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12-19

2003-12-19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美乒乓外交背后的毛泽东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br/><br/>  中美乒乓外交背后的毛泽东<br/>  周溢潢<br/>  乒乓外交在中美关系突破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而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正是毛泽东主席作出的英明决策。<br/>  1971年春,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比赛期间,中国队与美国队曾多次相遇。当中国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之后,中美两国运动员在游览时又碰到了一起。爽朗的美国青年笑着问:“听说你们已邀请我们的朋友(指加拿大队和英国队)去你们国家访问,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中国代表团团长赵正洪答道,会有机会的。此后,中国乒乓球选手庄则栋与美国选手科恩在乘车时主动交谈,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此事又被当地各大媒体突出报道。中国队的友好态度,深深触动了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哈里森,他来到中国代表团驻地,提出访华要求,代表团立即向国内报告。<br/>  4月3日,外交部和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写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报告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其依据是,在1960年2月中美大使级第九十六次会谈和以后的几次会谈中,美方曾企图绕开中美之间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而提出开展互派记者等民间活动。中方在第100次会谈中提出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不谈的原则,这成为11年来一直遵循的原则。其次,当时美国还在侵略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威胁我国安全,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第三,不少人认为,美国人要来应首先派高级人物来,而不是乒乓球队。4日,周恩来将圈阅后的报告送毛泽东审批。<br/>  毛泽东把文件压了3天,反复考虑后还是在报告上画了圈,同意上报的意见。然而,在报告退回外交部后,毛泽东仍在反复斟酌这件事,他联系到自1969年8月起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不断传递过来的信息和美国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的松动措施,看出了美国是真的想在中美关系上取得突破,以改变在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的被动局面。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美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这个时候的形势已不同于1969年8月以前,更不同于1960年。在邀请美国官方高层领导人访华以前,邀请美国民间人士先来中国,既可加深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又可造成中美和解的氛围,以利于官方高层交往。现在美国乒乓球队要求访华,是一个极好的时机。于是他立即要身边的工作人员吴旭君赶快通知外交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此时的毛泽东已按习惯服用了安眠药,准备就寝。毛泽东曾交待身边工作人员,在他服用了安眠药后说的话不算数。这让吴旭君十分为难:现在主席说的算不算数呢?她迟疑着没有动身。毛泽东看见她没有动,就催她:“你怎么还不动身呀?”吴旭君试探着反问:“主席!你刚才说了什么呀?”毛泽东又复述了一遍。吴旭君还不放心,又说:“主席!你以前说过,你服了安眠药以后说的话不算数,这次算不算数呀?”毛泽东把大手一挥:“算数,赶快办!要不就来不及了。”吴旭君立即把毛泽东的决定通知了外交部。外交部负责同志及时把毛泽东的决定告诉周恩来,周恩来立即给中国代表团发去紧急指示。<br/>  美国代表团收到邀请后一片欢腾。美国国务院接到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后,立即向白宫报告,认为这次邀请的用意“起码有一部分是作为回答美国最近采取的主动行为的一种姿态”。