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
 室内展览总面积达三百二十万平方米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今天开幕的“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传出信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会展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举办的经贸展览会达2600
  个。全国现有展览场馆158个,室内展览总面积达320万平方米,已超过有“世界展览王国”之称的德国(250万平方米)。上海、北京、广州市已成为中国大陆会展业的“龙头”,一批新兴的会展城市正在蓬勃崛起。2002年我国展览业的营业收入约70亿元,占GDP的0.07%。这次为期两天的论坛由商务部、经济日报社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以“会展与城市”为主题。我国30个主要的会展城市派代表出席论坛。(杨增)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税务总局聘请第三届特邀监察员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李建兴报道:为进一步增加税收执法的透明度,拓宽监督渠道,完善和扩大社会监督网络,更好地改进税务机关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税务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国家税务总局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了第三届特邀监察员。
  第三届特邀监察员是民革成员、北京市中逸兴盛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印?,民革成员、北京德山律师事务所总经理陆德山,中共党员、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副部长侯志锐,九三学社成员、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资金财务部高级经理缴远,民建成员、国家审计署科研所副研究员潘博,民盟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申嫦娥,农工民主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季冬生,中共党员、国务院纠风办正处级纪检监察员刘芳8位同志。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CB认证不必出国门
  本报广州12月21日电 记者原国锋报道: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九成出口电工产品的企业从外国认证机构获得CB认证的现状,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电工产品测试证书互认体系(IECEE—CB)的唯一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决定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优势和国际合作优势,将以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为重点,做好企业的CB认证工作。这是记者在此间召开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认证推介会上获悉的。
  据CQC主任李怀林介绍,CQC目前在全国有12个CB实验室,可颁发和认可12大类产品的CB测试证书,并被44个国家和地区所承认。
  企业申请CQC国际认证最大的优势是:一次检测结果,可同时获得国内和国际的两种或三种认证证书,企业可依托国内认证的结果,直接转换成相应标准的测试报告;企业申请认证的方式灵活,不但节省了送样的时间,还减少了测试费用和相关成本。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由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首都主要新闻单位主办的“2003年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今天揭晓。
  当选的10位同志是:浙江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龙长春,山东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党委副书记宗成乐,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党总支书记杨明,浙江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河北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党委书记韩文臣,山西闻喜县人大常委、东镇川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春元,江苏赣榆县县委常委、青口镇党委书记高庆法,辽宁沈阳市浑南新区五三乡浑河堡村主任孙凤祥,河南辉县市百泉镇百泉村党委书记刘守成。(唐供)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国产氧化铝再次调价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国内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公司日前决定,将国产氧化铝现货价格从3300元/吨调升至3700元/吨。这是今年国产氧化铝第七次调价。
  据悉,由于国内电解铝行业过热,氧化铝供求失衡,进口氧化铝的港口销售价已达4200—4500元/吨。国际现货市场氧化铝价格还在继续攀升,预计明年1月价格可能突破4700元/吨。
  此次国产氧化铝调价,一是由于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较大;二是氧化铝生产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如铝土矿上涨15%—20%、煤上涨30%、碱上涨25%,同时电力需求受限,运输紧张,成本上升。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航油拓展跨国经营
  本报讯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规范管理,开拓经营,短短几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在境外上市的明星企业。
  中国航油1993年在新加坡创办,可直至1997年仍不景气。公司新任领导上任后,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批航油业务,并逐渐建立了资信,拓展了业务。中国航油重“机制和人才”两个杠杆,通过公开招标、批量采购、集中运输、规范接轨,实施“进口航油采购、国际石油贸易、石油实业投资”跨越式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和2003年,两度入选新加坡“1000家最佳企业”。(史文)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开幕
  本报讯 首届中国诚信建设成果展12月19日在北京开幕。以“品质、信任、合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首次集中总结和展示了我国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诚信建设经验和成果。
  除大型成果图片展之外,还将举办“中国诚信建设高层论坛”、“诚信中国大型主题晚会”等活动,以展览、理论探讨、实践交流和主题晚会等多种方式呼唤全社会共铸诚信的热情和信心。(陈支援)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我国攻克蓄电池“内耗衰竭”难题
  本报讯 蓄电池“内耗衰竭”难题被科技人员攻克。由哈尔滨鑫科高能电源有限公司承担研发的“起动型钠盐高能蓄电池科技成果”,日前通过鉴定。经检测,新型蓄电池容量比普通型高百分之十五以上。起动车辆时,传统产品一般连续打火十五次左右就会衰竭,而新型蓄电池却达八十次以上。
  (张春辉)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郑煤超化矿十年发展成绩显著
  本报讯 曾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奇迹的郑煤集团超化矿,十年来以改革促发展,保持了产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使矿井年生产能力由设计的九十万吨提高到现在的二百四十万吨以上,十年来上缴国家利税数亿元。
  (郑志和 鲁鹏)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总部经济与首都经济发展论坛举行
  本报讯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总部经济与首都经济发展论坛近日在京举行。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的该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弘做了《总部经济:拓展首都经济发展新思路》的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领导探讨了总部经济与首都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贾振成)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法国电力公司来宾电厂获三项认证
  本报讯 法国电力公司广西来宾电厂日前通过中国方圆认证中心和法国AFAQ认证机构联合审核,获环境管理体系IAO14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三项认证,成为法国电力公司首家通过以上三项认证的子公司。(李晓雅)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梁山拳铺国税收入三年翻三番
  本报讯 山东梁山县国税局拳铺分局围绕税收收入,积极定措施,想办法,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征收力度,使组织收入工作始终保持了增长势头。二○○二年,共实现税收收入四百三十六点六万元,比二○○○年增长三百六十万元,三年翻了三番。(于瑞峰)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赛罕国税局加快信息化建设
