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莫斯科相信未来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吕岩松
  在莫斯科市中心一家巴伐利亚餐馆,记者和俄罗斯同行阿布杜林先生一边品尝生鹿肉一边谈论着时局。窗外的行人步履匆匆,一位职员模样的姑娘行进中翘起肩头夹住手机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望着人们自信的神情和考究的衣着,不由想起十几年前莫斯科商店前黑压压的队伍、广场上飘舞的旗帜和示威者愤怒的面容。
  这座城市在许多方面已经同国际接轨,物价更是率先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准
  生活的巨变超乎想象。尽管莫斯科市容还是老样子,但置身其间不难发现这座城市在许多方面已经同国际接轨,物价更是率先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准。巴伐利亚餐馆这顿并不铺张的晚餐耗资4000多卢布,合人民币上千元。
  2003年俄罗斯已是第五年经济连续增长。据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测,今年的增长率将超过6%,这为普京总统提出的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国家总体形势日趋好转,乐观者认为:经过多年探索,俄罗斯终于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莫斯科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在与记者交谈时预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人们更注重精神世界,俄罗斯文化也将迎来复兴。
  受这种乐观情绪感染,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开始对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做出长远规划。今年夏天,拥有80多亿美元资产的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宣称要在2007年淡出生意圈,并将在新一届总统选举到来前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雄心勃勃的“石油巨子”,在严冬到来时因巨额诈骗、侵吞国家财产等罪名被关进监狱。
  其实,2003年由喜转悲的并非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人。面对强力部门的咄咄攻势,惶惑不安的已经是整个大资本阶层。这固然同金融寡头们相似的发迹史以及共同的集团利益有关,但“唇亡齿寒”四个字还不足以揭示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在12月7日举行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被视为“自由民主派”的右翼政党全军覆没,左翼反对派也受到极大削弱。有人惊叹民主进程出现倒退,经济也将陷入新一轮动荡。
  这个国家尚未走出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领域都有一些重大关系有待理顺
  对这种悲观的看法,亲克里姆林宫的人士很不以为然,有人撰文指出,执政党和反对党力量失衡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克宫控制了新一届议会恰好说明近年来的大政方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今后政府将放开手脚推进改革,俄还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国家稳定论”自有其道理。不过,俄罗斯2003年的政局走向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寡头风波以及新一届杜马选举结果清楚地表明这个国家尚未走出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领域都有一些重大关系有待理顺。
  一位理发师说:“治理国家同理发一样,先商量好怎么干,以后就不要变来变去了。
  著名评论家特列季亚科夫在《俄罗斯报》上撰文指出,虽然改革进行了十多年,但是“权力”和“财产”这两个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社会依旧分化为“亲苏联传统主义”和“市场现代化主义”两大阵营。面对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元化这一新现实,人们未能就社会体制的主要方面达成共识。在此情况下,既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稳定,也无法谈及精英阶层内部以及精英同社会其它阶层之间的和谐。《莫斯科新闻报》上的一篇评论则呼唤政权、资本和社会三者之间早日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评论指出,只有达成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形成正常的政治、经营氛围,并使国家的发展前景具有可预测性。
