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伯明翰复兴有方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
  伯明翰位于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中心地区,距首都伦敦仅160公里。至19世纪,它成为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经历了20世纪的几度兴衰之后,今天的伯明翰再度复兴,成为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城市。
  伯明翰地处英格兰中心平原,没有古堡。当地人自己说,他们没有奇山秀水,也没有险关要隘,既不是战略要地,也不是皇家园林,伯明翰从小乡村变成大城市,不靠天,就靠人。位于斗牛场购物中心附近的圣马丁教堂广场,是伯明翰历史上第一次崛起的中心。1166年,国王给了伯明翰一个奖励,允许它拥有自己的市场。于是伯明翰人就发展起贸易市场和手工艺加工,直至发展成商贸城市、赢得“千种贸易城”的荣誉。
  英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使用在英格兰中部带起了一批炼铁、制陶、纺织工业,并在这一带形成了发动机、飞机、汽车制造中心。伯明翰地处制造业中心地带,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和运河网在这里交汇,许多制造业以此为根据地,大量工厂迅速出现,崛起为世界上种类最多的金属加工区和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整个制造业中心区成为德国法西斯的主要轰炸目标,伯明翰也没有幸免。今天,在伯明翰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它在火车发动机、飞机及汽车制造等方面的贡献。
  二战后的重建是伯明翰城市转型的契机,城市改造的思路是开放型的,除了对雄厚的工业基础进行革新和转型外,提升城市文化水准、兴办展览文化是伯明翰的主要举措之一。伯明翰在老城的东面兴建了以国家展览中心为主体的新城。其中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举办的国际汽车展,就充分利用了它的汽车制造中心区和交通枢纽两大地域优势。如伯明翰以东不远的考文垂是美洲豹、陆虎等英国车厂汇集之处,而距离稍微远些的克鲁则是劳斯莱斯—本特利的故乡。现在展览中心一带已经发展为一个整合了车站、国际机场、旅馆与展览场的庞大建筑群,每年各种国际性工业博览会不断。同时,投资吸引著名音乐家指挥伯明翰交响乐团,以先进的设施等优势吸引伦敦的芭蕾舞团移师伯明翰,组织著名画家的作品展等。高水平文化的浸润与国际工业高新技术的不断注入,使伯明翰老而不旧,工业产值仍然占全国产值的1/5。
  兴建斗牛场现代商业购物中心,是最近10年对伯明翰老城改造的核心工程。今年9月,这个被称为欧洲最大的现代购物中心已经正式开业。整个购物中心分三大建筑群,三个层次分别与不同的街道以及拥有3100个车位的停车场连接,前卫与古典结合的造型、全玻璃顶棚、现代感的购物空间,以德贝翰姆和塞尔弗里奇两大英国著名百货商场为旗舰,集中了146家品牌零售商。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伯明翰的改造也走过弯路。中心的开发项目主任乔纳森先生向记者介绍的斗牛场两度兴衰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第一次复兴斗牛场老商业中心的计划是与展览中心同步开始的,到1964年5月开业时,已奇迹般地变成全国最成功的城市革命范例之一,是当时美国之外的世界最大室内市场中心。三项标志性建设:环行建筑、环行路和3万多平方米超级市场与露天市场组成的核心购物区的设计,居于世界购物中心设计的前列。为了便于进一步发展,新建的一条直通伦敦的快速路刻意从市中心和购物中心之间穿过。但没有料到的是,这项出于良好愿望的工程却成为断送了购物中心前程的最大杀手。本来几分钟步行就可以到达购物中心的路,被飞驰的汽车路截断了,尽管有地下通道,但人们还是觉得不方便。熙熙攘攘的商业区一下冷落得门可罗雀。老斗牛场购物中心就这样衰败了。城市建设缺少人文关怀就要受惩罚,这是伯明翰的教训。
  斗牛场的衰败,拖了伯明翰发展的后腿。到上世纪80年代,伯明翰除了它的商贸历史,竟很少有现代零售与百货公司意义上的商业。城市里只有一家百货商店,与伯明翰发展起来的商务与文化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1999年2月,复兴斗牛场的计划再次启动,并以完全现代的商业与城市建设思想开始设计和运作。伯明翰市长在研讨会上说,斗牛场提供的高档购物环境和低廉商品价格将使这里成为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因为它居于城市中心,有更温馨的城市生活气息。
  新的改造工程特别考虑到对城市历史人文的关照。遗失很久的18世纪的伯明翰历史街名被重现,当时著名的圆形建筑现在也在考虑中。一个连接圣马丁女王路的新的24小时步行道,重新命名为天鹅通道,它紧挨着1737年建的古老的天鹅巷。其他如1795年时候的牙买加甜酒行和斯派塞尔街等,都承载着伯明翰的老故事。而三期工程将与下一步伯明翰市中心重建相衔接。规划将提供融合零售、休闲、办公、居住和文化用途为一体的设施,以及一个公园和知识角。被关闭的老穆尔街火车站也计划2005年重新启用。
  投资10亿英镑新建的斗牛场购物中心,提升了整座城市的商业水平,确立了伯明翰作为一个领先于欧洲的购物、商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虽然伯明翰城市只有100多万人,但有720万人生活在距伯明翰一个小时车程内的城市,430万购物者生活在45分钟就可到达的区域内。而足球比赛预计将为斗牛场第一年带来2600万至3000万顾客,还有国际博览会带来的顾客等等。巨大的商业前景又反过来使伯明翰增加了对新投资的吸引力。现在,伯明翰正成为70亿英镑新投资的焦点。
  伯明翰把城市发展的棋真正下活了。(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维多利亚广场上的伯明翰市府大厦。 本报记者 施晓慧摄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小资料

影响世界工业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它带动的主要工业产业有: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电气化。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原子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兴起的新兴产业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等。
  (周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及时调整保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肖炼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是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范围内,不论是世界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州级城市,还是一般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在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先后不同程度地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难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城市(区域)经济就会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城市(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走向衰落。
