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
  认真做好《人民日报》《求是》发行工作
  本报北京10月7日讯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发行量保持稳定。
  通知指出,《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党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于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要在有效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同时,认真做好2004年度《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加强《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央决定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既是为了规范发行秩序,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也是为了优化报刊结构,巩固和扩大重点党报党刊的覆盖范围和在报刊业中的主导地位。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政治意义,既要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又要切实保证《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量稳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抓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同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关系,决不能因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而影响《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党委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亲自部署,把《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订阅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党委办公厅(室)、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和邮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
  通知强调认真落实订阅范围,确保《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量保持稳定。党的各级机关、城镇党支部、农村乡一级党的委员会,政府各级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企事业及所属单位,大专院校及所属系(院、室),城镇中小学校和农村有条件的小学校,解放军、武警部队连一级建制以上单位,都应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核定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达到800元以上的村党组织应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用公费订阅原则上只到乡镇一级。领导干部订阅党中央机关报刊是履行职责的需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应带头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中央直属企业、中央金融企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要带头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订阅工作。民航、铁路、客轮、宾馆要订阅一定数量的《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供旅客阅读。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用党费订阅党报党刊的具体办法,尤其要明确具体支出比例,确保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党费用于本地区本单位的党组织,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村组、乡镇、中小学校的党组织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党报党刊。鼓励社会力量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捐给贫困地区,实施文化扶贫,工商企业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视同公益救济性捐赠,允许按规定比例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
  通知要求邮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切实改进发行方式,不断提高投递质量。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和推广“集订分送”、“代收代订”、“私订公助”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认真总结各地创造的新的有益经验,进一步研究改进《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征订工作方式,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机关报刊发行的新形式、新办法,逐步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邮政部门要遵循市场规律,适应时代需求,大力改进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投递时效,及时做好订阅数量的统计分析和情况通报,坚决制止短期订阅等弄虚作假行为。各地要在城镇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积极建立《人民日报》等党报阅报栏,有关部门应在政策上、经费上尽可能给予支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摘要刊登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的《关于做好2004年〈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的要求,切实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党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于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改进和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宣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负责同志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亲自部署,狠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这项工作,确保2004年度《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量保持稳定。
  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央决定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既是为了规范发行秩序,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也是为了优化报刊结构,巩固和扩大重点党报党刊在覆盖范围和在报刊业中的主导地位。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同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关系,决不能因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而影响《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不是一件事务性工作,而是一项政治任务;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共同的事,应当首先订阅、确保订阅。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来说,订阅党中央机关报刊,是履行职责的需要,应当按照订阅范围带头订阅。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人民日报》,广大读者衷心爱护、大力支持《人民日报》。我们深深体会到,发行好《人民日报》首先必须办好《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决心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报道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民日报》政论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等方面的优势,唱响主旋律,落实“三贴近”,加大信息量,扩大报道面,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把《人民日报》办得既不负党的重托,肩负起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使命,又不负读者厚爱,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办得既权威准确,又亲切可读,办得好些、好些、更好些。


第1版(要闻)
专栏:

东营创新“三问”
本报记者 宋光茂
  这里是黄河造就的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这里曾是一马平川的不毛之地,也是土地面积日夜增长着的地方。山东省东营市在无际荒原崛起新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了山东省的多项“第一”:人均GDP3万元,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近5年来达到15.2%,城市化率52.4%,最早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农村中小学校校通互联网……
  在东营,你会碰到一些想不到的问题,也会有一些令你吃惊的答案。
  20万元能建设一座黄河大桥?
  一桥飞架东西。在离黄河入海口只有70公里的荒碱滩上,利津黄河大桥日前建成通车。仲秋时节,记者徜徉在2.8公里的桥面上,桥下黄河水由南而北浩浩荡荡,桥上车流、人流穿梭不息,环渤海而居的数百万人民进出东营,去青岛、烟台,可以取直道、弃渡船。
  其实,建设这样一座大桥,政府只投入了20万元的前期规划费。乍一听来,令人难以置信。建设黄河大桥的夙愿,东营人孕育了许多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缺乏。东营市领导班子打破常规,面向市场找出路,创新式地引入BOT(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思路一开天地宽。随后,各方参与者纷纷到来,社会资金源源不断。
  东营市分管城建的领导介绍说:“政府的20万元资金可谓‘抛砖引玉’,这座大桥的总投资接近2.8亿元。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路子,这座大桥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建成。”
  创新地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设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在东营数不胜数。全长87公里、投资16.7亿元的东青高速公路,在山东较早地引进了股份制,东营人说,他们的第一条高速出口是“攒”成的;黄河三角洲造纸林项目,省内外8家大企业已注入资金1.1亿元;新落成的总投资4.5亿元的清风湖公园,没花财政1分钱;
东营境内另一座在建黄河高速公路大桥8亿多元的总投资也是靠市场化的融资手段……
  市委书记石军给记者解疑释惑:“开放、改革、管理”的发展思路,极大推动了东营市的对外开放,更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敢于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所有这些,在东营市广大干部群众中蔚然成风。也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实行了全民招商、率先开展了信用建设、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为全市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近5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5.2%,对外贸易年均增长78%。今年1—8月份,地方GDP、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3%、32.9%。
  农民治病也能报销?
  “用国内外老板的钱干发展的大事,用财政的钱解决老百姓的难事。”东营市把项目建设上腾出来的钱用在直接体现群众利益的方面。8年前,东营区盐山村的郭增美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治病,全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幸运的是,郭增美成了东营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农民健康保障工程的受益者,每次输血的床位费、治疗费全免,血液费减免50%,每到年底,还从大病补偿资金中得到一些补贴。郭增美流着眼泪对记者说:“没有农民健康保障工程,俺活不到现在呀!”
  农民治病也能报销?支撑这个答案的,是东营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东营市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个大问题上,打破单纯从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局限性,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做出了创新式的探索。市长刘国信就此告诉记者,只要真心实意朝着群众的需要使劲,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发展布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城市资源和农村要素资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市近5年用于小城镇建设的总投资达到28亿元。5年累计投入17.6亿元建设引、蓄、灌、排相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完善城乡公路网络和农村电网改造,使全市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四通”: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农村中小学校校通互联网。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也主要用于农村。
  在资金分配上,近3年来,东营市各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16.92亿元,比前两年增加11.53亿元,年均增长28.24%。为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东营市各级财政转移支付3年累计为农民人均减负154.9元。去年,仅市财政用于“三农”及困难群体救助的资金就达3.4亿元。近年来,市里每年都实施十大利民工程,诸如老年幸福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生食宿工程等,大部分都是面向农村。
  在福祉增进上,让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民利益与GDP保持同步增长。东营市为农民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标准由1997年的每人每年120元、250公斤粮食,提高到目前的每人每年500元、250公斤粮食。
  城乡统筹,使东营市农村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219元、比全省低73元,增加到2002年的3166元、高出全省212元。
  唇齿关系怎么处?
  东营市是胜利油田的大本营,胜利油田80%的储量和85%的产量在东营市境内。共处一块土地,同享一片蓝天,双方可谓唇齿相依。油地关系,事关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油田是一个没有院墙的特大型企业,点多面广,布局分散,油区治安是地方治安的“晴雨表”。东营市委、市政府把维护油区治安作为自己的大事来抓,专门确定一名副书记、一名副市长抓油区治安。双方根据油区治安的特点,探索形成了“抓油区治安带农村治安,抓农村治安保油区治安、促油区治安”的思路,建立了“切块管理、分片包干、以岗定人、以人定责”的管理体制。从市、县(区)到乡镇、村居,纵到底,横到边,层层签订了油区治安责任状。市里还长期进行利益观教育,在广大群众中牢固树立起了热爱油田就是热爱家乡、支持油田就是支持自己的意识,自觉地爱护油田的一机一井,珍惜油田的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地处重点油区的乡镇还制定了用电、用水、用气管理办法,通过人代会确立下来,成为当地的“小立法”。在油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里成为全国安全文明油区。中央综治委、公安部专门在东营市召开了全国企地共建安全文明社区工作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
  油地结合谱写出了辉煌篇章,联手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骨干工程。特别是双方共同修建的1300多公里的干线公路,兴建的大桥、海港、飞机场等,搭起了黄河三角洲大交通的主体框架;42公里长的沿海防潮大堤,消除了双方共同面临的海潮隐患;油地共建新兴石油城更是令人赞叹的大手笔。这些年来,东营市和油田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方针,城市规划建设日趋规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品位越来越高,一个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石油港口城市正在渤海湾畔迅速崛起。
  油地结合也带动了企业之间的联姻,油田的多种经营企业也加快了与市场接轨的步伐,一大批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应运而生。大明、胜大、东胜精攻等企业集团,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企业。目前,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已实施结合项目300余项。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出席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就推动东亚合作提出四项建议
  本报巴厘岛(印度尼西亚)10月7日电 记者王小光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印度尼西亚总统梅加瓦蒂等东盟10国领导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韩国总统卢武铉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东道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主持。与会领导人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讨论了10+3的发展方向及扩大各领域合作等问题。
