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化为协调发展动力
  浙江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
  本报杭州11月13日电 记者鲍洪俊、江南报道:“我们不能脱离群众,我们要到群众困难最大的地方去!”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先后主动“下访”,来到全省信访问题相对集中的浦江等市县,听民声、解民忧,带动市、县建立领导下访制度,受到基层群众的由衷欢迎。
  为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浙江省委因势利导,提出深化主题教育,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努力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
  浙江省各地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发展观问题,淡化GDP分量,强调协调和谐发展。嘉兴市抓住“接轨长三角”的机遇,以“万名市民议发展”、“万家企业创新业”等活动为载体,实施城乡统筹,推进全面发展。杭州市以宣讲科学理论、宣传先进事迹相结合,通过基层党校、农民夜校、市民学校等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覆盖面,让均衡和谐发展成为广大企业经营者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年初确定的21个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调研课题基础上,浙江省委系统分析浙江的发展形势,作出新时期进一步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决策。其中包括发挥体制优势,构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等。各市县也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地发展大计。
  浙江省委联系全省近年发展较快的实际,提出“不骄傲、不张扬、不浮躁”,着力解决广大干部队伍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关注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城市拆迁群众困难、失地农民保障、失学儿童就学等困难难题,成为浙江上上下下的自觉行动。杭州市坚持执政为民这一理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问题,启动“居者有其屋”工程;针对“行路难、停车难”问题,加大道路建设力度。绍兴市实施农村大病统筹,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实践
  安徽选派六千党员干部任职农村
  本报合肥11月13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11月9日,安徽省召开选派第二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动员大会,决定继续从省、市、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6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的村和后进村担任为期3年的党组织负责人。
  省委书记王太华在动员报告中说,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种实践。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目前有相对贫困的村5000多个,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400多万,因病、因灾返贫现象不断发生。2001年7月,省委决定选派第一批3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好效果,一大批贫困村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受到中央和地方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本着“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团结、锻炼干部”的目标要求,省委对今年进村任职干部更加明确了职责任务,即在任职期间为村里配齐一个好班子、找到一个好路子、带出一个好队伍、建立一个好机制、树立一个好形象,促进一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省里还为每位选派干部安排4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启动村级经济,并在县财政部门设立专户存储。同时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办公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对选派干部实行年度和任职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依据,考核不称职、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调整,由原选派单位重新选派,不完成目标“不脱钩”。


第1版(要闻)
专栏:

依靠奶牛业致富
 包头农牧民人均增收450元
  本报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今年前10个月,内蒙古包头市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近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增速居内蒙古第一。使该市农牧民收入得以迅猛增长的主要举措是奶牛业的大力发展。目前包头奶牛数目已发展到18.08万头,比去年猛增10多倍,鲜奶产量也比年初130吨增长了10倍,全市农牧民从奶牛业中人均增收450元,3万多奶牛户人均现金收入更是达到1285元。
  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养殖小区,记者看到和平村村民邬俊英在天灾人祸之后依靠养奶牛走出了窘境。她一个儿子身有残疾,前年丈夫又病故,生活异常艰难。她在政府帮助下贷款10万元,现在已养奶牛15头,两年多来通过养殖奶牛收入达12.1万元,实现了彻底脱贫。在重工业城市包头,像邬俊英这样靠养奶牛迅速脱贫致富的农牧民不在少数。去年初,新任市委书记邢云多次要求政府部门“尽快让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经过调查论证,市里认为养奶牛是见效快、易发展、风险小、市场旺、奔小康的好产业。为此市里专门设立了奶业发展办公室,加速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全市农村牧区开始农户养殖、村建奶站、乡搞服务、县抓防疫、市办互助,并采取了“大户带动、小区集中、规模养殖”的新模式。各旗县从新增可用财力中安排资金扶持奶牛业,工商税务部门对奶站个体工商户免收8种费税,全市形成一种扶持奶业发展的氛围。
  筑巢引凤,吸引区内外奶业龙头企业落户包头,现全市形成日处理鲜奶1600吨的规模。伊利、蒙牛、玛拉沁等乳品龙头企业已在包头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其中仅伊利就上了10条生产线,蒙牛二期日产液态奶400吨生产线也正式投产。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圆中华飞天梦
——记“英雄航天员大队”
新华社记者 徐壮志 田兆运 本报记者 廖文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想一夜成真。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航天员的光荣代表,他所在的中国航天员大队是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他的13位航天员战友,个个都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叩访太空的能力。
  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
  一面鲜红的国旗,14只紧握的拳头,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不懈奋斗!”
