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以诗言壮志 借景抒豪情
——重读毛泽东《沁园春·雪》
杨春茂
  胸怀博大、志趣高远、知识渊博的毛泽东,对雪特别喜爱。冰峰雪岭的宏大气魄,皑皑白雪的荡污涤浊,茫茫雪原的朴实无华常在他的诗词中出现。他的《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咏雪的千古绝唱。
  1936年,战胜千难万险,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长驱两万五千里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红军部队,又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高潮。南北转战的毛泽东,伫立在高高的宝塔山上,近观漫卷西风的红旗,远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黄土高原,豪情在胸中涌动,诗句自笔端流出,写就了《沁园春·雪》这首大气磅礴的千古绝唱。
  从中国有词这种文学形式以来,写雪的词不下几百首,但往往是以小景、小家、小院为描写对象。由于描写对象的局限,写得再好也只是小家碧玉。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高、最雄伟的冰峰雪岭,但以诗词这种形式描写和欣赏这些雄伟壮丽的雪山的,在毛泽东之前无一人,原因之一,是诗人们缺乏如毛泽东那样万里长征,翻越雪山巨川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是描写冰峰雪岭的第一人。万里长征中以自己的脚步丈量冰峰雪岭的实践,使毛泽东诗词眼界高远、立意高超、画面辽阔、气势磅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一开头将长江以北半个多中国的壮丽河山展现在读者面前。“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借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黄河立意,大气包举,景象雄伟。长城内外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滔滔黄河于冰封雪盖之中失去了滚滚流动的水势。笔锋一转,原本静止不动山川原野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千里江山绵延起伏,登高望去像银白的蛇在舞动。黄土高原上,白雪覆盖的丘陵,像白蜡色的象群在奔跑,这种动静对比的描写,更显出北国原野的壮观。
  诗人眼前自然景观动人心魄;祖国河山“分外妖娆”!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祖国的大好河山“千里冰封”。人民正在受难,特别是中国北方的人民更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诗人没有停留在对“冰封”悲惨的控诉上,而是笔锋一转,让人们“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色彩瑰丽,意境雄浑而满怀豪情地告诉人们:抗战胜利以后再看吧,祖国的山河将更加壮丽。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的下半阙,诗人回首数千年的历史,列举出五个有代表性的皇帝和他们的局限;秦皇汉武少文采;唐宗宋祖缺“风骚”,成吉思汗功在军事。“俱往矣”三字字字千钧,如交响乐在高潮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作者如挺立高山之巅,回首锦绣江山的命运和历史,痛惜这么美好的江山,几千年来却少有真正爱它的伟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为它折腰的“英雄”人物,对此壮丽河山,表现的是他们个人占有的欲望。他们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但与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共产党人相比,显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历史长河中的巨浪淘去了多少“英雄”人物。但看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美好圣洁的祖国不受日寇铁蹄践踏,在战斗中前赴后继、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认为他们才是今日之“骄子”、今日之“风流人物”。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空前的杰作,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新。毛泽东同志一生和中国革命血肉相连,他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感悟和流露出来的诗意,不仅是他个人内心的美好憧憬,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意志的体现。否则,共产党就不会由建党时的几十个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有六千多万人的伟大政党。