  本报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国税局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近日,该局与内蒙古明星公司共同研制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对加强税源管理将起到特有的监控作用,同时也填补了内蒙古地税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空白。(格日乐图)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新天年集团回报社会热心科普
  本报讯 以研发“健治一号”闻名的上海新天年集团,不忘回报社会,热心科普工作,今年初无偿向社会提供上百万元防非典物资,近日又向一线医务工作者送去价值六十余万元的慰问品。该集团在上海兴建的健康科技展馆,被中国健康学会授予科学养生指定示范点。(初健)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奉化九九老人乐园新园落成
  本报讯 宁波市奉化九九老人乐园新园近日落成。九九老人乐园是王雪飞创办的奉化第一家民营养老院,创办于一九九九年,经过四年多经营,养老院运转良好,报名入院的老人越来越多。为了适应需求,她投资一千四百万元建起了可入住三百位老人的高档新乐园。(封华文)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海尾村以商贸促发展
  本报讯 广东茂名市海尾村以商贸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这个村在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投资一百一十余万元办起海尾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及商业网点百十余处。今年九月,还投资三百余万元,建起一个大型商场,目前,这个村商贸资金投入已近千万元。(赵霞 傅雷)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年终经济形势专稿

珍惜和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本报记者 朱剑红
  编者按: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经受严峻考验、战胜重重困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非典疫情来势凶猛,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虽然困难比预想的大,可是我们取得的成绩却比预想的好。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瞻远瞩、果断抉择,凝聚着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专访,回顾、总结今年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展望、明确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发展趋势与重点。
  即将过去的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增加了前进中的困难,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超乎预计,取得的成绩也超乎预期。当年终盘点中国经济时,马凯主任用“出现了多年期盼的良好局面”来点评。
  五个特点看成绩
  经济发展收获颇丰,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马凯主任用五个特点概括了今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预计全年GDP增长超过8.5%,1—11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9%,前10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6%。
  二是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继续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电子等行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7%。电信、旅游、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
  三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的同时,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成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投资增长加快。前三季度,集体、个体投资增速同比加快9.6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四是在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的同时,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银行监管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0%以上,外商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
  五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和4%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9%左右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超过1.6万亿元。新增城镇就业8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年初确定的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不断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结果;是多年来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累积效应的结果;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结果;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
  居安思危说忧患
  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马凯说,当前经济运行中,不但诸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大等长期性问题依然存在,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部分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今年以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国家发改委,采取多种方式、多次发出信号:要警惕和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加剧的势头。马凯认为,当前,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快速增长有市场需求拉动的因素,同时放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外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大背景下看,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泥沙俱下,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建规模过大。今年1—10月,冶金、机械、有色、建材的投资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8.9%、70.8%、71.3%和46.5%。钢铁生产能力2002年底为1.9亿吨,在建拟建规模1.5亿吨,到2005年将达到3.3亿吨,届时将大大超出市场需求。电解铝现有能力546万吨,已经产大于销,但在建和拟建能力还有约500万吨。二是结构矛盾突出。在建钢材生产能力中约60%是长线产品,且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水泥总量中,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生产的仍占75%以上。三是粗放经营严重。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30%,耗新水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7倍,粉尘排放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0倍。立窑水泥企业的矿山利用率只有40%,不到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一半。
  马凯认为,这些问题目前虽然还是局部性的,但如不加以合理的调控和引导,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演变成全局性问题,加剧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甚至引发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生产资料价格攀升。这不仅会延缓我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更潜伏着生产能力过剩、银行呆坏账增加、企业破产、失业增多等风险,严重威胁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马凯指出,要高度重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问题。今年以来,电、煤、钢材等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给增长迅猛。1—11月,电力生产同比增长15.5%,原煤产量同比增长21.7%,都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消费量增长更快,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一些电厂用煤告急。由于国内资源供应存在明显缺口,铁矿石、氧化铝等原材料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进口价格大幅度上涨。种种迹象表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如果不遏制住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势头,不切实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不在增加资源供给的同时下更大力量节约资源,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统一思想论调控2003年,中国经济跃上了新的增长平台,2004年以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怎样继续保持其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明年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