  1998年1月5日,北京航天城。14名来自空军部队的飞行员摘下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
  这个小小的仪式,翻开了中国航天史册上的重要一页——我军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6年后,第一代航天员诞生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共和国几代航天人的希望,落到了这14个优秀男儿的肩上。
  “那时候只知道激动,只觉得自己幸运。”回顾当时的情景,航天员聂海胜的心仍不能平静。
  聂海胜是放弃了提拔的机会,瞒着妻子参加航天员选拔的。在参选的1506名优秀战斗机飞行员中,他凭着良好的体质和优秀的飞行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走进了航天员的队列。
  飞行员熟悉航空飞行技术和理论,具备了学习航天飞行和航天技术的良好基础;高速喷气式战斗机速度快,操作复杂,对人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要求高,这些与航天员的要求有相同之处。为此,其他13位航天员与聂海胜一样,自愿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家庭生活,在飞行的黄金时期选择了比战斗机飞行更具风险和挑战性的航天事业。
  第一代航天员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成功处置空中险情的传奇经历:杨利伟,一次飞行中战斗机发动机突然停车,他沉着冷静处置,驾机安全返回机场;翟志刚,曾在遭遇沙尘暴看不清机场跑道的情况下,冒着大侧风带来的危险成功着陆;聂海胜,也曾遭遇战斗机空中停车,直至离地面400米时才弹射救生……
与杨利伟等12名航天员相比,早入行两年的李庆龙和吴杰无疑属于先行者。
  1996年3月,这两位兼具工程学和军事学学士学位的飞行员,率先走进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经过8个月的俄语强化学习,他们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
  按计划,他们要在1年内完成原来需要4年才能完成的训练课程。
  “我们不会为此减少训练内容,也不会降低难度标准,这对你们来说可能会很困难。”训练中心主任克里穆中将对这两个还不能熟练听说俄语的中国航天员明显地表示出疑虑。
  航天员之间,敬重的是勇气和能力。1年后,当李庆龙和吴杰完成一个个考验极限的课目,出色地掌握了航天理论和各项技能,以优秀成绩结束训练时,克里穆中将为他们颁发了“国际航天员证书”,并郑重宣布,他们完全能够胜任任何飞船的飞行任务。
  “我们只是中国载人航天伟业的很小一部分。支撑我们的,也是支撑所有航天人的,是为了那个共同的梦想能够由我们这一代人变成现实。”
  这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共同心声。14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郎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不能动摇他们飞向太空的决心!
  汗水与牺牲铺满飞天路
2003年10月16日黎明,带着太空遨游60余万公里的仆仆风尘,杨利伟安全降落在预定的主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距理论着陆点仅4.8公里。
  外电评论说,杨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如此完美,仿佛只是一次短暂而神奇的太空旅行。
  然而,为了这次看似轻松的太空旅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整整准备了5年。从翱翔蓝天到遨游太空,汗水与牺牲铺满了这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飞天路。
  第一堂课是在食堂进行的。在航天员们按自己的饮食习惯用完第一餐后,敏感的大队长申行运把营养专家请到了食堂,给航天员们上了进入航天城后的第一课:科学进食。
  从学习吃饭起步,第一代航天员们开始了长达5年的艰苦学习和训练。仅基础理论学习,就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医学生理学基础、地理学、天文学、高等数学、力学、英语等30多门课程……14名航天员,参加工作最短的也在8年以上。要坐下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对早已习惯了飞行生活的天之骄子们,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航天员翟志刚回忆说。白天,课程排得满满的。晚上要完成作业,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为了掌握轨道计算知识,聂海胜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学到深夜2点;航天员不能上街,有的就托妻子到书店买资料;有的不惜打长途电话向在外地大学任教的亲朋好友求教,一个月电话费就花费了几千元……
  正是这种艰苦的努力,14名最初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航天员,全部以良好以上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学习。但,这只意味着他们获得了进入下一阶段考验的资格……
  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健康的体格与专业的航天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专业技能训练包含8大类58个专业,每一项都挑战人体耐受极限。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每一名航天员都能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呼吸和思维能力。每次短短的40秒,几乎要耗尽这些身体健壮的航天员的全部体力和精力。
  低压缺氧训练,他们经受着相当于以每秒15米的速度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的缺氧和迅速减压带来的考验。
  隔绝训练,在一丝声音都传不进来的小房子里独自生活多日,其间没有任何交谈与干扰。
  还有过载曲线体验,跳伞训练,血液重新分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
  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进行极为严格的评定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根据美国、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事实上,我国在选拔14名航天员时,也考虑到了淘汰率的问题。
  然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以他们特有的献身精神、坚定信念和刻苦努力,创造出了零淘汰率的辉煌成绩。2003年7月3日,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
  新辉煌等着他们去创造
  杨利伟圆满完成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之行。他的冷静、成熟与勇敢,赢得了亿万人的尊敬与爱戴。
  神奇的职业,神秘的生活,辉煌的成绩,完美的表现,中国航天员一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走进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员大队,记者感到,除了训练、学习与管理上的特殊性外,这些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的第一代航天员,过着比普通人更为克制的生活。
  翻开《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记者看到了一连串的“不准”:不准在外就餐,节假日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
  在整个采访中,没有一位航天员向记者提起过这些“不准”给他们带来的不便。他们更乐于谈论航天事业本身。他们说:“为了胜利实现载人航天,生活上的限制是必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孝顺的儿子、称职的丈夫、合格的父亲。”杨利伟,这位代表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幸运儿,愧疚地说。
