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重视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收入差距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有哪些表现,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怎样缩小收入差距?回答这些问题,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当然,基尼系数不是绝对的,运用它时必须考虑具体条件,如它会受到测算的区域和人群的大小、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我国的基尼系数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21—0.24,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大致为0.16—0.18,说明当时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呈现平均主义状况。到2000年6月,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达到0.408,而且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曲线来看,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衡量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的另一个指标是实际收入。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走上了富裕道路,并有上亿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另一方面,到2002年底,仍然有282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城市依靠各种救济维持生活的也有2000多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前者是后者的3.11倍。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补贴和福利,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更大。
  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慢。同时,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1978年,工资最高行业的工资是最低行业的1.38倍;2002年,我国分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为最低的6倍多。高收入行业大多具有垄断性,这种垄断不是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形成的,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形成的。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包括分配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传统体制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以激发社会经济活力,这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次,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我国改革的轨迹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倾向,如果政府对收入分配未能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甚至会产生两极分化。第三,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收入差距更趋扩大。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第一,以手工、半手工等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于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必然流向城市,分享城市的高收入。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政策,这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国家政策保护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城市劳动力就业相对更为充分;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处于放任状态,未被充分利用。实际就业状况与收入状况呈现直接的相关关系。第三,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子女就学、享受公共服务等问题,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使收入差距处于相对刚性状态。第四,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福利待遇。
  对收入分配的调控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尚不完善、不到位,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如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历史和自然等原因也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目前存在的地区收入差距,大多在历史上就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自然地理上看,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相差悬殊,这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少数人因不合理甚至非法收入而暴富。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少数人钻体制、政策和法律的空子,甚至违法乱纪,聚敛了不义之财,扩大了收入差距。
  客观看待当前居民收入差距
  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在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产生的差距,是相对差距而非绝对差距。适当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差距过大,又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效率。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收入差距处于从合理区间向过大区间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界定。从量上来说,一般指基尼系数超过了0.5;从质上来说,是指全社会形成了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明显对立的两极,社会矛盾激化,影响了社会稳定。
  我国的社会发展指标如文化、科技、教育、环境等的差距,无论从区域看还是从城乡看,都小于人均收入差距,而且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大大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根据库茨涅兹倒U曲线理论所揭示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规律,一个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收入差距先呈扩大的趋势,然后才进入缩小的区间。即: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收入差距会扩大;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量时,收入差距就会逐步缩小。倒U曲线反映了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国,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在一定时期出现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是难以避免的。
  加大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缩小收入差距,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发展中的差距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才会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
  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如偷逃税款、制假售假、贪污受贿等;整顿不合理收入,主要是加强对少数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消除因行业性质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调节过高收入,通过完善制度和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对个人收入的监测,特别是对高收入群体的监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在适当时候开征遗产税;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快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
  努力解决城乡贫困人口问题。对农村来说,主要是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大扶贫力度,实现扶贫重点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主要是提高贫困人口致富的技能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地区,实行人口迁移和适度的人口聚居。对城市来说,主要是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总之,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的力度,调节分配结构,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人走上富裕之路。
  (执笔:赵振华)


第9版(理论)
专栏:

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干部群众关心的二十五个理论问题》看通俗理论读物的编写
  徐贵相
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科学真理。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工作,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接受并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发行数量大,实际效果好。它的成功,不但为我们编写马克思主义通俗理论读物积累了经验,而且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的信心。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干部群众中还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认识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的成功启示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增强理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是进一步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迫切要求和重要途径。
  导向鲜明,主题突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政治导向是第一位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编写通俗理论读物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目的是引导人们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进,不断探求真理,真正知所趋赴。如果方向不明、表达不准,即使文字写得再漂亮,也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坚持正确的导向,就是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就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把握趋势,唱响时代主旋律,更好地引导人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导向正确是编写好通俗理论读物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领会中央精神,熟悉有关具体问题的方针政策,掌握中央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提法,做到方向明确、胸有成竹。
  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理论的门槛,如果找不到问题所在,那也就不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理论离开问题,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编写通俗理论读物,找准问题是关键的一环。所谓找准,就是要找准那些现实生活提出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可以说,《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一书就是围绕这样的问题谋篇布局的。比如,它以“问题”二字取名,每篇又都是集中回答一个方面的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着力解开人们的思想扣子,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读性。这就启示我们,理论研究和宣传要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针对问题、回答问题。找准了问题,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作出的理论分析才能具有现实针对性。当然,问题也是发展变化的,对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干部群众中还会产生各种思想困惑和认识疑虑,需要我们不断作出新的回答,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
  心系群众,循循善诱。写文章是给人看的,讲道理是给人听的,如果心里不想着受众,不面对受众,滔滔不绝一番,岂不可笑。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由于干部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思想水平、文化程度、理论素养和理解接受能力等千差万别,因而在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时,必须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和阅读特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要深入群众的生活实践,抓住群众的思想特点,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联系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把理论作品写新、写活,使讲出的道理令人信服,作出的解释让人认同。
