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探讨发展中国家科学与发展战略问题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将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任建民、杨健报道:时隔16年之后,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们将再次聚首北京,举行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四届院士大会和建院20周年纪念大会,共商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大计。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今天受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委托,代表大会组委会通报了此次会议的筹备情况。
  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京举行的第十四届院士大会以“科学与发展”为主题,将通过大会、学术报告会、网络会议等形式,探讨发展中国家科学与发展的战略问题,同时邀请丁肇中等诺贝尔奖得主作特邀报告。500多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组织代表及特邀代表将参加此次盛会。
  陈竺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历届大会均受到主办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0月16日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接受第三世界科学院颁发的总统奖章,并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第三世界科学院是在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的倡议下于1983年11月创建的,是一个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的国际科学组织,其院士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现有院士626名,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有89位科学家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石家庄铁道学院的毕业生,成了青藏铁路建设的主力军。这得益于该校的优良校风,鼓励学生——
当艰苦创业人
赵艳斌 王久战
  今年8月,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组赴青藏铁路调查中发现,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技术、管理人员中,该院的毕业生占到30%多。而在风火山隧道、唐古拉山特大桥等艰难险重的工程施工中,该院的毕业生高达70%多。他们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不仅以常人之躯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更面临着攻克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三大难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和高寒缺氧。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卢春房说:“石家庄铁道学院的毕业生是青藏铁路建设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鼓励学生到基层边疆成才
  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在学院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是我院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坚持‘面向市场、质量第一’办学理念的结果。”院党委书记马树强自豪地说。50多年来,由于学院面向铁路施工第一线和其他经济建设比较艰苦的行业,形成了“走志在四方路,当艰苦创业人”的优良校风。“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已成为广大毕业生的共同志向。在今年的1200多名毕业生中,就有800多人主动要求到西部边陲参加西部开发。
  艰苦创业、志在四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院把艰苦创业、志在四方的精神作为传家宝,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把这一精神贯穿到“三观”教育和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大学二年级,他们又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两课”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西柏坡接受为期一周的“两个务必”教育,让学生直接接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学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精神,还利用院报、广播、讲座,进行宣传,聘请老校友担任编外教授,请“艰苦创业、基层成才、边疆成才”的往届毕业生来校作报告。
  拓宽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学院在办学理念上,坚持“面向市场、质量第一”的方针,强调以“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原则,在优化各专业培养计划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出各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3+1+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以学校培养为主,在完成各种专业课程及实践基础训练后,第四年经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带薪顶岗,完成实践训练计划,第五年返校后,学生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并完成专业课学习及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毕业后直接上岗。该模式运行8年多来,已有1400多名学生获益,并有大批毕业设计成果被企业直接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秦沈客运专线造桥设计与专业分析”的毕业设计,节约资金达800万元。
  在服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该院主动适应“两个转变”,强调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学院采取“筑巢引凤、投资培养”等形式,使教师队伍逐年扩大和充实,博士、博士后、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他们的科研成果遍布全国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各建设行业和领域。其中在长大隧道通风、TBM掘进、工程地质超前预测、地下工厂施工技术、大型桥梁架设、超重设备运输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大量国家重点工程的疑难问题。这些高科技成果既提高了办学效益、保证了各学科的知识更新,又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据调查,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近20万人的正规队伍中,工程技术人员和局处领导80%来自这个学院。他们当中,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新长征突击手”等,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代新人的楷模。
  摆脱“齐步走”的传统模式
  近几年来,学院针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优化整合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既强化了公共基础和专业课,也为学生提供了重点选择、全面发展的空间。在总学分的限定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3至6年内提前或推后毕业,摆脱了学生“齐步走”的传统模式。同时,该院探索出的以“人文课程—系列讲座—专业渗透—环境熏陶”为主线的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作为当时铁道部面向21世纪教改课题,在部分铁路院校推广。
