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时代的激情和历史的图像
——毛泽东诗意与革命圣地题材中国画作品述略
陈湘波
  日前,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激情岁月——毛泽东诗意·革命圣地作品专题展”。作为该馆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系列学术专题展览之一,这无疑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和深厚学术底蕴的课题。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题材中国画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画改造和革新的突破口之一,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被中国画家普遍选择的公共题材,更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改造中国画的具体成果。画家将传统中国画中那种脱离尘世的清高改变为结合社会现实的歌颂。
  毛泽东诗词可以说是其文艺思想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他以他那政治家的气魄,常在吟咏时以“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怀,他将其革命经历中的诸多事件与革命理想相结合,将自然山川的景致与宏伟事业相联系,所产生的诗篇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功用。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政治家们不断地挖掘它可能存在的现实意义,而画家则利用它来表现现实中的审美价值。由于传统中国画具有诗、书、画相结合的审美特点,便于中国画家借助毛泽东诗词,以诗画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和反映社会的政治现实。
  以中国画形式表现毛泽东诗意,根据文献记载最早所见有1950年傅抱石的《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意》,而笔者所见的原作则是1951年关山月的《毛泽东〈长征〉词意》。应该说他们这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还没有政治化,而且在当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但其题材上的突破,却为启发后来许多中国画画家的创作思路打下了伏笔。
  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也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英雄品格与浪漫情怀,实践毛泽东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毛泽东诗意作品,是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联袂创作的大型纪念碑式山水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这是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主题的山水画。画面紧紧把握原词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词意,以淋漓的笔墨概括地表现了白雪皑皑的西北高原、郁郁葱葱的江南大地,以及祖国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壮丽河山;既表现了地理上的东西南北,也涵纳了季节中的春夏秋冬,加上东海喷涌而出的一轮红日,突出了“东方红,太阳升”的主题;画面确实气势磅礴,意境深邃,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其意义可能并不在它那巨大的幅面和一般作品所没有的特殊的创作背景,也不在它所表现出的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的方法,而是通过它启发了后来许多山水画画家的创作思路,找到了一个能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创作题材。
  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革命圣地,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画写生活动中的一些描绘党的领袖出生地和重要的革命活动地的写生作品,如钱松喦作于1954年的《梅园新村》,李可染作于1956年写生期间的《毛主席故居》,革命圣地题材的中国画出现也和全社会对革命历史的宣传与歌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与中国革命历史相关的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等一些历史上并不著名的地方,因革命事业的成功,或有功于革命事业的发展,其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不仅成了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同时也成了群众瞻仰的场所。革命圣地题材上特殊地位的建立,正是与这些铭记着革命历史的地方成为“圣地”有密切的关系。5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一批革命历史画也相继问世,1957年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美术展览”,又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就内容本身而言,它们之中有些都与革命圣地有着必然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革命博物馆曾组织创作革命历史画,也是引发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题材的中国画发展的一个契机。因为在毛泽东的诗词中经常表述一些具体的革命历史事件,就必然通过以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为题材的中国画来表现革命的历史,当时画家们选择这些内容和题材又是作品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作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主流艺术,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题材的中国画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仅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特殊性,而且在一部完整的中国美术史上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所具有的学术意义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都是其他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附图片)
  1、朱砂冲哨口(中国画)(关山月)
2、万山红遍(中国画)(钱松喦)
3、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画)(陶一清)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书载道 道传人
——为“李铎师生书法展”而作
张飙
