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小科室到“国家队”
  ——记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新华社记者 胥金章 本报记者 胡健
  在重庆歌乐山脚下,每当群众看到有直升机降落,就知道又有一名重度烧伤病人被送来了。当地群众常常引以自豪:这儿有世界第一流的医疗机构——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但很多当地人并不知道,这个研究所曾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领先”和“中国之最”:
——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烧伤专科病房,填补了烧伤医学在我国的空白;
——最早在国内系统开展烧伤实验研究;
——最早在我国发起并承办了国际烧伤学术会,把我国烧伤医学研究成果推向了世界;
——成功救治不同烧伤程度的患者15000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治疗水平国际领先。
  当年小小的三人烧伤治疗小组,靠着艰苦奋斗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成果最多的烧伤研究所
  早在40多年前,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出现成批烧伤伤员,一名叫黎鳌的普通外科医生发出了中国不能没有烧伤医学的呼吁。为此,他把一份请战书和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交给了组织。于是,一个仅有3名军医,6张病床,20平方米的我国第一个烧伤专科病房在三医大西南医院悄然诞生。从此,黎鳌和他的战友们开始了一门新兴学科的执著探索。
  国内没有前人经验可循。为了掌握烧伤防治的基本规律,在黎鳌的带领下,科里的医护人员常常吃住在病房,24小时轮班,眼睛瞪得溜溜圆,不间断地监视着患者的病情,记录了一系列宝贵的资料数据;梳理了千头万绪的病情反映;构划了分门别类的治疗方案。传统的包扎治疗法难以避免细菌的繁殖,他们大胆地采用暴露疗法;全国盛行的危重病人陪床制易产生交叉感染,他们果断地采取了医护人员整体护理制;当时流行的“彻底清创”不利于创面愈合,他们毅然改为适时“简单清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扭转了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也使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中迈出了可喜一步。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医学科学发生和孕育着沧桑巨变。为了抢占新的制高点,在“九五”期间,他们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广泛地与烧伤学结合,新建了细胞信号转导联合实验室和组织移植实验室;深层次拓展学术交流,邀请了45名国外著名学者来烧伤研究所讲学;加强网络建设,铺设了医学信息高速公路。这些紧跟时代和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构建了烧伤研究所发展的新平台,近几年获国际、国家、军队高层次课题项目16个,科研基金1500多万元。
几十年来,三医大西南医院的军医们正是靠着这样一种对事业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才使我国烧伤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当年小小的三人烧伤治疗小组,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四个病区、120张床位、上百名科研人员、9个实验室、10000平方米工作场地的国内最大、成果最多的烧伤研究所,成为世界烧伤治疗“四大家族”之一。他们编写专著50余部,其中《烧伤治疗学》是我国第一部烧伤医学专著;获得了首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医学领域里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近百项高层次奖励,被誉为“中国烧伤医学国家队”。
“外国专家能办到的我们要办到,外国专家办不到的我们也要努力办到!”
美国一知名医学杂志转载烧伤所的经验时,编者曾写下了这样一句按语:“有志于治疗烧伤者,请认真读一读中国医生的经验。”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在北大讲演时说:“中国的烧伤治疗是先进的,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烧伤研究所就瞄准了国际难题。当时,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救治深深困扰烧伤医学界,当时国内外无成功救治的先例。国外的医学教科书甚至断言“烧伤面积超过50%的病人不能治愈”。但是,烧伤研究所的军医们偏不信邪:“外国专家能办到的我们要办到,外国专家办不到的我们也要努力办到!”