尼克松总统在深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示发加急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通知他白宫的意见是:乒乓球运动员务必去北京。接着他召开国家安全特别会议,进一步研究了对华政策。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br/>  美国乒乓球队于当年4月10日到中国访问,与中国队进行了友谊比赛,参观了清华大学、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广场、长城。4月14日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们,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来表达对美国队的欢迎之情。4月17<br/>  日,美国乒乓球队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离开中国。4月21日,周总理乘着“乒乓外交”的东风,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给美国白宫传去口信,提出中方愿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以讨论解决美国从台湾撤军这个根本问题。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传话,终于实现了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的中国之行打下了基础。<br/>  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附图片)<br/>  上图为美国乒乓球队在长城游览。(本报图书馆提供)

《指环王》魔力何来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五洲茶亭<br/><br/>  《指环王》魔力何来<br/>  刘爱成<br/>  本月初,当电影《指环王Ⅲ:王者归来》在新西兰首映并征服数以万计的影迷时,它的“魔力”也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本土、加拿大、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影迷都翘首以待,等待它的到来。<br/>  这套三部曲巨片是好莱坞新线电影公司推出的,与其他系列影片不同,三集是一次拍成的。从2001年底开始,每年圣诞节期间推出一集,连续三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第一集全球票房11.7亿美元,第二集票房上升到12.6亿美元,第三集全球票房预计将超过前两集达到13亿美元。别说大洋洲、北美和欧洲票房将扶摇直上,就是亚洲的日本,据说首映的预售票第一天就卖出了1.3万张,比创记录的《哈利·波特》还要多。<br/>  《指环王》何以有如此的“魔力”?制作商又有什么样的招数呢?<br/>  《指环王》的“魔力”主要还是在美国。好莱坞的全球电影票房主要收入还是在美国本土。一是美国人比较喜欢看电影,去年美国人均看电影5.7次,观众总人次16.4亿。二是票价按美元计算在世界也是最高的,平均票价是5.81美元,去年美国的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95亿美元。因此,好莱坞在制作电影时,首先考虑的是大多数美国观众的口味,然后才兼顾到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观众的口味每几年或一个时期就会换一次,比如一个时期喜欢西部片,一个时期又喜欢动作片,而“9·11”以后,美国人受到惊吓,希望逃避现实,科幻、奇幻片备受青睐。比如这几年发行的《哈利·波特》、《蜘蛛侠》、《黑客帝国》等都非常受欢迎,因此好莱坞不惜重金,深下功夫,成为重拳出击的一种趋势。这类片子的主题都是通过曲折引人的情节,最终说明正义战胜邪恶。有关人士说,电影说到底是个超现实的“梦”,尤其是这类影片能使观众的心里得到安慰,甚至使埋在心底的怨气、仇恨得到发泄而产生满足感。好莱坞非常清楚,大片能在美国轰动,也就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共鸣。现在对美国大片宠爱最厉害的影迷除了北美,就是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等,这也是好莱坞在全球的最大市场。<br/>  为了迎合时下美国观众的口味,好莱坞在题材选择上尽量向科幻、奇幻方面靠,而且在选择过程中,多以在读者中已经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学著作为基础。《指环王》三部曲就是根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牛津大学中世纪英国文学教授J.R.R.托尔金所著的这本史诗式的奇幻巨著拍摄的。