  当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发表后,蒋介石曾经组织一些文人加以攻击,说毛泽东有“浓厚的封建帝王思想”。把历史上有名的五个帝王都不放在眼里。其实他们忽略了“诗言志”的规律,没有博大的胸怀,没有对中国命运的深度把握,不仅写不出可以将《沁园春·雪》比下去的诗词,评论也会苍白无力。改天换地,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是众多的“风流人物”。一个“数”的运用,足以说明“风流”人物不是一个人。既然要“数”,肯定是很多人,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毛泽东在革命的艰难时刻,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和古诗词的形式,写出中国革命的远景,展望光明的前途,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毛泽东曾经说过,他的诗词,大多数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这恰恰是文艺创作的本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马背”,实际上是充满艰险的征途,血与火的战场。投身革命几十年,尽管常常是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驰骋,但毛泽东是那样闲适,那样镇定,那样乐观,“胜似闲庭信步”。在他的面前,凶恶的敌人,暂时性的困难,大自然的急风暴雨,江河湖海中的险滩恶浪,统统不在话下。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那就是因为他“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在“火热的斗争中”生活,在“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生活,进行不断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情不自禁地“哼”出了诗词来。这样的诗词,自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毛泽东的诗词经过反复锤炼,气魄雄浑,豪迈绝伦。人人爱读,处处弦诵,给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以有益的启示。(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磨砺十年成一剑
——读《文心雕龙新注新译》述怀
张启成
  百岁老人钟敬文曾经感叹:我一年写几篇论文都感到很累,有些年轻人一年能出几本论著,实在太不可思议。这是对学界浮躁风气的批评。尤有甚者的是,又有名校的教授、博导还擅以剪刀浆糊助学,自然更要贻笑天下。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张灯先生的学术专著《文心雕龙新注新译》(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类似钟老的感慨显得强烈起来,禁不住要欣然命笔,来赞一赞这本新著。原因是该书不单是切实的,严谨的,更还可以说是对当前不良学风的一种反拨。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一部文论巨著,体大思精,内容宏富,结构完整。传世一千五百多年来,历代受有识之士赞誉,今天仍然是显学,称“文心学”或“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列的众多著述中,唯刘勰此书有一个全国性的学会,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明、清以来诠解研究的专著则更是多如泉涌。日、韩、美等国都有译本,甚至有研究性专著。纵观历史与现状,这一学科研究可谓名家辈出,精彩纷呈,海内海外皆有读者和知音。面对这种看似空隙甚小的情况,张灯却敢于从基础性的译注疏辨入手,细斟细酌,如琢如磨,且终于发现了前人为数不少的疏漏舛误。他自己说,这是舍易就难,不攻冷门闯热门。这首先是需要有一点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的。
  张灯自八十年代末起,即非常关注《文心雕龙》的辨疑工作。经多年的苦耕,1995年出版了三十万言的《文心雕龙辨疑》,颇得学界的好评,且有了海内外的影响。但这只是一个选本,收录了“文心”的二十四篇文章。此后,作者又花数年时间完成了全书的疑义疏辨工作。据我所知,张灯是先找疑点,辨而析之,并译出今文。接下来为普及推广,再又为全书立注。所以,八年后再出的全注全译,不仅数量增加了一倍,译注质量有进一步提高,而且将辨疑的内容也扼要纳入了训释之中。这是十余年夜以继日的收获,是十余年心血浇灌的结晶。
  学贵发疑,自古所重。学问所以能与时俱进,日新其业,就因为后学能继承前贤,更又开拓突破,最终能提出新解和创见。张著的可赞之处首先就在于此。他的注文之中,据自己发现前人的疏失错谬,修正重注的计有四百余处。
  比如《征圣》篇原著有这样三句话:“书契断决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书契”二字一般都解指文字,张著则确认文本应写作“《书》契”。其注曰:“《书》契:指《尚书》的文字。历来注家均将‘书’、‘契’联为一词,训指文字,恐未妥。上文提出经书写作有四种体例特征,紧接着分别举《春秋》、《礼记》、《诗经》、《易经》等实例予述说。这里指‘明理以立体’的体式,也须有具体书册证实之,故‘书’字正应指《尚书》。这样解句,前后论述方显互应顺连。”张灯是很细心的,他看到了五经的总体性和具体性,这里所述又为各种叙写特征的典型举例。我还可以稍加补充。五经与周公、孔子有密切关联,刘勰极其尊崇这两位圣贤,下文又说“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可见其正将五部经著树为各类文章的写作典范,“书”字必指《尚书》的训解应确切无疑。这就填补纠正了前人的疏失,是张灯独到的创见,应予充分的肯定。
  再如《事类》篇有“鸡蹠必数千而饱矣”一句。范文澜说应校改为“数十”,杨明照以为作“数千”正妥,用的是夸饰手法。学术界几乎一概从杨说,张灯却将此校翻了过来。他说前句“狐腋非一皮能温”,实话实说,骈对的后句绝不会夸张言之。这条理由是相当有力的。“否定之否定”,学术进步正是这样螺旋上升的吧!