  “叶利钦时代主张自由主义,人们过了十年苦日子总算是看到了一点前景。现在又说要加强国家调控,这样做自然也有一番道理。不过我总觉得治理国家同理发一样,先商量好怎么干,以后就不要变来变去了。”在奥布鲁切娃街上的美容院,一位中年男子边为记者理发边讲述着他的政治见解和对2003年俄罗斯政局的看法。(附图片)
莫斯科市一家大型购物中心里浓厚的圣诞气氛。 新华社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欧盟
为了成全这个“家”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欧盟就像个大“家”。为了成全这个“家”,2003年的欧盟渡过了非同寻常的一年。
  说它非同寻常,首先是因为自年初以来,国际社会围绕伊拉克问题的较量使欧盟遭遇了少见的外交难题。成员国在“打”与“谈”的问题上两派对立,加上美国对欧盟的“分而治之”策略,欧盟多年极力呼唤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严重受挫”,对外形象大打折扣。尽管希腊作为上半年的轮值主席国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弥合分歧,维持表面团结,但终无济于事。欧盟不得不在战后伊拉克重建问题上“亡羊补牢”,修补内部裂痕,减少战前分裂给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伊拉克战争也使欧美关系经历了一场“唇枪舌剑般的外交大战”。欧美的传统伙伴关系深陷危机,跌至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民调显示,欧盟
  公民的反美情绪空前高涨。伊战后,双方都努力营造“和解”气氛,但大西洋两岸伙伴关系要从重创中恢复“元气”,恐非易事。
  外已患,内亦忧。欧盟今年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是内部机制改革,亦即制宪工作。明年欧盟将进行历史性的扩大,欧盟能否顺利过渡,并能有效运转,对欧盟的未来至关重要。但从本月12、13日的欧盟首脑会议情况看,新宪法未获通过,遭遇挫折。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2003年对欧盟尽管是个多事之秋,外交遇挫,但恰恰是这“切肤之痛”使欧盟的几个核心成员国痛下决心,努力加强共同防务,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也是欧盟在外交逆境中的一种“奋起”。伊拉克战争导致的内部分裂使欧盟再次看到,一个没有共同防务的欧盟,是不可能实行共同外交政策的。但问题在于,欧盟各国的情况不同,政策各异,全体成员很难同时加入到共同防务建议之中。因此,几个在欧盟防务建设上“志同道合”的成员国便“先走一步”。
  今年4月底,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4国举行了一个“小型防务首脑会议”,就今后4国加强防务合作提出了7点具体措施,同时为制宪会议加强对防务问题的重视提出了建议。舆论普遍认为,尽管此次会议曾在欧盟内部引起过争议,但从结果看,这是个“务实”的会议。在4国的率先作用下,11月欧盟各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又就建立欧盟军备机构问题取得一致,这同样是务实的一步。而更引人瞩目的是,英、法、德三国于11月底在欧盟外长会上提出建立欧盟独立军事计划与指挥机构的建议,赢得其它成员国和10个欧盟
  准成员国的支持。法国外长德维尔潘称此为欧盟防务努力的“突破性”进展。12月的欧盟首脑会议也克服了几个中立国家的犹豫,一致同意加强独立防务的努力,并首次通过了欧盟的安全战略文件。英、法、德能够抛开对伊问题的深刻歧见,共同推动欧盟的独立防务建设,是今年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建设迈出的“一大步”。
  40多年来,欧盟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共同防务和外交方面却始终步履艰难。在当前美国单边主义盛行,公认的“游戏规则”屡遭破坏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与外交能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谋求更大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欧盟今年在伊问题上的“尴尬”表现从反面推动了自身独立防务的建设,也是扩大前的欧盟在一体化艰难进程中值得欣慰的一个亮点。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布莱尔今年挺难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
  伊拉克战争在伊拉克打了20天,在英国国内却“打”了近一年。自此,布莱尔便麻烦缠身:百万人大游行、库克等高官辞职、与法德反目、凯利自杀、赫顿调查……人们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看着大人物的尴尬表演。2003年,布莱尔过得不易。
  记者请一位英国朋友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今年的英国政治,他用了一个词:“麻烦”。2003年,布莱尔跟着美国打了一场伊拉克战争。这一仗,在伊拉克打了20天,在英国国内却“打”了近一年。布莱尔因此一直“麻烦”缠身。能对这“麻烦”作进一步注释的有几个关键词:百万人大游行、库克等高官辞职、与法德反目、凯利自杀、赫顿调查、布莱尔信任度大降。