该书自出版问世以来在英美乃至全球掀起过轩然大波,至今已被译成25种语言,全球销量达5000万册以上。《哈利·波特》等影片走的也是这样的套路。这种套路从电影制片商来说一般不会失手。这也是为什么《指环王》的制作者敢冒风险一次性拍完三部曲的原因之一。而且加上改编或增加更为符合现在观众胃口和兴趣的情节内容,会更加引人。<br/>  在拍摄技术上,科幻、奇幻片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电脑特技,使影片更加好看。这类电影尤其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因为现在的许多青少年是在玩电脑游戏中长大的,他们对科幻及武打片情有独钟。此外,影片发行后,以片中人物和情节为内容的游戏紧接出版,有的甚至与影片发行同步,也迷倒了青少年,电影发行与游戏推销形成互促之势,取得双重经济效益。<br/>  在制作发行上,好莱坞效仿电视连续剧,采取了试探和吊胃口的办法。比如《哈利·波特》等许多电影先拍第一集,市场叫好再拍第二、第三等续集,而且在前面的内容中留下许多悬念,让它越来越吸引人。这样做风险较小,如果票房不好,就不再投入经费。《指环王》在新西兰一气儿拍了三集,但为了吊观众胃口,发行还是分三年进行,让你越看越上瘾,越看越过瘾。一次性拍摄完的好处在于成本较低,三部片子总投入不到2亿美元,因为场景和人物都不用换,但风险要大些。分开拍续集虽然风险较小,但成本要多些。比如《黑客帝国》每拍1集就需1亿美元。<br/>  好莱坞的行家们说,一部影片获得轰动的更大效应还在票房之外。可以制作影片的DVD、VCD、录像带,制作有该片内容、人物的游戏、玩具、文具,甚至印有这些电影人物、场景的儿童服装和各种用品。这些“后电影”产品和效益比电影票房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指环王》等影片的“魔力”也就不仅仅在片中了。

访韶山毛泽东故居偶感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br/><br/>  访韶山毛泽东故居偶感<br/>  福斯托·卡雷拉(哥伦比亚) 于凤川译<br/>  请让我以你相称,<br/>  亲爱的同志,<br/> 今天,我虔诚地走近了你。<br/>  我亲眼目睹了你那好奇的眼睛<br/>  第一次发现的东西。<br/>  我踏上了<br/>  你的小脚丫初次踩过的母亲大地。<br/>  我在这儿找到你学步的痕迹。<br/>  这最初的步伐变成了<br/>  壮丽而又艰难的革命征途上的阔步。<br/>  在这古老的回廊之间,<br/>  我能感觉到那蹒跚的脚步。<br/>  正是这脚步<br/>  日后演成传奇式的伟大长征。<br/>  震动山河,摇撼世界,<br/>  留下一座永恒回忆的丰碑。<br/>  我看见你的小手触摸过的<br/>  那些俭朴的家什。<br/>  这双手日后变成一双巨手,<br/>  粉碎了曾压在贫贱的无产者卑微肩头的<br/>  那“三座大山”。<br/>  这双手把那可怕的墙壁打得稀烂,<br/>  它曾使你的全体兄弟陷于黑暗!<br/>  今天我呼吸到了<br/>  你曾呼吸过的<br/>  又纯又热的空气。<br/>  有那么一天<br/>  有人宣布封闭这空气。<br/>  邪恶肮脏的空气,<br/>  你拒绝呼吸。<br/>  乘着红色的东风,<br/>  呼唤暴风骤雨,<br/>  你用自己的双手<br/>  挥动电闪雷鸣,<br/>  你以神奇的力量<br/>  把它重新化作自由的空气。<br/>  你知道吗?<br/>  你咿呀学语的声音<br/>  仍然回响在屋角之间。<br/>  那声音后来日益宏亮,<br/>  经过铁与血的洗礼,<br/>  变成耀眼的明灯,<br/>  至今照耀着我们。<br/>  今天我走近你,<br/>  感到一股革命气息<br/>  灼烧着我的双唇。<br/>  亲爱的同志,<br/>  敬爱的导师,<br/>  请让我叫你一声:<br/>  兄弟!<br/>  注:作者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执教西班牙语。七十年代末返回哥伦比亚后,一直从事文艺工作。现为哥伦比亚著名影视演员。诗中对毛泽东以你相称,表示作者将他视为自己最亲近的人。

竹蟹之乡拾趣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世界风物<br/><br/>  竹蟹之乡拾趣<br/>  本报驻韩国记者 徐宝康文并图<br/>  位于韩国东海之滨的盈德是韩国著名的竹蟹之乡。<br/>  飞机于下午4时抵达东海岸“钢铁之城”浦项,再驱车沿海边公路北上,抵达盈德时已是华灯初放的夜晚。夜幕下,海涛拍打着海岸的奇峰怪石,远处一艘艘渔船亮起排灯,忙碌着捕鱼作业。岸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特色鲜明的竹蟹餐馆,门前的玻璃水槽里装满了一只只肥大的竹蟹。<br/>  提起竹蟹(见右图),盈德人两眼放光,甭提有多自豪了。盈德海边有一座名叫“竹道山”的小山,山上长满竹子。竹蟹因其8条腿奇长,酷似竹竿而得名。主人说,盈德竹蟹自古以来就是宫廷佳肴中的上品,其价格昂贵,素有“金价”之称,在餐馆一只竹蟹的价格高达100美元。竹蟹栖息在水深200米至800米的深海海底,肉质鲜嫩,且含有丰富的各种微量元素。竹蟹盛产在距盈德郡厚浦村20公里以东,方圆80海里的东海礁石区。