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位于京石高速公路起点的杜家坎,在北京尽人皆知。因为它常常堵车、常常堵死车,真成了一道让人难以通过的坎,司机们于是戏称它为“杜大爷”。“杜大爷什么时候能不堵车?”也就成了司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其实何止“杜大爷”,随便一个北京市民,说起京城的堵点,都能列出个一二三四来。近段时期以来,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已成了北京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什么原因造成拥堵?应如何解决?社会各界都在寻找答案……
  ——主持人 张涛
堵车之实况记录
涂晓
  镜头一:北京海淀区万泉河附近。“这是到哪儿了?”被出租车突然发动晃醒的袁林,紧张地来回张望。“不是连一个灯都还没过吧?”小袁抬起手表,对着指向8点40的分针无奈地说:“唉,又堵了半个小时。”司机苦笑着摇头:“堵车对我们这行来说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修路,新手上路,这些特殊情况我们都可以忍。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有的司机素质差,加塞儿、抢行、强行并线,自己倒是溜得快,也不顾后面的车一堵一大截。”司机边说边把收音机打开,电台中传出现时路况:“京顺路、东二环、三环路、洋桥路口都是‘车辆行驶缓慢’……”
  镜头二:北京朝阳区工人体育场附近。高中生赵可在118路公交车上急得前后乱转。“我们在工体门口……对,堵了20多分钟了……这里不能下车……”站在赵可身后焦急打手机的女生把头探出窗外看了看,“估计还要再堵上十几分钟吧。”赵可顺着她的视线往前一看,一片静止的车海。环顾车厢内,有的平均3秒看次表,有的不停起身张望,有的小声嘀咕,也有的一副习以为常的表情。
  镜头三:北京朝阳区光华路附近。9路车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大早上起来就堵得这么厉害,每个人都心烦焦躁。终于有人忍不住,大声抱怨起来,“我说这路,见天是挖了修,修了挖,本来就不宽的路,真是添堵!”家住公主坟的李奶奶说:“上下班高峰期哪儿都堵车,不光是挖路堵车。以前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分号行车,每个星期分出一三五、二四六的开车,车少了也就不堵了。现在可好,这道上谁想走就走,这么多车都跑出来能不堵吗?”
  随便问一个乘车的人,都能跟你说上一大堆的堵车史。有调查显示:多数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其中,上班花费时间在60—80分钟的占34.3%;而在20分钟以内即可到达工作地的仅占5.5%。提前一两个小时出门成了北京人的习惯。
  以前,出租车司机对刚上车的乘客都会很正常的问一句“您去哪儿”。现在,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加了一句“您说咱从哪儿走”。作为司机难道不知道该从哪儿走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不想因为走的道儿堵车而遭到乘客的抱怨。双祥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司机黄师傅就遇到这样一件事:前些天,北京下了场大暴雨。上午9点30分左右有位女士从西单上车要到朝阳区第二医院,黄师傅问女士要走哪条道儿,她说随便。黄师傅就走了最不会堵车的长安街。不过,到了国贸桥汽车开始摆起了长龙阵,堵作一团。好不容易花了二十分钟走走停停之后挨到下桥的口,哪知道因为下雨抢修道路,口儿给挡住了,又只好绕到团结湖,这时候已经11点了,女同志急得一个劲儿埋怨他。“唉,我也不想看着乘客搭时间又搭钱的。可北京的交通就是这个样子,车多道少,我们也很为难啊。”黄师傅解释说。
  西城交警支队府右街分队的交警李华文对堵车有自己的看法:“车多路少、新手多只是堵车的一方面,主要还有一些故障车、坏车在那里挡道。尤其是公交车一坏,乘客们‘呼啦’全跑光,没有人愿意帮忙推车,那车就停在道上走不了,能不堵吗?就算是乘客帮忙把车推到非机动车道上,那占了自行车的道,自行车自然又要去抢汽车的路走,这样又堵上了。所以我说啊,车有了毛病您就及时地护理维修,别等哪天真坏在路上,您也急别人也急,不是吗?”(附图片)
9月18日北京国贸桥。(新华社发)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六大原因造成北京交通拥堵
  日前,北京市交管局局长李建华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了近期以来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六个原因:
  一是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车路矛盾日益加剧。去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今年前8个月,全市又新增机动车24.6万辆,机动车总量已达到了202万,新增驾驶员13.8万人,总数已达312万。新车多、新司机多,这是当前北京交通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拥堵加剧、事故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大量交通违章引发事故,加剧拥堵,扰乱城市交通秩序。人们的交通观念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在交通行为上表现为我行我素,任意违章。特别是在没有民警管理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不按灯行驶,有时路口已经堵上了还要往前挤,结果是越乱越堵,越堵越乱,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如新修的平蓟路,全长15公里的“两上两下”道路,沿途有40多个开口,没有任何交通标志。目前,区县、乡镇道路越修越多,然而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城镇道路连照明设施都没有。
  四是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国产大货车“大吨小标”问题突出,车辆制动效能储备不足,超载能力却特别强,有的8吨车能超载到40吨。车辆超载已成为交通安全上的重大隐患,不仅接连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同时也使本市公路受到了严重损坏,一些桥梁已成危桥、险桥。
  五是管理还不到位。在路面上,由于管理力量不足,远郊地区一些次干路、支路经常处于失管失控状态。在社会单位内部,一些单位领导重经济利益、轻安全管理,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有的单位根本就无人管、无人抓。
  六是道路施工加剧了现阶段交通拥堵。现在全市正处在奥运前的施工高峰期,大量的占路施工降低了路网整体通行能力。(附图片)
  9月22日北京光华桥下。(本报记者 刘龙摄)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市政府四项新措施重点整治
  本报讯 记者张涛报道: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北京市交通拥挤状况,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政府将采取四项新的措施来整治北京市的交通:
  一、启动山区公路“防护工程”,针对近期排查出的北京山区公路的182处危险点段,逐一限期治理,年底前力争治理率达到70%以上;二、建立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开一次会,涉及交通安全的各有关部门派领导参加会议,共同分析事故特点和规律,研讨重大事故;三、采用科技手段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四、定期通过新闻媒体通报交通事故情况,让群众知情,让社会警觉,提高群众关注交通安全、增加安全防范的意识。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交管局电子监控深挖管理资源
  本报讯 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交管部门在大力加强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的同时,狠抓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努力树立崭新的服务形象。在这方面,北京交管局局长李建华谈道:
  目前,北京市区主要道路实现了全天候电子监控,每天发现交通事故、故障车等交通意外80多起,记录闯红灯、超速违章300多起;通过交通综合处系统网络,每天1.5万起路面违章处罚、8000余名驾驶员年审、4300余辆机动车年检、5000余名民警执法等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下一步,交管部门将本着科技向基层延伸、向路面执法延伸的思路,今年重点加强电视监控、违章监测系统的扩展完善和值勤队指挥室建设,进一步扩大管控范围,以弥补警力不足。
  另外,在深挖现有道路资源、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完善交通标志设施、加强道路施工监控、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等方面不断提高管理力度,更好地为北京交通服务。(杜文娟)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十项措施将提交市人大审议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了应对交通拥堵的十大措施。
  ●新型交通工具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明年现身北京,专用封闭车道即将建设。同时,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调整票价,推行一卡通收费方式。
  ●下一步考虑征收小汽车牌照费、道路拥挤费,在市区边缘设置停车设施,从而引导和限制私车使用。同时,出行高峰期将被错开。
  ●今后将对停车收费实行差别化管理,城区中心停车要高收费,以此来调节交通流量。
  ●高速路收费即将改革。
  ●下一步市区道路建设将由以快速路、主干路系统为主转向次干路、支路建设,提高路网的整体效能。
  ●加快本市交通与其他省市交通一体化建设。此外,将建设郊区复合型交通走廊,支持边缘集团和郊区城镇发展。