  为了推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该院开展了结构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种创新素质竞赛和“大学生科技周”活动,以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实践的热情。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攻关,使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有科研成果面世。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西藏教育的“铺路石”
  西藏是一个农牧民居住分散的地方,在草原深处,在高山峡谷之间,都能看到流动的“马背小学”、“帐房小学”和偏僻村庄的教学点。据西藏自治区教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西藏乡村有2167个这样的教学点,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7%以上。在农牧区第一线教学的乡村教师成为西藏教育战线的“铺路石”。
  图为山南地区乃东县颇章乡格拉村教学点的嘎多老师在给孩子上辅导课。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华中师范大学喜迎百年华诞
  本报武汉10月8日电 华中师范大学今日迎来100周年校庆,4000多名海内外嘉宾、校友和在校师生聚集在新落成的体育馆内共庆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了庆典大会。万国权代表校友在庆典大会上讲话。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在庆典大会上提出了学校发展新目标:要以百年校庆为新的起点,在未来20年内,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源于1903创办的文华大学,后在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院校合并基础上,几经易名发展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6万多名毕业生,其中90%以上分赴教育战线,成为中、高等学校的教学骨干,学校也因此被誉为中南地区“人民教师的摇篮”。
  华中师范大学是首批获得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目前,该校学科专业已经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共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点达53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7个硕士学位点,本科专业49个,在校学生近2万人。(郭晶)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西北工业大学喜庆建校65周年
  本报西安10月8日电 今天,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鲜明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迎来了建校65周年华诞。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陈至立为西北工业大学建校65周年发来贺信,勉励全校师生扎根西部,献身国防,为把西北工业大学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工、理、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和开放型的大学。其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和1952年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两院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迁并入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已成为国家实施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孟西安 王小娟)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华中科技大学庆祝建校50周年
  本报武汉10月8日电 记者刘成友报道:10月6日上午,海内外5000多位各界人士和6万余名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同聚在武昌喻家山下,共庆华中科技大学建校50周年。
  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重点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校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2000年合并而成。
  经过50余年的快速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目前,校园总面积达7000多亩,另有1000亩的大学科技园。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69个,硕士学科点200个,博士学科点1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两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在校学生规模达6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02万余人,海外留学生300多人。近10年来,该校已完成科研课题3000多项,其中,9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70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科研经费也一路飙升:1993年,还只有6000万元;1997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2年已达3.8亿元,紧追北大、清华及浙大等名校,位居第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出席了校庆大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两部新作展现明清家具魅力
  本报讯 文物出版社近日推出两部明清家具收藏与研究的力作《明式家具珍赏》(中文简体字版)、《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作者分别是年近九旬的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与中年学者田家青。与此同时,该出版社还在原北大红楼举办明清家具展、开办专题讲座,通过明式家具这一中国古典家具发展演变的顶峰,向更多的读者展示古老文化的魅力。
  王世襄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收藏与研究明式家具的专家,他编著的精装图集《明式家具珍赏》,是文物出版社在1985年与香港三联书店合作出版的一本经典图书,自面世以来已有9个版本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此次文物出版社精心推出适应大陆读者的中文简体字版,书中收录明式家具珍品162件。
  田家青多年致力于古典家具的研究,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制作的传统家具代表了当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准,他所著的精装文集《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不仅为研究清代家具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于古典家具修复者和仿古制作者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苏人)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甘肃考古发现大量房屋基址
  据新华社兰州10月8日电(记者王艳明)考古工作者日前在甘肃河西走廊西河滩遗址考古中发现数量惊人的房屋基址等古人生活遗存,以及一批罕见的石器、骨器。
  主持西河滩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的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教授赵丛苍介绍说,在已发掘的1.1
  万平方米的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房屋基址53座,烧烤坑384座,储藏坑130座,祭祀坑22座,陶窑4座,从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片以及一批罕见的石器和骨器。
  西河滩遗址是西气东输工程甘肃段沿线发现的一处大型史前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附近,不久前在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进行的联合考古发掘中被发现。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一遗址的占地面积至少在50万平方米以上,是迄今为止甘肃省西部地区发现的最大一处原始聚落遗址。
