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12-18

2003-12-18新闻联播 文字版

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第9版(理论)<br/>专栏: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br/><br/>  努力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br/>  刘树成<br/>  主要观点 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回升期,兼具其前面低速期和后面超速期的双重特征。如果只看到现象的一个方面,就会认为是“过热”;只看到另一个方面,就会认为“尚未过热”。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其政策含义就是,对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必须倍加珍惜,通过完善宏观调控,使上升阶段得以延长,使良好势头得以巩固和持久。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仍定为7%左右,这是一个导向性的、留有余地的预期目标,它建立在对新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br/>  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走势,是正确实施与完善宏观调控的前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这是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正确的、十分重要的判断,有助于我们正确实施与完善宏观调控。<br/>  什么是经济周期<br/>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使用“经济周期”的概念来分析和判断经济运行态势。那么,什么是经济周期?每个周期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br/>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过程。经济周期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现象,不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也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独具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它是“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这种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商品经济中卖与买即供与求的脱节,只包含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形成和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和条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物质性因素和条件就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固定资产投资与大工业生产所具有的、在较短时间内的急剧膨胀力与收缩力。这种膨胀力与收缩力在以农业、畜牧业、工场手工业为主的社会中是不具备的。在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工业化建设,也就开始了“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br/>  我国的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前,其突出特点是大起大落,且表现为古典型周期。古典型周期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国民经济产出总量绝对下降,即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如果国民经济产出总量并不绝对下降,而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则为增长型周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为波动幅度减缓,并由古典型转变为增长型。但是,每个周期的上升阶段都历时很短,则是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周期共有的特点。<br/>  一个经济周期包括上升与下降两个阶段。在一个典型的增长型周期中,上升阶段又可分为经济增长率的回升期和超速期,下降阶段又可分为经济增长率的回落期和低速期。从我国1989年—2003年的情况看(见表),1989年、199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1%和3.8%,这是一个低速期;1991年上升为9.2%,是一个回升期;1992年迅速上升到14.2%的高峰,是一个超速期;1993年—1997年,经济增长率每年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属于回落期。1998年—2002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主要国家同步陷入衰退的影响以及克服国内需求不足,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保持了平均7.6%的速度。这与我国历史上以往的低速期相比,或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同期相比,均表现为较快增长;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这一速度还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因此,这几年成为一个特殊的位势较高的“低速期”。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增长率回升到9.9%;第二季度受非典影响,为6.7%;第三季度又很快回升到9.1%;全年预计为8.5%。这就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具体说是进入了上升阶段的回升期。<br/>  对经济周期不能做机械的理解。纵观国内外的历史情况,没有两个经济周期是完全相同的。但各个经济周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又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就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回升期来说,其一般性总体特征是:经济增长率由低转高,开始回升;社会投资开始加速;物价总水平开始由降转升。具体地说,回升期兼具其前面低速期和后面超速期的双重特征。如在投资方面,一些带头行业的投资增长会大大加速,呈现超速期的“过热”特征;而另一些行业的投资则可能还处于低水平,甚至负增长,呈现低速期的“偏冷”特征。在物价方面,一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得很快,而另一些商品的价格还处于低位,甚至继续下降。就我国2003年的情况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3%,而一些带头行业如钢材、汽车、电解铝、水泥、纺织等,它们的投资增长已超过100%,这样必定会有一些行业的投资仍处于停滞之中。同时,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而有些商品的价格仍处于下降之中。这就是说,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回升期,在不同行业的投资和不同商品的价格方面,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有升有降、有快有慢、有热有冷的不同表现。如果只看到现象的一个方面,就会认为是“过热”;只看到另一个方面,就会认为“尚未过热”。只有从回升期的双重特征出发,才能把握当前经济走势的特点。而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超速期或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它们的特征较为清晰。<br/>  怎样完善宏观调控<br/>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看,上升阶段往往过短,只有一二年时间,由回升期很快就冲向超速期,紧接着就转折为下降阶段,大起之后就是大落。历史的经验必须汲取。同时,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每隔几年才能出现一次上升阶段。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一判断在宏观调控方面的政策含义就是,对经济增长的这一良好势头必须倍加珍惜,通过完善宏观调控,使上升阶段得以延长,使良好势头得以巩固和持久。