  战后,日本产业是从轻工纺织业起步,韩国是从服装业起步。新加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都是采用劳动密集型和低工资等生产要素推动产业发展。随着这些国家(城市)和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生产因素推动的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由于缺乏创新机制推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价值链目前停留在投资推动阶段循环。其生产主要靠吸引外资,靠外国输入技术生产设备。中国经济改革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种“两头在外”的“外资驱动”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外向度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突破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传统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束缚、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的中国来讲,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如果不能顺利地由“外资驱动”和“出口驱动”转向由创新驱动,那么,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将可能在中国发生。
  英国(城市)产业发展起步尽管早于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由于缺乏创新机制,一些英国城市已成为最早抵达财富推动阶段,即吃老本阶段的城市。例如,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曼彻斯特(蒸汽机发源地)和利物浦(北部最大的港口)早已失去当年的辉煌,步入衰落。相反,与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相距不远的利兹,由于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淘汰传统的纺织和冶炼产业,引进金融和信息等现代新兴产业,使该城市取代曼彻斯特,而成为英国北部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及时从粗放式经营的生产因素推动阶段中摆脱出来,产业发展始终未能从外延扩大生产转化为内涵扩大生产,产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延缓,缺乏创新机制,旧价值链难以中断,新价值链难以发展。当生产因素推动的动力耗尽时,由于缺乏投资推动阶段的外部市场支撑环境,难以吸收大量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当然,也就谈不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美国(城市)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城市)产业建立在农牧业、贸易和稳定的货币体制基础上,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发展依赖于外国投资。第二阶段,重工业扩大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大幅度增长,对外国投资的依赖程度降低。第三阶段是靠技术创新而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对新企业投资的增长率,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内外贸易良性循环体系基础之上。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美国(城市)产业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美国硅谷和波士顿地区(沿128号高速公路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很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地区的外部经济环境基本相同,原来都是美国战后军事基地和大学科研中心,都面临冷战后产业结构“军转民”调整问题。硅谷通过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逐步建成全球跨国公司科技创新基地。硅谷不是简单依靠降低劳动成本来提升国际竞争力,而是依靠不断满足世界市场的高端需求,不断技术创新,以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即使硅谷吸收到较为低廉的劳动力,如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员工,硅谷也不惜成本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以满足专业和精确化供给的要求。随着一批高技术企业的崛起,硅谷摆脱冷战结束后的经济危机,并且取代了长期垄断美国计算机产业地位的波士顿地区。波士顿地区经济发展由于没有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创新推动,结果失去了大部分市场,因而也失去了竞争的领先地位。
  综观世界几个重要的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唯有及时调整,适时进行产业升级,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实现持续发展。
主持人语
 从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已有250多年了。从此,工业文明的脚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从未停止过,此间,不同国家、地区的勤劳的人们各自在自己的国度里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工业基地、工业区,它们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繁荣、兴衰并得以维持至今。本期国际周刊着重选择了发达国家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区,介绍它们的发展历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在振兴东北等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或许可以得到些启示。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密歇根要扔掉“锈带”帽子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20世纪前半叶,汽车工业在底特律地区兴旺发达,使密歇根州成为美国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中心。可是,风水轮流转,随着美国经济的转型和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东西海岸科技中心,“阳光带”出现了,而以制造业为主的伊利诺伊、印第安纳、密歇根、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等州却被戴上了“锈带”的帽子。进入21世纪的转折关头,密歇根州力主要再度成为一个高科技制造业中心。