  今年年初,美国不顾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洲盟国的反对,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坚持要对伊拉克动武,英国首相布莱尔选择支持美国。
  布莱尔为这场战争不惜押上了他最重要的三大政治资本。布莱尔以新工党的形象当选首相,连续执政6年多、创造了工党连续执政最高纪录,较高的民意支持率是他的首要政治资本。他经常出现于电视或其他公共场合,善于与民众对话、树立善解民意的好形象。但在伊拉克问题上,他面对2月15日爆发的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百万人反战大游行,坚持为战争辩护,留下了无视民意的名声。布莱尔的第二个政治资本是工党的团结与活力,这也是工党能够战胜其他政党的重要原因。但他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引起了党内的严重分裂,在3月18日议会对伊拉克问题的强行表决中,工党内部出现了130多名反对者,以党内重量级人物、前外交大臣、工党下院领袖鲁宾·库克为首的三位大臣和高官愤然辞职,并形成了党内的反对派。布莱尔的第三个政治资本是他的新欧洲外交政策,精心培育起了与欧盟特别是法、德的良好关系,在充当“欧美桥梁”的外交中游刃有余。但在对伊动武问题上,布莱尔坚决搭乘美国战车,不惜与法、德对立。
  英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基于四个原因,一是认为伊拉克并没有构成对英国和世界安全的威胁,战争的依据不足;二是对伊战争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不符合国际法;三是一味追随美国而恶化了与法、德关系,不是明智的外交选择;四是恶化了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不利于英国的安全。所以,虽然布莱尔的参战决议在议会获得通过,战争也只打了20天,但对战争依据的质疑一直是笼罩在布莱尔头上不散的阴云。
  当布莱尔5月底像战争胜利者检阅战场一样访问伊拉克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一条关于唐宁街渲染“伊拉克在45分钟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的新闻,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府“情报门”危机。从6月到9月,英国议会调查委员会两度调查听证、布莱尔的公关主管坎贝尔与BBC大战、武器核查专家凯利博士自杀,直到请出大法官赫顿主持法庭调查,英国首相、国防大臣、情报委员会主席出庭作证,包括政府内部文件在内的上万件证据大曝光……人们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看着大人物的尴尬表演。
  “情报门”之所以成为几个月内备受关注的最大政治事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怀疑和对布莱尔政府的不信任。许多人相信,即使唐宁街在“45分钟”情报上没有作假,布莱尔也在伊拉克战争理由上说了谎。英国媒体的民意调查显示,50%的英国人希望布莱尔辞职。《独立报》的调查显示,约60%的工党党员相信战争是错误的;超过80%的人认为布莱尔为采取军事行动而夸大了伊拉克威胁的事实;工党的支持率低到了30%。
  布莱尔在战后苦心修补外交损失的努力收到一些效果,反战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先后访英。但他在国内争取民心的努力却成效甚微。美国总统布什11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发生了英国历史上在工作日举行的最大规模示威游行,这是对“二布”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抗议。党代会上布莱尔在内政改革上的乏善可陈受到尖锐批评。最近,工党推出了一项“大对话”运动,列出事关英国发展方向、人民未来生活的13个大问题广开言路征询百姓意见。但百姓反应空前冷漠。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有刻薄者用缩略语游戏把“大对话”缩写成“大骗局”。
  岁末临近,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的被捕,对布莱尔来说无疑是绝好的圣诞礼物。但有分析家说,这最多只是对战争结果的加分,布莱尔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战争依据。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他将很难解脱。此时,把年初那个精力充沛、滔滔不绝的布莱尔与现在这位身心疲惫、一脸倦容的布莱尔做个比较,不难看出,布莱尔这“麻烦”的2003年过得不易。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日本
重新打量脚下
本报驻日本记者 孙东民
  暌隔多年,东京看上去还是老样子:熟悉的街景,鱼贯而过的车流,行色匆匆的路人。仔细打量会发现,东京还是变化不小。闹市六本木地区的新塔楼,以其宏伟与多功能吸引了无数游人,新建的港区汐留高楼群为东京增添了新名胜。变化最明显的当算货架上摆放商品的“多国籍化”,众多产品并非“日本制造”,在吃的方面,日本人形容:“大豆是美国的,火锅是越南的,蔬菜是中国的,只有水是日本的。”