<br/>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形势良好时,要防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倾向。总结我国经济以往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其思想根源就是急于求成。大起大落的要害在于大起。大起中过度消耗了物力财力人力,打破了经济运行中各种正常的比例关系,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部门间和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等,必然难以为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宏观调控的基本着眼点确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确保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不出现大的颠簸,这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在操作上要把握经济周期的波动特点。从经济周期回升期的基本特征出发,在宏观调控中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整;既要针对局部过热苗头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又要区别情况,避免“一刀切”;既要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又要把这种积极性引导好和发挥好;既要继续克服前几年的通货紧缩趋势,又要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再起。总之,既要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又要防止速度过快导致大起大落。<br/>  在调控手段上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应加强和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投资信息、商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的预警和导向作用。在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行业在技术、质量、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趁市场回升之际而泛滥。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对长期建设国债的使用结构要加大调整力度,向农业和农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社会事业倾斜。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信贷结构,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与此同时,在制止盲目兴办开发区和滥用耕地方面,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并依法查处。<br/>  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担负宏观调控职能的部门要通过自身的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水平的提高。比如,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体系的内控机制,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其他方面的改革,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等,从而有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br/>  为什么定7%的预期目标<br/>  既然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而且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已达8%,2003年预计达8.5%,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目标仍为7%左右?<br/>  首先,这是一个导向性的、留有余地的预期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政府职能也正在转变之中,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和攀比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仍然存在。2004年确定这样的预期目标,是为了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防止片面追求高速度和盲目攀比、层层加码的现象。同时,引导各方面把主要力量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以推进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r/>  其次,正确评估新的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目前,住房、汽车等数十万元的“重型”消费形成一个需求热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从较长时期看,可以说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期。但这一过程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重型”消费所形成的购买热潮,是一种新的以高收入群体为主的消费,而且是经过一定时期购买力积蓄的结果,它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那种有广泛购买力、排浪式的千元级“轻型”消费。特别是对于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尚难形成对这些“重型”消费接续不断的购买需求。因此,要特别关注市场需求面的动态变化。如果让一些“热点”产品的生产能力随意地过快增长,一旦市场需求发生阶段性变化,其相对过剩便会马上凸现出来。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防止生产能力过剩而带来新的失业下岗增加、企业陷于困境、银行呆坏账增多等问题。<br/>  第三,目前经济运行中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方面已出现明显的瓶颈制约。今年,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现象比较明显,高能耗、高资源消耗、污染环境的粗放经营状况比较严重。一些地区已拉闸限电,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交通运输也开始紧张。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缓解供给面的瓶颈制约。<br/>  第四,防止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今年的货币信贷投放已经偏快。在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一些高速发展的行业过分依赖银行资金,无疑会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在现代金融条件下,金融系统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旦金融系统出现风险,将会波及整个经济生活,波及社会政治稳定。在经济周期的回升期,货币信贷的“水龙头”要有扩有控、有松有紧地把握好。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br/>  中国经济波动主要指标 (单位:%)<br/>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消费价格<br/>   增长率 增长率   上涨率<br/>  1989 4.1 -7.2 18.0 <br/>  1990 3.8 2.4 3.1 <br/>  1991 9.2 23.9 3.4 <br/>  1992 14.2 44.4 6.4 <br/>  1993 13.5 61.8 14.7 <br/>  1994 12.6 30.4 24.1 <br/>  1995 10.5 17.5 17.1 <br/>  1996 9.6 14.8 8.3 <br/>  1997 8.8 8.8 2.8 <br/>  1998 7.8 13.9 -0.8 <br/>  1999 7.1 5.1 -1.4 <br/>  2000 8.0 10.3 0.4 <br/>  2001 7.3 13.0 0.7 <br/>  2002 8.0 16.9 -0.8 <br/>  2003 8.5 23.0 1.0 <br/>  资料来源:1989年—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3年为预计数。

