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英雄赞歌
——献给衡阳特大火灾中以身殉职的消防官兵们
李荣
  一
静悄悄的黎明被谁惊醒?
  在大雁飞不动的地方
  在一座城市的心脏
  当静悄悄的黎明被烈火烧穿
  此刻,上升的烟尘像乌云密布
  那高大建筑物轰然倒地的声音
  仿佛上苍的一声叹息
  静悄悄的黎明被谁惊醒?
  “我的人,我的人呢?”
  一位少校在哭喊
  更像一只孤雁的哀鸣
  他在问谁呵
  问自己?
  问苍茫大地?
  问被烟尘玷污的蓝天白云?
  此刻,刚刚准备升空的太阳沉重地落下
  像一颗炸弹断流的湘江河
  歌声因缺乏浪花而呜咽
  二
  这就是消防兵
  这就是我火红的兄弟
  与他们一样红的
  是蓝天下一字排开的救火车
  他们的心里
  装满了蓝蓝的柔情的水
  我火红的兄弟
  他们的嗓音也有点红
  像他们亲手扑灭的熊熊烈火
  像他们用血肉之躯挡过的洪水
  一颗丹心
  将青春染得像肩章一样红!
  他们用火的激情写诗
  他们用水的柔情写诗
  救火车的警笛声太粗犷
  而月光下的低吟浅唱
  究竟是他们的思乡曲
  还是他们的恋歌?
  我火红的兄弟
  他们的脸有时是黑黑的
  那是因为红得太厉害
  是从火场上凯旋归来的颜色
  是大火中幸存花朵的颜色
  如今,黎明前的黑暗
  用黑糊糊的大手在睡梦中
  将一朵朵鲜花随意摘下,随手抛弃
  我数了数,一共二十朵
  二十朵鲜花在瞬间烟消云散
  只有花蕊
  只有花蕊在废墟里震颤了片刻
  死神毫不客气地把他们一一掳走
  ——生命如此脆弱
  连钢盔都被砸得支离破碎!
  ——生命又如此坚强
  连死去的姿势也朝着同一个方向!
  三
  我火红的兄弟
  经历过无数次水与火的考验
  现在,他们从火焰归向火焰
  从风暴归向风暴,叶子落了
  大地中的根抱紧大地说:
  “这不是死亡!”
  这不是死!
  这时候一个声音对众人说:
  “如果生无所为,则生不如死。
  如果死无所忆,则死如流水。”
  对火焰说:
  “你,就是生死之间的存在!”
  我火红的兄弟
  他们在火海中
  经历燃烧和灰烬。
  生命的火焰,继续放射光芒
  和无言之言
  大地中的火把,谁高举你?
  谁把你歌唱?
  谁用胸膛为你遮风挡雨?
  我火红的兄弟
  多少人在默默怀念你们
  多少人在心里呼唤你们
  多少人向你们鞠躬
  多少人向你们敬礼
  你们,都一一微笑面对
  让我们记住他们
  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们
  让我们把他们的旗帜高擎……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峻青的“怀乡病”
孙为刚
  “对于故乡,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说有一种病叫作‘怀乡病’,那么我是这种‘怀乡病’的严重患者。”这是峻青先生在他的散文《难忘的乡情》中的一段话,也是先生怀乡情结的真实写照。
  峻青1948年南下后第一次回故乡,是在1955年冬天,那时,蓝烟铁路刚刚通车,他和妻子于康从海阳境内的徐家店下车后,一路唱着歌,步行数十里山路回到故乡。崎岖的山路上,响着两个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歌声,他们唱得最多的是那个年代颇为流行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优美的歌词,欢快的旋律,最能代表他们当时的心情。
  从那以后,除了“文革”受迫害失去人身自由的十年,他想回不能回之外,几乎每隔一两年,峻青都要回故乡走一走,看一看。每一次故乡之行,不仅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还给他带来创作灵感。《沧海赋》、《秋色赋》、《烟镦》、《梨乡小记》、《蓬莱叙怀》、《海滨仲夏夜》、《故乡月倍明》、《依然十里杏花红》等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都是他回故乡的收获。峻青先生祖辈就擅长丹青,他本人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书画作品的落款上,总是写着“海阳峻青”或“林寺山人”。因为他家乡后面的那座山就叫林寺山。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故乡都在他心中。1976年春天,从“四人帮”的监狱里放出来不久,刚刚恢复有限的自由,峻青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回故乡。当时,同样受到迫害的上海市老市长曹荻秋听说峻青要回胶东,担心他严重的心脏病犯了没人抢救,劝他慎重考虑。