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温宗仁
  主要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需要紧紧把握发展这一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三个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三个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三个文明”建设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坚定地站在时代前列,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把握规律性,就是要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规律,探索“三个文明”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探索“三个文明”自身发展的规律、“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的规律。富于创造性,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理论上不断开拓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在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创新,不断为“三个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三个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性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建设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三个文明”建设指明了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文明建设从来都存在着为了谁、服务谁、谁来掌握和享用文明成果的问题。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文明的成果为少数人所占有和享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80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成了社会真正的主人。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同样,这也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本质上表现为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本质上表现为先进的、健康的意识、观念、知识及其实体形态的存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观念的形成和增强、精神产品的生产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只有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人们才能有更多时间参政议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增强认识社会和管理国家的能力。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注入动力。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直接动力。物质文明也为检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成效提供了标准。检验政治制度和精神文化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归根结底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总是与一定的利益关系紧密相联的。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讲,是保证和调整利益导向的。为了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符合本阶级的需要,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往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等手段,保障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向着有利于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确保本阶级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沿着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方向发展,确保最广大人民享受社会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政治环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政治思想、法律制度上引导和规范社会的政治行为,确保社会的政治稳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而能有效地启发群众的政治觉悟,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精神动力的作用和科学文化的昌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加强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科学、教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渗透、介入到生产中去,变成直接的生产力,推进物质文明发展;科学技术也是形成科学精神、改善政治行为的源泉,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教育也是培养政治理念,引导政治行为,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加强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条件。先进文化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政治,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教育、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的内在根据,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容。
  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经济建设。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建设先进文化,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发挥党在领导和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因此,必须把“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方针政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抓住这个环节,才能从全局上把握“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是由各项具体实践活动构成的宏大工程,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处在各项建设实践的第一线,要担负起带领群众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就必须自觉地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知识水平、领导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
  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三个文明”建设必须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敏锐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汲取人类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文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既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又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常怀忧虑与急切
景兰杰
  “群众利益无小事”,饱含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常怀忧虑与急切,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其二,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难也要努力去办。领导干部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不能不常怀忧虑之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不能不常有急切之感,千方百计把群众的事办得又快又好。忧虑是急切的前提,没有忧虑,就不会有急切;急切是忧虑的体现,没有急切,忧虑就是空谈。忧虑和急切,反映着感情和认识,表现为态度和行动。常怀忧虑与急切,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常怀忧虑,就是忧民之忧。忧虑来自爱民之心。领导干部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才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在“下去”之后看清楚群众的困难,听进去群众的呼声,体会到群众的心情;才能像胡锦涛同志强调的那样:“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如果没有爱民之心,就很难想到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即使偶尔为群众办了些实事,也难以做到坚持不懈。有这样一则故事。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中下游受灾人口1888万,毛泽东同志闻讯后流下了热泪。有一次,他在与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谈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时说:“你看,你能不能找个人替代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当助手,修三峡大坝?!”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领袖对人民的忧虑心情。今天,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群体,各级领导干部需要的正是这种忧虑。
  常怀急切,就是急民所急。是不是急切,关键在于有没有为民之举。只有急民所急,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办,抓紧办。急切不是急躁。急躁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常常会事与愿违。我们所说的急切,是面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不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而应雷厉风行、竭尽全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它办实办好。一般说来,群众反映的事都是急事:苹果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园子里;下岗在家,老人要赡养,孩子要上学,急等钱用;周围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生活不便……能不急?只有迅速行动、抓紧解决,方能解群众的燃眉之急;抓而不紧、拖而不办,只会把事情搞糟,损了群众的利,寒了群众的心。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不易解决,需要领导者多谋善断,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把该办的办好,让群众满意;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绝不能不了了之。
  常怀忧虑与急切,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为群众办一两件好事并不难,而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到的。领导干部的榜样郑培民同志,不论身居何职、为政何地,始终信奉“老百姓比天还大”,始终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努力做到“万事民为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共产党人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无论时代如何变、条件怎样变,面对群众的疾苦和困难,绝不能漠然、马虎、懈怠,而要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惟有如此,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乘客只关注飞行安全吗
同济大学教授 尤建新
  究竟是什么问题阻碍着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呢?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比如,航空公司认为,乘坐飞机的顾客最为关注的质量问题是安全问题。于是,其他问题虽然也要关注,但都是不重要的。可是,如果在航行途中旅客发现机舱内存在该亮的指示灯没亮、座椅有机械故障、娱乐电影重复播放等一些似乎不会直接影响顾客人身安全的问题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航空公司可能不太在意这类问题,可顾客往往是很在意的。这说明,企业与顾客之间在质量价值观上存在着差距。所以,阻碍我国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不是方法和工具问题,而是企业与顾客在质量价值观上存在较大差距。
