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提高质检科技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 李长江
  2001年,国家对质检工作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组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两年多来,广大质检工作者按照“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要求,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质检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这对质检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质检工作专业技术性强,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履行职责是质检部门的特点。做好新时期质检工作,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通过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开创质检工作新局面。
  当前,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质检工作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科技兴检”,加快科技创新,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对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质检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大作为。
  一是紧密围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这根主线,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上发挥作用。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督等工作,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从源头抓质量,培育国内优势品牌,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做出贡献。
  二是继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服务外贸、扩大出口中,努力提高通关速度。严守国门,防止有害的东西进来,防止不合格的东西出去。
  三是为改善人民生活,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入境验证制度,加大打假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努力创造满意的消费环境、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是抓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遇,推进质检体制和机制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质检系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建立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与国际接轨的质检管理体制。
  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认证市场、检验市场和校准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检测机构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其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制度建设,为检测机构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质检科技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力争在技术标准体系、计量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和口岸检验检疫等方面取得突破
  积极实施“科技兴检”战略,是质检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提高质检科技水平,利于夯实社会公益事业的技术基础;通过提高质检技术把关能力,强化监督监管措施,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提高了质检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我国标准化水平。通过实施重要技术标准专项,力争研究制定300—400项重要技术标准,80%以上达到国际水平,争取10项左右成为国际标准;建设一批重要技术标准的试点基地;加快标准制修订,建立国家标准化信息系统和发布标准的快速通道;加强标准化工作统一协调和管理职能,形成以各行业、各地方及企业为依托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计量体系,确保计量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当前要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基地建设为契机,抓紧建设我国科学计量基地,力争整体实力达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新一代基本量和重要导出量计量基准,以及高新技术发展所需计量基标准;改革计量管理体制,实行计量校准溯源方式,加速社会公用计量事业发展。
  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认证认可体系,加快认证认可国际接轨步伐。重点是建立统一协调的认证认可工作机制,形成由社会广泛参与的实施体系;完善认证认可准则要求,统一认证认可制度;加强认证认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促进国际承认和国际互认;建立和施行全国统一的实验室资质评价与认可体系,建立开放式的检测实验室系统。
  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加强对国外针对我国重点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密切跟踪有关国际组织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动态,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市场准入信息库以及通报咨询信息网络,广泛开展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建立进出口商品安全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促进扩大出口。研究国外检验检疫的先进管理措施、风险控制方法;研究进出口食品的安全控制,建立法规、标准和基本信息数据库;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和我国实情,制定确立进出口食品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预案;在现有业务网络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建立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及动物疫病传入的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和分析各国疫情,对外来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进行分析,按风险进行分级、预警;建立境外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信息监测和发布体系,有害生物、疫病标本、菌种、毒种保存中心及远程鉴定系统;增强对出入境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检疫能力,建设一批检疫隔离场圃和防除处理设施;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处理体系,在检验检疫技术及应用性研究方面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学习各国国境卫生检疫的先进制度与技术,建立卫生检疫风险预警新机制;加强对国外新出现的传染病的检疫技术研究和监测,建立国境卫生快速诊断、报告、处理制度;全面搜集国外传染病、传播媒介等疫病疫情信息,进行风险分析研究,健全传染病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快速应对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健全检测机构体系和政府实验室体系。建立以国家级质检研究机构为骨干、社会广泛参与的科研体系;加强检测技术机构和实验室建设,发展一大批名牌检测机构和检测集团;研究制定科学的特种设备事故评价体系,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及事故评价预防体系;全面改进棉花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建立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系;支持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保等非营利性技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的检测技术体系。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施“金质”工程建设,建立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抓紧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实施电子通关,提高口岸工作效率。
  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强科技合作与国际交流。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培养一批WTO专门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人才吸引、培养、选拔、使用的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技术引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科技人员走“检、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科技兴检”是一个时代命题。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国际竞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质检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定,对质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检工作要着眼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应对国际挑战,通过科技兴检,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是我国“十五”科技发展重大战略。质检系统要通过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全面提高我国标准化整体水平,改变目前我国技术标准发展滞后,特别是高新技术标准受制于人的状况。立足我国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力争在制定国际标准中取得突破,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中的影响力。
