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伊斯坦布尔又发生大爆炸
 死伤逾四百人 英美强烈谴责
  本报大马士革11月20日电 记者吴文斌报道: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今天再次发生两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爆炸分别发生在英国汇丰银行土耳其总部外和英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附近。到目前为止,爆炸造成至少2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全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据报道,当地时间20日上午11时左右,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在汇丰银行总部外爆炸。剧烈的爆炸声传出数十公里远。爆炸发生后,人们可以看到银行门前废墟中遇害人的尸体、被炸飞的残肢。近处十几层高楼的玻璃被炸得粉碎。数十辆汽车被烧毁,血肉模糊的伤员从现场被抬出。警察和保安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封锁了出事地点和周围地区。
  5分钟后,英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门前也发生爆炸。总领馆的围墙被炸毁,紧挨总领馆两侧的两座建筑也被炸毁。有消息说,英国驻伊斯坦布尔的总领事罗杰·肖特在这起爆炸中死亡。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说,英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的工作人员中3人或4人失踪。目前抢救人员仍在废墟中挖掘,伤亡人数估计还会上升。
  据悉,一名男子在爆炸发生后打电话给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称,“基地”组织和土耳其激进武装组织“大东伊斯兰袭击者阵线”宣布对这两起爆炸事件负责。土耳其副总理兼外长居尔表示,土耳其绝不会被恐怖袭击所吓倒,决心把反恐斗争进行到底。土耳其司法部长奇切克说,此次袭击方式与15日袭击两座犹太教堂的方式相同。15日,伊斯坦布尔的两座犹太教堂遭到汽车炸弹袭击,袭击造成25人死亡。
  本报伦敦11月20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今天发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两起爆炸袭击事件是伊拉克战争以来,在伊境外首次针对英国外交机构和商业机构的恐怖袭击。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正在英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当天中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烈谴责恐怖主义行为。布莱尔表示,必须坚决打击这种恐怖行为,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尽我们所能彻底打击。布什指责恐怖主义者完全无视人类生命。(附图片)
  爆炸受损的银行大楼附近。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
 哈马斯要求以停止军事打击再谈停火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9日电(记者郭立军)联合国安理会19日一致通过第1515号决议,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决议呼吁中东冲突各方与由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组成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合作,根据“路线图”计划的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争取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存的目标。
  决议强调,实现叙利亚与以色列及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和平是中东地区全面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调解努力,争取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据新华社加沙11月20日电(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创始人、精神领袖亚辛19日深夜向新闻界宣布,以色列必须首先保证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打击,哈马斯才可以考虑停火。
  当晚,巴勒斯坦总理库赖与埃及代表团先后抵达亚辛在加沙城的住所,与包括亚辛在内的哈马斯高级官员举行会谈。亚辛说,哈马斯同意不再袭击以色列平民,条件是以色列必须对等地停止军事打击巴勒斯坦人,否则哈马斯保留反抗的权利。“任何谈论停火的人,首先应该到以色列人那里获得相关保证,随后再来跟我们谈”,亚辛强调。
  哈马斯发言人兰提西指出,库赖与亚辛的会谈根本没有涉及“停火”,双方只是谈论了解冻哈马斯下属慈善机构资产的问题。兰提希说:“只要以色列不同意停止军事打击,我们就无法谈论停火。”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西总统会见张德江
  本报巴西利亚11月19日电 记者张卫中、张川杜报道:巴西总统卢拉今天下午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
  会见中,卢拉高度评价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说,巴西政府和劳工党均将发展对中国关系摆在优先位置。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巴中两国不仅要重视经贸合作,更要拓展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张德江简要介绍了中共十六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以及今年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并向卢拉总统转达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问候。卢拉对此表示感谢,并请张德江转达他对胡锦涛主席的问候。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当天上午,巴西副总统阿伦卡尔会见了张德江。
