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回应世界的目光
  ——记第三届中国环发国合会第二次会议
  本报记者 卢新宁
  “中国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不仅要做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要走可持续工业化的道路。”
  北京的深秋,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会议(简称国合会)第二次会议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德的这席话,概括了与会外国专家的共同感受。
  10月30日至11月1日,99位中外知名人士的深入研讨,向世界传递着这样的讯息:中国正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环境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聚焦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因此这次国合会将中心议题放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上。
  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并将可持续发展视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内涵。这样一个议题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行业的中外专家。
  “对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中国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不仅对本国人民,而且对全人类的福祉都至关重要。”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特普费尔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中国正在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是如何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经济的迅速发展曾使中国贫困人口从1亿多下降为今天的2280万。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参加国合会的外国专家认为,跨越式的发展是对环境的巨大挑战,而“中国在这种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遭遇的生态问题、采用的环境战略,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步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事情,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有价值。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将被视为向其他国家提供忠告、建议、服务和科技的主要国家。”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员阿瑟·汉森博士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世界注目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由。
  对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德先生持同样意见,他说:“国合会所探讨的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国的经验会向全世界表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进展。”
  “中国做出了表率”
  “在过去12年与中国的合作中,中国是惟一认真听取国际上对中国环境与发展方面建议的国家。”连续三届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委员的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大学校长梯克尔爵士认为,中国积极与国际各个机构密切接触,并成立国合会这样的机构,充分表明了中国的诚意。环境保护需要各国都做出努力,而中国做出了表率。
  前瑞典环境部国务秘书孟斯·朗诺斯作为国合会外方副主席,始终关注着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他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中国不久前颁布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并希望更多的外国专家给予关注,他说,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
  “目前,中国是最清晰地提出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参加国合会的中外专家对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方略予以热情赞扬。他们指出,中国面临其他大国所不具备的不寻常的机遇,可持续消费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梦想,中国以低消费和建立小康社会的设想起步,并对可持续工业化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将使中国消费模式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德说,一年前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做出了很多承诺,现在的关键是实施。我们乐观地看到,中国已经在行动,尤其是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联合国一直希望有现成的典范指导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未来发展把脉
  中国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正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宗旨,与会中外专家从各自的角度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布伦德先生从宏观层面给出答案: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展经济不是削弱经济增长的潜力,而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
  朗诺斯先生特别提出了“区域协调”的重要性。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每年8%的增长率,好像是骑在老虎背上奔跑。在这样一个速度下,协调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如果每个地区都各自为政,将会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经过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应积极推动、逐步实行。
  “国合会今天的思考和谋划将对中国政府的未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届国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这样说,对于这些建议,相关部门将形成专题成果向国务院报告。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不正确的发展战略都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令人高兴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挑战,并采取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主任、国合会执行副主席保罗·蒂博对此次会议这样总结。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可持续发展”,不负世人热情的期许,回应世界关注的目光。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专家会诊都市农业发展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都市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