  与城市外表相对应的是人的意识变化。长寿国日本更重视环保、留意健康;女性的着装力求简约,讲舒适,重实用。面对全球化浪潮,日本社会反而出现了“和服热”和“温泉热”,看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博报堂生活研究所所长关泽先生说,对多年的经济不景气人们既愤懑又不安,往昔的“今年好于去年,明年好于今年”的“进步观念”淡漠,经济水准不再是唯一选择,消费呈现“选择与集中”。日本社会总的趋向是由寻求对集体的归属转向发展个性,由追求效率转向追求舒适,由追求物质富裕到重精神充实。
  经济衰退的阴影悄然袭来。东京也有“脏乱差”,街头流浪汉增多,犯罪案件上升。生活与工作的重压令人郁闷,自杀的人数连续三年超过3万人。失业率攀升至5.2%,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开始抑制消费。
  政治家重“作秀”,政坛更趋流动,日本式的“剧场政治”特征明显
  视线转向政治和经济层面,今年大事不少。日本政坛上最重要的事件是大选。在野的民主党吸收合并自由党,打出有个性的政策纲领向自民党叫板,得到不少议席。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依然操持稳定多数议席。由于传统的老政党社民党和共产党的席位剧减,国会议席向自民、民主两大政党集中。总体看,日本各政党的政策趋同,原有意义上的保守与革新界线不清,政治与外交政策结为一体。政治家重“作秀”,世袭议员增多,政治察看舆论脸色,政策易受情绪左右,政坛更趋流动,日本式的“剧场政治”特征明显。
  学者把目前的转型置于继明治维新、战后重建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选择的位置
  “失去的十年”——日本人常用来形容经济的不振和改革的滞后,但“失去的十年”也是变革的十年。在贸易、金融、生产、流通、产业领域,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面对全球化的大潮显得手足无措。原有的“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式的“温情资本主义”模式、官民协调、官僚主导等对稳定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等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沿袭多年的“利益与权力复合体”在经济社会中盘根错节,致使改革举步维艰。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以及税制、社会保障体制滞后,国家和地方的债务沉重(至今年3月,债务余额达到800万亿日元,人均债务达710万日元),股价与地价总额缩水,“成长型经济”不再。财界领袖、日本经团联会长奥田告诫人们切勿操之过急,因为日本的改革“还需要十年”。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动表明,日本仍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学者把目前的转型置于继明治维新、战后重建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选择的位置。史家说,过去数百年间,日本大体上每隔30年就出现上升或下降的周期循环。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的维新到20世纪初期的霸权,从20世纪70年代经济产业大发展到饱尝泡沫经济之苦。今后的十年仍是为未来的发展实行变革的准备时期。
  近十年间,历届政府都把改革作为最重要的政策纲领,小泉内阁更视之为重中之重,如行政改革、税制改革、年金改革。日本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向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据点的步伐,超过一半的制造业都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日本企业利用海外的低成本,在生产和采购方面推行国际化战略。为了加强独创性,日本继“电子立国”之后又提出了重视知识财产的“知财立国”。
  成功者的故事和电视剧《阿信》在电视台反复重播,日本没有失去自信
  日本从来不甘居人后,自然资源缺乏和岛国环境,使日本民族有强烈的自强意识和应变能力。日本毕竟是经济与技术大国,有既吸收别人的经验又将外国的东西本地化的“软力量”,从流行音乐到家用电器,从时装到动画,日本的文化影响在攀升。实际上,经济的“慢速化”并没有给日本人带来总体生活水平的下降。日本每年约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与8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量,及14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和3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证明日本经济的实力。在数码相机、DVD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日本仍占世界市场的过半份额。日本企业的产品研发实力之高,不起眼的中小企业也照样生产出尖端产品。如今,“日本,打起精神来!”成了政治家们的口号。成功者的故事和电视剧《阿信》反复在电视上重放,日本没有失去自信。