他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论证,实测了国人体表面积,制定了我国体表计算面积新九分法;通过大量病例,总结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输液公式,使大多数烧伤病人能平稳度过休克期。如此这般,救治70%、80%、90%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记录不断被他们一代又一代人刷新,其救治水平明显高于号称世界一流的美国烧伤中心。
曾经,吸入性损伤(因火焰等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气道造成的损伤)的治疗是一个国际难题,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是烧伤治疗领域的领先者。国外医学科研人员无法设想的是,一只廉价的高压锅怎么能改造成动物致伤器,一个旧心导管如何能代替实验用的漂浮导管……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烧伤研究所首先选择了吸入性损伤作为突破口,组织全校20多个科室、百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协作攻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历经数年的艰苦努力,先后完成了40多项100多个分题的研究,得到了几万个实验数据,基本弄清了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摸清了发病规律,提出了呼吸道烧伤早期肺水肿的诊断和发生机制新见解,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继承认和证实,破解了这道世界性难题。1994年,美国烧伤学会把国际烧伤的最高奖“伊文斯奖”郑重地交到他们的领头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黎鳌教授的手中。
为了解决另一道国际难题——揭开“肠源性感染”的奥秘,他们寻找其间的一粒细菌就花了近20年时间。那天,当马利博士用电子显微镜锁住了那颗带荧光素标记的细菌时,全所研究人员无不落泪。在此后的一次国际学术会上,马利代表研究所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中,肠源性感染起重要作用”的新鲜论断。会场上,世界著名烧伤专家戴切激动地说:“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你们却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了不起!了不起!”
不断创新进取,不断攻克难关。为了解决治疗大面积烧伤皮源不足的难题,他们组织人员对延长异种皮存活进行研究,获得成功。随后,他们又首先在国内成功培养人皮细胞并用于临床。并将最新科研成果如早期一次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损害、肠源性感染的防治、延迟快速复苏治疗、烧伤“休克心”的防治、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吸入性损伤、早期肠道喂养等大胆运用于临床治疗。他们创造出了惊人的业绩:大面积三度烧伤病人治愈率达95%,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外出抢救危重及成批烧伤病员数百次,达110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98%。
烧伤研究所“树壮草茂”,一个院士带出了13名正副院长、47名科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
烧伤研究所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一流学科,是与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分不开的。
烧伤所40年来“树壮草茂”,在黎鳌院士带领下人才辈出,先后出了13名医院正副院长、47名科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145名副高以上医学高级人才。
1985年,国家科委为该所颁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1.5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对于这笔奖金的处理道出了同一个心声:我们的路还长,为了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这笔钱就不要分了。于是,“全军烧伤医学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宣告诞生,其奖励范围囊括了全军的烧伤领域。这在当时国内科技界成为一件新鲜事。
1996年,黎鳌又将自己获得的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的10万元奖金和首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的5万元奖金捐献给第三军医大学。学校决定用这笔钱设立“黎鳌基金”,奖励全校中青年科技英才。黎鳌逝世后,他的老伴汪素娟又将各界送来的3.2万元慰问金,捐献给了烧伤基金会。
为了激励后人,使烧伤医学有奋发向上的新一代,一批老专家主动辞去各种领导职务、学术职务。他们利用自己在国际医学界的声望,把一大批年轻人引向学科前沿,先后选派数十名青年英才赴海外深造。后来,这些人都相继成为烧伤医学的栋梁之材。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青年学者黄跃生,用了整整3年时间在临床一线搞课题研究,率先大胆提出了烧伤后肝脏损害防治新方法。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后,国际烧伤外科学权威亨得教授专门为此撰写评论,肯定了这项成果。同时,黄跃生还以精湛的医术,先后成功救治烧伤患者4500例,总治愈率在99%以上,居国内外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路 新突破 新局面 新举措

  发展园区经济 打造旅游通道 推进城镇建设
山西依托高速公路构筑“经济脊梁”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现在,前进方向已经指明,大政方针已经确定,要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为及时介绍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各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本报从今天起在一版推出“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专栏。
  “太行吕梁夹中间,山道崎岖路难行”,曾是山西省交通窘况的真实写照。如今,山西交通面貌大为改善。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山西省确立了加速推进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重点做好产业布局结构性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快城镇化进程三篇大文章。这一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思路,目前正在三晋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本报太原2月10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全长666公里、纵贯全省南北的高速公路两翼,特色园区星罗棋布,花园城镇众星捧月,旅游景点串珠成线,这是刚刚绘就的山西省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经济带规划图描绘的鼓舞人心的画卷。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山西省正紧锣密鼓实现这一小康蓝图,并将在5年之内,形成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为主的产业群。到那时,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就会成为带动全省经济腾飞的“经济脊梁”。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有关调查表明,沟通省域南北的纵向通道不畅,省内11个市、地区单兵作战,全省经济一体化程度低,致使资源大省的优势难以发挥。2001年开工建设的大运高速公路,涉及全省8个市、地区,25个县、122个镇、455个行政村,这一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1%。如今,大运高速公路已通车530公里,今年内将全线贯通。如何让这一投资200多亿元的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山西省委、省政府对照十六大精神,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找准思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加速推进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建设。