  张德江是14日率中共代表团抵达巴西进行访问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向伊拉克移交政权
 美考虑寻求联合国支持
  联军悬赏捉拿易卜拉欣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19日电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报道,美国政府正准备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一项新的伊拉克问题决议草案,以便为最近出台的伊拉克政权移交计划寻求支持,确保未来的伊拉克政府能够得到国际承认,同时争取让更多的国家向伊派遣维和部队或为伊重建提供援助。
  一位美国官员表示,“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一个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保佑我们的脱身战略”。他说,美国可以撇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开战,但若没有联合国某种形式的批准,美国要从伊拉克撤出并留下一个可以运作的政府将要困难得多。
  据新华社巴格达11月19日电(记者邵杰、李骥志)以美军为首的驻伊拉克联军19日发表声明宣布,任何提供可靠情报帮助联军逮捕或打死前伊拉克政权第二号人物伊扎特·易卜拉欣的人将获得1000万美元奖赏。美方称,易卜拉欣是最近伊拉克发生的一系列袭击联军事件的幕后指挥者。
  据新华社巴格达11月19日电 总部设在伦敦的阿拉伯文报纸《生活报》19日公布了以伊拉克前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名义发表的一份声明,声明宣布“伊拉克人民将继续进行反对美军占领的武装抵抗运动”。
  据新华社巴格达11月19日电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约100公里的拉马迪镇一部落首领的住宅19日晚遭汽车炸弹袭击,至少造成一人死亡。这名部落首领名叫谢赫·马吉德·阿里·苏莱曼,但他在爆炸中没有受伤。苏莱曼所领导的杜雷姆部落是伊拉克最大的逊尼派穆斯林部落之一。
  据新华社巴格达11月20日电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设在北方城市基尔库克的办事处20日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3人死亡、6人受伤。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主席塔拉巴尼目前担任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本月轮值主席。
  据新华社东京11月19日电(记者张焕利)据日本媒体19日报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8日晚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伊拉克频频发生恐怖袭击的情况下,日本不适合向那里派遣自卫队。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美国向欧盟示好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陪同布什总统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途中,先到布鲁塞尔停留了几个小时,对欧盟总部进行了一次“闪电式”访问。其间,他同欧盟15国和10个即将入盟的候选国外长共进午餐,讨论了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鲍威尔还同欧盟“三驾马车”会晤,并抽出半小时同比利时外交大臣路易·米歇尔单独会面。此间舆论普遍认为,访问时间虽短,却是美国向欧盟伙伴示好,修补因伊拉克战争而“严重受损”的大西洋两岸关系的一次访问。
  据悉,双方在会晤中就伊拉克、中东形势及伊朗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总体上看,充满“和解”气氛。欧盟各国显然对美国加快向伊拉克移交权力的决定表示满意。法国认为美国的时间表应该“更快一些”,但没有得到附和。在伊朗问题上,尽管欧美之间看法不同,但在承认分歧的同时都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至于人们原先估计可能谈及的钢铁贸易纷争,会晤中根本没有涉及,这反映了双方“求同存异向前看”的意愿。
  这次会晤还表明,美国与比利时的关系也明显改善。比利时是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的“老欧洲”国家。它曾表示禁止美国飞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飞越比利时的领空。此外,包括鲍威尔在内的美国几位要人曾因比利时国内的“万国管辖权法”,在比遭到控告,美比紧张关系一度“雪上加霜”,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为此威胁说要将北约总部迁到别的盟国。而这次访问表明,美比关系开始“解冻”。据说,鲍威尔和米歇尔的单独会面是美方提出,这表示双方愿意捐弃“前嫌”,共同面向未来。
  鲍威尔在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有时候欧美间对“实现一些目标的方式有不同意见,但必须承认我们只有在保持伙伴关系的框架内才能获得成功”。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也满意地表示,“我们的会见确认并加强了大西洋两岸的团结互助关系”。米歇尔更进一步指出,现在已不再是纠缠谁对谁错的时候,欧美间有着“比过去更为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早使伊拉克的局势稳定下来,完成重建工作,在伊拉克实现和平。
  此间舆论认为,经历了伊拉克危机、尤其是伊战后重建面临的困难之后,美国变得“更加现实”起来。《自由比利时报》的文章指出,美国认识到,不管是伊拉克问题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斗争,离开了欧洲这个伙伴,美国将“一事无成”。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主流媒体也同样认为,保持和发展同美国的联盟关系是维护欧洲安全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尤其是,欧美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有着相同的分析,这就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显然,一次会晤并不能翻过伊拉克战争这“痛苦”一页,美欧双方还需要时间逐步医治伊拉克战争给大西洋两岸关系带来的创伤。不过,美欧双方在伊朗、贸易等争端尚未解决的今天,能为会谈创造这样良好的气氛,说明大西洋两岸都在认真、冷静地考虑修复关系。本报布鲁塞尔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核问题