思乡心切的峻青执意要回故乡。不幸果然让老市长言中。在他家乡的那个小山村,峻青心脏病发作,生命危在旦夕。情急之中,峻青的夫人于康打电话向当地党政领导和当地驻军求救。家乡的军民没有因为他是“黑帮”而冷落、怠慢,当地的党政领导、驻军医院和地方医院的专家组成抢救小组,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把峻青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根据病情,需转往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当峻青的担架被抬出家门时,担架经过的街道上站满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在乡亲们关切的目光中,峻青离开这个小山村。这一次,是家乡的军民给了峻青第二次生命。
  乡情几乎人人有,峻青缘何重此情?以至发展成为“怀乡病”?只有了解峻青经历的人,才能理解他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峻青1923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一个偏僻的山村——西楼子村。他当过放牛娃,做过童工。1940年4月入伍,投入了血与火的斗争。家乡的黄土地上,有他苦难生活的血泪;家乡的山山岭岭,留下了他浴血奋斗的足迹。正是在含泪浸血的土地,孕育出了作家血浓于水的深情。
  在家乡的每一天,峻青都生活在浓浓的乡情中。有一年,峻青在家乡乐不思归,一住就是近一个月。天渐渐有些冷了,峻青夫妇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返回了上海。
  “日暮乡关何处是,黄浦江上使人愁。”在大上海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峻青并没有感到自己是个上海人,他经常对乡亲们说,在上海,他总有一种“客居”的感觉,那里不是他的家。只有看到了胶东半岛的山山水水,只有双脚踏上了胶东的土地,他才从心里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
  种子怀黄土,水珠念大海,小草恋青山,峻青思故乡。
  今年春天,已是八十高龄的峻青先生来电话说,潍坊有关部门想请他们回去参加风筝节,他想顺便再回家乡看一看,没想到临出发时,老伴突然发病,未能成行。9月,又传来峻青心脏病发作住院的消息。趁国庆长假,我去上海看望峻青先生。病榻上的峻青消瘦了许多,精神还好。看到家乡人,他格外激动。我告诉他,没有什么好带的,就给他带了一点家乡的地瓜、芋头,峻青听后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又能吃到家乡的鲜地瓜、鲜芋头了。”
  “岁岁频返海边城,故乡风物总牵情。卧听胶东一夜雨,胜似江南半生梦。乡心不与年俱老,痼疾却似日益增。安得扁鹊回春手,踏遍齐鲁万千峰。”看着病榻上的峻青先生,我想起了他在故乡写就的这首诗。此时此刻,最能代表先生心情的恐怕就是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作了。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凤凰春晓
王庭槐
  日破薄雾照乌岽,
  云山自在天湖中;
  勃发新茶枝枝秀,
  含羞杜鹃初露红。
  注:凤凰山位于广东潮州东北部,以盛产凤凰单枞茶而闻名。乌岽系山之顶,有一天然湖在其上,谓天湖。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落叶终归根
——写在父亲沈同衡陈列馆开馆之时
沈湄
  今年10月15日是父亲沈同衡九十诞辰纪念。为此,父亲的祖籍上海宝山县举办了“漫画家沈同衡陈列馆”揭牌仪式。
  这座日后将被修缮成为“纪念馆”的馆址,暂时设立在宝山市区淞宝路的档案馆院内。隔街与吴淞港口仅百步之间。清新透彻的海风间或夹带着淡淡的汽笛声,令人耳目顿生清净。被称为“白米”的小河虾,能让北方人嚼出鲜美的细腻。
  父亲的出生地在现宝山区罗店镇北的肖泾村。祖父沈洁卿在辛亥年间便把同盟会思想播撒在这里。也难怪陶行知先生到此萌生“新学教育”。父亲年轻时,正赶上民族危亡的时刻,他决然停止钻研油画,撇下双亲走出“小楼”。之后,在武汉黄鹤楼他创作了磅礴的《全民抗战图》;在中原大地的断壁残垣上,他书写巨幅抗日标语;在重庆他参与举办“八人漫画展”……
  日本投降了。在“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上海滩,父亲组织发起的“漫画工学团”让当时的统治者惶惶不安,以至歇斯底里;空前的万人漫画大游行,更是让十里洋场,再一次鼓动起民情民意……