  行驶在已通车的侯(马)运(城)高速公路上,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告诉记者,山西将首先围绕大运经济带发展特色园区经济,实现沿线产业布局的结构性转变。大同、宁武、偏关等3市28个县地处大运沿线北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省里拿出4000万元,用于当地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及良种工程建设,并建立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在大运中南沿线,临汾、侯马、运城等3个地市所辖的6个县,广建特色农业园区。在大运中线,以省城太原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太原市成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仅高新技术开发区入园企业就达1163家。
  山西还决定以大运高速公路为依托,打造黄金旅游通道,整合旅游资源。省委提出,今年将针对旅游景点“优势在多、劣势在散”的特点,抓紧改善旅游环境,实施“大旅游”战略。大同市投资3.2亿元进行109和209国道改线,投资14亿元新建59公里的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投资1920万元修建39.16公里的云冈旅游专线公路。目前,以省城太原为中心,抵达大运高速公路沿线任何一处景点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整合大运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功能、走城乡经济一体化道路,是山西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之一。省政府提出,依托大运高速公路经济带,每年推进35个重点小城镇建设,向大运沿线有序集中,加快城镇化步伐。为建设生态城镇,山西决定,经济带两侧一公里内严禁采矿活动,彻底治理污染,沿高速公路两侧种植50至100米宽的绿化带,营造“千里绿色走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任理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本报于去年12月12日起在理论版《学习通信》专栏刊发“学习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文章,就报告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理论观点,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稿,一篇一题,已发表10多篇文章。为了促进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深入,应读者要求,“学习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文章,从今日起改在一版继续刊登。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任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完善需要新的实践提供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偏狭封闭、万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历史。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新的实践说的是我们各项实践的与时俱进。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表明我们党坚持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毕生注视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情况,始终根据科学和实践的新发展来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和实践,为后代马克思主义者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由于近100多年来实际生活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所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任务空前迫切而艰巨。江泽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四个一定要”的论述,对这一点阐发得极为深刻和精辟。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只能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如果一切都要先看本本上有没有、老祖宗讲过没有,本本上有的就一句也不敢改,老祖宗没有讲过的就一步也不敢迈,那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创新局面。在新的世纪,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面对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就必须按照十六大报告所要求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始终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从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
表示相信中坦、中非友谊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二月十日电 记者刘正学报道:正在坦桑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十日上午在达累斯萨拉姆会见了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李瑞环在会见时指出,不忘别人的好处,想着别人的难处,这是中国人立身做人、处世交友的重要原则。相信中坦、中非友谊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李瑞环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姆卡帕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坦桑尼亚自独立以来,一直保持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被誉为非洲大陆上的一块“和平绿洲”。近年,姆卡帕总统阁下领导坦桑尼亚人民在维护团结、稳定的同时,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中国人民对此十分赞赏。