  2001年7月,杨利伟的妻子患病住院。当时,正赶上杨利伟要去外地进行飞行训练。大队领导担心他训练会受影响,征求他的意见,他表示一定要参加训练。在医院照顾妻子一个通宵之后,杨利伟毅然踏上了征程。
  大队政委康关成的统计表明,5年来,航天员平均每人只休过一次假。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他们都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康关成说,当航天员体重标准调整后,李庆龙、聂海胜、吴杰等几人体重略有超标,为此,他们每天坚持5000米长跑和大运动量训练。
  对航天员而言,减肥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不能吃任何减肥药物,也不能通过不吃或少吃食物减肥,只能通过坚持大运动量去消耗。
  被选入首飞梯队的聂海胜在飞船标准调整后,体重超过1.5公斤。他抓紧进行大运动量的减重锻炼,最终成功将体重保持在标准之内。
  在外人眼中,这14位航天员都是“国宝”级人物。但是,在航天员大队,这些“国宝”过着与普通军人一样的生活——军容风纪检查,政治教育,组织生活,队列会操,文体活动……
  连续4年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行政管理先进单位,队列会操第一,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5年艰苦飞天路上,航天员们留下的光辉足迹令人惊叹。
  这些从事不平凡事业的人,拥有一颗与普通人一样的平常心。在首飞成功,鲜花与掌声潮水般涌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投入了又一轮的艰苦训练之中。未来的太空,还有更多的辉煌等着他们去创造。中华民族的太空新长征,才刚刚开始……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部分外国专家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刘东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参加“走向2020年的中国科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际论坛”的部分外国专家。
  温家宝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科技进步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我们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正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增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温家宝指出,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制定科技发展规划要重视战略研究,要突出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放式搞规划。举办这次科技规划国际论坛,就是要听取海内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最后希望与会专家继续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出谋献策。
  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贾庆林将出访亚洲五国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3日在此间宣布:应印度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谢卡瓦特、斯里兰卡议长佩雷拉、孟加拉国议长西尔卡、尼泊尔国务委员会主席乔杜里和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苏姆罗邀请,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将于11月23日至12月7日对上述五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菊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一次全会上强调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黄菊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华建敏主持了会议。
  黄菊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比较平稳。但也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黄菊强调,当前全国安全生产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强化监督执法。要加快安全生产法配套法规规章的起草制定,依法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的执法工作,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二是深化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事故多发领域的问题。继续以煤矿和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为重点,深化专项整治。要把专项整治与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以及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创新。要推动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监管体制和机制创新,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推动安全监管方式、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创新,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四是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各地区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努力形成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研究建立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特别重大事故的能力。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鼓励新闻媒体监督。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吴官正会见蒙古客人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袁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1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蒙古民主党主席恩赫赛汗一行。
  吴官正说,中蒙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几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相互信任水平不断提高。今年6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蒙,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把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说,中方愿与蒙方共同努力,一起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政治、经贸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吴官正还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同蒙古各政党的良好党际关系,并表示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继续深化这种新型党际交流与合作。