  ●拟在未来三年内,基本实现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初步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实施八大工程疏导交通,包括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调整公交线路及场站、消除道路平交路口瓶颈、完善交通工程配套设施等。
  ●今年,将编制完成《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并在今后几年陆续出版《北京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客货运输规划》等。
  ●交通法制建设仍要加强,拟制定《北京市道路条例》、《北京市公共交通条例》、《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同时完善相关法规。
  据悉,十大措施10月将提交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
  (小杜)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专访

鼓励公共交通 开发智能管理
——安实教授谈北京交通
梁芸
  安实教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主持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项目。近日,他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梁芸:8月份北京交管局将北京交通现状描述为“市区路网处于过饱和状态”,有关专家和人士借此提出限制购私车措施,请您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安实:对此,我们主张“鼓励拥有,引导使用”。在机动车发展方面,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配合,提倡和鼓励小汽车进入家庭,提高交通服务水平,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市民对小汽车的购买欲望。但是据我们了解,中国城市机动车出行量是发达国家的6—8
  倍,就是说,中国的汽车总是在路上跑着,200万辆就相当于人家1000余万辆的出行量。在国外,一般出租车都在酒店、写字楼附近停着,而中国的出租车大多都在路上。所以,为了保障北京市的交通环境、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要对其使用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使其与北京市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小汽车使用的措施,例如提高小汽车排废标准要求、调整停车收费,中心区交通政策等,鼓励私人小汽车用于生活目的出行,例如旅游、购物等;适度引导生存目的私人小汽车出行方式,例如上学、上班等,向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转化。
  梁芸:也就是让人们弃私车坐公交是吗?
  安实:对。在北京应适当引导。通过提高市区私车使用的费用,降低公交系统的收费标准,或者给些补贴、奖励等,迫使部分私人交通需求转移到公交方面,从而大幅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优化交通结构,缩减交通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缓解北京交通拥挤的关键。“公交优先”政策不仅要求城市公交系统保持充分的供给能力,还要求公交系统提供优质的服务。因而,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公交优先”的最重要的体现。北京地铁网的不断扩展顺应了这种需求,但要协调好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关系,调整与轨道交通重合的公交运营线路,保证轨道交通的客流;合理开展不同公交方式之间的换乘规划,建设包括多种车型的必要的换乘设施(停车场等)。
  梁芸:据了解,美国的交通电子地图在网上可以随时查阅到,甚至哪个路段需要多长时间都有标识,而且是实时更新的。而在中国,人们一般只能根据交通台的报道得知路况信息,往往是后知后觉,如果碰巧已经在堵车的路段上了也就只好认倒霉了。
  安实:是这样的。我们国家也在努力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开发交通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要做到交通信息的实时发布和诱导,需要有可靠的动态信息采集系统。从此角度看,当前我国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采集。北京的红绿灯数只是东京的1/10,变化比较僵硬,不像国外那样能够根据采集和积累的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路况确定红绿灯的变化及时间长短,实现实时调控。所以,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善是建设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
  梁芸:那么,请问还有没有一些非智能化的可行性方案呢?