  发挥质检系统技术、信息、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实施名牌战略、质量免检、原产地域保护等扶优扶强措施,改进和完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库,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依靠科技,严把国门。加强检测技术、检测方法的研究,提高口岸把关技术水平和对进出口产品的监管能力;加强风险分析,推进对国外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注册工作,加大对动植物疫情和有害物质的查处和除害处理力度,加强口岸卫生检疫监督。
  推行出口工业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和动态管理模式,引导出口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推行出口农产品从产地到出口的全程质量监管;加快“三电工程”建设,推进“大通关”,形成以电子申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为主要内容的自动化系统,为出口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高整体安全防范和控制能力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锅炉等特种设备检测、预防能力显著增强,进口产品安全的检测能力不断提高,进出口食品中化学、生物污染物以及转基因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外来有害生物、动物疫病以及出入境传染病检测、防治和监控的手段不断加强,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有毒有害物和各种疾病的传入发挥了关键作用。
  依靠科学,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抗击非典中,质检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相关研究,迅速研制出红外测温仪校准装置,并发送到全国各主要口岸提供免费校准,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防止国外对我食品、动植物及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克了食品、动植物中SARS病毒的检测方法。紧急组织制定并及时发布了“医用防护服”等一批标准,为取得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做出了贡献。
  “科技兴检”是一个时代命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与挑战,质检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严格把关,保国安民”为己任,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名牌战略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 林宗棠
  中国名牌战略正在积极有效地推进。全国各省市政府部门,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会和广大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名牌培育和名牌评价、推动工作,一大批名牌产品和有实力的企业正在不断培育涌现出来。经过科学、公正、规范的测评,三年三批共推出中国名牌产品333种,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303个。不少省市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或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制订“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广东、上海、深圳等省市做出了有关推进名牌战略的决定。许多企业深化改革,建立了推动名牌战略实施的机制和体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名牌战略,把名牌战略作为带动全局的基本战略来抓。把实施名牌战略与实现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联系在一起,以名牌带动经济,以经济促进名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互动良性循环。目前,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正形成合力,为开创中国名牌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
  科技创新是名牌战略的核心
中国名牌,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顾客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名牌,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世界前列,顾客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名牌具有四个评价和判断标准:一是知名度,即记住并识别该品牌的消费者数量;二是接受率,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概率;三是喜爱度,即购买者有意识的、执意的购买该品牌的人次数;四是忠诚度,即购买者重复购买、向他人推荐该品牌商品的持续程度。
  构成名牌的要素有:一、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或技艺含量,或本身就是高科技和精湛技艺的产物,即使是一般的传统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应具有先进科技要素;二、具有先进生产力水平,包括先进的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现代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以及强有力的研发能力和高水准的人才资源;三、具有高度的先进文化含量,包括先进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经营的理念,民族的和现代世界的先进文化底蕴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企业文化;四、诚信为本,质量为纲,提供的产品让用户最满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内在质量的需求和心理需求;五、自始至终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科技创新是名牌战略的核心。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名牌战略实施
名牌战略内涵概括起来是创立名牌、评价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当前,我们实施名牌战略的主要内容有:树立强烈的名牌意识,树立让中国名牌响遍全世界的雄心壮志;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名牌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企业名牌发展计划和具体安排,并将规划和方案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的执行中,分步实现;抓好产品质量这个永恒的主题,积极推进ISO9001、ISO1400标准认证活动,把企业纳入国际质量、环保标准认证轨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创名牌方针,企业要坚持“四个一”:质量世界第一,价格比国际低一成左右,服务世界一流,交货期一天不误;力争“三个第一”:产品质量第一,规模(销售量)第一,效益第一;高举科技创新旗帜,坚持思想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工程”,推动企业瞄准世界名牌。选好目标,找出差距,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搞好名牌产品评价及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排头兵企业的活动,积极与国际测评世界名牌的机制接轨;开展名牌战略宣传教育,使“造我名牌、知我名牌、爱我名牌、用我名牌”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严格执行“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运用有关法规规范市场竞争,强化质量监督,严惩违法行为;加强推进名牌战略的组织领导,政府宏观指导、政策扶持,行业协会、联合会组织、协调、服务,企业主体实施,全社会大力协同,汇成合力,共同推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可以把这三条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首先,实施名牌战略,就是要把高科技、先进生产力尽快转化为市场需要的、用户欢迎的产品上来。
  实施名牌战略,要提高科技含量,还要提高文化含量,即要有民族传统文化,要有当代世界文化,要有企业精神和名牌文化。
  实施名牌战略,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工业经济界来讲,就是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千方百计为用户的利益着想,事事为用户的方便行事。
  实施名牌战略是工业经济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把名牌事业推向前进。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企业技工为何短缺
张凤林
  目前,我国企业中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员工短缺的情况相当严重。在近1.4亿的城镇企业现有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50%。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又极低,只占约5%,中、初级技工比例分布为30%和65%。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已接近蓝领员工总数的100%,其中高、中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和50%。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的空缺导致技工短缺
