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发挥开发性金融促进制度建设的作用
陈元
  内容提要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等的竞争,而且是体制竞争。体制不完善,制度落后,就容易由局部性经济波动引致系统性、灾难性后果。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走过了政策性金融的初级阶段,正处于以国家信用参与经济运行、推动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阶段,应立足于“五个统筹”,通过融资,积极进行制度建设和市场培育,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为开发性金融提供了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
  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等的竞争,而且是体制竞争。体制不完善,制度落后、脆弱,科技发展、生产力运行等就缺乏有力保障,市场效率就低。大凡经济强国,必有强健的经济体制为支撑。近年来,尽管一些发达国家财务丑闻频出,但由于其经济体制比较完备,有较强的革新和纠错能力,就能把负面影响限制在较小范围而不至于扩散全局。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体制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市场制度不健全,任何局部性经济波动都有可能造成系统性、灾难性后果。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制度不完善和体制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决定》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连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动荡、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制度有待建设和完善。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制度建设,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和效率,放大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快推进体制建设,可以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第四个推动力,它的作用是整体的、覆盖全局的。
  微观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能够承受各种危机冲击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这样一个体制,就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保障。微观制度、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制度包括法人、法人治理结构、所有制、产权等;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会计标准、支付、信用、业绩考核和执法等方面。微观制度决定着社会经济细胞的健康水平,金融基础设施决定着社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持,但不能相互替代。
  开发性金融对制度建设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开发性金融是适应制度落后和市场失灵,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从各国的实践看,开发性金融通常为政府所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用建设制度和开发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及相关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国家开发银行在1994年成立时,国家赋予的职能任务是集中资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基一支”)的大中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并对所投资项目在资金总量和资金结构配置上负有宏观调控职责。在资金短缺的条件下,开发银行负有宏观上防止基建盲目膨胀引发通货膨胀和微观上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两个层次的调控责任。开发银行成立之初,主要是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亚洲金融危机后,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配合和扩大投资拉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开发银行立足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发挥国家信用的高能量,以融资为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在所及领域推进市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缺损和市场失灵,实现了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双成功。
  坚持开发性金融的业务领域。开发性金融一般不直接进入已经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沿着政府路径,从尚不成熟的市场做起,运用国家信用的高能量,通过融资支持项目建设和所涉及的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缺损,实质是政府信用、政府协调下的一种创新。只要存在市场等制度缺损而又有光明市场前景的投融资领域,并能够通过制度建设、整合体制资源取得盈利,就是开发性金融的业务领域。
  建立“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开发性金融机制。开发银行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选择市场出口三个环节,以未来的整体市场空间为依据,以政府协调下的治理结构弥补单个法人治理结构的不足,推动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心内容是:开发银行通过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共建协调高效的融资平台、信用平台。开发性金融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广义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孵化过程,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市场四方共建信用和体制的过程。
  实行投融资民主的治理结构。开发银行立足信贷融资,引进和运用资本市场原理,加强贷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打破行政审批和少数人决策大额贷款的做法,建立电子路演评审制度,有效控制了新增贷款的风险。同时,在财务体制上不断完善政策制订、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三权分立的制约机制,提高财务经费分配和支出的透明度,让群众参与预算制定和评议复核,防止腐败的产生。开发银行还借鉴“三讲”教育巡视组的经验,成立党建巡视组,有效解决了总分行信息渠道不畅、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等问题。通过实行民主办行,建立投融资决策民主和财务民主制度,完善内部责任制和群众监督制度等措施,有效防范了银行的风险。
  准国债性质的开发性债券和金融的资产管理相结合。开发银行债券具有准国债性质,但资产管理不同于财政和国债的管理,也不同于商业金融的管理,而是以政府协调强化金融资产管理的方式,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效益。开发性金融是介于国债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的领域,以政府协调强化金融资产管理的方式来防范风险,把政府协调和金融资产管理相结合,中间有资产管理的巨大空间。
  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在完全市场化的体制中,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运行。但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是政府和市场要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发挥政府信用的高能量,推动市场建设。近几年,开发银行以融资为杠杆,积极推动政府协调,把政府协调的组织优势用于治理结构建设、法人建设、现金流建设和信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把国家信用和市场业绩相结合。开发银行抓住开发性金融的发展机遇,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对项目管理和金融体制现代化方面的积极影响更加显著。到今年三季度末,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7%,经营业绩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的统一。在当前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发银行从市场和业绩一侧,把不同的目标和利益统一起来,利用融资优势推动政府信用的协调,巩固国家信用,有利于提升公众信心,带动社会信用发展。开发银行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而是用建设制度和开发培育市场的方式,在体制资源的整合中保证资产安全和取得盈利。从实践来看,国家信用和市场业绩是能够统一的。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总结开发银行这些年的工作,就是用融资促进业务领域内的体制建设,通过逐笔融资推进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和信用四个方面的建设,弥补制度缺损,以优质的资产支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在整合体制资源中取得盈利。开发银行在企业发展初期的困难和将来的发展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用国家信用熨平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有效覆盖和承担单个项目波动的风险,降低成本,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发育落后、社会信用缺损的条件下,开发银行利用信贷融资实现了债券的功能,并通过严格监管,保证了资金使用的效果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来看,开发性金融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政策性金融初级阶段,开发性金融作为政府财政的延伸,以财政性手段弥补市场失灵。第二阶段是制度建设阶段。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参与经济运行,推动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到了第三阶段,市场得到充分发育,各类制度完善,国家信用与金融运行分离,经济运行完全纳入市场的轨道,开发性金融也就完成了基础制度建设的任务,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运行。目前,开发银行已经走过了政策性金融的初级阶段,正处于制度建设阶段。
