生的责任,也是患者应遵守的规则。在患病后,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辨证论治,而不是以金钱论“英雄”,这样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人们关注和投资健康本是件好事,但这其中仍存在不少误区。如:什么人应使用保健品?用什么保健品最好?怎样应用保健品才能更好地强身健体等等。从医学角度看,对于一些大病初愈、久病之后、年老体弱之人,可以用一些保健品辅助治疗、恢复体力;而对于一些身强体壮的儿童及青年人,他们更需要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抗病能力。关于保健品的质量问题,大家也要睁大眼睛,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其实,人的一生总会患这样那样的疾病,也难免会和医生打交道。在患病后,关键是要保持良好心态,“走出误区,学会看病”,只有这样,才能积极配合医生,迅速地恢复健康。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营养问题困扰百姓生活
营养“缺乏”与“过剩”,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结论,已成为我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两大难题。
  《大众医学》杂志最近发起了一项关于百姓餐桌营养的调查,范围涉及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名营养专家。专家们认为,我国老百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十大营养问题分别为:肥胖、营养与心脑血管病、营养与糖尿病、营养与高脂血症、热量过剩、缺铁、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缺钙、营养与肿瘤、膳食纤维不足。而这些营养问题均可归结为“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原因。
  营养不足:老问题尚未解决
  “尽管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跨入或接近小康生活,但营养仍是个大问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所葛可佑研究员认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管理、教育、科学普及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我国老百姓的总体营养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疾病迅速增多。”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和7省、市儿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情况欠佳。0—5岁的儿童,身高达不到标准的占1/3,有些西部贫困省区甚至高达一半以上;体重达不到标准的,城市儿童达5%—8%,农村儿童约为20%。
  近年来,我国儿童的体重不足改进较快,但身高不足改进较慢。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低于同龄的日本人,11—14岁孩子的平均身高比日本人矮2—3厘米,有些贫困农村的男生较日本学生矮3.3—3.9厘米。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缺乏某些微量营养素有关。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儿童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供给明显不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宋善俊教授指出,缺铁性贫血已成为我国最普遍的营养素缺乏病,在城乡居民患病率中,男性达10%、女性在20%以上、孕妇高达35%。
  营养失衡:新问题接踵而至
  近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消费发生了很多变化,突出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及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谷类和豆类的摄入量减少。由于热量过剩,超重与肥胖率大幅度增加,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葛可佑研究员介绍说,1982年,我国成年人体重超标的仅占6.6%,1992年上升到20.7%,目前这种增长势头还在加剧。如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5%。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的比重也在迅速增长,与10年前相比,目前我国7—18岁学生营养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明显减少,而超重或肥胖却增加了两倍多,结果导致营养正常的学生比例反而下降。肥胖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又是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胆囊病、高血脂、高血压、骨关节炎等疾病的促进因素。例如,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在迅猛增加,1979年患病率为0.67%,1997年达3.21%,全国共有患者3850万人。因糖尿病死亡者1991年为5万人,1998年达10万人,预计到2010年可能达到38万人。
  三管齐下:改善国民营养状况
  合理摄取营养,最为重要的措施是调整一日三餐的膳食结构。中国营养学会曾制定了《中国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对如何合理调配膳食提出了建议。专家建议,我国老百姓餐桌上应增加奶类食品、豆类食品及更多的蔬菜和水果,对农村和西部人口来讲,还需适当增加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品。
  在主要食物中强化某些微量营养素,是一种大范围改善食物营养的有效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面粉中强化钙、铁、维生素B1等已有数十年历史,我国的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的做法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声誉。近年来,我国在酱油中加铁预防贫血的实验也取得一定效果,目前,正计划开展在面粉中强化微量营养素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有一个互相平衡的关系,并非多多益善。所以,应补充膳食中比较缺乏的营养素,补充量要适当,警惕摄取某些营养素过多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毕竟营养素补充剂不是药,不要期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张建松)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保健产业需要阳光政策
据新华社电 (记者孙浩、朱旭东)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黄明达认为,目前国内保健品生产经营面临着源于现行政策法规的三大困惑。
  第一,卫生部仅受理和审批22项与人体健康相关的保健功能的申报,而且由最初的同一产品可至多申报3至5项功能改为只能申报1至2项保健功能,使得理论依据不同、配方组成不同、原创设计不同、功效用途不同的产品都挤入这22项“功能箱”内,简单而程式化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和近乎“千人一面”的包装标签,使产品经营从申报开始就进行着同质化竞争。
  据卫生部统计分析,在已批准的保健食品中,70%以上所申报的功能集中在调节免疫、调节血脂、抗疲劳、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耐缺氧、改善睡眠、调节血糖、减肥、补钙等方面。如此高度集中的保健功能和极其简单的产品说明,很难体现出产品差异和科技含量。