想着群众 依靠群众 为了群众

第9版(理论)<br/>专栏:<br/><br/>  想着群众 依靠群众 为了群众<br/>  阎鑫元<br/>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在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问题上坚定立场,做到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br/>  凡事想着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正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我们党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始终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彻底根除“官本位”思想,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人民群众之忧为忧、以人民群众之乐为乐,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br/>  工作依靠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离开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工作依靠群众,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把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总结出来,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就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准确地掌握最真、最实、最新的民情,从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意愿中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制定顺乎民意、合乎民心、解决民困的政策措施。<br/>  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心中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弘扬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无条件地去办好办实;就要不断拓宽为民服务的渠道,发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做到工作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就要坚持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访百家情、暖百家心,对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以历史为向导

第9版(理论)<br/>专栏:思想纵横<br/><br/>  以历史为向导<br/>  金锵<br/>  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重视借鉴历史经验。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历史问题的。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这一重要论述,集中概括了学习历史的主旨和目的,为我们学习历史进一步指明了方向。<br/>  历史蕴涵着人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记载着社会发展的轨迹。它如同川流不息的长河,奔腾向前,绵延不绝。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来自昨天的中国和世界,又通向明天的中国和世界。要懂得中国和世界的今天,就要懂得中国和世界的昨天;要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明天,就要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昨天和今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迫切需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以党的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作向导,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规律性趋势,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大势,更好地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br/>  以历史为向导,要求我们学习历史应重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不能仅停留在历史现象上,不能以记住某些历史事件、历史典故为满足,因为历史不会给对它一知半解的人引路。要使历史成为我们的向导,重要的是善于从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规律。自由来自对规律的认识,不认识规律就处于盲目状态,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而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学习历史的根本。否则,就谈不上懂得历史,“温故”也不会“知新”。共产党人学习历史,就要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br/>  以历史为向导,要求我们学习历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即应用于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伟大事业。离开了这个目的,历史的向导作用就无从体现,学习历史也就失去了意义。学习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为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把它们坚持好、贯彻好、运用好;学习中国近代史,从中汲取闭关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是为了万众一心、发奋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世界历史,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认识到“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是为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r/>  以历史为向导,要求我们学习历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仅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将唯物主义原则彻底贯彻到历史领域,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只有学会运用这个伟大而锐利的思想武器,才能拨开重重迷雾,排除各种干扰,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揭示决定社会性质变化和历史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分清正确与谬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民族精神,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新的创造;才能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对自己的经验教训作出科学总结,对他人的成败得失作出科学判断,以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历史对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作用。

以高度的责任感贯彻民主集中制

第9版(理论)<br/>专栏:干部说干事<br/><br/>  以高度的责任感贯彻民主集中制<br/>  赵文鹤<br/>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br/>  充分发扬民主。一个领导干部的水平高低,关键看决策。而决策水平的高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还取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水平的高低。酝酿方案时,要广泛发扬民主,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在拿出方案之后,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论证。一个重大方案的提出只有多讨论、多研究、多听取各方意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br/>  加强集体领导。坚持集体领导,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核心问题。在重大问题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随意简化或变通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改变集体决定等,都是损害集体领导的行为。党委一班人特别是“一把手”要认识到,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研究问题时,应允许争论,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然后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进行正确集中;作出决策时,“一把手”要审时度势,及时拍板定案,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定。决策之后,一定要步调一致,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br/>  促进团结统一。维护和增进团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和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和增进团结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好,就能促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来说,要敢于负责,不争功诿过;既宽宏大量,又坚持原则。宽宏大量是团结的基础,讨论、研究问题时,要尊重同志,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同时,对于原则问题不能麻木不仁,而要立场坚定,敢于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破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br/>  加强民主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有监督机制作保证。应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水平。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实行党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好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br/>  “一把手”作表率。“一把手”在领导集体中处于核心位置,不仅要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负总责,而且要对贯彻民主集中制负主要责任。一要带头搞好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当前,特别是要学深学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外,还要学习历史、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等知识。二要带头开拓创新。事业是干出来的。要干,就必须开拓创新。要审时度势,胆大心细,多谋善断,善于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三要胸怀全局,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努力提高发现导向性问题的本领,透过现象看清其实质,通过苗头把握其发展趋势,注意因势利导,始终把弦定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上。四要襟怀宽广,以身作则,善于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带头贯彻执行集体做出的决定,坦坦荡荡,一身正气,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br/>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

21世纪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全面解读——《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评介

第9版(理论)<br/>专栏:书刊评介<br/><br/>  21世纪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全面解读<br/>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评介<br/> 张红<br/>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产业技术的发展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国家制定了对21世纪中国产业技术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导文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宋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一书,是研究制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基础工作的成果,凝结着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的智慧。该书既是解读《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分析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发展方向、重点项目选择和有关政策建议的论著。该书有三个特点:<br/>  鲜明的创新思想。该书绪论部分收入了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发展走势与对策思考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3篇文章,从战略的高度,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变革及当代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及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外产业技术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部分发达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动向走势及给我们的启示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独到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思想的对策建议。<br/>  珍贵的研究成果。该书正论篇部分收入了21篇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第一篇是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及发展战略的总体分析,其余部分是对20<br/>  个有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报告,对各产业的国际比较分析、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选择进行了很有启发性的阐释。在对不同产业归类分析时,该书并没有拘泥于经济学上对产业的分类,而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按不同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取舍。<br/>  丰富的背景资料。在该书的附录部分,除收入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还收入了对我国产业政策研究制定与实施的反思和国际比较分析、深化产业政策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日本通商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与启迪、“八五”限上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1980年美国史蒂文森—怀特勒技术创新法和1986年美国联邦技术转让法6份研究报告和有关文献。这些背景资料既为全书提供了支撑,又扩展了该书内容覆盖的范围,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21世纪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完整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