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理论的科学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就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由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一次次的斗争和探索尽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最终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仍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传入中国,为当时的先进分子所掌握,并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真理,但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逐渐找到了科学对待、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式,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符合中国情况的新思想、新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
  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胜利地完成了这个历史伟业。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复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成功地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巨大进展。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开了广阔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胜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强大理论武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所有这些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又都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些执政多年的老党、大党先后下台,有的甚至衰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长时期的奋斗和建设,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成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既是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顺应世界潮流,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些都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向。今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吸引人民、凝聚人民、团结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求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要求我们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又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历史伟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有许多新难题需要研究解决,许多新领域需要艰苦探索,许多复杂局面需要从容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认识,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做到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根本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正面临从机械化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化向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化的重大转折,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统一和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经济强盛、政治昌明、文化进步的全面复兴。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的。立党是为民,执政是为民,发展是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努力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增添新力量。(执笔:蒋斌 韩安贵)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企业家的世界眼光
赵新先
  茫茫太空中有一个蓝色的星球,这就是地球。蓝色的地球上有浩瀚的大海、绵延的高山、蜿蜒的河流、广袤的平原,这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连童稚未脱的小学生都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没有人再愿意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人再可以停留于老死不相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眼光便成为人们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可缺少的素质和境界。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出现了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要么主动参与,要么被动卷入,没有人再可以无视和躲避,没有人再可以观望和等待。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需要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大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具有世界眼光,对于企业家来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从世界看中国,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以制药业为例,目前全球的药品销售额接近4000亿美元,而我国的医药工业产值只有2000多亿元人民币;世界上最大制药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数百亿美元,而我国最大制药企业的年销售额只有200来亿元人民币。差距就是动力,有差距就要去奋斗。一个企业家如果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不知道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不明白自己的差距所在,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全球寻商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流动和配置,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扩大,商机可能在任何地方出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加快发展,必须善于借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世界越“小”,越需要企业家开阔胸襟,开阔眼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许多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这对于我国企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企业家必须睁开眼睛看世界,既大胆地引进来,又勇敢地走出去,在立足国内的同时,到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搏击风浪,寻求商机。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东西。对于企业来说,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主要的就是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技术、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一项新技术往往可以支撑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先进、科学、有效的管理经验能够给企业注入强大的活力,而人才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根本保障。企业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抓技术、抓管理、抓人才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着眼于世界前沿,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努力提高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开放是双向的,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也必然会影响中国。然而,国际市场的竞争又是十分激烈的,没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就会失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资格;即使勉强地参与了,也难免败下阵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更多机会,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要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方面,加大企业改革的力度,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另一方面,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发挥优势,趋利避害。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市场制度中的市场文化
江西财经大学 夏德根 汪新艳 卫生部党校 张智
  制度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它由正式规则(宪法、法令、产权安排等)和非正式规则(道德规范、禁忌、习惯、传统、行为准则等)所组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就制度的正式约束层面而言的,同时也包含制度的非正式约束,因为要使作为制度的“市场经济”得到完整实现,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约束就必不可少。市场制度的非正式约束不是有意制订的规范,它是在历史与现实因素的碰撞和磨合中形成的,并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基本内涵和现代标志而存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市场文化,具体包括经济伦理关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市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式规则的运行和社会变迁的进程。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人”从个人利益出发,遵循“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法则,通过市场去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财富,这是社会经济前进的动力。同时,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有效运行,也离不开“道德人”,离不开人们对体现社会正义的非正式规则的遵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制度还很不完善,市场体制与市场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诸如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不守秩序等不道德现象。能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文化,关系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也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现代中国,市场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共同的现实基础和相容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诚实守信、互利互惠。
