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焦点

  在“中国车市将面临饱和”的警告声中,前几年传言要停产的桑塔纳前三季度单一品牌销售却接近16万辆——
桑塔纳热销说明什么
本报记者 王政
  “中国汽车市场将很快达到饱和!”日前,一则来自国际金融咨询公司KPMG的报告引起了跨国公司高度关注。报告预测,到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过剩程度将达到230万辆。
  与此同时,国资委发布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8月末国家重点汽车产品存货大幅度增加,升幅达42.5%。其中,轿车库存超过6万辆。
  从市场表现看,今年近50款新上市车型,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据统计,近1/3的新车销售远远低于市场预测,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的“明星”产品。
  然而,翻开前三季度国产轿车销售排行榜,投产近20年的桑塔纳(普桑加桑塔纳2000),依然以近16万辆的销量高居榜首。在经济型轿车领域,三年前下线的赛欧也是连续21个月排行第一。
  桑塔纳缘何热销?
  按照一般规律,一款车型的生命周期最长不过10年。在国外,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差不多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大的改型,至于小改款,最频繁的甚至是一年一换。但是,投产近20年的桑塔纳,只推出过桑塔纳2000一款全面改型车,却始终在中国轿车市场占据“老大”地位,原因何在?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诗仲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不均衡性。吴诗仲解释说,我国城乡发展以及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购买力、审美情趣以及消费需求也呈现相应的阶梯状分布。具体到汽车市场上,一款在东部沿海地区一线城市显得有些过时的车型,在中西部地区的一线城市,以及东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上海大众也曾对普桑的市场前景进行过调查,为适应市场需求,在桑塔纳的销售上相应实施了梯度转移战略,把重点放在需求强劲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二、三线城市,提高网络的整体水平,加强零配件供应以及售后服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业绩。
  当然,桑塔纳持续热销,与其选型有很大关系。业内人士对该车的评价是:进得了城,下得了乡;既能当商务车用,又能当私家车用。当然,热销也离不开内在品质的不断升级。一位普桑用户曾告诉记者,桑塔纳不变的只是它的这张脸,从配置上来看,桑塔纳早已经更新换代了,上海大众推出的“99新秀”,性能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与原来的普桑已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桑塔纳2000,从2000年的“时代超人”、自动挡“俊杰”,到2001年上市的01款;从2002年的新款“时代骄子”,到今年推出的天窗版“时代阳光”,已经在动力、空调、减震、车身结构、底盘防腐、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升级。
  桑塔纳的另一个优势是其技术、配件等售后服务的强大支撑,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便宜的配件,让桑塔纳的使用成本较低,维修保养方便。
  梯度转移带来什么?
  “我们不久前专门展开了一项调研,题目就是桑塔纳为何热销”,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市场总监孙晓东坦率地说,桑塔纳梯度转移战略的成功,给其他企业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款有竞争力的车型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面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企业应如何更经济地实施产品换代战略?一些在东部地区大城市销售不佳的车型,能否通过梯度转移,在其他市场寻求新的机会?
  按照跨国公司的一般做法,一款老产品销售5年左右,就应退出市场,被换代车型所取代,这被称作垂直换型。比如今年年初,广州本田的第六代雅阁停产,全球同步的第七代新雅阁引入中国。但是,对一些老产品,市场上仍有需求。如果企业产能足够大,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区分目标市场的前提下,新老两款产品同时生产?毕竟,充分挖掘老产品的市场潜力,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给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成长的机会。
  中国汽车市场的阶梯状分布,还给我们理性看待市场饱和度提供了独特视角。桑塔纳和赛欧持续热销说明,判断中国汽车市场是否饱和,不能只看经济最活跃、需求最旺盛、竞争最激烈的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建设全面小康的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目前消费能力还不足够强大的地区,也将逐步迈入汽车社会,这将大大拓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容量。当然,这也需要汽车企业的引导和培育。把主要精力从需求最旺盛的东部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移开一部分,在车型开发、网络建设上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考虑,也许短期内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功夫不会白费。当其他厂家在东部地区激烈拼杀的时候,你也许会像桑塔纳一样寻找到一片新的天地。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