  安实:有,非智能化的而且最基础的也有,比如标识、标牌和标线的设计与摆放,道路使用者与管理者的素质,交通安全宣传等,都是很有基础的。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做好了也能解决很大问题,有的时候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一定非要依赖几套先进的东西。(附图片)
  9月21日北京安定门外大街。(袁华摄)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百家之言

从自身做起
青寿
  在就北京堵车问题的采访过程中,北京市交管局一位处长的话引起了记者的思考。这位处长说:“堵车与其说是因为路少车多,不如说是人们的交通意识淡薄。北京的交通拥堵,至少有1/3是由行人及驾驶员的违章造成的。”为了印证这位处长的这段话,笔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行人,基本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日前,北京市交管局新闻中心、北京晚报、新浪汽车联合推出了“十大驾驶陋习”的评选活动,评选出的“十大驾驶陋习”包括:拐弯、并线、起步、停车不打转向灯——有的车本来就已经强行并线了,还不打转向灯,有的突然改变路线,突然停车都不预先给出信号;加塞儿——看前面堵车,遂驶入非机动车道,等快到路口时再强行并线;远光灯、雾灯长亮——夜晚驾车在照明良好的道路上,却开着远光灯或又开远光灯又开雾灯或不开大灯只开雾灯;随意乱停车——此举个别出租车和一些小公共汽车表现尤甚;抢行——左、右转弯的车辆非要抢在直行的车辆前通过,支线上的车辆不让干线上的车;雨后行车不减速——雨后行至积水路面不减速,更有甚者竟然加速通过;在快车道里慢行——其中虽然新手居多,但也不乏老手;向车外抛掷杂物、吐痰——把自己的车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却随意向车外抛弃废弃物;仗车欺人——好车欺负普通车,老司机欺负新司机;乱鸣笛——有的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子突然熄火或启动较慢,后面的司机就大按喇叭。
  据说,在评选驾驶陋习的过程中,诸多网友口诛笔伐,群情激愤。由此可见,交通驾驶陋习的确已成为众矢之的。这些陋习,有的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则根本就属于司机的素质问题。这些诸多司机日常驾驶中不在意的小毛病,轻则带来了北京一个路口或者一条道路的拥堵,重则严重影响了首都甚至是国家的形象。
  堵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埋怨,但又有几个人会想到,如果我们人人都能互相礼让,遵纪守法,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车,拥堵的路也许会通畅许多。
  缓解交通拥堵,塑造首都文明形象,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他山之石
  东京: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基本解决了早晚高峰时段的通行问题。人们弃私车坐公交,换乘地铁、城铁和公车上下班,花的时间比自己开车少得多。东京交通智能化水平比较高,交通路况电子信息牌实时显示路况信息,以供交通人员疏散拥挤路段和人们选择行车路线。
  多伦多:行人地下通道网非常发达,即使在暴风雪的恶劣天气,人们也能通过地铁、城铁和公交车安全舒适地抵达目的地。
  巴黎:市中心的就业功能被疏散到郊区的卫星城镇中,缓解就业与居住之间的不平衡。
  纽约:从郊区到达市中心都是直达的放射性线路,阻塞状况并不明显。
  维也纳:鼓励人们弃私车坐公车。政府为公共交通支付高昂的津贴,再用高昂的燃油税、停车费和严格的停车规定,来限制私车出行量。(梁芸)(附图片)
  在日本,即时、直观的交通路况电子信息牌可以提醒司机避开堵车路段,缓解交通堵塞。(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摄)


第15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
  万世成(北京某报社)
在国外,城市的道路呈现8字结构,路面未必宽,但是多条路通向同一目的地。这一点北京应该借鉴一下。否则,很多时候,堵就堵了,没有其他路可走。再者,在规划中是不是要考虑把生活区和工业区分开,把一些大型工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和地区。
宋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我赞成政府控制私家车,现在市民买车的地位象征作用已经大于其实用价值。政府要多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车。应该增开公交线路,降低车票价格或者增加免费人群,设置不同档次公交车,改善乘车环境。在道路建设上,应该建成立体式的城市交通网。
邢蕊(北京市某广告公司)
北京的交通拥挤自然有路面设计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我感觉更重要在于公民道德素质。司机一次损人利己的驾驶行为,也许就会导致一段路面交通的完全瘫痪。例如,在该左转弯的车道上,司机为省时省力,强行直行,后面就会堵一条路。百姓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等等,这样既有利于交通畅通,也会减少事故发生。
李某(退休职工)
  北京的交通一直让人头疼。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期。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协调市民上下班时间,让出行的时间点平均到每一个时间段,这样,拥堵状况应该会有所缓解。
王新(北京市某中学学生)
  每天上学乘公交车,感觉很多公交车太慢了,晃晃悠悠,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很多次堵车就是因为他们又慢又大,后面的车只能干着急。我希望北京的公交司机能够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有效率的驾驶。还有,交警维持秩序很重要,希望一些没人管的路交警多去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