  从古至今,诚实守信都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只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中,随着经济社会交往的高度发达,诚实守信愈显重要。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有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诚实守信的基本表现就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不能言而无信。严格遵守契约、合同的要约,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经济中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在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每个人都有信用记录,诚信者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失信者则寸步难行。显然,诚实守信可以创造持久的价值,能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互利互惠来自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市场交易,追求自我利益是正当的,但不能因此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追求自我利益是内在出发点,实现他人利益是外在结果,既利己又利他,互利互惠。单纯的利己主义和单纯的利他主义都不是市场文化的现实表现。
  诚实守信、互利互惠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应该作为市场文化的主流价值来提倡,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荣、失信可耻,彼此双赢为荣、损人利己可耻”的道德氛围。而形成这样的氛围,既要靠法制建设,也要靠道德教化。这不仅因为文化、道德的运行几乎不需要成本,而且因为法律强制不可能禁止一切为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道德教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品的教化,核心是提升人格和陶冶情操。道德教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与正式的社会经济规则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


第9版(理论)
专栏:

以科学发展观定位公共财政的发展职能
罗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基本方向。由于公共财政是不同于“建设性财政”、“经营性财政”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所以,公共财政是否应具有发展职能,就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热门问题。
  财政与发展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公共财政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般认为,财政有三大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履行这三大职能,应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
  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有的经济学家把发展定义为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发展,就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经济不发展,不可能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了,也未必就一定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必须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决不是重走计划经济体制下搞“建设性财政”的老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必然要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支持和促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更高层面上对公共财政提出了服务市场、弥补市场、保护市场、影响市场、优化市场,进而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工作千头万绪,可主要概括为生财、聚财、用财三个环节。“三财”之道,生财为本。只有生好财,才有条件聚好财和用好财。生财之道就是经济发展之道,就是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之道。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是需要成本的。钱从哪里来呢?是广大纳税人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依法向国家缴纳的税收。经济发展、财政实力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通过经济发展来增强财政实力,通过增强财政实力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促进城市与农村、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先发展地区支持后发展地区。这就要求在把工业、城市和先发展地区的经济与财政“蛋糕”做大的同时,运用财政的分配职能,加大转移支付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投入,支持农业、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环境质量,同样需要成本。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方面的投入,是公共财政的重点支出领域。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以税收为主的方式聚财,才能有必要的财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与保护。
  公共财政发展职能的主要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与计划经济时期“建设性财政”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目标有着不同的特点:统率性。公共财政体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职能,具有统率性。它与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等职能之间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并贯穿于履行这些职能的全过程。
  统筹性。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其目标既不是追求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也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更不是牺牲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去追求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注重在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等职能的同时,将诸方面的协调发展统筹起来。
  公共性。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主要是通过提供有形或无形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来实现的,包括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财政性资金的投入,促进市场不能或难以发挥作用的公共领域的发展。这些公共领域既包括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领域,也包括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育水平所决定的需要政府积极作为、从而需要财政投入的领域。
  引导性。公共财政履行发展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决不是像计划经济时期“建设性财政”那样,进行直接的项目投资,而主要是运用包括税收、分配在内的各种财政政策,调动物质和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就促进投资需求而言,除纯公共产品生产主要靠财政投资外,其他领域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流向;就促进消费需求而言,主要是综合运用税收、分配等政策来引导广大企业和个人提高消费水平。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任重道远
——2003年中国无神论学会年会综述
求实
  中国无神论学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了学术年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无神论宣传教育和科教兴国”。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共60余人出席了年会。会上,中国无神论学会会长任继愈作了“无神论教育与科教兴国”的主题报告。
  与会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而我们在发展中走过的弯路,往往是无视客观规律、不尊重科学造成的。只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科学事业,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无神论作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结合点,能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脱贫首先要脱愚。只有摆脱鬼神迷信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束缚,才能真正发展科学、运用科学,才能使社会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
  与会者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腐朽思想侵蚀社会思想领域的现象,伪科学、新有神论以及传统的封建迷信仍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洋迷信也乘机传入我国。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所造成的后果,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一项关系民族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应该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
  与会者提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任重而道远。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把科学无神论研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强对科学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关系,科学无神论发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科学无神论在国内、国外的现状等问题的研究,科学地说明无神论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