  地处美国北部的密歇根州曾是出名的“锈带州”之一,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等新科技的突飞猛进,靠汽车工业吃饭的密歇根州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走入了落伍的行列。美国人曾有一个传播极广的笑话: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相遇,一个问:“你是哪里人?”另一人回答:“我家住在底特律。”提出问题的人会马上说:“啊,真对不起。”连名闻遐迩的汽车城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伤心事”之一,辖有底特律的密歇根州自然也就几乎成了“失望之州”的代名词。
  历史上,密歇根州的确有过辉煌的时代。20世纪前半叶,汽车工业在底特律地区兴旺发达,福特、通用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先后落户生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密歇根州成为美国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中心。可是,风水轮流转,随着美国经济的转型和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东西海岸的科技中心,“阳光带”出现了,而以制造业为主的伊利诺伊、印第安纳、密歇根、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等州却被戴上了“锈带”的帽子。进入90年代,像西海岸的硅谷、中南部的科技三角园、首都华盛顿周围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地区冒出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而且以历史罕见的速度向前迈进,美国的经济重心转向西海岸、东海岸以及中南部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地带。
  在这种形势之下,处于“锈带”的各州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尽快摆脱困境,密歇根州则是表现突出的一个。进入21世纪,密歇根州力主要再度成为一个高科技制造业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州先后推出了几项重大战略。
  第一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密歇根州一直以高工资、高税收、工会势力强和低效率而出名,可近年来好像变了个样。该州对企业扩张和易地办厂提供了税收优惠,企业税收过去10年内降低了约20%。州政府还以各种途径向企业提供职员培训和招工等方面的帮助。这些措施有效地促使当地经济多样化,从而降低了对汽车工业的严重依赖程度。
  第二是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业。密歇根州曾与烟草公司打官司赢得诉讼,后者答应赔偿82.5亿美元,用于烟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密歇根州决定将其中12%的款项投资于生命科学的商业化,以后20年共投资10亿美元。目前,该州密歇根大学和范·安德尔研究所已是闻名全美的生物科学研究和制造中心。据统计,该州现拥有300多家生命科学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6亿美元。各大学用于生命科学的研发资金每年达到4亿美元,包括辉瑞公司在内的私营企业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费用更高,每年超过12亿美元。密歇根州吸引的高技术人才数量居全美的第四位,生命科学研发实力居全美前10大州行列。密歇根一心想摘掉以重工业为主的“蓝领州”的帽子,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以高科技实验室为主的“白衣州”。
  第三是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密歇根州曾以汽车工业铸就辉煌,直到今天其汽车工业的实力仍然无他州可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底特律汽车三巨头早已行动起来,或是自行研制,或是与其他方面合作,开发包括使用氢燃料电池、玉米油燃料以及电能等在内的下一代汽车。今年1月,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将在今后5年花费12亿美元发展用于汽车能源新技术。密歇根州汽车工业更是加快了研制新一代汽车的步伐。
  去年竞选成功、今年走马上任的新州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很有魄力。她今年只有44岁,是密歇根州166年历史上第一位女州长。执掌州长帅印不到一年,工作业绩斐然。她先是对政府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接着提出了一系列令人称道的振兴经济计划。格兰霍姆夫人力主加强高技术产业,将本州建成全美重要的“科技州”。她推出的高技术产业计划中,最为重要的是建成“三大技术走廊”:生命科学走廊、汽车工业走廊和国土安全技术走廊。如果说前两项是多年努力的延续,那么第三项则是州府根据美国“9·11”事件后的新形势而推出的新项目。时下,反恐是美国的头等大事,与国土安全有关的各种新技术有广阔的市场,格兰霍姆女士正是看到了这种机遇,鼓励与国土安全有关的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为本州带来更多的就业、更多的财源。另外,在信息技术和旅游方面也有不少大手笔。有专家评价说,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10年后的密歇根州不再只是一个“汽车州”,而且还要成为“生命科学州”、“数字化州”和“新能源州”。密歇根州的未来充满希望。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
本报记者 管克江
  30年来日本经历了三次经济震荡,对其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1973年石油危机,二是1985年“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三是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信息技术产业兴起。这其中日本有成功抓住时机加速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实力继续增强的经验,也有贻误时机,未能果断彻底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经济裹足不前的教训。
  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调整