  第二,占申报品种总数70%以上的保健食品,是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组方配制而成的。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但卫生部允许保健食品配方中加入的中药成分仅有87种,加上允许用于保健食品的动植物原料114种,总共才有201种。这就使得中国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和五千年的医学实践成果不能更多地应用于当代的保健事业,也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同时还限制了企业的源头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企业的恶性竞争。
  第三,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养生讲求“药食同源”,讲求疾病“三分治、七分养”,以人为本,扶正固本,注重整体效应和稳态调节,促进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中国目前所实施的保健食品评审技术标准是基于现代医学体系下的思维模式和专业背景,因此不能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悠久丰厚的传统养生文化和医学实践成果。
  西方对于保健品的生产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很值得我们借鉴。中国保健品的发展面对的是西方不同的游戏规则,要想拓展生存的空间,有关专家呼吁,产业界、学术界应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政府有关部门更应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我国肝移植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图为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护人员向国内首位换肝女于发琴健康成长5周年表示祝贺。陶明摄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诺和关怀”糖尿病知识普及活动举行
  本报讯 近日,“诺和关怀俱乐部”会员大型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城区以及远近郊区县的4000多位糖尿病患者,参加了由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主办的此次活动。
  来自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04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等医院的专家为患者进行了义诊和咨询。同时还设立了“诺和关怀俱乐部”、“糖尿病知识”、“糖尿病患者来信”等多项综合展览。
  “诺和关怀俱乐部”自2001年成立以来,通过定期向会员免费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和患者通讯、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服务活动,向会员传播糖尿病知识,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喜爱。目前诺和关怀俱乐部在全国已有近10万会员。(伍莲)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传统补肾方式急需推陈出新
  本报讯 肾病专家张大宁日前指出,古老的中医传统补肾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人的肾问题,需要推陈出新。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大宁认为,人随自然与环境而改变,而现代的环境与社会,与千年前相比已迥然不同。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变化(如饮食结构变化),长期肾虚会导致“肾虚血淤”之症,导致人的过早衰老和百病丛生;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社会生活紧张、节奏加快,压力过大,都会使许多毒素淤积在人体内。21世纪的“肾”,已不是11世纪时的病理概念,如果依然沿用过去的补肾药方,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
  对此,张教授提出全新的“补肾、活血、清毒”三合一补肾法。补肾要“平”,活血要“缓”,清毒要“畅”,只有同时做好“补肾、活血、清毒”,才能解决好现代人的肾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医学模式应该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很多专家进一步提出,应该加入环境因素,将治疗变得更系统更完整。张教授认为这是未来中医、西医发展的方向。
  张教授介绍,目前市场上众多的中药补肾产品效果不佳,既不能马上见效,也难以在长期服用后有明显感觉,一些人因此走入了用西药补肾壮阳的误区,或者把性健康问题简单地归结于“肾虚”和“补肾壮阳”。事实上,如果不明医理,滥用补肾壮阳药品,短期内有些效果,却会透支生命,导致健康水平的下降。(晓白)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不吐不快

  拿出医生的宽容来
  柳依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感到身体乏力,食欲不振,于是到某家著名的综合医院作了一次体检。医生翻了翻检测报告,轻描淡写地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她自然想问个清楚,拿着检测报告认真看起来,不想医院的大夫不屑一顾地说:“是学医的吗?能看明白吗?即使和你讲,你也未必能明白。你这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以后别净忙着挣钱,好好休息就行了。”
  这样的冷嘲热讽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一个人不得病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医学知识是多么缺乏。我对自己的身体一向知之甚少,如今各种各样的头疼脑热开始光顾,不得不走进以前很少光顾的医院,没想到常遭到医生的质问,“你到底是哪疼呀?肠胃还是阑尾?说准确一些。”说实话,有的病人根本讲不清自己的病情,所以才需要医生来帮助判断。
  其实,即使是面对比较无知的患者,医生也应该宽容一些。在诊疗工作中,医生还会碰到一些不懂装懂,说着外行话自以为内行的患者,一些患者还喜欢自己看看书,或者东打听西打听问一些不搭界的话题,挺让人烦的。是耐心向患者解释,还是揪住患者的误区不放,体现出一个医生真正的修养。用恰当的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反之只能伤害患者的自尊,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隔行如隔山,医生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对很多病人却是难题,而医生离开了自己的本行,谈论起未知的领域同样会露怯。医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多从患者的角度想一想,这样医患之间的诸多矛盾也许就不存在了。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我的就诊经历

  谁是谁的上帝
  每个人的就诊经历虽然不同,但其中的辛酸应该是相似的,仅举以下几例:
  如果没有我的问
  妻子怀孕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说需要输液,开了方让我去取药。我去药房拿药时,问了一句:“患者是孕妇,这里面有孕妇禁用的药物吗?”拿药人员随手就指出了两种不能用的药。我又返回去让开方的医生给换了药方。
  医院的各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内部机制,以保证患者的绝对安全,试想,如果没有我那一问,真不敢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
  等一下是多久
  抱着刚出生两天的孩子去注射室打针,护士准备好了正要打时,进来一个医生找她,她放下了针管对我说:“等一下”,就出去了。原来那个医生是来给这个护士介绍对象的,她们在楼道里说话,足足说了一个小时,才给孩子打了针。说实在的,我抱着个孩子,站得腿都麻了。
  出院后,因为给孩子上户口需要验血型,我抱着刚出生10天的孩子又来到医院化验室,医生正在打电话,看见我来了,对我说:“等一下”,这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她放下电话了,没想到她又说:“等一下”,就出去了。
  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对待患者,尤其对待老幼病残患者,应该多一点责任心,莫让其他来医院的人像我这样“等一下”了!