  立足“五个统筹”促进制度建设
  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对开发银行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发挥作用的层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银行将立足于“五个统筹”,对开发性金融作用进行新的探索,以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为目标,与各地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把多年来在基本建设领域中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拓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放大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作用,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以国际先进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开发性金融的方向,就是继续以建设制度和开发培育市场的方式实现政府意志,弥补制度缺损和市场失灵,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坚持国际先进的市场业绩,就是不靠向政府要政策维持生存,而是要在先进市场业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否则,就只能解决单个项目的融资需要,无法进行制度建设和市场开发,实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根本目标。这是从国情出发,以市场为基础,把政府、市场和开行实践综合起来考虑的。
  由“两基一支”建设的主力银行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锋。目前,我国传统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已得到了缓解,但“两基一支”建设的任务远未完成。由于市场体制的缺损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难点和热点,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新的“瓶颈”。开发银行的业务领域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用建设制度和开发市场的方法,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缓解“瓶颈”,克服资源约束,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瓶颈”,打通融资渠道,把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践成果拓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支柱上来,积极以融资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就业、“走出去”战略、公共卫生、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开发性融资机制,覆盖开发性金融领域的风险。开发银行将以信用建设为主线,把开发性金融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优势结合起来,把准国债性质的开发性资金和金融的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完善开发性融资机制,推动政府、企业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信用主体和投融资平台建设,解决投融资治理结构落后、法人建设不完善、现金流不足和信用建设缺损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开发银行对项目法人进行孵化、考核、培育、完善,使国家信用、开发银行信用、地方政府信用转化为企业信用。从制度建设、体制创新和市场开发上支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者为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刘粤军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素质的过程。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新的学习理念,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反过来,一些没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通过勤奋学习,同样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成为人才。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却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走的就是自学之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满足于有文凭,习惯于吃老本,不思进取,结果是不进则退,影响工作和事业。因此,每个人都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的生存发展提出的要求。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问题非常重视,把它列入发展战略,有的还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人在学习问题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学”永逸的现象还不少见。这是十分有害的。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社会不断发展,学习永无止境。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观念,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比学习内容更重要。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要真正取得成效,不能停留于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科学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有些人看起来也在整天学习,但效果却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有的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等等。有三种学习方法值得提倡:一是精读法。宋代学者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精读就是对一些重要书籍反复学习,切实领悟其精髓。二是讨论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能够开启思路,激发潜能,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总结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对学习计划进行检查,看看哪些完成得好,哪些打了折扣,原因是什么,经验教训是什么,今后应怎么办。这样,才能找出规律所在,使学习富有成效。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富有创意 情理交融
——《“三个代表”兴中华》评介
石仲泉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天玺撰著的《“三个代表”兴中华》一书,就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著。该书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概括为“兴中华”,并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分专题、设章节,建构著作体系,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读后让人感觉主题鲜明、论理充分、激情高昂、文笔酣畅。
  创新意识强烈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不仅从思想路线的角度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词是“创新”二字,而且书中的分章标题接连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创新,进行深入的阐述。同时,作者还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如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在当代世界两大进步潮流的交汇点上,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胜利前进两大潮流已融为一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既要使市场经济具有科学思想的“头脑”,使其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又要使它具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心脏”;等等。