  这次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局以及北京农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论坛,以“新时期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如何发展”为主题,专门就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北京市农业局全面介绍了北京农业资源、发展现状及农业优势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趋势,上海市农委、农科院的领导和专家介绍了上海市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的经验;天津市的代表着重介绍了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农学院、北京农业经济学会、北京城郊经济研究会等单位的代表都纷纷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了我国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出现的新特点,共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大计。
  “城市知识密集、资金雄厚、人才众多,但发展空间很小,环境压力增大。郊区发展空间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只要把各自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就能达到城乡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效果。因此,研究大城市郊区的农业、农村问题,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的一席讲话,在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中产生了共鸣。
  与会的官员和专家们认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要积极调整郊区农业的生产结构,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生态、生活及辐射教育功能,向二、三产业延伸和拓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还应以市场为出发点,以农民致富为根本落脚点,以环境是否良好为判断标准。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信息时代

  电信运营商各显神通
 博鳌亚洲论坛享受一流技术
  本报海南博鳌11月2日电 记者杨健报道:在今天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不少代表和记者通过自己的CD-MA手机收看了各个分会场的电视转播画面。这是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与海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的新服务。
  早在今年初,海南联通的技术人员即前往博鳌及周边地区,进行通信保障工程的准备工作。在“海南联通博鳌通信网”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他们投资4000万元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开通了2.5G光传输系统,使干线传输的路由安全有了双保险。目前,海南联通的CDMA1X、GSM两个移动网和宽带数据网、传输网、光缆干线网等多个专业网络组成的大容量、移动、高速、安全的通信业务网,从无线到有线全方位地保障博鳌年会的通信安全。
  海南联通在各接待酒店、新闻中心设立现场服务点,提供无线上网、租机卡、缴费、临时保护开机、手机充电与维修、图片传输等数十项业务和服务。公安干警进入“CDMA移动警务查询系统”,可随时随地查询与会人员和车辆的背景资料,并利用手机图像传输、集团短信调度、行动小组通信、GPS卫星定位等“警务通”通讯业务,完善安全保卫工作。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广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保障车在停车场一字排开,各显神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方汉奇宁树藩文集出版
  本报讯 素有“北“方”南“宁””之称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大师方汉奇与宁树藩的专集日前出版发行。该书由汕头大学出版社作为“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之史论篇推出,汇集了两位作者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报业史作了翔实深入的分析论述,并对中国近现代著名记者作了综合评价,为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参考。(樊晓哲)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信息产品仓储店建立
  本报讯 随着联想、惠普、IBM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入驻,国内首家IT产品仓储式会员店近日在中关村正式开业。该店是华人数码公司在建设IT产业“仓储、物流、展卖、分销”全国批发集散平台的经营理念下诞生的。据悉,普尔斯玛特的会员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即自动转为华人数码的普通会员,可享受在仓储式会员店自由选购众多IT名牌的乐趣。(朱颖)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绿色的画卷
  ——湖南长沙建设生态城市纪实
  本报记者 白剑峰
  长沙是一座古城。从马王堆汉墓里风韵犹存的?侯夫人,到铜官窑里富丽精美的唐釉瓷器;从走马楼的三国吴简,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深厚的湘楚文化底蕴令人惊叹不已。
  长沙是一座绿城。岳麓叠翠,湘江拥碧,随处可见的“绿肺”使古城显得生机盎然。近年来,长沙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5219.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2.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74平方米。
  “和沿海一些旅游城市相比,长沙不算最美,但却极富韵味。”一位美国著名企业家这样说。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长沙正在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
  城市建设的“绿线”
  如果说,岳麓山、桔子洲是大自然赐予长沙的遗产,那么,湘江风光带、五一广场、芙蓉广场等城市景观则是近年来长沙人的佳作。许多市民感慨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广场,这么多绿色。”
  几年前,长沙市委、市政府曾专门派出考察团到各地参观城市建设。回来后,他们的共同感受是:站在长沙看长沙,长沙是发展了;跳出长沙看长沙,长沙是落后了。实践证明,环境就是生产力,只有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于是,一场城市生态建设大会战迅速打响。
  一座缺乏绿色的城市是没有生机的。按照“显山露水见秀”的思路,长沙市提出了“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空地兴绿、拆围建绿”。他们要求各区要有绿化广场,街道要有绿色园林小品,乡镇要有公园,单位要有绿地,力争“建设一个项目,改善一片环境”。为了修建五一大道绿化广场和绿化带,市政府投资达10亿元,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目前,所有的新建道路和住宅小区都做到了绿化配套。长沙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洲、城自然优势,突出建筑和生态、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许多市民实现了“开门见绿”的梦想。
  江水污染、垃圾遍地、噪音扰民,这些环境问题曾严重影响着长沙的形象。2001年,长沙市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湘江水质恢复清澈,城市露天垃圾绝迹,环境噪音符合标准。
  如今,长沙的烟囱不再浓烟滚滚,取而代之的是湛蓝的天空;湘江水质日益清澈,重见渔人张网;露天垃圾不见踪迹,大小街道清洁整齐;交通干线噪音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低于国家标准。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指出:城市发展中不仅要有“蓝线”、“红线”,还要有“绿线”,即严格的绿地规划。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不仅难以持久,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相反,良好的生态环境则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管理的创新