 一九九五年以来我国先后有约八千家企业被外企要求通过SA8000认证——
别让SA8000认证绊住脚
姚瑜坪
  广东一家台资鞋厂发生女工中毒事件,国外客户闻讯后全部撤单;广东有家企业没有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国外客户停单两个月,企业被责令整顿;重庆一家化工公司向一家跨国公司出口化工中间体产品,这家跨国公司先后两次派人进行社会责任审查。
  这几家企业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均被国外客户问询是否通过SA8000认证。据介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等产品,都已遇到SA8000的要求。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共有约8000家企业被外企要求通过这一认证或被审查。专家提醒国内企业:不要让SA8000认证成为中国企业加入全球产业链的绊脚石。那么SA8000认证,究竟是什么呢?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SA8000(SocialAccountability8000)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SA8000也有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有一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但SA8000只有一个国际统一认证机构:SAI(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即社会责任国际。
  SA8000标准主要取自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它是随着发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发展起来的。2001年12月SAI发布了第一个修订版:《SA8000:2001》。目前,要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大都要通过SA8000认证或者该企业的根据SA8000进行的社会责任审核。
  “隐形门槛”亟待重视
  1998年以前,世界上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总共不过7家,如今已有6个国家共259家企业通过该认证,各国对SA8000认证已越来越重视。据悉,德国进口商协会已经制订了《社会行为准则》,规定德国进口商应经过SA8000协会授权,对其供应商(出口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该准则有可能被法国和荷兰的进口商协会所采用。由于这三个国家是主要纺织品进口市场,进口份额约占欧盟的50%以上,该项要求将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采购中国轻工业产品的贸易组织也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将中国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生产企业通过SA8000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黎友焕处长认为,SA8000很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入该国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他说,目前国际上对SA8000认证既有支持又有反对和质疑。但总体上看,SA8000的宗旨是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引起国内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
  是“绊脚石”还是“通行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42家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但让人尴尬的是,这42家企业申请SA8000认证并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国外企业推动的。其中既有企业是否重视的问题,也有操作难度的问题。SA8000的标准主要是根据美国本土企业制定的,由于经济水平有差距,很多指标并不适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仅仅最低工资一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中国企业要想顺利通过目前的SA8000认证还不太容易,必须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据介绍,SA8000认证从申请到批复大概要一年时间,有效期为三年,这期间每隔半年还要复查一次。
  如此严格的审查,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可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其次,有利于塑造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使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更加信赖;还能加强合作伙伴对本企业的信心,有利于发展长期合作。因此,SA8000决不是一块无法躲避的绊脚石,而是和大家熟知的国际质量认证ISO9000、环境认证ISO14000一样,是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职工热线

退休年龄条件必须严格控制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国企职工,1968年参军入伍,1970年在国防施工中因公受伤,被国家评为二等乙级伤残。1971年我退伍被分配在煤建公司运输处工作。近年来,由于身体状态不佳,单位又面临倒闭,生活相当困难。我已满55岁,请问:办理提前退休有何政策规定。(河北 王义明)王义明同志: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同志答复,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的政策是明确的。按照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职工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即从事特殊工种),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你的情况看,应该不属于特殊工种,你的身体条件是否符合办理因病退休的条件,还需要由医院及劳动鉴定委员会共同鉴定。具体程序可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编者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各抒已见

