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昨日全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卫生部出台六个指导原则
科学规范有效预防控制非典
  ●《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SARS防治消毒技术指导原则》
  ●《预防SARS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指导原则》
  ●《农村地区SARS防治指导原则》
  ●《SARS健康教育指导原则》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卫生部日前制定和修订了SARS疫情处理的有关技术方案,共有6个指导原则。
  《SARS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指出,做好SARS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确定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及一般接触者,进行分类管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掌握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疫情的处理提供依据;为进一步阐明疾病自然史、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提供研究线索。
  《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指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SARS病人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故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接触时病人发病与否及症状情况、与病人接触方式、接触时采取的防护措施、接触时间长短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接触者的调查和判定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
  《SARS防治消毒技术指导原则》指出,对于病原体抵抗力低、主要近距离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消毒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意义有限。但由于本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且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聚集现象,对空气及有关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必须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终末消毒。疫点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
  《预防SARS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指导原则》指出,经常性预防控制措施是: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要对交通工具和车站、码头客运站、候机楼等相关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必针对SARS开展经常性消毒;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要以多种形式对旅客大力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要在交通工具上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物品,加强对本系统员工的SARS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对有关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协助调查、寻找需要追踪的病人和疑似病人,交通工具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寻找,并采取隔离病人、通风和必要的消毒等措施,立即开展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和登记工作。
  《农村地区SARS防治指导原则》指出,农村的预防控制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采取以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级组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的预防控制SARS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农村SARS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加强对返乡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发现SARS疑似病人,安全转运,及早隔离传染源。SARS疫情预警分成三个等级,即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发现来自近期存在本地传播SARS地区的返乡和外来人员、但未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发出黄色预警;发现单个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发出橙色预警;出现暴发或聚集性发病的发出红色预警。
  《SARS健康教育指导原则》指出,各地在开展SARS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以全民普及SARS防治知识为基础,在疫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宣传教育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高校农业科教联盟网站开通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今天上午10时整,伴随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电脑键盘上的轻轻一击,以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的新网站——“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联盟网站”正式开通。由中国农业大学等8所具有农林特色的大学组成的“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同时成立。
  首批联盟高校还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南大学。联盟网站包括教育培训、成果推广、科技服务、专家咨询、企业之窗、政策信息等8大部分,全面覆盖了农业科技的各个学科和领域,其网址为http://www.uast.com.cn。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结束
  本报讯 记者雷声报道: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一支由科学家、探险家、新闻记者等人员组成的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队,日前结束了对汉江源头至丹江口水库的考察活动。
  考察发现,汉江支流的大量黄泥浆汇入干流,水土流失严重。沿江大量垃圾在洪水冲击下被冲入河道,加上未经处理直排汉江的污水,对汉江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以保证南水北调的水源无污染。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十堰市宣传部、十堰电视台承办。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百姓身边事

  营养单一,长期食用有害健康
方便面不能“天天见”
  本报记者 何勇