  李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书法家。他人品正直,书风正派;为人豪迈,书风大气。他创作态度严谨,饱汲传统营养,坚持创新道路,以深厚的传统功力,表现着现代人的时代精神。在其长期的书法艺术追求中,形成了自己率意咨纵、大气磅礴、方峻朴拙、含蓄多变的风格。他的作品不做作,不张扬,在心平气和之中透出力度,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每观李铎先生的作品,总能够体味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书辞选择讲究,内容积极向上。每逢大事大展,他常常书写自己创作的诗句,这些自作诗词语言朴素而寓意深远,使得笔墨的雄健与文字内容的品调和谐统一,“书以载道”,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大家都知道,书法艺术事业和其它艺术和事业一样,也需要后继有人,需要有人接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人去做书法组织工作,李铎先生正是一个很好的书法组织工作者。他曾经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代书协顾问,为书法组织工作付出了许多努力,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培育新人的工作中,李铎先生不辞辛劳,诲人不倦,从“李铎师生书法展”中,我们看到他这种努力的成绩。参展的李铎学生中,老中青同在,各风格同厅,他们大多在各类书展中多次取得好成绩,活跃在当代书坛,参展的作品艺术性很高,大有可观之处。我相信,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渗透着先生的心血。在师生同展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向李铎先生致敬,他提携后辈不辞辛劳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作者为中国书协副主席)(附图片)
  1、临米芾《寄魏泰诗》(书法)(子央)
  2、今胜昔(书法)(李铎)
  3、毛泽东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书法)(苗培红)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书录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书法)
李广桐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
何韵兰
  重视美术教育对提高少儿整体素质的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美术作为人文领域的新兴学科该怎样认识?如何尊重儿童天性的真、发现儿童潜质的美、开启儿童心灵的善,都是今天需要重新思考的新课题。
  当我们把美术的“美”字稍加强调,就会成为美学、美育、美的理想追求,成为人类的精神指归。它在生活层面和精神领域的无所不在、它所具有的创意、灵性及可借各种工具材料自由表达的特殊能量,以及它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甚至劳作才得以完美外化的特点,自然使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国内外专家早就指出:儿童美术活动,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是各类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基础,即使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对于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来说,把孩子教成“小齐白石”、“小徐悲鸿”完全是个误区。
  儿童时期,是对一切充满好奇、求知欲和想象力最活跃、最大胆、最率真的时期。真正的儿童原创美术作品因其童心、天趣和成人难以企及的率真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对儿童画的学术和人文价值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有一位老师在落选作品中发现这样一幅画,一群鸭子在天上飞,鸭妈妈一边飞一边下蛋,蛋也排着队在飞,蛋里还画了小鸭子。原来的作业是老师示范画的普通游水的鸭子,而这个6岁的孩子认为他要画飞的、还带着孩子飞的鸭妈妈。另一个例子是,一个4岁女孩在特殊的一天画了一幅太阳图,但太阳上面都是黑道道。问她为什么这么画,她神色黯然地说:太阳死了。为什么?今天爸爸不小心把我养的小鸡踩死了,今天的太阳也死了。试想,如果那天她碰巧去考级,肯定是要失败的。
  专家认为儿童涂鸦是接近原生态的作品、是生命的需要。但是,有些家长甚至包括一些文艺界人士,当他们以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孩子和学生时,往往习惯地强调技能标准、强调等级,甚至诱以功利,其结果不是出“模仿秀”就是出反叛者,而过早地让孩子失去纯真进入名利角斗场,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中国未来没有一大批心智健全、审美水平较高的热爱艺术的群体,怎么能有新的艺术繁荣?
  原创的儿童美术作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内心世界。此时的教育是否正确将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艺术,甚至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教育部加快了教改步伐,开创了教育创新、与时俱进的新局面。艺术教育,特别是少儿美术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柱,10多年前已率先开始了理念更新的教学探索,但仍存在着急需重视的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推广、老少边穷地区美术教师大量流失、少儿美术读物严重滑坡、美术师资的继续教育和理论更新等等。
  少儿美术教育事业需要听到各种声音以完善它的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面对开拓性、奉献性的事业,我们本身就需要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实现“成就未来”的理想目标。(图片由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提供)(附图片)
  1、城堡(罗敏瑶)(9岁)
  2、鸟和人(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创作)
  3、风景(电脑美术)(李勃朗)(9岁)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举行
  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次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展出的300余件作品是从“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近2000件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其中获“中国油画艺术奖”作品20件,获“优秀作品奖”作品30件。有关专家认为,从这次展览与评奖中可以看出,平实的风气正在形成,浮躁的情绪受到抑制;艺术家们坚定了创造当代中国油画的坚定信念,在发挥创造精神的同时,更加重视综合艺术水平;在借鉴西方艺术思潮方面出现了新的风气,盲目追随西方流行模式的现象有所克服;如何使中国油画具有民族风采的问题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关注。(美三)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美术观察》征求意见庆百期
  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美术观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刊物发行百期。日前,他们邀请了首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与新闻界等方面的人士,还特别邀请了读者代表,征求大家的意见。
  创刊8年的《美术观察》以美术为切入点,从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与社会进步的大前提出发,关注美术发展中的新问题与新现象,努力体现时代性与大众性,并保持较高的学术品位和从容的学术状态,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文武)


第8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云海荡舟(中国画)
(寒夫)
  寒夫,本名孙孟函,1965年生于湖北。他自幼学习书法绘画,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终在楷书、草书、篆刻和中国画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参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