  后来父亲不幸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但我从没有见过父亲的眼泪,无论境况如何。相反,风趣幽默似乎与生俱来。想起小时候,饭桌上,父亲曾讲一则笑话,说一家人只顾吃面条,呼呼啦啦一阵之后,竟全然不觉一场大雨已经瓢泼而过。当时只觉得那家人专注的可笑。现在想来,父亲难免有些自嘲。专注,原本无可厚非,而“窗外事”又怎能如此大意。
  落难新疆时,冰冷的苇子湖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凛冽的风霜伴和着辛苦的劳作,吞噬了他的双手。漫画家方成在揭牌仪式上说,沈同衡的坎坷遭遇是他所知最深重的一个。方成曾做过粗略的统计,仅是1946
  年5月—12月的《文汇报》,父亲就创作漫画六十三幅。及至落难新疆打土坯时,他依然自慰:“奋毫才未江淹尽”。偏偏最后的十年,一场病魔摧折了他的右半身。几欲提笔,却是力难从心。一位老人一生的挚爱就像成灰的蜡烛,一点点地熬尽。于是,在母亲的词典中“沈同衡”无异于“痛苦”的代名词。
  而父亲竟是俯仰自得。在碱土泛着盐渍的茅屋里,傍着一盏煤油灯,他与母亲完成了巨作《成语典故》。发行量在百万册。事实上,人们拥戴的只是书籍给他们带来的知识,却不知这本书更大的价值在于心境。作者是在屈辱到被常人视为绝望的当口,然后用最蹩脚的蘸水笔写下的泱泱数十万字。倘若换成另外一种心态,真不知生命的耐受力能有多久。
  在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大院里,窘迫拮据的巨大反差下,父母亲不知是用尽怎样的精明,攒下一个西瓜或是半斤葡萄的钱,却绝不让我们七个孩子受屈;在农场最沉闷的日子里,一截铁锨把儿竟能让父亲锯锯锉锉,把弄成一副精美的象棋;哪怕是一爿菜窖,经过粘粘贴贴,同样能弄得书香扑鼻。父亲一生贫困,注定命中无财,唯一能留给我们的可能就是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父亲陈列馆揭幕的当天,母亲因为身体不适没能前往上海。临行前,老人家让我把八个字带到会上——“落叶归根,荣归故里”。在当今的流俗世风之下,父亲的家乡不以贫富论英雄,不以权贵视高低,实在难得。宝山区委的领导在讲话中称父亲一生是“宝山人民的骄傲”,并冠之“宝山人民优秀的儿子”。到头来,不会错认的是故乡。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绿色南宫
黄智敏
  “江山如画”,这是大家经常爱讲和耳熟的一句话儿。然而,笔者真正领悟到它的深刻内涵和奇特的境界,却还是最近畅游南宫村的山山水水之后才体味出来的。
  十几年前,我曾多次去过那里采访。今天是“旧地重游”,却没料到过去自己所看过的那些小街小巷和破旧的小土房子竟然无影无踪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红砖瓦房;国槐、杨树,绿茵茵的草地,怒放着鲜花,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屋前屋后。村里的办公大楼、居民住宅、宾馆、商店、学校,掩映在一片绿色丛中。村里的干部高兴地向游人介绍起南宫村的变化情况。笔者一边听着,一边看着,颇受教育,感慨良多……
  “过去的南宫穷,穷就穷在‘环境’两字上!”南宫村党委书记介绍说:“那时,南宫的环境的确是太差了——猪羊鸡狗满地跑,垃圾废水满街倒,秫秸秆儿满处堆,大街小巷脏兮兮,行人过街绕着走,外人来了调头回……”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的年月,从祖辈就吃尽了苦头的南宫人,终于从这句简单的话里悟出了深刻的道理。于是,他们开始在“环境”上面做起了大文章……
  十四年前,南宫村打响环境建设第一仗,就是修了一条宽阔的柏油“致富路”,从而把南宫的三个自然村连在了一起。接着,村里又拿出五百万元,把全村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柏油和水泥花砖,同时在马路两侧还种上了树,栽上了花,铺上了草坪。村子外貌的整洁漂亮,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参与整治环境的积极性,许多村民拆了猪圈,关了鸡笼,也开始栽花、种树和植草。如今的南宫,树木成林,鲜花遍地,还有山有水,像座美丽的公园。
  此外,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南宫村花耗巨资,还先后建起了南宫温泉水世界、高效农业园、世界地热博览园、特种水产养殖中心、温泉垂钓中心、地热科普展览中心。这些景点,真是引人入胜。如位于南宫村中心的南宫温泉水世界,西有碧波万顷的青龙湖公园,南有驰名中外的世界地热博览园。这里设有国际标准泳池、造浪池、戏水池、儿童嬉水乐园、温泉按摩池、漂流和大型戏水滑道,还有木板浴、石板浴、健身区、桑拿等设备。宽阔的水面、惊险的滑道、优雅的风光,每天吸引上千的城里人。“过去城市比农村好,现如今的城乡差别倒了个儿——农村比城市强了!”几位老同志边观光,边议论着。