  恩赫赛汗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中国的进步在亚洲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而且有益于包括蒙古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蒙古朝野各党都将始终信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全力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中联部部长王家瑞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前十月已超去年水平
  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六点四
  本报北京11月13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海关总署今天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达682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4%。出口、进口规模均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其中出口3486亿美元,增长32.8%;进口3337.3亿美元,增长40.4%,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48.7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今年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61.2亿美元,增长38.1%。其中进口351.9亿美元,增长39.7%;出口409.3亿美元,增长36.7%。当月实现贸易顺差57.4亿美元,创单月贸易顺差新高。
  海关统计表明,前10月一般贸易出口加速增长,贸易逆差明显减少。1—10月,一般贸易进出口2993.2亿美元,增长40.3%。其中出口1459亿美元,增长32.9%;进口1534.2亿美元,增长48%。一般贸易项下逆差75.2亿美元。1—10月,加工贸易进出口3219.1亿美元,增长31.7%。
  1—10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749.3亿美元,增长41.9%,高出总体进出口增速5.5个百分点,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4.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


第1版(要闻)
专栏:

挑战与超越永无止境
——广西柳工集团探索国企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 郑盛丰
  在地处壮乡腹地的工业重镇柳州,一个有关机械行业的纪录再次被刷新了:被誉为“中国装载机行业排头兵”的柳工集团,在去年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头10个月工程机械产品产销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5.1%和61%,实现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
  这一佳绩,意味着柳工集团多年梦寐以求的“产销双超万台”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意味着柳工的销售收入、人均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第一;意味着柳工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壮大过程中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催人振奋之处在于,跃上潮头的柳工,正审时度势,大力构建新世纪的发展平台——向上海进发,向“长三角”扩张,奋力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45年前从上海迁来、前身只是一个普通工程机械厂的柳工集团,这个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凭何快速发展壮大?其产品、规模敢于昂首向东部扩张,力量源自何方?在不断的深入采访中,我们找寻着答案——
  “排头兵”的辉煌业绩,来自柳工人的顽强拼搏与挑战精神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柳工的一系列“全国第一”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第一台轮式装载机Z435掀开中国装载机的生产历史,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Z450奠定当代中国装载机的发展基石,第一台高原型装载机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第一家组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赋予柳工新的机制……
  就在采写这篇报道的时候,产自柳工的优质装载机正奋战在11月6日截流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建设工地上。此前,从小浪底到三峡工程,从建设中的西藏公路到青藏铁路,大江南北都展示着柳工装载机的英姿。在国际市场,柳工产品目前已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注解着柳工的成就与进步。在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后,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最高月产销量从不到400台上升到1300台;年产销量从2000年的2800台、到2001年的4100台、到2002年的7500台,今年前10个月更是双双突破了万台大关,并向全年11800台的目标迈进。机遇不会无缘无故偏爱地处壮乡的柳工。“天时”、“地利”都不具优势的柳工,要优于和胜于他人,唯有顽强拼搏和不断挑战自我。多年来,柳工集团正是这样去努力的。
  当年,从上海走过来的柳工,由数百名上海援桂人员组成并不断壮大的一代又一代的柳工人,凭借着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和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激情,硬是在当年荒凉的柳州西郊龙腾背上实现了柳工今天的腾飞。今天,面对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工程机械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挑战与无情夹击,柳工人仍然坚信,他们长期以来练就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力量,在今天创建现代企业和振兴国企的征程中仍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在采访中,柳工总经理曾光安动情地述说着柳工近十年来抓抢“三大机遇”图发展的历程:先是1993年11月在行业内率先创建股份制并在深圳成功上市,这不仅为企业发展筹措到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决策能力和风险意识大大提升,由此全面跃入市场经济潮头;继而先后筹措2亿多元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使企业的制造水平、技术手段和技术理念在行业内占据优势地位;三是通过与美国凯斯公司、德国采埃孚公司的合作,使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加开放并迈向国际化。曾光安说,柳工人正是依靠自己这种不等不靠、抢抓机遇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蜕变,不断焕发青春,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造辉煌!