  情理交融是该书的另一特点。文章要有好的社会效果,就要将道理讲清楚,以理服人;还要注入激情,以情感人。文章的激情,不是靠表面作秀,而是要“自然天成”,这与作者的性格、经历、情感等个人特质有密切关系。该书作者出身彝族,对作为56个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充满深厚的爱,对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但在近代落伍并遭受西方列强凌辱的祖国的伟大复兴充满企盼之情,对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坚定信念,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讴歌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溢于笔端,使该书文字优雅但无矫揉造作之感,叙述流畅而不铺陈,读来让人感觉到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感召力。
  作者曾担任过地方领导工作,现在又任党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的主要领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写政论文章可谓“驾轻就熟”。这使该书在立论上眼界比较开阔,有世界视野;分析问题既注重逻辑,一环紧扣一环,又旁征博引,运用丰富的资料论理;批评不能苟同的观点,能抓住要害,一针见血,没有空泛之感。当然,任何论著都不能说没有缺憾,比如该书中有的观点论理还不够充分,有的分析似还可展开一些。但这些都不影响该书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9版(理论)
专栏:

观念促发展与观念的发展
张保振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三个解放出来”,把观念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说明了观念的重要性。
  观念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反作用。要发挥好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观念本身也必须不断发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重在破。观念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没有继承就不能发展,但只有继承没有创新也不能发展。这就需要既继承又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思想冲破牢笼”,破除那些不利于发展甚至阻碍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抛弃那些落后于实际或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旧论断、旧认识。在继承中发展,就是坚持扬弃,既克服和抛弃旧事物、老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和继承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水平,使观念始终保持先进、促进发展。
  实事求是重在立。观念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对应的。经济发展暂时较落后的地区有时也可以拥有先进的观念,这是由观念具有的相对独立性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观念是可以学习、借鉴的,落后地区可以直接继承和吸收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一切先进的精神成果。这就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我、看待他人,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审视过去的观念、他人的观念,把重点放在立上,即立与实际一致、与客观规律一致的新思想、新观念,毫不犹豫地抛弃一切同实际、同规律不相符合甚至违背的旧思想、旧观念,使观念始终同客观世界以过程而存在着那样,不断前进着;使观念始终同客观世界以系统而存在着那样,相互联系着;使观念始终同客观世界以物质而存在着那样,永恒发展着;使观念始终同客观世界不是永存不变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那样,永远变化着、运动着,并像物质能产生形体、能量能产生运动、信息能产生多样化和有序结构那样,使观念通过思维的过程、智能的释放促进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
  与时俱进重发展。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观念的更新与发展固然要以以往的思想资料为前提,并可以借鉴他人的思想成果,但毕竟是物质“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恩格斯语)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产生先进的观念和思想,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经济建设是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抓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提转变观念这个总要求,不能就观念论观念,而必须落脚于与时俱进求发展、一心一意抓经济。通过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新人们的观念,不断把生产力推向更高的层次、更新的领域、更广的空间。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正确处理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武长顺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和正确处理公安工作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与公安队伍完成“三大历史使命”的关系。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明确了公安工作的目标。公安队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保卫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问题。公安队伍要适应改革,积极投身改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来看,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基本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也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是为了完成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历史使命”。这“三大历史使命”的核心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执政地位就无从谈起。只有正确认识公安队伍的历史使命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保卫改革发展稳定,真正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
  公安队伍建设与做好公安工作的关系。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带好公安队伍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战斗力的队伍,就要按照革命化、正规化、军事化的要求加强队伍管理。天津市公安局多年来的经验是:用过硬的“一把手”带出过硬的领导班子,用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出过硬的队伍,用过硬的队伍保证过硬的公安工作。要按照科学化、法制化和社会化的要求来推动和加强公安工作。科学化就是以信息化为主线,实施科技强警;法制化就是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社会化就是通过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编织起维护社会治安的网络。要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减少二线人员,充实一线人员,充实分局和派出所力量,全面加强公安基础工作。
  对法律负责与让人民满意的关系。实现对法律负责、让人民满意,必须注意防止离开党的根本宗旨讲执法,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注意防止离开执法讲“满意”,否则就会使“满意”脱离法制的轨道。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大多数群众满意与少数人满意的关系。在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法律负责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只有坚持对法律负责,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公安队伍自律与接受社会监督的关系。这实质上是一个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公安队伍的自律是主动的,如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局长接待日制度、民警座谈制度和上下级监督制度等。他律有社会舆论监督、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和群众监督等。接受社会监督是公安队伍他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努力寻求更好、更有效的监督形式,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
  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公安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有权、分散的特点,必须坚持从严治警,否则就容易出现司法腐败。从严治警,主要体现在民警进门前严格审查,进门后严格训练、严格教育、严格管理,违法违纪后严格纪律、严肃处理上。同时,公安工作十分辛劳,要面对并处理急、难、险、累等情况。只有从优待警,才能凝聚警心,增强战斗力。要把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结合起来,坚持严管与厚爱的统一。严管,就要严格制度,该管的管到位,使民警不想违法违纪、不敢违法违纪、不能违法违纪;厚爱,就要多为民警做好事、干实事,该给的给到位,改善民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民警的生活待遇。(作者为天津市公安局局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