  方便面真的可以“天天见”吗?营养学家告诉我们,经常吃方便面从营养学角度上不但不可取,而且具有很大危害性。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山东营养学会理事长徐贵发教授指出,方便面营养单一,长期食用有害健康。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味精、食盐和其他调味品,人体所必需的七种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所含较少。方便面的营养绝大部分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仅为8%、5%。据有关营养学家调查证实,在长期食用方便面的人当中,有60%的人营养不良,54%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23%的人患核黄素缺乏症,16%的人缺锌,2%的人因缺乏维生素A而患各种眼病。
  长期食用方便面会使体内营养缺乏,造成口角生疮、大便干结、视力模糊、皮肤干燥等等。因为少吃新鲜蔬菜,造成体内碱酸度失调,肠胃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下降而使肠胃病侵害身体。
  方便面中的过氧脂质也有害健康。方便面中的油质一般都加入了抗氧化剂,但它只能减慢氧化速度,推迟酸败时间,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酸败。含油质的食品酸败后会破坏营养成分,产生过氧脂质,并有哈喇味。长期过量的过氧脂质进入人体后,对身体的重要酶系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还会促使人早衰。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危险的便捷
  熊德成摄于贵阳市大营坡
希望类似现象少些,少些,再少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从今年九月起,陕西省神木县各乡镇、各部门推行正职不分管财务,改由副职审批的权力分解制衡制,连同实行多年的会计委派制、量化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环环相扣、配套推进,从此——
  神木:监督“一把手”不再难
  本报记者 郑少忠
  深秋时节,记者从榆林古城北上,来到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神木县,探询神木县用制度监管“一把手”,进而推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秘诀。
  一把改锥引发改革,逼出来的思路
  监督干部难,监督“一把手”更难。回忆前几年的工作,时任县长的县委书记万恒感叹地说,1995年以来,神木经济以年均25%的增幅飞速发展,但10多名县直部门和乡镇的“一把手”因违规、违纪问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为改变出现“经济上去、干部下来”的尴尬局面,神木县委提出,要着眼于建设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正是在这个时候,某局一名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为买一把改锥的审批权,与局长争得面红耳赤,一时引得议论纷纷。
  这起“改锥事件”,给决策者敲响了警钟:两名局长争夺改锥审批权,实际上是争夺一个部门每年成千上万办公用品的审批权,万万不可小觑。
  经过认真调查和反复研究,县委一班人统一了思想:从神木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一把手”权力太大,很难对其形成合理的制约,这种偏向如不及时纠正制止,就会危及干部队伍建设,甚至会毁掉一批干部,影响神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县委常委会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要立足于用制度来管人、用制度管住“一把手”,进而带动整个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形成经济高速运转与干部廉洁良性互动。
  大小事“一把手”说了算,成了“老皇历”
  从1998年开始,神木县委先后出台了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责任追究和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等多项制度。
  层层设“卡”,限制“一把手”的权力。县委按照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实绩等6个指标,对领导干部实行年度考核,每半年组织专人逐项打分,逐条落实责任。5年来,全县因责任追究被免职的正科级领导干部有10名,调整岗位的有11名。
  1998年5月,县领导发现某单位招待费严重超标,理由都是招待上级机关来人。多方查访后证实,该单位以招待上级单位来人之名行胡支乱花之实。
  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取消各单位的会计,改由县会计局统一向各单位委派会计。择优录用的120名会计实行跨系统、跨行业委派,两年一轮换,会计局对其人、财、物实行垂直领导,考核得分倒数前3名的,撤消会计资格,调离会计岗位。该制度实行6年来,查处、节约资金3000多万元。
  2000年初,某单位领导采购的价值5000多元的办公用品质次价高,没用几个月就坏了,群众意见很大,但手续发票齐全,眼睁睁看着有问题,可就是没有办法。只有从制度上采取措施,才能堵住漏洞。2000年7月,神木县采购中心成立。该制度实行3年来,节约资金1200多万元。
  今年6月,神木县又实行单位正职不分管财务改由副职审批的权力分解制衡制。县委决定,各单位一把手不能直接掌管财务,改由副职分管;一把手提议的重大决策如干部推荐提拔、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截至9月底,全县100多名乡镇(部门)“一把手”都交出了签字权,全部改由副职审批。
  制度严,执行更严。县委专门成立了由县领导牵头,纪委、组织、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督察组,跟踪考察,发现问题,严肃查处。花石崖镇党委书记张孝平擅自动用13000元计生罚款给干部发奖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调离党委书记岗位;神木二中校长王宏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收取学生借读费2600元,被行政记过……
  大小事“一把手”说了算成了“老皇历”。国土资源局局长李荣光笑着说,局里每年账上往来经费2000多万元,过去“一把手”花钱、办事自主权确实比较大;现在花钱要经过会计审核,报销要副职审批,购物要到政府采购中心申领,严格得很,想多用一分钱也不可能呀。沙卯镇干部刘军感慨地说,以前镇财政是“唐僧肉”,“一把手”是掌柜,怎么花钱一般干部不清楚,有时心存疑虑,现在群众气顺了,干群心齐了。
  好机制锻造好班长,好班长带出好队伍
  县长郭宝成告诉记者,刚实行副职管钱那会儿,一些乡镇长(书记、局长)还真是不习惯,他们习惯了批钱、批物、批条子,有的乡镇长还找县长论理。
  县委、县政府引导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不比权力比贡献;引导他们从琐碎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谋大事,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刚不分管财务那会儿,还真有一点担心,倒不是因为没了签字权的失落,而是怕副职不好放手管、管不好,”贺家川镇镇长王怀智嘿嘿一笑地说,现在看起来,担心是多余的:副镇长管财务,更认真更仔细,我也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今年我镇多方筹资400多万元,为乡亲们办了10件实事。
  好机制锻造好班长,好班长带出好队伍。从1999年到2002年,神木县GDP由17.04亿元增加到34亿元,年均增长26.2%;工业总产值由10.6亿元增加到32.5亿元,年均增长45%;财政收入由2亿元增加到4.83亿元,年均增长34%。
  “以前我们管干部特别是管‘一把手’,虽然也有很多制度,但更多的是靠大会小会三令五申,效果不是很明显。”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感叹地说,这几项制度化解了对“一把手”不好管理、管不好以及管理缺乏“抓手”的矛盾,真是四两拨千斤、一招激活满盘棋。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让制度“硬”起来
  王斌来
  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把手”除了担子重、责任大之外,还表现为握有一定的权力。这种与职位相联系的权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靠什么监督“一把手”?制度“硬”,则风气正,这是神木探索监督机制留给我们的启示。