韩美商讨六方会谈事宜
欧盟代表团将赴朝磋商
  据新华社汉城11月20日电(记者张锦芳)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助理李秀赫20日与来访的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举行会谈,磋商年内举行关于朝鲜核问题的第二轮六方会谈事宜。
  李秀赫在会谈后说,韩美双方集中讨论了六方会谈的中心议题,包括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办法、向朝鲜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六方会谈的时机问题。双方就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内容交换了意见,但并没有讨论安全保证的具体形式。
  他说,韩美双方一致认为,第二轮六方会谈应当在年内举行。双方决定按照在12月中旬举行第二轮六方会谈的日程,与有关各国举行外交磋商。他还说,韩美双方只对第二轮六方会谈进行了初步的讨论。韩国有关工作部门正在就此事宜进行认真的研究。
  据新华社罗马11月19日电(记者丁莹)意大利外交部长弗拉蒂尼19日在罗马与到访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尹永宽会谈后表示,欧盟现任“三驾马车”代表团将于12月上旬访问朝鲜,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进行磋商。
  弗拉蒂尼在与尹永宽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由欧盟现任主席国意大利外长、下任主席国爱尔兰外长以及欧盟委员会的高层官员组成的欧盟“三驾马车”代表团将于12月9日至11日访问朝鲜,与朝鲜方面探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墨古着手修复关系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许宏治
  第十三次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最近在玻利维亚第二大城市圣克鲁斯举行。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墨西哥和古巴的外交部长举行了会晤。双方一致表示,要着手修复两国之间的关系。
  墨古两国之间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后,美国便实行孤立封锁古巴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在美国的压力下,美洲国家组织曾于1964年7月通过对古巴进行“集体制裁”的决议。许多拉美国家纷纷同古巴断交。惟独墨西哥一直坚持自己的主见,墨历届政府始终同古巴保持着外交关系。后来,其他拉美国家陆续同古巴恢复了外交关系。
  2000年,国家行动党在墨西哥大选中获胜,取代了连续执政达71年之久的革命制度党。福克斯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墨古两国在民主和人权等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公开化。2002年3月联合国发展筹资国际会议在墨西哥蒙特雷举行。在美国压力下,福克斯总统打电话要求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提前离开蒙特雷回国。此事引起古巴方面强烈不满,古方公布了福克斯和卡斯特罗通电话的录音。两国关系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这次墨古两国外长在圣克鲁斯的会晤,被舆论界认为是两国重新修复双边关系的重要开端。会晤中,双方讨论了两国关系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其中之一是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问题。墨西哥外长德尔贝斯向古巴外长佩雷斯表示,墨认为应该尽快取消封锁。德尔贝斯指出,这次会晤使双方有可能对双边关系中的优先问题以及双方都感兴趣的多边事务进行评估,因而十分有益。他还说,最重要的是应该了解分歧的由来,由此来调整两国关系。
  佩雷斯11月15日在会见墨西哥记者时指出,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对于恢复古墨关系十分重要。他说,古巴对墨西哥怀有深厚的感情,十分感谢墨几十年来对古巴的支持和友谊。古巴希望两国向前看,使双边关系得到恢复。
  当有记者问到,福克斯总统和卡斯特罗主席是否可能举行会晤时,佩雷斯说,虽然双方还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德尔贝斯表示,这个问题要由两位领导人自己来作出决定。
  修复两国关系是墨古双方的共同愿望。实际上,一段时期以来,两国对此都已有所表示。今年9月16日,在墨西哥驻古巴使馆举行的国庆(独立日)招待会上,古巴外长佩雷斯就曾表示,古墨关系已开始出现改善迹象。10月14日,墨古两国发展合作混合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出席会议的墨古两国官员都表示,虽然两国关系经历了困难,但墨古两国之间的联系是割不断的。两国之间的合作应该进一步向前发展。(本报墨西哥城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二00三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召开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 记者李渊报道:20日,来自外交部、主要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参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主办的“2003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就当前伊战后全球战略新态势、大国关系、周边环境的新变化、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地位和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深入讨论。
  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会长徐敦信致开幕词。研讨会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主持。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为解振华颁发笹川环境奖