  现代化的城市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建设和管理的珠联璧合,使长沙古城保持了持久的清洁美丽。
  长沙的城市管理曾经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由于体制不顺,城管无法可依,管理政出多门,以至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2000年,国务院批准长沙市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长沙市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开招聘600余名学历在大专以上的执法队员,将“杂牌军”改为“正规军”。新组建的城管部门被授予市容环卫、城市规划、市政、园林绿化、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7
  个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长沙市在全国独辟蹊径,从市公安局抽调100名干警组建城管警察支队,配合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形成“城管为先锋,公安为后盾”的管理模式,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前所未有。
  违章建筑是城市的“顽症”。过去,由于权限不够,城管部门在执法中经常遇到阻挠,甚至被市民告上法庭。如今,城管综合执法有了强有力的法律后盾,因而势如破竹。3年来,全市共拆除违章建筑500多万平方米,拆除后全部还绿、还路,避免了“死灰复燃”,百姓拍手称快。广济桥是一个老商业区,穿腹而过的立交桥曾被人们视为经商宝地,桥下到处是乱搭乱建的棚户。此地历经数次整顿,面貌依旧。在去年的大规模执法行动中,城管部门一举拆除了违章建筑,疏通了交通“瓶颈”。如今,这里井然有序,绿草如茵,并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
  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巨变。一江两岸、三环六桥、西文东市……长沙正在展开一幅绿色的画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第七届地球奖在京颁奖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为环保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30名个人和9个少年集体今天获得第七届地球奖。
  获得本届地球奖的有:全国绿化劳模靳月英、辽宁盘锦鼎翔农工建有限公司任玉书(综合组),东北师大教授郎惠卿、四川成都小学教师达鹏福(教育组),中央电视台记者陈响园、科技日报记者唐先武(新闻组),上海曹杨二中环科分会、云南个旧一中环保志愿队(青少年组)等。
  地球奖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于1997年共同创办,主要表彰新闻、教育、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为环保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北京启动“阳光心语行动”
  本报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良好心理素质的北京市中小学“阳光心语行动”日前正式启动。“阳光心语行动”由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少工委联合推出,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普及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理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阳光心语行动”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体验等方式的教育。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专家座谈《西南联大启示录》
  本报讯 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建校纪念日。来自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学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师生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座谈大型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
  与会者认为,在中华民族面临日寇入侵、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共同在云南创办的战时大学,不到9年培养出众多的中华英才,这是中国教育史、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老校友王希季、邹承鲁等在座谈会上说,该片是一部严肃的历史文献片,生动再现了60多年前西南联大真实的历史氛围,揭示了西南联大精神的真谛,饱含爱国主义的激情,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育雯)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百名高层医院管理者毕业
  本报讯 日前,全国近100名医院院长和副院长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并获得该学院颁发的医院管理文凭。
  这次医院管理课程班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美国礼来公司联合举办的,始于2000年,目的是帮助中国医院的高级管理者树立全新的医院管理理念,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课程内容涵盖了战略制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模块,并引进了全球医院管理中的最佳实践案例进行教学。(玲平 晓萌)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专利全国万里行活动将举行
  本报讯 一项旨在提高人们专利意识、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专利全国万里行”活动将于明年初举行。“专利全国万里行”由北京长江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预计用14个月的时间,分20条线路奔赴大江南北,把近万项专利送到全国各地,以在专利持有人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加快科技普及与专利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此项活动得到了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石岩)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一周回放
(10月27日—11月2日)
  10月27日黄帝纪念馆在河南新郑落成。
  10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目前最精密立体虚拟人在该校完成,首批完成的有5位中国人和2位美国人。
  10月29日为期半个多月的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调查结束,共观测到2群12只海南长臂猿。专家呼吁应立即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10月30日大连营城子汉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这对研究汉代辽东半岛历史和西汉至东汉晚期数百年间墓葬形式的演进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10月31日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自繁后代“壮壮”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降生,经检测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11月1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在港开幕。
  11月2日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北大殿南壁拱眼下方,发现一组长8米、宽0.6米的连环画式壁画“玄奘取经图”,绘制于元末明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