  制度难在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党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老制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单位无论大小,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很容易出问题。权力配置得好,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还可以大大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神木县推行的正职不分管财务改由副职审批的制度,正是根据工作实践调整、创新的产物。为群众花钱方便,为自己花钱不方便,这一创新正是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
  制度重在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千变万化,做好工作不能仅凭一两项好的制度,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办事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等。没有制度的管理,必然导致混乱;没有制度的监督,必然流于空泛。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之所以出现,与监督软弱乏力不无关系。腐败分子虽然是少数,但其危害甚大;腐败现象虽然顽固,却并非无药可治。神木县整合年度考核、责任追究、会计委派、权力分解制衡等制度,使整个监督机制环环相扣、互为补充,依靠制度建设一举奏效。
  制度贵在落实。相对于建章立制,政务公开、让制度落到实处的任务更为艰巨。制度不是贴在墙上、写在纸上的装饰品,而是应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落实到位的硬杠杠。在制度面前,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有丝毫的特权意识。一些干部对制度视而不见,对违规习以为常,对监督置若罔闻,结果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让制度“硬”起来,称得上是夯实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的有益尝试。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节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本报评论员
  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天开始,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指引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可喜成绩。1981—2002年,我国以一次能源年均4.2%的增长速度保证了国民经济年均9.5%的增长速度,实现了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宏观目标。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缓解能源供应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减排全球温室气体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节能工作还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既为节能工作指明了方向,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保障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强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保证能源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做好节能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建立节能型工业、节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各级领导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意义,把节能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健全以《节能法》为核心的法规建设,完善节能标准和规范,依法加强节能管理和监督;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和全社会节能的积极性;要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抓好节油、节电及建筑和交通节能;要加强节能教育培训,强化节能专业队伍和中介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节能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节约能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一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任务。节能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都是节约能源的主角,都承担着节约能源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进一步强化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措施,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珍惜能源,形成一个节约能源光荣、浪费能源耻辱的社会氛围,为建立节能型社会而共同努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甘肃启动祁连山生态保护项目
 保护区内5万多名农牧民将迁移到河谷川地
  本报兰州11月2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近日,甘肃省恢复和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和甘肃省安排以工代赈国债资金3060万元,用3到5年时间,将生活在祁连山保护区的5万多名农牧民迁移到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河谷川地,使祁连山保护区真正成为生态区。
  总面积272万多公顷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甘肃河西地区三大内陆河水源涵养地。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祁连山区人畜超载,使得近年来祁连山雪线逐年上升,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森林面积递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严重威胁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在祁连山森林核心区和缓控区,至今生活着1.25万户5.2万名农牧民,对改善生态影响较大。
  甘肃省要求项目区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设内容不得随意变更,建设标准不能降低,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确定煤矿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记者刘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日提出,到2007年,煤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要从现在的每年7000人减少到5000人以内,下降幅度为30%。
  安全监管局局长王显政近日表示,到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要从现在的4降到3以下,降低25%;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要从目前的平均每年60起左右减少到40起左右,降低30%。
  目前全国共有600多处国有重点煤矿矿井,2600多处国有地方煤矿矿井,2.2万多处乡镇、个体煤矿。到2007年,全国80%的大中型矿井和50%的小矿井要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总体面貌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以适应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