  叫人吃惊的特价药
  晚上,孩子突发急性结膜炎,去医院拿了瓶氧氟沙星滴眼液,9.7元一瓶。第二天,我去医药商场一问,一瓶才1.7元。开始我还以为该医院收错了钱,就拿着收据去收费处核对,一问才知道,这种药医院就是卖9.7元一瓶。
  医院里的药一般均比商场里贵一些,高出合理的百分比病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此这般悬殊的药价,着实令人吃惊。
河北读者 王军锋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我的就诊经历

痛苦的拔牙经历
去年10月12日,带女儿到省城看牙。上午8时,我们来到了位于繁华路段的口腔医院。这里医疗设施豪华,我心里很塌实。然而这里挂号和排队等候的混乱难以想象。好不容易等到叫我女儿进去,一位姓汪的主治医生接待了我们。我女儿胆特小,怕拔牙。我一个劲儿安慰她别怕。这时那位姓汪的主治医师很不耐烦地请我闭嘴。甚至连我介绍女儿的牙齿情况,他都显得有些不耐烦。随便问了问情况,他开了一张单据:拔牙费10元,便让我到一楼去交费,在我下楼交费的当儿,他已经开始给女儿做拔牙手术了。
  拔牙过程中那位“严肃”的汪医师自始至终绷着脸。女儿也一直是在紧张中度过的。拔牙结束了,我问医生多长时间可以吐掉棉球,多长时间可以喝水吃饭,医生更不耐烦了“你怎么这么多问题……”
  离开口腔医院时,我在走道上看见一个“病人选择医生”栏,才知道这位汪医生还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医师呢!我想要真是让病人选择的话,这位医生恐怕要失业了。安徽读者 吴言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健康管理浮出水面
  春节期间,某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意外地获得了公司赠送的健康会员卡,凭着这张卡,他们在新的一年可以享受北京颐和健康顾问中心提供的免费体检、建立全面的健康档案和健康计划,同时还可享受免费的健康咨询和上门服务。
  临床医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细化了,但人们的病却越来越综合了。我们往往是今天到一家综合医院去碰一碰运气,明天又道听途说去看专科医院;西药还没吃完,又惦记着去看看中医。不但缺乏系统而且没有连续性,病情容易反复,即使病好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医生的药起了作用。我们的健康如何进行系统管理?
  于是健康管理浮出水面。北京颐和健康顾问中心就是一家从事健康管理、保健医疗、健康咨询、医疗经纪的专业服务机构,他们提供的会员服务既包括个人的健康计划,也有针对夫妻和全家的家庭健康咨询,还有为公司与企业提供的商务健康计划。
  在这里聚合了10余位曾在中央保健局工作的资深保健专家,拥有专兼职主任级医疗专家百余位,是卫生局正式批准的专业医疗机构,可以满足大多数会员的健康需求。
  很多患者在寻找名医良药时,经常苦于没有一个准确的信息来源,挂不上号住不了院,有钱都不知道怎么使,而对于那些重症顽疾患者,病情的反复、四处的奔波已经使他们身心俱疲,今后该如何治疗成为他们的心病。更有一些患有少见病的病人,包括有难言之隐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该去哪家医院看哪个科室。这些病人都是北京颐和健康中心的潜在用户。一流的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而优秀的服务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李芝)(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