  本报联合国11月19日电 记者邹德浩报道:联合国环境署19日授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003年度联合国笹川环境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纽约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亲自为解振华颁奖,并称赞他为在中国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念所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和想象力。同获本年度笹川环境奖的还有巴西的乔瓦尼尼。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国高教展在巴黎开幕
  本报巴黎11月20日电 记者王芳报道:“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19日在巴黎凡尔赛展览中心开幕,这是中国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展,北大、清华等70多所著名高校的校长或校务委员会主任率团前来参展。
  此次高教展是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中国教育副部长章新胜与法国青年、国民教育和研究部长吕克·费里共同为展览开幕剪彩和致词。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度
高官被控受贿 党派纷争加剧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近两天,不期而至的政府高官涉嫌受贿事件将正在忙于下一届地方议会选举的印度联合政府推入被动境地。刚刚结束对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叙利亚3国访问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一回国就紧急投入对这桩突发事件的处理,希望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尽快平息因此事导致的政坛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新德里出版的英文《印度快报》称收到了一盘长约35分钟的录像带,上面记录了内阁环境与森林部长朱迪奥本月初在新德里一家旅馆里接受一名男子巨额现金贿赂的全过程。该报在16日的头版位置以通栏标题将此事对社会公开曝光,同时还配发了据说是从录像带复制下来的五张不清晰的现场照片。
  报道说,照片中出现的行贿人叫拉胡尔,他自称为一家澳大利亚矿产公司工作。贿赂朱迪奥是为了寻求让该公司获得在切蒂斯格尔邦和奥里萨邦的采矿特许。选择朱迪奥进行贿赂,是因为瓦杰帕伊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已经决定,一旦该党在不久后举行的切蒂斯格尔邦地方议会选举中胜出,将推举朱迪奥担任该邦的首席部长。此前朱迪奥曾因发起“回家运动”,劝说数百名改信基督教的民众回归印度教而赢得党内赞誉。
  由于目前正值印度各政党角逐即将开始的地方议会竞选前夕,由瓦杰帕伊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欲挟联合政府几年来在内政外交上有所建树的难得机遇,一鼓作气蝉联执政党地位,而以索尼娅·甘地领导的国大党为首的各在野党,自然也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向由印度人民党主导的联合政府发难,在下届政府席位分配问题上争取“加分”因素。因此,朱迪奥涉嫌受贿事件在这个时候被曝光,其政治影响被媒体称之为“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
  事情被公之于众后,朱迪奥极力否认,称录像中出现的并非他本人。所谓的现场是现任切蒂斯格尔邦首席部长、印度国大党(英迪拉·甘地派)成员朱吉为阻止印度人民党赢得该邦选举而制造的假象。印度人民党发言人纳克维在第一时间也对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作为反对党的国大党面临即将到来的在5个邦议会的选举,而采取的不光明磊落的手段。
  就在瓦杰帕伊总理应内阁成员要求,责成印度中央调查局对此事展开调查后,朱迪奥面对铺天盖地的巨大政治压力,在17日上午召开的内阁会议上提出辞去环境与森林部长职务。出于尽量降低此事对本党政治前途损害的考虑,瓦杰帕伊总理当即接受了他的辞职报告,同时建议总统尽快批准。印度总统卡拉姆当晚果然批准。但朱迪奥表示,他仍将继续代表印度人民党参加切蒂斯格尔邦议会选举。
  多年来,官员腐败一直是印度政坛的头号顽疾,各界对此深恶痛绝。两年前,印度就曾爆出政府高官接受贿赂被新闻界抓住的丑闻,导致多名政府要员交权。在这之后,为了改善形象,挽回影响,瓦杰帕伊政府不止一次公开表明其向腐败宣战的决心。然而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措施,反腐行动至今收效甚微。
  朱迪奥涉嫌受贿事件的调查结果目前尚不明朗,并且不能完全排除因党派之争设计陷害的可能。瓦杰帕伊总理近日公开表示,他领导的政府誓与“肮脏政治”斗争到底。尽管朱迪奥本人目前已经辞职,但是为了表明印度人民党绝不姑息养奸以及不允许用卑劣手段干预政治的双重决心,瓦杰帕伊表示调查工作仍将继续下去。至于调查结果对即将开始的印度地方议会选举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印度政坛的力量对比是否将因此发生微妙变化,各方正静观事态的发展。(本报新德里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2003年透过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著名诗句:“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都系于那双纯真的眼睛。然而在2003年,绵绵战火、流血冲突、恐怖袭击和自然灾难,这一切使得孩子们纯真的眼睛里充满忧伤与迷惘。但无论如何,让孩子们弱小身躯和稚嫩心灵得到抚慰健康成长是一切善良人的梦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梦想变成现实,各种肤色的孩子都在和平天空下呼吸与成长,那将是一个如童话般美丽的世界。(附图片)
1、4月11日,3名阿富汗儿童在首都喀布尔一处花园的鲜花和绿草间玩耍。战争的基本结束使这里的人民开始走向安定的生活。
  2、3月27日,在伊拉克巴士拉城外,一名伊拉克女孩惊恐地注视背枪的联军士兵。
  3、10月24日,一名巴勒斯坦儿童躲在人缝里观看一名被杀巴勒斯坦男子的葬礼。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