礁石区有三块巨大的礁石耸立在海面上。传说,在朝鲜半岛的新罗时代,有一怪兽曾侵入此海区兴风作浪,东海龙王得知后愤怒地甩起龙尾,将巨石击碎,从此这片海域便成了竹蟹的乐园。<br/>  有“竹蟹博士”之称的南效寿先生,出生在盈德,大学毕业后,为专研竹蟹文化,他在汉城一面经营一家竹蟹餐馆,一面周游世界,研究蟹文化。南先生介绍说,全世界共有1700多种螃蟹,其中韩国有87种。竹蟹喜寒,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最大的1.8公斤。在20世纪中叶之前,盈德竹蟹的年产量为3000吨,但目前已减少到30吨。其主要原因是海水的温度上升了5摄氏度,大部分竹蟹随冷水北上。<br/>  竹蟹为盈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每年约为100亿韩元(约800万美元)。尽管全国的需求逐年增长,但盈德人却没有为一时的暴富而毁灭竹蟹的资源。为确保竹蟹的繁衍,盈德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海洋水产科的郑提勋说,盈德捕蟹有严格规定,每年6月至10月为休捕期,直径不到9厘米的蟹不能捕捞,母蟹绝对禁止捕捞。违者,第一次罚款300万韩元,第二次罚款1000万韩元,第三次再犯者则判刑入狱。可以看到,在竹蟹市场,一些管理人员正在巡查着每一个摊位,执法认真而有序。为满足顾客对美味竹蟹的需求,盈德还从朝鲜和俄罗斯进口了一批大蟹,价格只是竹蟹的一半。<br/>  盈德作为竹蟹之乡,还造就了丰厚的竹蟹文化。韩国民间画反映伦理道德的画卷中,有许多是以竹蟹为内容的,其中一幅画,中间是一个汉字的“廉”字,廉字上方画有一只竹蟹,寓意做人要耿直。朝鲜王朝的最后一位大画家张承业曾画有10幅屏风画,其中8幅为竹蟹画。围绕着竹蟹,盈德还有一个寓言故事:话说诡计多端的狐狸,一天突然在海边遇到了一只竹蟹。狐狸想吃竹蟹,但不好开口,于是要与竹蟹比赛赛跑。竹蟹明知跑不过狐狸,于是灵机一动,趁狐狸得意翘起尾巴之时,用蟹钳夹住狐狸臀部。狐狸不见竹蟹,以为竹蟹先跑了。于是急驰,快到目的地时,狐狸不见竹蟹身影,正在纳闷时,看见竹蟹已抵达目的地。狐狸输后,再也不敢吃竹蟹了。为弘扬竹蟹文化,盈德还推出了卡通式竹蟹画,举办了6届竹蟹文化节以及国际竹蟹研讨会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已成为盈德的第二大创汇之源。(附图片)

情系中国的明达之士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br/><br/>  情系中国的明达之士<br/>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文并图<br/>  “2003·中国西藏文化周”12月18日在泰国圆满落幕。在本报记者站楼下小店做生意的一位50多岁的大姐主动对记者说,“我到国家体育馆看了西藏文艺表演,美极了!演员的服装那么漂亮,身材高大健壮,说明那儿的人们生活很好。看到西藏人和我们一样信奉佛教,我觉得很亲近。……我知道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过去只知道它靠近印度。……看了舞台天幕上的西藏美景,真想去那里旅游”。文化周促进了中泰文化交往,使泰国人民加深了对西藏进而对中国的了解,无疑是很成功的。<br/>  西藏文化周在泰国的成功举办包含了许多泰国朋友的努力,但贡献最大的莫过于泰国“经理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颂提·林通坤先生(见图),他的中文名字叫林明达,是泰国第三代华裔。他与中泰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策划了这次活动,并主动承担了西藏文化周代表团近70人访泰的全部费用。<br/>  林明达先生在泰国被誉为“媒体大亨”,在他创办的媒体集团公司旗下,有多种日报、周刊和月刊,有出版社,有4家网络媒体,一家在泰国颇具影响的广播电台,每天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将于明年1月开播,并正在筹办泰国最大的网络信息库。近日他在陈列着许多中国艺术品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br/>  他说:“我对中国有一种与生俱来、融于血中的亲近感。我的祖父从海南岛来到泰国,父亲10岁时就被祖父送到中国去读书,后来考入黄埔军校,参加了抗日战争,官至国民党军队上校。抗战以后,父亲历尽辛苦,从重庆徒步走回泰国,在泰北的素可泰府安了家。他是真正的国民党,回泰国后一直持反共立场。我在泰国读完高中后,父亲送我去台湾大学读书。因为我不懂中文,学习不好,一年后就要求父亲送我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那里主修亚洲近现代史。学习亚洲近现代史就必须了解中国,从鸦片战争、清末皇帝、袁世凯、孙中山、国民党、共产党,我逐渐了解了中国并不是像父亲所说的,也不像我在台湾所听说的那样。”<br/>  在谈到家父晚年的境况时,他略感欣慰:“父亲年迈后常谈到中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他曾去海南岛三四次,慢慢觉得自己过去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有偏差。