  《文心雕龙新注新译》的译笔也值得一提,原著《物色》篇有“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的一长段文辞,各种学术专著常加摘引,据以赞叹《诗经》语言艺术的精美。张灯的新作是这样译述的:“‘灼灼’二字写出桃花的明丽,‘依依’一语极尽杨柳的柔顺,‘杲杲’的状写勾画阳光灿灿的图景,‘瀌瀌’的描述展现雨漫漫的形貌,‘喈喈’连声仿效黄鸟的和鸣,‘喓喓’叠音模状草虫的叫声……”
释义精当,文笔优雅,确实显出了原著的骈俪格调与特色。张灯说,每篇译文的修改都在十二遍以上,我相信不是吹牛。我得到的稿本,是他今年6月打印的定稿本,上有三种颜色笔迹所作的更改,说明四个月内他起码又润色了三次。看起来似乎并不稀奇,但真要做到精益求精,那是要耗费心力的,是要有相当毅力的。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换一个角度读方成
西西
  “大象人物自述文丛”这套书,出了不少了,我也翻过不少。因为多是一些文化名人,所以收集的文章或优美、或精练、或深刻……但最近居然扩大范围,辑录了一批艺术家的文章。
  我个人总以为,艺术家在艺术领域里端好自己的饭碗即可,何必凑到文学圈子里来出本书,难道非得被人家比下去,惹来一些闲话,才肯罢休?但是当我读完《方成自述》之后,我才知道,老一辈的艺术家,不仅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笔下功夫也丝毫不逊色。短短二十万字的空间被划为“此生无巧不成书”、“我这个败家子”、“最初的漫画路”、“与妻子一同走过的日子”、“难得一乐”五部分。全书以一个“巧”字统领全书,用浓郁的乡情、深挚的亲情、真挚的爱情、温暖的友情,向人们展示了方成朴实而平凡的人生。伴随着年轮的增加,他老当益壮的激情、他孜孜不倦的忙碌,在化潜心钻研为理论硕果的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巧合”背后的必然……
  最发人深思的是穿插在文中的简短补白,闪耀着艺术与文学两大领域交融时的光芒,例如开篇的补白:“传说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捏出来的,我没见过上帝;但确实看到,也实在感受到我接近的那些人,个个都把我当作一团泥,用手使劲捏,想把我捏成和他们一样。我用镜子照照,果然,他们并没有白费劲。可因为捏的人多,谁也无法把我捏成和某一位一模一样。泥是越捏越吃力的,因为渐渐失去水变硬了。我看,人大概也是这样。”这是作者在经过多年的生活和漫画创作之后的感慨,寥寥数语概括出他自己对生活和幽默的理解,言简意赅,含义深远。
  此外,《方成自述》中包含了一百多幅作者的照片和漫画作品。在细读文字之余,这些发黄的老照片又将我们带到作者年轻时的那个悠远的年代,在感悟文章之时,去遥想那片已逝的风景;而那些幽默的漫画不禁又让人舒展开来,莞尔一笑。掩卷深思,获益大矣。(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2颁奖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及各语种文学研究会、学会联袂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2”评选活动近日在北京揭晓,法国作家马尔克·杜甘的《幸福得如同上帝在法国》、德国作家汉斯—乌尔里希·特莱希尔的《尘世的爱神》、英国作家迈克尔·弗莱恩的《间谍》、美国作家安妮·普鲁克斯的《老谋深算》、俄罗斯作家亚·普罗哈诺夫的《黑炸药先生》、阿根廷作家托马斯·埃洛伊的《蜂王飞翔》等六部2002年在世界各国出版的长篇小说获得了此项殊荣,这六部作品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次性推出,标志着“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活动这一系统工程正在深入、有序地进行下去。
  作为“中国学界与出版界第一次为外国当代作家评奖、颁奖”的评选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不仅在国内文学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国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平)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民营书业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书业逐步发展壮大,今天已经成为我国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成立“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针对我国民营书业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调查研究,并于2003年8月写出了课题报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将这一课题报告和专题讲稿以及个案访谈记录等课题调研的有关成果汇编成集,以《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
  为书名,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本研究报告既全面论述了我国民营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肯定了民营书业对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贡献;又明确指出民营书业的局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民营书业的发展前景,并就完善民营书业的管理政策提出了有突破性的建议。(范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非洲投资指南》出版
  非洲问题研究专家黄泽全编著的《非洲投资指南》一书,已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一百六十五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非洲经济与市场情况、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历史、中国各个时期对非洲的政策、国家为鼓励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如何选择项目和避免风险、成功开拓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做法和经验等,以及同中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四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基本国情、经济状况、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海关政策、劳工政策、商务习俗、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或投资建议和签证办理等。(黄边)(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介绍革命教育家谢台臣
陈会新