  质量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质量价值的认识,其基础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重要性的标准,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因此,质量价值观对个人和组织的质量思维与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具有重大影响。企业员工与顾客都有自己的质量价值观。个人质量价值观直接指导并决定着个体的质量行为和相关选择。从企业来说,无论是市场研究人员的调查与反馈建议、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的构思、管理者与生产者的质量行为,还是销售人员的市场营销行为、售后服务人员的服务表现等,都受到企业员工个人质量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所谓企业质量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的质量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从顾客来说,质量价值观是顾客对质量价值的认识,它决定着顾客的思维与行为,影响着顾客的购买决策和对质量满意与否的评价。
  企业要想取得长期成功,就要不断追求使顾客满意。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从质量价值观的角度看,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发自内心地去满足顾客的要求,是否真正认识到顾客关注的问题。如果对顾客满意有充分的认识,并真心希望让顾客满意的话,那么顾客满意也就是企业满意,也就实现了企业质量价值观与顾客质量价值观的一致。
  有三种典型的企业质量管理效果不佳的现象:第一种是无论内心深处还是外在表现都显示出不重视质量;第二种是表里不一,在内心深处不重视质量,但迫于压力只做表面文章而没有实质性效果;第三种是发自内心重视质量,但在认识顾客质量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于顾客,结果不仅没有让顾客满意,而且企业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显然,只有当企业对质量价值的认识与顾客的质量价值观趋于一致的时候,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果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也就是说,企业与顾客在质量价值观上达到或接近一致,是实现企业与顾客双赢的价值基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实现企业质量价值观与顾客质量价值观的一致,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顾客靠拢。企业追求与顾客质量价值观一致的主要活动有:识别、认识与变革、提升等。
  识别,就是识别顾客的质量价值观,包括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质量价值观。其有效方式包括顾客反馈(如企业营销过程)、调查研究(如市场和顾客研究)、顾客参与(如合作研发、顾客咨询)等。
  认识与变革,就是认识企业质量价值观与顾客价值观的差异,选择放弃或引导顾客,或者变革自己。放弃,即放弃与自己质量价值观不同的顾客,调整目标顾客,其前提是存在可供选择的机会。引导,即对顾客施加影响。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顾客的质量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如果引导得当,将缩小与顾客在质量价值观上的差距。变革,意味着提升企业的质量价值观,是积极向顾客质量价值观靠拢的创新活动。
  提升,即提升企业的质量价值观。基于“木桶原理”,提升企业的质量价值观必须是企业的整体活动,需要通过提升企业成员的质量价值观来实现。当企业的全体成员对质量价值观达成共识时,便形成了一种企业质量文化。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迎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杨承训
  在市场经济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方位。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的发育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各类商品、资本、技术越来越多地跨国流动与整合,企业和消费者以多种方式进入世界市场。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各种区域市场正在融为全国统一市场,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的羁绊正在扫清;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日趋完善,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加快发育,交易形式和手段也日趋高级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现实,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正在形成。
  市场秩序不断规范。近年来,坚持依法治理市场秩序,各种法规日臻健全,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诚信伦理的大力倡导,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市场秩序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普遍推行,强制认证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市场质量等级、打破非贸易壁垒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市场竞争趋于公平、有序。竞争主体摆脱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尤其是以价格战为主的初级形式走向以品牌、质量、服务为主的高水平的有序竞争,同时由国内竞争走向国际竞争。企业利用先进科技和现代管理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防范、规避风险的能力等不断增强。
  市场的培育由政府主导向自组织为主转变。由于经济转型的艰巨性,我国市场在发育初期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的发育,它内在的自组织机制开始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正在释放配置资源的基础功效。在市场的各个方面,内在机制开始形成激励、约束、优胜劣汰的合力系统,成为优化宏观调控的坚实根基。
  市场发育的日渐成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要积极完善同国际惯例衔接的市场规则,突出制度、管理、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微观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朱东耀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许多领域支撑宏观体制运行的微观制度安排还比较薄弱甚至缺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制度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微观制度创新量大面广。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系统突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微观制度层面的创新任务不断增加,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同时需要其他多方面制度创新的协同、跟进与配合,才能取得有效突破。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外,还有待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要素市场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然对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统一、开放、健全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到位、有效、有限的政府职能的确立,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的建立等提出新的要求。
  微观制度创新难度加大。一是随着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对微观制度的质的要求提高;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微观制度创新直接触及深层矛盾和具体利益,因此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比如,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家作为出资人与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调整进入实质性、操作性阶段,国家出资人的到位,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势必使经营者受到更多、更有效的约束,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必然与出资人进行反复的“博弈”。同时,来自出资人和市场的约束的增强,也要求经营者进一步调整企业与员工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微观制度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微观制度创新的长期性主要来自中观、宏观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微观制度创新之间的互动,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对微观制度创新的要求,来自微观制度创新本身的复杂、细致与渐进性。同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有赖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赖于竞争、法治、诚信等意识的培育和形成,这是更加艰巨、更为长期的任务。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
张孝德
  信息传导系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既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其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经济规模的增大、运行机制的复杂化,对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化解经济风险,已成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市场信息传导系统,包括横向传导系统与纵向传导系统两个方面。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横向流动的、以价格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传导,主要为生产经营决策、消费选择服务。在市场竞争中,横向的信息传导机制越畅通,越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有效传导,市场信息越对称、透明,竞争越能充分展开,资源也就越能有效配置。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流动的,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信息传导,主要为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纠正市场调节失灵服务。纵向信息传导包括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信息发送和自下而上的决策信息收集两个方面。要保证纵向信息传导及时、准确、有效,既需要有保证信息客观、真实的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机制,更需要避免信息失真、有效发送信息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导机制。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论横向的市场调节信息传导系统还是纵向的宏观调控信息传导机制都很不完善,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还存在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现象。
  建立有效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我国现状,应加快经济信息管理立法,使对经济信息的管理实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建立规范的行业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化解风险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信息传导的客观真实性,重点加大信息传导中的纠错机制、监督机制的建设,抑制虚假信息的放大传播。深化规范市场秩序的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消除市场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有效信息的快速、对称性传导奠定制度基础。同时,加快财政、金融体制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纵向信息传导渠道不畅、信息传导失真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