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邵阳 当不好“官”就下台
——聚焦领导干部辞职制度
  为政平庸无为者下 决策严重失误者下
群众不满意者下 责任制不合格者下
本报记者 徐运平
  2002年,湖南邵阳市邵阳县水利局一名副局长负责维修黑冲水库,由于工作不力,致使水库存在严重隐患,他只好提出引咎辞职。
  去年以来,邵阳市委积极探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途径,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今年7月,我国第一个关于干部辞职的比较完整、规范的制度文本——《邵阳市领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这标志着邵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扩大民主、畅通干部“出口”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出口”畅通池水才活
  多年来,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少数领导干部不思进取,满足于当“太平官”;有的占着位置不干事,满足于当“混事官”;有的不讲民主,听不进不同意见,盲目决策,满足于当“霸道官”;有的甚至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以权谋私,当起了“腐败官”。平庸的领导干部只要不触犯党纪国法就可以“稳坐铁交椅”。这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尽快建立领导干部能下、能“出”机制势在必行。
  《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为拓宽领导干部下和“出”的渠道,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1年底,邵阳市委书记蒋建国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有新突破,必须重点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出口’畅通,池水才活。”2002年初,该市组织部门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着手制订领导干部辞职办法。经过多次酝酿讨论和试点探索,今年7月,《邵阳市领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正式出台。
  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
 架设能下能“出”的阶梯
  针对那些尚未构成免职、降职、撤职处分,但已不再适合担任相应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办法》明确了4种辞职种类: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办法》将重点放在后两种类型的适用上: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应负领导责任的,对造成特大安全事故有失职、渎职行为或负有领导责任的等8种情形应引咎辞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1/3或在干部考察中民主推荐票未过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不合格,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连续两年被“一票否决”等19种情形应责令辞职。
  同时,《办法》还对辞职程序、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自愿辞职、引咎辞职一般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分配适当工作;责令辞职的干部应降职安排工作;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成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
  据介绍,这一《办法》在定性定量的把握上区别于因违法违纪追究法律责任或党纪政纪处分,适用于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辞职,科级干部和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参照实行。这项制度为那些平庸无为、胡乱作为、不想作为的领导干部架设了一副下和“出”的阶梯。
  从靠熬年头、熬资历、没盼头到靠素质、靠实干、有奔头
  压力生动力,动力生活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干部辞职制度的推行,从制度上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危机意识,也转变了广大干部的作风。
  记者在最早实行辞职制度的邵阳县了解到,1年多来,全县共接受了9名科级领导干部辞职,其中自愿辞职3人,引咎辞职5人,责令辞职1人。县农机局继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排名末位后,去年底又被评为“最不满意部门”,该局局长立即向县委提出引咎辞职。
  为了让辞职干部下得服气,县里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关下的考核指标体系:政绩管理制、目标管理制、民主评议制、责任追究制和经常性督查制。
  市委副书记肖刚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那些既不称职又不够免职条件的领导干部,如何寻找一个管理的切入点,辞职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突破。作为加强干部管理的方式,让那些不愿干、不想干、干不好的领导干部下来,也促进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辞职制度仅仅是开始,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邵阳的决策者们仍在思考。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坚持在发展中依法执政
  用发展的眼界提高依法执政的境界
在发展的实践中增强依法执政能力
以发展的成效检验依法执政的水平
宋晨光
  依法执政能力,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建设的“五种能力”之一,也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怎样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坚持用发展的眼界提高依法执政的境界。面对执政条件的深刻变化,面对现实环境的严峻挑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这是我们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应对新的形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党在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新思路、新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之义和必然延伸。
  坚持在发展的实践中增强依法执政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是依法执政实践的集中体现,必须把依法执政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来。首先,要正确把握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各级党委应抓好地方法规建设,把党委的思路、主张、举措,上升为政策法规,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增强依法行政的有效性。其次,要协调好党政关系。各级党委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同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包办。最后,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当前尤为重要的是扩大基层民主,依照村委会组织法、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自治作用,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克服某些“主仆颠倒”、事事“替民作主”、不让“民告官”等现象,做到法治重在治权、治“官”,保证公共权力公共使用,让干部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坚持以发展的成效检验依法执政的水平。“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依法执政是党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实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本质在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效率,最终实现执政为民的目的。依法执政又为执政为民提供了制度保证。因此,依法执政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是否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怎样,最终要看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业绩如何。如果离开发展,依法执政也就失去了根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岗位看作是奉献的岗位,常怀感激之情,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把执政为民贯穿于依法执政的全过程,作为依法执政的起点和归宿;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切符合发展的观念、做法和机制都要大力发扬,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竭尽全力谋划好发展这篇大文章。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山村致富“领头羊”
——记乐平市涌山镇枫林村党支部
尚建
  枫林村,江西省乐平市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昔日仅以煤炭为经济支柱。近年来,村党支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村经济总量达1.2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自己不会富,当不好村干部”,这是村党支部书记袁广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村干部自己穷得叮当响,讲话就不能理直气壮,就没资格去教育别人。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头闯富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支部一方面动员先富起来的人投资兴办民营企业或开发特色农业,一方面又组织党员干部千方百计上项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袁广东带头承包100多亩山林,随后全村40多个党员干部先后办起了运输、建材、加工等企业。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四处筹资金、购设备、请人才、办企业。短短几年,村里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村民生活质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枫林村党支部有个“座右铭”叫做“让百姓碗里都有肉,不让一个村民再受穷”。受各种因素制约,村里仍有少数村民年收入不到2000元。对此,支部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与穷户结对子活动,全村43名党员人人确定指标和责任,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党员干部共为贫困户筹资100万元,30户受帮群众已摆脱贫困,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送人一杯水,不如帮挖一口井”。村民王某原来游手好闲,一家人生活困难。起初,袁广东无偿送他1000元让他做买卖,结果没几天就被吃光喝光。支部由此认识到:帮钱帮物不能让村民从根本上脱困,只有帮助开拓致富门路才是唯一出路。他们因户因人而宜,既从财力上支持,又从技术上扶持。以王某为例,支部后来送他到村办汽车修理厂学技术,如今他家建起了新楼房,并承包了汽修厂,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为帮助民营企业经营者克服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将“蛋糕”做大,支部一班人想方设法,每人包一个重点私营企业,帮助筹资金、上项目、抓管理、促产销。