  马凯谈到,2004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安排好各项工作,要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是“稳定政策,适度调整”,马凯对此做了诠释。之所以要稳定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之所以要适度调整,主要是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片面追求增长速度、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些是局部性的,有些是苗头性的,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以适度调控。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上,要避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忽视问题,任其发展,致使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后再进行调整,代价太大;另一种是调整力度过大,方法不当,速度一旦掉下去,恢复起来很难。所谓适度调整,一是力度适当,要微调而不搞急刹车;二是手段适当,要运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采取综合措施,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对象适当,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四是时机适当,注重预调,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调控力度。
  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相互攀比、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粗放经营、浪费资源、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马凯指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发展,不能把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大了,但经济结构没有优化,经济质量没有改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综合生活质量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降了。明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缓解资源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是个顽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一问题,要有新思路、新办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调控和引导。除了抓紧完善和颁布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外,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用地管理,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要扶优扶强,推动企业实施联合重组,支持规模效益好的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要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资源的承载能力反过来也要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目前我国GDP总量不及世界的1/30,而每年消费的钢铁、煤炭、水泥已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30%、50%。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高增长是难以为继的。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合理开发资源,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着力抓好节能、节材、节水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凯最后说,为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中央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明年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国民经济仍具有较快发展的条件。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统一认识,调控得当,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可以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附图片)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铁路部门正在抢运千万吨煤炭
 用煤紧张状况有望缓解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彭嘉陵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会议上获悉:我国部分地区用煤紧张状况近期有望得到缓解。铁路部门正在抢运1000万吨煤炭,优先、重点保证电力、冶金等行业用煤。
  前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发电用煤不足,频频拉闸限电。但从煤炭生产来看,产量增加很多,预计今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6亿吨,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的13.9亿吨增加2亿吨以上。可以说,我国煤炭产量的增长完全能够满足电力增长的需求。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铁道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的官员认为,运力不足是影响用煤告急的主要原因。据分析,由于9、10月份铁路部门全力抢运大米、大豆等农产品,10月份煤炭铁路日均装车比前9月减少951车。全国煤炭日均申请车皮达7万车左右,但是受制于运力,每天只能满足3.8万车左右。此外,由于冬季易发生冻车和公路积雪、结冰等现象,以及华北七省区综合整治公路超载,影响了煤炭的公路运输能力。因此,近一段时期以来,有的省区用煤显得异常紧张。
  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得到解决:铁路部门从本月17日起,在连续20天内将抢运1万车煤炭,将多运1000万吨。同时,公路运输经过整顿后,将逐渐恢复正常运输。预计在元旦春节前后,煤炭供求紧张状况将会有所缓解。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负责人预测
 明年煤炭产量将能满足需求
  本报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彭嘉陵报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濮洪九近日对记者说,明年我国煤炭产量将有望达到17亿吨,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2004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主要耗煤行业也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明年电力新投产火电机组2600亿千瓦以上,相应新增电煤需求6000万—7000万吨,钢铁新增煤炭需求约3000万吨,水泥新增煤炭需求1000万吨,总计1亿吨左右,这使煤炭的总需求将达到17亿吨。那么,煤炭产量能否满足需求?
  濮洪九认为,目前我国煤炭生产能力比较可靠,明年煤炭产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的增长,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供求基本平衡。
  近年来,各类煤矿通过实施扩能改造,生产能力进入稳步增长阶段。目前我国已有神华、大同、兖州、西山4家煤炭企业产量超过3000万吨。特别是神华,这一年中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02年年产6000多万吨,今年将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最大、也是唯一过亿吨的煤炭企业,跻身世界前5位。
  此外,一些新的矿井正在建设。2002年全国在建大中型矿井107处,设计年生产能力1.43亿吨,2002年新投产矿井生产能力5000余万吨。这表明,新增能力还有约1亿吨的潜力。又经过一年的建设,一些新的矿井将投入使用。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近日在黑龙江省“青年职工岗位技能系列大赛”中,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安检站的选手囊括了民航“安检”能手比赛的前10名。图为安检员在机场安检、验包比赛中。 单勇 王振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