  赵丛苍说,如此数量惊人的房屋基址以及烧烤坑、储藏坑、祭祀坑等在一个遗址中一次性被集中发现,这在中国西北地区十分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修路不能破坏生态
 内蒙古部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待加强
  本报讯 记者刘毅报道:内蒙古部分公路建设项目未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有关规定,擅自开工建设,造成或加剧了项目所在地区草原破坏、土地沙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交通厅加强监管,确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据调查,内蒙古乌盟、赤峰市等地区的80多个公路建设项目未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长度达到数千公里。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必须认真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违法工程进行核查,责令业主依法补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手续。
  国家环保总局还要求,尽快对这些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取、弃土场和施工遗迹路段的环境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已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要限期整改补救,并接受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带孩子外出的遗憾
卢新宁
  “十一”长假,因惮于汹涌的人流,不敢出行。但家有1岁多小儿,正是活蹦乱跳一天到晚要“外外”的时候,只好因地制宜地为他“设计”了两次外出活动,未曾想结果却让我有些后悔。
  第一个活动是带孩子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早在国庆前,孩子就对国旗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些日子为营造节庆气氛,外面到处都挂着国旗和彩旗,正蹒跚学步的儿子一看到就会发出兴奋的尖叫。后来,家里特意为他买了一面小国旗,经过一番“教育”后,儿子会用小手挥舞着国旗“加油”——当时,正是我们的女足迎战加拿大女足之时。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决定在长假期间带他去看一次升旗,一是让他体会一种“仪式”感,二是让他经历一次“集体生活”——与许多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观升旗。
  广场的凌晨确实让人难忘。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穿透北京黛青色的黎明飘扬在广场上空时,当高亢的国歌划破十月清冷的宁静回荡在天宇时,挤站在密密麻麻的仰望的人群里,看怀中握着小国旗的儿子惊叹的眼神,心里涌动着一股深深的感动。
  可惜没等我好好体味这种感动,便看到了另一番让人尴尬的情景。随着升旗活动的结束,人流潮水般地退去了,偌大的广场上,到处都是垃圾,有矿泉水瓶子、面包包装纸、旅游小广告,甚至,还有一些小国旗!1岁多的儿子踩在那些垃圾上,兴奋地要用小手去翻捡,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花花绿绿的纸头和瓶子,因此跌跌撞撞、咿咿呀呀地在广场上高兴地奔跑。
  本还想在广场转转的念头被眼前的情景打消了,只好带着孩子打道回府。
  第二个活动是去看一场马戏表演。根据宣传,这可是一场极有水平、近年来从未有过的“真正的大马戏表演”,于是一咬牙300元买了家庭套票,带着儿子去公园看“中国明星大马戏”,想激发孩子对动物的感情,培养他的爱心。
  抱着绒毛玩具熊,坐在简陋的大帐篷中,儿子与四周那些慕名而来的小孩子一起,期待一场与动物的精彩聚会。热闹的音乐声中,在好多衣着绚烂的叔叔阿姨穿梭般地出现之后,孩子们终于欢呼着迎来了自己梦想中的动物朋友。山羊走着钢丝,小猴子表演杂技,然而,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它竟是被人用一根穿过嘴唇的绳子牵出来的。老虎出场了,可因为它不愿意进行跳越障碍表演,驯虎人在下场时竟然当着孩子们的面,用很粗的铁棍子打了它。这时候满场的孩子依然在兴奋之中,我身边的一位母亲却在轻轻地嘀咕着“真可怜”,还说一天要演好几场人家动物也会疲劳的。
  没有看完马戏,我们一家三口就提前退了场,因为我不知道底下还会发生什么。两次“活动”的遭遇,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困惑:我还敢让孩子看什么呢?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来自农业科技年的报道(12)

黑龙江:林海深处送科技
本报记者 蒋建科
  “我家4口人,6亩地,主要种水稻、玉米、大豆,农业部派专家送来的科技成果,水平低不了,咱可不能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刚从人群中挤出来的孙恒真一边擦汗,一边兴奋地说道。见记者盯着他怀里抱着的一大摞材料,孙恒真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给全村父老乡亲们带回去的礼物。
  孙恒真是海林市海林镇平和村的农民。9月20日上午,黑龙江省海林市子荣街亨通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自十里八乡的农民像孙恒真一样,一大早就赶到这里,参加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农委、省科技厅等联合举办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这是全国农业科技年的标志性活动之一。
  这次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农工院”)等5家主办单位精心筹划的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了近50家农业科技、企业单位展示80多项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科技产品,有30余名高级专家在现场进行科技咨询,吸引了数万名农民前来观摩、咨询。
  6名专家分别就“现代农业发展宏观政策”、“设施园艺”、“畜牧工程”、“蘑菇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对农民们进行了专场培训,有近300名海林市直属机关和乡镇干部、农业系统科技人员和农民参加了培训。农工院周长吉研究员主讲的“日光温室技术和应用”、廉亚平研究员主讲的“规模化养牛设施建设”和洪仁彪高级经济师主讲的“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专题讲座吸引了大批听众。这次科技下乡活动,农工院还捐献了农业工程实用技术书籍3000余册,为海林市蔬菜村设施种植大户捐送了节水灌溉设备10套。
  海林市蔬菜村设施种植以出口蔬菜为特色,农民学习科技热情高,有专门农民科技大楼,配备了图书室、计算机中心、培训室等设施。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说,近年来,农工院与海林市农业科技合作紧密,特别是已为海林市的省级生态农业开发区的筹建和园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海林生态农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海林生态农业开发区科技园项目”论证等工作。海林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也比较强,群众基础好,生态环境也很好,所以我们在这次下乡活动中还在海林生态农业开发区举办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海林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挂牌仪式,以进一步发挥农工院工程技术优势,推进农工院与海林市两地科技合作。
  据介绍,今年以来,农工院按照农业部党组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的要求,以增强农业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农业实用工程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认真落实农工院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计划,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入到农村、农民当中,切切实实地为地方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发展多办实事,为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联合多家医院在郑州市开展义诊宣传活动,旨在唤起公众对高血压的重视,强化防治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图为一位老人在郑州市紫荆山广场高血压义诊宣传点测量血压。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