  在离南宫乡政府不远处,有一隅树木茂盛的地方,这就是青龙湖公园,它在京西大地上已是大有名气了。
  几位老同志刚一踏进这座公园大门,就喜笑颜开,啧啧地称赞。
  公园面积千余亩,原先是一片荒芜的乱石岗子,硕大的鹅卵石在这里称霸数百年,连小草也不生长。如今,在这里种上了国槐、黄杨、帝王树(白杏)、丹桂、油松、华杉、栗子树,以及苹果树、桃树、李子树等百余种树木,每一棵树就像个汉子,威风凛凛;它们那副不可小觑的模样,就像是南宫人“战天斗地”的那种骨气的化身。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树,都是南宫人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丰硕之果;是南宫村巨变的见证者。
  说起“树”,这的确是南宫的一大风景。南宫村的总面积六十一平方公里,而种的树就有七十五万株。村干部介绍说:他们的理想就是多种树。但是,“树”与“理想”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想了半天,一无所获。回到家里,笔者翻阅了有关“树”的资料和书籍,终于在一本古典名著《管子·权修》一书中找到这样一段颇受启迪的文字。原文这样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对这段文字展读再三,终于找出了“树”与南宫人的“理想”之间的那个结合点——南宫人从种“谷”改到种“树”,获得的已不再是“谷”了,而是比“谷”更值钱的“木”了;与此同时,他们在改造大自然的实践中,又培养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南宫人所获得的“木”和“人”越来越多,其价值比谷子的价值多了上百倍、上千倍,甚至上万倍。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是“木”和“人”给他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是“木”和“人”推动了他们的经济大发展,也是“木”和“人”给他们创造了美好的幸福生活。这种把“理想”落到实处的思想,或许就是南宫人“成功之举”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硕果(中国画) 陈汉生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经验和精神的重逢
梁平
  我一直认为,一个诗人出彩的作品应该有对自己家园的歌唱;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还应该创作出标志性的长诗为自己作证。写自己家园,除了有“一团火焰,一团情愫”,更还有“一团不能忘怀的痛惜”(骆一禾语)。这种“痛惜”往往是绝对的个人经验,它可感可依,但是常常可能不被理解。写长诗,对于任何一个诗人都是一种近乎于残酷的自我挑战。因为写长诗对一个诗人的诗性、智性、选择力、判断力,包括耐力都是一个最彻底的考验和见证,尤其需要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整个生命归宿作出必然的理性思考。所以,一旦你决定要付诸实践,你就要做好一切准备。这两者都需要诗人的底气和勇敢。
  在我个人的生活经验里,一个城市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不可替代的。这里包括这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人价值和个人品质的形成。《重庆书》是在我离开家园四十五年以后写作的。写这首长诗,断断续续,我几乎为此作了两年的准备,因为这是一件非常认真的事。《重庆书》全诗为一千余行。它不是我对一个城市的缅怀,也不是写一个城市的诗性简史,而是写人与城市的胶着关系,人与城市的抗衡关系。从这一点出发,我毫不犹豫地在《重庆书》里选择了两条线索营造全诗的精神氛围,一是这个城市的血型,另一个是人在这个城市的生活经验。虽然它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一个具体的人物,但它有鲜明的主干,这个主干就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人的精神。这样,传统意义上长诗的叙事手段在《重庆书》里消解了,凸现出来的是对这个城市精神的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抒情。我心里很明白,这种选择的本身,一开始就决定了必须承受史诗概念和传统意义上的长诗的较量。