  文风清新,语言简洁。理论文章虽不是小说,不是散文,却能以理性之美启发人的心智,同样能给人以优美的意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清新的文风和简洁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文风好比人的面孔。好的文风,不但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让科学理论深入人民群众,必须有好的文风。要使人感到:理论并不枯燥呆板,而是充满理性之美;理论并不高深莫测,而是朴实无华;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扎根群众、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理论文章做到语言生动鲜活,不落俗套,通俗易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往往很善于将深邃的哲理转换成简洁明白的语言,许多至理名言在群众中间广为传诵,经久不衰。我们应把生动的语言当作理论掌握群众的钥匙,没有这把钥匙,就打不开思想的大门,自然就没有说服力和战斗力。实践证明,清新、朴实、简洁、透彻的语言形式往往最受人欢迎,也是最应该大力提倡的。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感受创业恢宏
体验探索艰辛
——读《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辛石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由中共党史出版社组织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校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的三卷本历史专著《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出版了。该书是众多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既对一代伟人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珍贵的精神食粮。
  这部130万字的巨著,展现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27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这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既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经历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磨炼,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尽管在前进道路上遭受过严重挫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和自己的力量去面对错误、纠正错误,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和繁荣昌盛的一段重要历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带给读者的,是一幅幅恢宏、翔实、生动的历史画卷,还有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
  该书第一卷叙述了在1949年至1956年的7年间,毛泽东同志以开国领袖的恢宏气势,领导党和人民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经济,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推动生产关系大变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展现了一个意气风发、凯歌行进的非凡时代。第二卷叙述了在1956年至1966年的10年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教训为鉴戒,带领全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为中国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一时期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失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党的指导思想逐步滑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文化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这段历史反映出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第三卷叙述了在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国民经济遭受重大灾难。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经受住严峻考验,最终在党的领导下,粉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走上了拨乱反正的道路。
  该书作者在挖掘和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党史、国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前期错综复杂的历史,做了纵向、横向有机结合的梳理,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共和国史上这27年的社会历史面貌。全书在篇章结构的编排上颇具匠心,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思路清晰,文字洗练流畅,有新的理论视角和独到见解,为人们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人们从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感受历史经验的深刻启迪。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为民·务实·清廉
沈小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为民、务实、清廉,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为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指明了方向。
  党的作风从来都与党的任务、党的事业、党的形象紧密相连。实践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好的作风去落实,这样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但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愈是形势好,愈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切实做到为民造福、务实干事、廉洁从政。
  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古语说,“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能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为民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坚持为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决策、办事情、做工作的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是非、衡量得失的标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改革发展稳定的宏观问题也好,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好,都应认真听、主动想、及时办,真正把为民落到实处。
  务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惟有务实,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务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忍不拔,扎扎实实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条件好的地方要看到差距和不足,决不自满,决不懈怠,决不停滞,努力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干劳民伤财的事情。实践是个大舞台,人民群众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实践是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这个课堂上的老师。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并善于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办法,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扎扎实实地干事创业。
  清廉,就是要坚持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权力,保持清正廉洁。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廉政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施展才干,造福于民;滥用权力,必然祸害群众,殃及自己。保持清廉,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真正能为党和人民干事的时间更有限。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奋斗中实现自身追求,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分忧,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陈安众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不强,这是一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江西省萍乡市作为以资源开采为主的老工矿城市,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进入新世纪,萍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为动力,紧紧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战略转型,使昔日的“江南煤都”向新型工业城市转变。
  调优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物质基础,主导产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萍乡过去以“黑(煤炭)、白(工业陶瓷)、灰(水泥)、红(烟花鞭炮)”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多,市场竞争力弱。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对主导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把萍乡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材料工业基地和未来的亚洲涂料基地。为此,应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抓好与沿海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对接与互动,不断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把招商的重点向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转移,吸引大企业集团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萍乡,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
  调强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对于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着眼于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提升规模经济水平。一是办好特色工业园区。目前,萍乡4个年产值分别上百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正在投产和建设中,各县区也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布局集中的产业群、产业链。要进一步发挥园区经济的产业集聚功能,将其建设成为推动新型工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二是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萍乡是一座绿色之城、英雄之城,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市东南的武功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和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萍乡特有的傩文化被誉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要将“红安源”、“绿武功”和“古傩艺”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使自然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竞争力。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调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适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萍乡作为老工矿城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合理规划、有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坚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以高新技术工业园为载体,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和技术研发机构到园区落户,引进一批高成长、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使高新技术工业园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区。
  调大重点骨干企业。重点骨干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和吸纳就业的主体,也是带动中小企业、牵引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因此,必须把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企业摆在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促进企业发展。一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着力营造环境,支持企业抓好市场开拓、资本运作和制度创新。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更高层次、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四是通过改组改造,引大靠强,强强联合,培育和壮大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竞争力。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萍乡市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