当谈到中坦、中非友谊时,李瑞环说:中坦两国相距遥远,但两国关系却十分密切。中国与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诸多非洲国家是全天候的好朋友。长期以来,非洲国家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给予中国宝贵的支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非洲朋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把我们抬进联合国”;永远不会忘记,是非洲朋友在许多国际场合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作为朋友,我们十分关心你们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对你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作为朋友,我们也十分了解你们的处境和愿望,过去力所能及地提供了一些帮助,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做一些事情。
李瑞环强调,不忘别人的好处,想着别人的难处,这是中国人的立身做人、处世交友的重要原则。“贫贱之交不可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格言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利他”是中国人的道义原则,凡事都设身处地地想,替他人着想,换个位置来想,在中国人的眼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别人、理解别人,才能真正找到“知己”、“知心”、“知音”。
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是老朋友、好朋友,我们希望并相信,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经受了历史考验的中坦友谊、中非友谊,一定会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姆卡帕总统请李瑞环主席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并对李瑞环主席访问坦桑尼亚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坦中两国关系良好,这种关系是坦中两国老一代领导人开创的。在两国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共同的努力下,这一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本人将努力使这一良好的关系继续保持下去。
姆卡帕说,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姆卡帕说,中国人民和政府在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帮助。对此,包括坦桑尼亚人民在内的非洲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9日晚,姆卡帕总统举行晚宴,欢迎李瑞环主席到访。(附图片)
  2月10日,正在坦桑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达累斯萨拉姆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还绿茵场以洁净
  金海
  据报道,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近日发出一份处罚决定:对涉及“黑哨”的6名“送钱人”处以“终身禁赛”,另有6个相关足球俱乐部受到罚款处罚,6位俱乐部总经理被严重警告。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公平竞争。如果体育赛事由“黑哨”操纵,不仅是对运动员和观众的亵渎,也会败坏社会风气,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
  中国足协此次大范围处罚涉及“黑哨”人员的决定,有两点特别值得称道。一是对涉及送钱的有关人员和有关俱乐部,绝不手软;二是一经查明采取不正常手段给裁判送钱者,绝不姑息。
  还绿茵场以洁净,是裁判员和运动员以及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强烈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毫不含糊地清除各种球场污垢,加大处罚力度,使失德者付出沉重代价。人们有理由相信,净化球场环境的新举措,不仅会为体育界赢得良好声誉,也会为社会带来文明之风。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村民争种撂荒田
  本报记者 周立耘
  春节期间的三湘大地,久雨放晴。
  家住常德市武陵区芦山乡玉带桥村的村民徐兴胜,刚过完年便领着妻子,来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开沟排水,除草积肥。“过年过节,怎么也不多休息两天?”记者上前攀谈。老徐放下手中的活儿,答道:“去年,我家种了7亩多田,各种税款加在一起仅600多元,比往年减少了一半,这个负担我们能承受。今年,我得好好合计合计。”
  村干部介绍说:早几年,村民因不堪重负,纷纷抛弃责任田外出打工谋生,使这个不足2000亩耕地的山村,撂荒面积达300多亩。去年普遍实施的“费改税”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大幅降低,农民种田积极性再次高涨,300多亩撂荒田早被人抢种一空。眼下,许多村民放弃节假日,正积极准备春耕生产。
  乡长周建政告诉记者:“费改税”等一系列农村优惠政策的实施,消灭了愈演愈烈的撂荒现象,缓解了农村的各种矛盾,许多村民不仅完成了当年的上交任务,还主动结清了过去多年的欠账。“现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长春构建高标准绿化生态体系
  吉林省长春市日前正式启动该市西部、西北部抗风御沙林工程,在未来20年,将构建一个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的绿化生态体系。今年该市各城区每个乡镇至少要造一块10公顷以上的片林,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
  同时抓好绿色通道建设、“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江山)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宁夏全面推行节水措施
由于黄河上游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宁夏灌区的春灌。为此,宁夏今年以来加大节水型农业投入,各地积极引导农民大幅度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推行节水措施。宁夏坚持应急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把打井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结合起来,决定投资2亿元在灌区打井4000眼,解决好下游灌区60万亩农田的保灌问题。(周志忠)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河南120万农民告别“饮水难”
  河南省从去年起开始实施的农村饮水工程,目前已使120万农民告别“饮水难”。河南水资源非常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1/5。去年以来,河南省用于解决农村“饮水难”问题的资金已达3.5亿元,建塘坝、引山泉、截潜流等工程14.5万处,切实解决了120万人、4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戴鹏 王明浩)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辽宁省丹东市从事草莓种植的农民有12万户,草莓种植面积11万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区和出口基地。图为2月10日,丹东东港市新城区沟北村农民万太生和5岁的儿子万云鹏正在采摘草莓。
  新华社记者 李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