  群众得实惠,干部得民心。目前,枫林村已逐步形成了建材、果林等5大支柱产业,先后被景德镇市评为“发展民营企业先进集体”、“五好”村党支部。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军训抓作风
  为使员工牢记“两个务必”,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党委近日组织总部机关员工进行封闭式军训,以军训抓作风。从党委书记、董事长关国亮到普通员工,他们不分职务高低,统一混编,严格按部队要求训练。上图为教官校正军姿。下图为“战士”学打背包。
李前福 张胜摄影报道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政干部论坛

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良好环境
栾建平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条件。结合我们的当地实际,我认为,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硬,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党员队伍,关键在于营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良好环境。
  抓好培训,营造提高素质的良好学习环境。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县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认真坚持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做到学习有计划、有笔记,有体会、有交流,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严格制度经常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农村党员统一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争先创优等项制度,将学习贯穿始终,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三是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双重学。要在强化党风党性教育的同时,运用电化教育等手段突出对农村党员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四是创新形式灵活学。譬如,在当地媒体上开办《党建专栏》;聘请专家讲学授课;重视网络建设,增强学习培训的时代感、新鲜感。
  搭建舞台,营造一展身手的良好工作环境。结合广大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要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融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一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以增强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香河2001年开展了“两实践三满意”活动(实践党的宗旨、实践“三个代表”,让党员满意、让党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等,促进了党建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实践证明,搭建好舞台,有利于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奖优罚劣,营造创优争先的良好机制环境。应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和创优争先活动,对每名党员在一个时期内如何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等细化量化,并定期检查、考核,运用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激发每名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时,要坚持把严格的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不断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力度。对带有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但尚未构成违纪的党员,先行给予警示谈话,对屡教不改、屡犯不改,不再具备党员条件的则绝不手软,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畅通“出口”,切实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作者为中共河北香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中共江苏通州市委书记 陈照煌
  陈照煌,汉族,江苏泰兴人,历任江苏如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通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2000年12月起任通州市委书记。
  党的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应认真思考和研究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这个重大问题。
  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要建立良好的动力机制。市场经济改革,要从根本上消除束缚人的积极因素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创造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发挥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动性,这些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我们应当继续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努力构筑市场经济的微观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动力。
  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人的自身价值实现,是人的积极因素产生的重要来源。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加以引导。我市倡导的“人人都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全体市民以创造财富为荣,努力用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共建美好家园。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让更多的人投身创造社会财富的洪流之中。
  调动人的积极因素,要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不尚争论,不搞内耗,形成这样一种人际环境,对于人的积极因素的充分调动至关重要。好的干部作风,高的群众觉悟,融洽的干群关系,是形成良好人际环境的必备条件。各级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就业和生活。(附图片)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这也是执政能力高低的表现
崔士鑫
  据《三秦都市报》11月6日报道:陕西澄城县受阴雨所致,很多窑洞成为危窑,政府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取了许多可行的措施。但个别乡镇干部为让群众离开窑洞,深夜用高音喇叭大喊“地震了,地震了”。不少人惊慌奔出窑洞甚至因此受伤。有些群众又把消息传到外地,致使谣言四起。
  本意是为群众安全,方式方法却似儿戏。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只是笑话一桩。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可小觑。谎报灾情,实属违法;扰民伤人,险触刑律。看来,各级党政干部极有必要认真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依法执政的能力”。否则,即使是好心,也会招致民怨。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求实效必须动真格
张强
  据新华社11月6日报道:河南省漯河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评议出的551名不合格党员分别进行处置,其中劝退45人、除名83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1人。对问题较轻、确有悔改表现的402名不合格党员,明确整改期限。
  工作中,人们对某些单位开展的教育活动笑称是“轰轰烈烈搞教育,认认真真走过场”。试想,如此“教育活动”能发现什么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漯河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发现的问题党员进行处置,敢碰硬、敢动真格,严肃党纪,这是个好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让搞不正之风者付出高代价
夏长勇
  据新华社11月6日报道:江苏省姜堰市规定,从11月1日起,只要发现医务人员索要或变相索要、收受患者红包,患者在这所医院的医疗费用将予以免除,已收的医疗费用全部返还,上述费用全部由责任医生承担。
  医疗行业的一些歪风久纠不“正”,原因之一是治理部门“出拳”时套路老旧,劲道不狠,搞歪门邪道的既不害怕,对策也多。姜堰出台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医务人员收患者一次红包,就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代价。罚得你从心里发疼,下次才没有违纪的胆子。由此想到,纠正教育乱收费、公路“三乱”等歪风,是否也可借鉴这样的“狠招”呢?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能上能下是大趋势
董宏君
  据人民网11月6日报道:近日青岛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校原有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进行重新认定,有13人被取消了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这13名导师是因为近三年无科研课题,没有带学生而被取消资格的。
  没有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社会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让优秀的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那些混日子的人在失去竞争“坐标”的同时找到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励人才,造就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