人力资本投资分为通用性和专用性两大类型。正规学校中的学历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通用性人力资本,而职业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等机构中的职业培训培养的主要是专用性人力资本。
  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不可转移性。例如,一项机床厂里专用模具的操作技能拿到化工厂里就用不上。这一特点会使其投资面临着重大风险。首先是客观性风险或市场风险。如果由于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导致一种产品减产、停产或被淘汰,那么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自然也就随之贬值或报废了。其次是主体性风险,或被“要挟”的风险。例如,如果雇主完全承担了对于员工的专用性技能培训的成本,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员工因培训而提高了的边际生产力理应全部归雇主所有。但是职工也许还会采取在职偷懒、退职离厂的方式要挟雇主。另一方面,如果雇员个人承担了培训成本,也会出现雇主试图分享员工投资的收益,并且以裁员或解雇等手段相要挟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原先的固定工制度向弹性化的合同工制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打破了员工的“铁饭碗”,引入了竞争求职和上岗的机制,促进了经济绩效的改善。但是,从固定工制向合同工制的转变也产生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就业合约的短期化或不稳定性。在合同工制度下,如果没有其他的约定或惯例,雇佣关系的维系将完全依合同条款而转移,除了部分年龄较大的老职工以外,现实中的合同大多为三年或五年,并且合同到期后能否续签对于双方都是不确定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机制空缺。
  具体来说,从即将进入劳动市场的年轻人来看,面对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掌握通用性技能,以求将来工作的较大选择性和稳定性。这正是人们普遍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一个深层原因。再从企业在职员工来看,时时存在的失业压力虽然也会对他们产生努力工作的激励,但在未来就业不确定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不愿自己付成本去进行仅限于在本企业有用的技能培训。最后,从企业方面来看,由于在合同制下员工“跳槽”的机会多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资激励也大为减弱。
  建立专用性人力投资激励机制
解决技工短缺的根本对策应当是完成专用性人力投资激励机制的建构,特别是在那些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复杂的制造业等部门的公共和私营企业,更需如此。具体的办法,可以借鉴西方内部劳动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当前,要在外部市场环境已经确立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以及雇佣观念的改革与调整,避免就业合同的过于短期化,形成一种新型长期雇佣关系。比如,企业对于其技术骨干和主要工作岗位上的中青年核心员工,可以签订长期的雇佣合约,并在培训、薪酬、晋升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计划安排,诸如把职业培训、技能等级不仅与现期工资挂钩,而且也与提职晋级、资历身份联系起来。形成雇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倡雇佣双方的利益分享,对于有突出贡献者甚至可以明确实行终身制乃至退休后的各种优惠待遇。
  需要指出,这种长期雇佣关系显然与过去传统体制下的“铁饭碗”式的终身制完全不同,它是在内部人力资源优化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一系列关于雇佣、报酬、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长期激励措施。此外,企业也并不无条件地承诺终身雇佣,而仍保留对不称职员工的惩罚和解雇权力。因而它代表了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接轨。
  (作者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制度实施以来,质检人员加大了对商场相关商品的检查力度,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
  张檑摄


第1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挥比较优势 缓解就业压力
张彩丽
  当人们谈到中国新兴工业化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往往认为人口过多是首要难题。其思维定式是: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将迅速提高,因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从而产生的失业增多。
  其实,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互动关系,远远比我们一般所认识要复杂得多。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并顺利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即使初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人均资源拥有量非常少,反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劳动力非常缺乏。比如,日本整个国土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2/3是山地;人口在1亿左右,即使在其经济起飞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人口密度已经非常大。但由于经济发展策略对头,经济模式成功,现在日本反而缺乏劳工。而恰恰是一些经济发展不良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无法为新增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感到巨大的人口压力。经济发展能否顺利实现新增人口的就业,尤其是在以城市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就业是问题的关键。而怎样能够实现新增人口就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取决于政府是否充分放松管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使国家的比较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日本起飞时期的主导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纺织和服装业等,这些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创造利润,而同时又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于是人口可以很快城市化,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转型,即生育率下降的情况就会很快出现。这就是说,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遵循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高密度的人口是他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条件,没有感觉到人口过多的压力。一些国家采取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实际上就是发展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部门,自然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也无法实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大部分人都被压抑在农村,或涌入城市的非正式部门,带来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在人口密度大、资源不足条件下顺利实现城市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的关键是,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策略和路线如何影响企业所做出的技术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数量决不是那些认为自己人口过多的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而是如何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子。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很大,必须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就业也在不断扩大。各大城市的基建工地,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在工作。城市的餐饮业和各种零售业,星罗棋布的小商店、小餐馆,每20—30平方米可能就雇佣3—5个服务员。倒是现行制度中城市对外来人口管理的歧视政策和一些对中小型服务业乱收费的行为限制了这样的人口迁移,减少了就业机会。只要注重制度建设与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解除一些不必要管制,培育大容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载体,中国的就业问题就远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悲观。
  总之,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带来的就业机会来自于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和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经济机制理顺了,经济发展遵循比较优势,就业机会自然增加,那时就不会显得人口过多。(作者为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