  纪念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大名分校建校八十周年时,《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谢台臣(1884—1936)是原直隶省濮阳县(今属河南省)人,清末秀才,直隶省议员。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闻名于我国南北,被誉为“南陶北谢”。1923年,谢台臣为改革直南旧教育和培养新型的师资人才,辞去了省议员,奉省教育厅之命到大名创建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任校长。建校伊始,他以“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并参考中外教育名家论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作为学”的教育方针,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直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新书《革命教育家谢台臣》问世,这对读者了解谢台臣这位革命教育家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事迹感人、语言朴实,真实记述了谢台臣的光辉一生,是一部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

深圳雅昌获“香港印制大奖”
  第十五届“香港印制大奖”揭晓,来自内地的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选送的十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中国书院》夺得“全场冠军”、“最佳印制书籍奖”和“精装书冠军奖”三项殊荣。
  香港是全球四大印刷及出版中心之一,产品品质可媲美印刷技术最先进的美国、德国和日本。而由香港出版学会、香港印艺学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康乐文化事务署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的“香港印制大奖”,因其评比的公开性、权威性,在亚洲地区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崇高声誉。(许力)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新书拾零

《使命履历》出版
  作者胡学庆1976年入伍,亲身经历了部分人民解放军部队成建制地转隶为武警部队的过程,伴随武警发展而成长,其长篇小说《使命履历》从武警的创立入手,通过马颐武、牛刚等一群活生生的武警官兵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反映了人民武警二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小说由人民武警出版社出版。(穆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新书拾零

《文苑新约》出版
  黄志凡军旅文艺评论集《文苑新约》近日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文集共二十余万字,既有对当前军事文学发展的宏观观察和规律性探寻,也有对具体作品及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的透视与分析,还有对舞台及其他艺术门类创作成果的鉴赏与评析。(陈友)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新书拾零

在“精灵城堡”中历险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从法国引进、出版的“精灵城堡”系列丛书是一套带着幽默色彩的小说。一个声名狼藉的地方,在那座阴森恐怖的老房子里住着一些相貌丑陋的怪物,有阴险的白娥特丝,有狼人贝尔纳,有沼泽绿皮怪,有怪物汉斯……还有一些可怕的东西,其中一些,人们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不过,“精灵城堡”里也并非都是怪物。在这里发生着一些离奇、惊险的故事。
  (陈昕)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编辑荐书

编辑荐书
《道德的市场》 米歇尔·鲍曼著 肖君、黄承业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阐述自由的相对性和市场社会中美德的不可或缺。旨在论证拥有高效经济、受到制衡的政治制度并由有美德的公民组成的社会能够同理性追求个人利益相吻合。
《英伦独语》 桑塔耶纳著 邱艺鸿、萧萍译 三联书店出版
桑塔耶纳的《美感》在中国读书界有广泛影响,本书是他二十世纪初在英国生活留下的优美文字。他笔下的那块地方是乡村的英国和诗人的英国。(附图片)


第8版(大地·读者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透过镜头——美国〈国家地理〉最伟大摄影作品集》
  经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长达两年的策划和全球合作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透过镜头——美国〈国家地理〉最伟大摄影作品集》于2003年下半年以二十种文本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市。作为全球庆祝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时尚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文简体版发行式在北京举行。
  《透过镜头》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迄今为止内容最为广泛,影响范围最广的摄影作品集。不同于其以往任何图书的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为这本书冠以“最伟大摄影作品集”称号,从而使《透过镜头》无可置疑地成为学会创办一百一十五年来最佳成就的体现。
  《透过镜头》专集荟萃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千万张图片中二百三十一幅壮观动人的画面,展现了一百一十位杰出摄影师的佳作,并由《国家地理》编辑执笔撰文。本书按地理区域分为六部分:欧洲、亚洲、非洲与中东、南北美洲、海洋与岛屿、宇宙。作品描绘了世界各地丰富动人的文化场景,鲜明而有意味地对比了乡村与城市、过去与现在。国家地理闻名世界的摄影师们以自己的专长,在不同的专题的画面中展示了高超的技巧、敏锐的观察与探索的精神。《透过镜头》秉承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整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探索的主题”的宗旨,及“人性化的地理学”的理念,在惊叹与永恒之间,展示着不同区域自然与文化生动真实的状态,用图片传达出其杰出摄影师对世界的理解与感受。(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