  1955年后近20年里,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它通过确立贸易立国、赶超欧美战略目标,实现了以需求弹性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1970年日本制造业中有62.3%为重化工业,出口产品中约77%为重化工产品。日本在造船、电视机、人造纤维等领域产量居世界首位。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原油价格大幅提高。这使得82.6%的石油依赖从中东进口的日本一度陷入混乱。石油制品、基础化学制品、钢铁制品等行业的生产成本剧涨。当年GDP在二战后首次下跌。
  石油危机迫使日本改变产业结构。日本政府发表的《70年代展望》,提出产业结构知识集约型设想,把以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尖端技术领域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性产业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数年之内日本的重化学工业比重明显下降,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加工技术选择型”的方向发展。据日本兴业银行的调查,1973年以后的约10年间,实际GNP增长47%,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在重工业领域,有色金属、钢铁、化学产业的地位让位于医药、运输机械和精密机械等产业。日本经济在短暂萧条后继续稳定增长。1979年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双双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贸易大国。
  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调整对日本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事件是“广场协议”。日本通过战后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贸易收支盈余大国,导致日美、日欧贸易摩擦不断加剧。1985年9月,5个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的会议,并通过“广场协议”决定降低美元对日元和西欧各国货币的汇率。此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两年间日元汇率上涨了一倍。
  一般认为,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的工资水平,从而削弱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外向型出口经济遭受威胁。但实际上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贸易顺差并未减少,反而稳定增长。1987年日本的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此后10多年保持了这一水平。究其原因,一是贸易条件的变化,即日元升值后,相同数量的出口产品能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日本强调其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得汽车、电子、精密仪器等产品在日元升值后依然具有雄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日本开始扩大海外投资。首先是制造业利用亚洲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向亚洲拓展。70年代后,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与日本资本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合资企业或进行资本技术方面的投资是分不开的。其次,考虑到原来的出口产业由于引起与各国的贸易摩擦而受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限制,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转为在出口对象国当地生产销售。比如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公司就是这段时期到美国设厂的。
  20世纪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经济大国地位继续增强,另一个结果是土地、股票价格逐渐背离正常价格,导致泡沫经济形成。
  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泡沫经济推波助澜的是日本调整不彻底的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后期确立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目标,并未通过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提高大众消费购买力来进行,而是像以往那样采取了“支持生产者”的政策,内需没有从根本上得以确立。
  赶超欧美后没有现成模式可模仿,也使得日本在产业升级换代中决策失误。一个典型例子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1976年日本通产省宣布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几年后,日本几乎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半导体市场,80年代后上升为70%。90年代,美国将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重点放在个人计算机和网络,而日本仍把大型计算机作为攻关目标。当美国英特尔公司放弃了存储器的生产而专注于CPU生产的时候,日本东芝公司等仍在生产利润低、附加价值不高的存储器。结果2002年,日本六家电机企业全面亏损。存储器生产曾经世界第一的东芝公司不得不退出这一行业。目前这些电机企业纷纷展开战略重组,加大个人电子产品和软件服务的比重。
  进入21世纪,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经历深刻变化。2000年通商产业省发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的课题与展望》认为支撑日本半个世纪发展的“自给自足式”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应当建立一个“更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模式”,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信息产业、老龄化社会服务和环保产业上。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新时期日本政治、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一环,影响深远。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米兰省和米兰市政府与Pirelli公司共同发起建立了米兰Bicocca科技园,耗资约7亿美元,建成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科技园,旨在调整当地工业结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图为米兰皮鞋博览会一角。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