“空降兵”为啥下课
诤言
  前不久,笔者获悉,华晨集团主管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周勇江不再负责销售业务。近日,从奇瑞也传出了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勇离开的消息。这两位都是被称为“空降兵”的引进人才。“空降兵”为何接连下课呢?
  业绩不理想,是“空降兵”下课的直接原因。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移植外来人员的经验,补齐企业在某领域的“短木板”,迅速提升业绩,是引入“空降兵”最直接的目的。因此,签聘任合同时,企业对经营业绩有明确的指标。完不成任务当然要走人。
  问题是,此次两家企业换将,距这两位销售老总上任仅半年。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半年时间就能考量一个人经验、能力以及销售策略的成败么?显然有些操之过急。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进外来人才,必然打破企业原有利益格局。尤其对新兴企业,“空降兵”难免会与创业元老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如权力再分配、经营理念的碰撞、处事风格的不同……处理好“空降兵”与创业团队的关系,便是吸引来的人才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为显示招贤纳士的决心,给新人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不少企业都给予了“空降兵”较高的薪酬和权力。有的副总级月工资才三四千元,而“空降兵”年薪却高达百万;有的把用人权、决策权全部下放……过分的信任和过高的权力,同样是把“双刃剑”。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和引导,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也不够了解,不少“空降兵”为便于开展工作,上台伊始就对下属进行“大换血”,这无疑大大激化了与创业团队的矛盾。并且为证明自身能力,通常会出台一些相对激进的经营策略,甚至采取以牺牲利润空间的降价换取市场份额等做法。如果一系列大动作换来的销售增幅达不到预期,对“空降兵”的意见就会越来越大。
  对业绩的硬约束,以及过分的信任和权力,是“空降兵”必须跨越的两道门槛。能否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在大刀阔斧工作的同时,与创业团队尽快完成磨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成败。因此,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在人才引入后,扶上马再送一程,避免“野马脱缰”;同时,做好原有创业团队的工作,让他们以更宽阔的心胸对待人才竞争,对新人暂时的失败多一份宽容。据介绍,日本本田公司的高管人员都有相应的导师,这些导师一般由跨部门职位更高的人员担任,专为“学生”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上面临的各种抉择提供参考。本田的这一导师制,值得引入“空降兵”的企业思考、借鉴。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

  江苏省镇江市供电公司青年职工们把义务献血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截至目前,已有85%以上职工履行义务献血,有的还多次义务献血。图为职工在献血。 黄健摄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创维拟投资3亿元打造数字产业
  本报讯 创维集团日前宣布拟斥资3个亿,投入研制生产数字电视以及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开发,兴建一个年产1000万台的全球最大数字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和更新科研、生产设备,扩充数字显示技术、机顶盒以及多媒体研究中心,该工程预计2004年开工,两年内完工并投产。此外,创维还将在等离子、液晶电视、机顶盒、高清背投等专项产品的开发上,保持领先地位。(长泽)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联想商用电脑开展冬季大促销
  本报讯 联想商用PC日前开展秋季大型促销活动,促销产品范围涵盖了包括开天、扬天、启天、补天在内的联想商用PC所有产品,而且都采用了联想不久前发布的“三慧(慧盾、慧眼、慧翼)技术”。此外,促销期间,联想商用台式全线产品统一由一年免费上门服务升级为三年免费上门服务,此次促销将于今年12月31日结束。(张莹)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企业动向

凌驾牌汽车导航系统将上市
  本报讯 富士通天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将向国内汽车市场推出“ECLIPSE(凌驾)”牌汽车导航产品。该产品集高端技术的音响、视觉及导航为一体,音响部分由CD和收音机组成,视觉部分由电视和DVD组成,导航方面采用可记录大量信息的DVD—ROM形式。该产品安装在仪表台内,行驶中不影响画面播放。(赵小安)