  过硬的产品和过硬的队伍,成为柳工稳定发展的双过硬支撑
  企业要发展,过硬的产品是关键。于是,打造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便成了柳工的首任要务。而其中,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对此,已在柳工奋战30多年的董事长王晓华的感受独特而深刻。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员工谋利益并让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是柳工克难制胜的铁律。公司先后出台了一整套吸引人才、提升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激励举措。柳工人都熟知这件事:2003年6月,企业打破常规,将技术工人划入企业“人才圈”,大力推行“高薪留人”战略,20名分别来自车工、钳工、电工、铣工、电焊工、热处理工、检验工等一线技工被正式聘用为企业的生产技术专家,每月分别从企业领取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专家津贴。这一举措,向全体柳工人昭示着:在这里,并非只有顶尖专家才是人才,而是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并受到尊重。
  由此,一批批技术过硬的人才在柳工这片土地上脱颖而出。一个个领先行业的创新技术也相继涌现。总工程师黄旭就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
  1995年,黄旭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研修期间,因学业优秀,有3所美国大学争相高薪挽留,但最终被他一一谢绝。当时,这位具有20多年党龄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家,心中升腾着的是这种朴素情怀———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源于党和国家的培养,源于柳工多年提供的创业实践,国外的待遇再好,也要回祖国去,回柳工去!这些年,黄旭就主持研发了40多种技术先进的工程机械产品,他由此夺得的多种荣誉称号和勋章,特别是在2003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中,他被推为全国行业内的唯一候选人,这些都有力地验证着他当初的人生选择和他作出选择后实现的人生价值。
  事实证明,柳工近年能创造一系列领先行业的“全国第一”和“科技进步奖”,能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能被列为“国家企业信息化试点单位”,这都与柳工高度重视人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密不可分。
  拥有大批技术含量高而又能忠诚于企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产品的优质和品牌的过硬便成为必然。多年来,柳工产品占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就是佐证,远在青海省的一位下岗职工新近给柳工的一封来信也是佐证。这位下岗职工在信中写道:他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于2001年5月买了一台柳工50C装载机,这台装载机至今已连续工作3500小时,不仅很快赚回了买机的本金,而且提前实现了盈利。他由此非常感谢柳工制造了质量过硬的装载机,他表示,今后如再购置装载机,依然选择柳工牌产品!
  挺进东部竞争全球,开放的柳工志存高远
  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注目前方。
  尽管柳工早在多年前就获得过权威的全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尽管去年以来柳工接连进入“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和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及广西唯一入选的“2003年最具竞争优势百家企业”名单;而王晓华继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之后,又成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等表彰的2003年度50名“中国创业企业家”之一,但当记者见到王晓华时,他所谈的不是自己和企业的已有荣誉及成就,而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构架和目标。
  “真正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应努力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王晓华这样阐述:近两年,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国际品牌产品通过各种形式大举进入我国,我国工程机械市场事实上已变成开放的国际大市场,这既让国内企业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由于我们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弱势引发了国内工程机械中一些重要品种的全线溃退。这警示着也严峻挑战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此,柳工只能而且必须以积极的思维奋起应对,这就是:敢于和善于置身于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大趋势、大背景下去思考问题,主动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去,以此创建“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以这样的眼光和思维去变革和打造新世纪的柳工,实质上已跳出自身局限而着眼于民族工业更大范围的振兴与强盛。柳工,担负的不再是狭隘的使命。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目标的提出及实践,标志着柳工正在进入二次创业的新时期。
  这一实践首先是近3年的“挺进”上海和“东扩”长三角,目的是借上海和长三角的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实力,进而有利于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为此,柳工已先后控股江苏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收购上海叉车有限公司、并购扬州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在镇江筹建生产、研发基地……
  3年过去,柳工“东扩”已初见成效:江阴柳工以柳工牌压路机为主打产品冲击市场,年产销量已提升4倍而闯进同行业前6名;上海叉车柳工有望在不长的时间内进入最佳产销水平;扬州柳工组建后仅2个月就研制出符合国家建材标准的混凝土多孔砖成型机并赢得不少订单。与此同时,柳工还实现了一次性出口50台装载机的新纪录,从而迈开走向国际市场的新步伐。
  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惟有立于世纪潮头而又富含竞争和忧患意识的企业,才能在新世纪的发展与竞争中长久引领风骚。那么,曾7次填补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史技术与产品空白的中国的柳工,能否成为世界的柳工呢?勇于挑战与超越的柳工,正满怀豪情,以新的实践书写着一个全新命题的答案。


第1版(要闻)
专栏:

塔里木河干流——
拦河工程竣工在即
  塔里木河干流第一个拦河工程——阿其克河口分水枢纽工程将在11月底完工。该工程利用水闸将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分开,将使塔河引水分配合理,并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率。图为11月12日,两名工人在做坝面的扫尾工作。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