  日本的智者说,日本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亚洲,睦邻应为日本外交的首选。同处东亚地区的中日两国,都面临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彼此不是潜在威胁而应是互利双赢的伙伴。今年可望超过1200亿美元贸易大关的中日经济关系,将由互补走向相互依存。
  时值岁暮,东京清水寺长老用“虎”字对今年日本的社会做了概括。“虎虎有生气”,“虎”字融进了日本人的期待。日本人正重新打量自己脚下,面对关键的抉择。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布什
一路坎坷走过来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2003年,美国内政、外交风雨不断,布什政府就像一艘大海中漂泊的航船,初下海时因不知深浅而摇摆,接着是在山重水复中前行,进而经受惊涛骇浪的洗礼,最后熬过艰难走过来。12月13日,布什总统在每周一次的广播讲话中乐呵呵地总结道:他领导下的政府今年做了几件大事,实施医疗保障法是“里程碑事件”,减税方案推动经济向积极方向发展,推翻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的战争获得了胜利,这无疑是“富有成果”的一年。而在野的民主党说的可没有这般动听,就连布什夸口的医疗、税收、反恐方面的成就也存在“严重不足”,其他方面更是提都甭提,以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正引领这个国家走向错误的方向”。
  甫入2003年,布什政府就遇到了难题。由于开战气氛越来越浓,“伊拉克因素”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激荡。原油价格直线上升,华尔街股市“熊吼”阵阵,复苏中的经济再度险象环生。布什决心要与萨达姆算账,可偏步步不顺。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单边”做法批评如潮,布什当时的心态,一个字:烦。
  可是,布什铁了心,对萨达姆还是照打不误。3月19日美英联军十几万人扑向伊拉克。20天工夫,美军坦克就开进了巴格达。人们早就预料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可万没想到的是,号称拥有数十万正规军、上百万混合兵力的萨达姆武装,没怎么打就作鸟兽散。5月1日,布什飞到归国途中临近西海岸的“林肯号”航母上,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这时的民意调查对布什的支持率蹿至70%。
  出人意料的是,“伊拉克因素”并未因战事平息而消失。伊拉克境内爆炸声此起彼伏,针对美军士兵的敌对行动不断发生。战后丧生的士兵比战争中死亡的还要多,一场速胜速决的战争眼看着演变为一摊“伊拉克烂泥”。人们开始担心了,个人消费有所放缓,企业缩手缩脚不愿扩大投资,美国经济难以挺起高昂的头。霎时间,美国国内政治风向变了,针对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提出了种种疑问。7月初,民主党乘势向布什政府打出了一记重拳,要求对布什在年初《国情咨文》中指称伊拉克试图拥有铀的一句话展开全面调查,加上新闻界推波助澜,“情报门”、“伊拉克门”、“特工门”的帽子满天飞,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跌到50%左右。有人别出心裁地进行了美国说谎总统的评选,布什名列历史第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党一心想打的政治战显得后劲不足。布什政府极力扭转内外被动局面。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一方面加大打击反抗者力度,另一方面筹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运作。最给布什打气的还是经济运行情况。5月份通过的减税法案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一再坚持的低利率终于显效,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率一下子跳升到了8.2%,创下了20年来的最高季度升幅。
  进入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层面除了联邦预算赤字、贸易赤字难以扭转之外,其他迹象均显积极。老百姓不断在掏腰包,企业重新开始发展,就连最令人担心的制造业形势和失业率也出现积极现象。制造业开始走向扩张,失业率从6月份6.4%逐渐回落到5.9%。涉及金额3950亿美元的医疗保障法案得以推行,此举使得布什在社会保障方面赢得了至关重要的一分。
  眼看到了年底,正全力以赴力争连任总统的布什还得了两个彩头:驻伊美军活捉萨达姆使伊拉克战后局势顿时出现戏剧性变化;多少年来与美国对着干的利比亚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卡扎菲同意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布什曾被看作与他父亲一样,打仗行,搞经济不行。如今的经济、外交两方面行情都对布什竞选连任有利。2004大选之年来临前夕,民主党的9名总统竞选人还在为争夺本党提名而“头破血流”,而布什却在不声不响中已为选战筹到了至少1.12亿美元的赞助,再挟以今年内政、外交方面的得分,美国父子总统不能赢得总统连任的历史很有可能真的要改写了。(原载于《国际先驱论坛报》)(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