第15版(企业经纬)
专栏:他山之石

经过30年的发展,空中客车公司不断创新——
从挑战者到行业领导者
本报记者 白天亮
  2003年对于空中客车公司是梦想成真的一年。到8月底,其飞机交付状况首次超过了对手波音公司,如果再考察储备订单,空客更达到了1543架,较对手多出400多架。在去年,空中客车公司还以“分庭抗礼”来形容与波音的竞争,今年空客则自豪地宣布:经过30年的发展,空客已从飞机制造业的挑战者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
  面对强大的对手,空客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到今天?近日,记者走访了空客公司的总部。
  瞄准每一个空白点
  空中客车公司1970年成立时,民用飞机市场是波音的天下,且波音已拥有从100座次至400座次的一系列飞机。作为市场上的新兵,空客显然没有足够的资本来和波音正面对垒,空客选择的是波音还没来得及覆盖的市场空白点。
  当时在100—120座的飞机中,有波音的737—200;在150—180座飞机中,有波音的727、707;在400座的大型飞机中,有波音的747。空客首先看中的是波音的空当——220—270座之间的飞机,并推出其首种机型A300,得到市场认可。实力雄厚的波音随即推出757、767与其竞争。空客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个空当——介于737、757之间的150座飞机,推出日后空客销量最大的A320系列飞机。
  空客的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今天。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300多座的A340、330系列飞机,并在新世纪开始制造世界上最大的飞机A380,打破波音40年来垄断400座以上飞机的状况。
  瞄准空白点,绝不仅体现在飞机座级的选择上。空客每一款机型的设计,小到座椅的尺寸,都要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并与竞争对手作充分比较,著名的“7英寸”就是一例。同样是单通道飞机,A300要比对手宽7英寸。此前,空客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客户反映,波音的单通道飞机载客时感觉略窄,载货时常常要把集装箱拆开来。因此A300飞机加宽了7英寸,使得旅客乘坐更舒适、大部分不托运行李可方便通过,而载货时则正好能容得下两个LD3集装箱,受到客户的欢迎。
  精诚合作
  在空客的发展史上,来自不同国家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60年代末,欧洲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飞机制造企业,但其市场总和尚不到全球的10%。欧洲需要自己的飞机制造业,为此,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四国共同发起,整合欧洲的飞机制造企业,成立了空中客车公司。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也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空客的公关总监芭芭拉表示。把一个国家内的多个企业合并在一起尚且不易,何况是多个国家的多个企业——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经营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很重要,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如果不联合,就无法与强大的波音对抗,无法参与挑战。在四国政府的推动下,不同的企业各尽所能。擅长机翼制造的就专攻机翼,擅长垂尾制造的就发展垂尾,最后进行总装。可以说,空客的每一架飞机、每一笔利润,都是各方精诚合作的结果。
  企业之间总会有分歧,怎么处理?空客提出“流程管理”概念。每一个生产工序都要服务总体上的流程管理,制度要比人更重要。正是这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使空客渡过了最初的“磨合期”,成为一个紧密的团体。
  不断创新,保持挑战者心态
  在空客采访时,“创新”一词时时被提起。在空客看来,作为行业的后来者,模仿别人永远无法超越别人,关键是不断创新。
  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更舒适、成本更低、更能赢利的产品,是空客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空客率先在民用飞机中引入了电传操纵技术。此前,驾驶操纵杆一直通过一套由笨重的金属缆和滑轮组成的复杂系统与飞机的操纵控制面相连。而电传操纵技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飞机操纵上,在使驾驶员操作更简便的同时,又减轻了飞机重量,由此减轻了油耗,大大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通用性也是空客的一大“制胜法宝”。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空客从100座级的A318到555座级的A380飞机,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相同的驾驶舱、系统和相似的操纵特性。飞行员从这个机型转到那个机型,只需通过差异训练而不必完成完全改装培训,训练期最长不超过8天。这也使航空公司有组建混合机队飞行的可能。据测算,飞机的通用性,使每架新空客飞机可为机队节省至少100万美元。
  不断创新,不断创造让客户更能赚钱的产品,空客就这样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在199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赶上波音,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从挑战者变为领导者的空客表示,要保持挑战者的心态,去创新发展。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正在制造中,尽管每架报价高达2.3亿—2.6亿美元,但已得到全球129架订单。空客仍然在不断地向市场挑战,向自我挑战。
  面对行业内的巨无霸,后来者有没有成功的机会、该如何发起挑战?空客的挑战经历想必会给众多企业以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