父亲不久前去世时,中国驻泰大使晏廷爱先生参加了他的葬礼。”<br/>  过去20多年中,林明达不仅到中国投资,还先后向北京图书馆捐赠50万元人民币,对云南丽江地震灾区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为杭州儿童医院捐赠了巨款,个人出资邀请逾百人的上海交响乐团来泰演出,出资送中国小提琴艺术家吕思清出国深造,送一位13岁的中国琴童师从英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br/>  林明达说:“我一到中国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让我很兴奋。在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我觉得除了投资、捐助之外,向外界传播中国的信息,扩大对中国的宣传,也是对中国的一种帮助。我们公司首次把《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翻译成泰文出版。在今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夕,我们在北京的公司还参与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制作。明年还打算合作拍摄《百年邓小平》。作为我们公司旗帜的泰文《经理日报》从一年前开始每天辟有中国新闻专版,该报网络版有内容更为丰富的中国专栏,这在泰国是首家。《亚洲时报》网络版拥有英、中文两个版本,其中一半内容是介绍中国的。新开播的电视频道每天将有两次中文播报。<br/>  “有人质疑我作为泰国传媒业者,这样做是否恰当。我认为,泰国没有理由不与有13亿人口的中国做朋友,没有理由不了解中国,我想让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重要性。我们对中国的宣传报道不是虚假的,比如中国与泰国一样,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台湾、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了解历史就知道这是事实,中国人民反对‘台独’、‘藏独’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这样宣传,应该说也是对泰国的一种贡献,让民众多得到一些知识。我们不仅要告诉泰国人民有关中国的新闻信息,更注重传播这些基本知识。”<br/>  林明达先生既是一位儒雅学者,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具备政治家的眼光,正如其名,是一位明达之士。(附图片)

芬兰人的度量——我眼中的欧洲人之一

第15版(国际副刊)<br/>专栏:域外拾零<br/><br/>  芬兰人的度量<br/>  ——我眼中的欧洲人之一<br/> 韦人<br/>  据介绍,芬兰人原系日耳曼人北迁,定居今日芬兰这块地方后,曾被瑞典统治了600多年。瑞俄交战失败后,芬兰被割让给俄罗斯,成为沙俄的一个属国,被沙俄统治了百余年,直到1917年独立后建立芬兰共和国。芬兰独立之后,曾两次与前苏联交战,其中一次是参与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两次芬苏之战,均以芬兰战败割地赔款告结。应该说,两国之间曾经存在着很深的历史芥蒂。<br/>  但令人十分惊奇和意想不到的是,在赫尔辛基标志性建筑赫尔辛基大教堂的广场上,也可以说是芬兰议会和赫尔辛基大学的门前广场上,竟赫然耸立着建于19世纪末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青铜像。在教堂、国会、高等学府门前这样显赫地方,耸立着当年侵略者的皇帝塑像,并一任世人世代观瞻。此举的确令人费思量。<br/>  若说是芬兰人全然忘记了被沙俄统治的过去,恐怕就不会有芬苏后来的战争;若说是芬兰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严重,恐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青铜像早就被掀了个底朝天。<br/>  芬兰曾被沙俄统治了百余年,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当年的芬兰当局为他塑像至今,也已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显赫之地接受人们的观瞻达100多年,并还将长期威仪赫赫的立在那里。是耶非耶?这是芬兰自己的事情,是芬兰人民的自由选择,外人无法,也不应该去品头论足。<br/>  但我寻思,芬兰人可能是悟透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具有着这等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广阔胸怀和度量,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