  从西方上古、中古时代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英国史诗《贝奥武甫》,到后来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西方史诗的建设无疑是灿烂辉煌的。中国虽然史诗不发达,但汉民族有《黑暗传》,藏民族有《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有《江格尔》。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史诗逐渐开始被现代抒情的长诗所替代,以艾略特的《荒原》为标志,形式上远离古典史诗单纯的叙事行为,力图消解传说和神话,把作为长诗中的叙事任务完全让给了历史和小说,长诗不再作事件的叙述,使一切事件成为凸现精神的背景,这是西方长诗出现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从史诗到现代长诗完成了一次跨越。遗憾的是,中国的长诗创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跟进。早期中国新诗人的长诗创作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他们仅仅理解到长诗量的扩张,而没有理解到质的探索”(痖弦语)。因此尽管中国新诗历史上出现了不少长诗,更多的只是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发展,一个人物的故事,而忽略的是,一部长诗精神层面上的表达以及诗质的把握,使长诗无法真正体现现代诗歌的精纯和严密。
  毋庸讳言,《重庆书》正是基于这样一些理性思考而创作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努力坚守的是全诗的现代品质,这个品质就是现代经验和现代精神的重逢。人和城市、城市和人,历史和现实、现实和历史,这些对应关系中的隔阂和亲近、血缘和变异所呈现出来的情愫,就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城市、一个具体的人。它的所指,正是一种真实的生命意识和捍卫人性的尊严。
  重庆历史上的巴蔓子将军、钓鱼城之战、较场口事件、磁器口大轰炸、陪都、重庆谈判、歌乐山中美合作所、沙坪坝红卫兵墓等等,所有这些人和事件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重庆书》需要勾勒这个城市的历史脉络,但绝不仅仅是在单一的历史层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追溯,而是着眼张扬一种民族气节和精神,在整体上提炼出这座城市的灵魂。尽管如此,如果只是停留在历史的层面上,没有锲入点把这种历史植入现实层面,与现实形成呼应之势,那么,这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僵硬、缺乏活力的,我们同样无法找到这个城市的现代品质以及历史与这个城市的现代品质的关联。在现实层面上,《重庆书》以具体的现代城市、现代人与历史的对应点,确立这个城市以及城市和人相同的血缘。有了这样的确立,历史有了现实深度,现实有了历史深度。
  我希望这是一部真实、沾有“地气”的《重庆书》。面对当下的文学写作、尤其是诗歌写作出现的一些现象,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毫不掩饰自己,我也非常看重诗歌写作中的语言、形式、技巧等一切手段,但是,我更加看重写什么。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对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生命价值的深刻关注,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由丁晓平、方健康编选的《毛泽东印象》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中选入了埃德加·斯诺、詹姆斯·贝特兰、爱泼斯坦等七位外国记者报道毛泽东的作品和大量珍贵照片、印章、签名,是向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田海的诗集《俯瞰人间》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收入哲理长诗《俯瞰人间》和多首叙事长诗。
  青年作家卢晓圣新作《呐喊的民歌》已由银河出版社出版。
  李永金将军诗集《天地豪情》由长征出版社出版。
  郭新民诗集《花开的姿势》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