  在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以“共同谱写东亚合作新篇章”为主题的讲话。他说,10+3的建立与发展,是东亚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共同发展的重要创举。6年来,10+3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由东亚国家间的对话会议成长为内容丰富的合作体系,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合作内容从金融、经贸向政治、社会和安全领域不断扩展。
  温家宝指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东亚经济的必然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10+3为东亚合作进一步发展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效机制。10+3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明确长远目标,推进实际合作,提高合作水平。深化10+3合作,需要遵循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循序渐进、开放包容四项原则。
  为完善充实10+3合作,推动东亚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温家宝提出四项建议:一、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二、推进东亚财政、金融合作,在“清迈倡议”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双边货币互换网络多边化,逐步落实10+3各方就建立亚洲债券市场达成的初步共识,探讨设立区域投资合作实体。三、加强政治和安全对话,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四、拓展社会特别是文化、科技合作,建立10+3公共卫生、青年交流、文教和高科技等新的合作机制。
  温家宝说,一个繁荣的东盟,是10+3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在包括10+3在内的各种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中发挥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最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睦邻友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区域合作,努力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更具活力和更富成果的新水平。
  晚上,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在总统行宫宴请东盟国家及中日韩等国领导人。(附图片)
  10月7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出席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并发表演讲
  强调中国的发展强大将给亚洲各国带来发展机遇和实际利益
  本报巴厘岛(印度尼西亚)10月7日电 记者王小光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出席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首届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亚洲的振兴》的演讲。
  当天上午,希尔顿国际大酒店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当温家宝步入大厅时,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近300位来自东盟国家和世界其它地区的企业家们聆听了温总理的演讲。
  温家宝指出,发展是实现亚洲振兴的必由之路。亚洲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陆,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为亚洲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亚洲的振兴之路并不一帆风顺。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努力创造一个整体发展的良好格局。东亚10+3领导人会议,就是这个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0+3创立以来,在促进亚洲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10+3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对亚洲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合作项目,扩大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为最终实现东亚乃至亚洲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温家宝在介绍了中国国内情况后指出,中国的发展强大将给亚洲各国带来发展机遇和实际利益,将为亚洲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强调,积极促进亚洲的发展振兴与和平稳定,是中国的既定方针。“睦邻”、“安邻”和“富邻”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
  ——“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
  ——“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
  温家宝说,中国的发展将给亚洲各国提供更广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中国政府将鼓励中国企业到亚洲各国投资兴业。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的金融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长,将为地区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致力于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温家宝说,中国与东盟的互信合作正快速向前发展。中国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些都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和东盟年贸易总额在2005年时可望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从明年1月1日起,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付诸实施。我们对如期完成自由贸易区建设充满信心。
  温家宝最后说,和平、安全、合作、繁荣,是中国亚洲政策的目标。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各国朋友充分把握当前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共同创造亚洲繁荣与发展的美好明天。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
 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今日抵京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于10月6日至15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6日至8日访问香港),今日抵京。除北京外,麦卡利斯一行还将访问沈阳、上海、深圳。
  麦卡利斯1951年6月出生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1973年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次年获律师资格。她在爱尔兰国家广播电台当过记者和主持人,曾任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常务副校长和该校法律研究院院长。麦卡利斯1997年10月31日当选为爱尔兰第八任总统,11月11日宣誓就职。她是爱尔兰历史上第一位来自北爱尔兰的总统和第二位女总统。
  麦卡利斯1997年5月曾作为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教授访华。她和丈夫马丁·麦卡利斯育有两女一子。(附图片)
  麦卡利斯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气东输“先锋气”抵沪
  据新华社上海10月7日电(记者吴宇)7日1时54分,西气东输工程的“先锋气”从陕西靖边抵达终点上海。在西气东输工程近4000公里管道的末站——上海青浦白鹤分输站,工作人员先用氮气“赶走”管道中的空气,再用天然气成功置换出氮气,目前正在增压调试,检测西气的热值及成份,为11月下旬西气正式进入上海城市管网做准备。
  据介绍,西气进入上海后,近期主要是民用,预计日供天然气50万立方米,加上每天来自东海的180万立方米天然气,上海今冬明春天然气日供应量将达到230万立方米左右,上海冬季燃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可得到缓解。


第1版(要闻)
专栏:

99个旅游区7天游客逾千万
  本报北京10月7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据全国假日办初步统计,10月1日至7日,全国99个直报旅游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296.85万人次,同比增长8.23%;累计门票收入近4.12亿元,同比增长6.76%。


第1版(要闻)
专栏:

威海获“联合国人居奖”
  本报济南10月7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10月6日,由于在“改善人居和城市环境方面的突出贡献”,山东省威海市在世界人居日庆典暨联合国人居奖颁发仪式上获得了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只有47万城市人口的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并两度荣获“国际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


第1版(要闻)
专栏:

巨型番茄树挂果两千枚
  本报合肥10月7日电 记者何聪报道:没有土壤,一棵番茄树长到2米多高,冠茎40多平方米,挂果2000多个!在中国科大自动化系的实验室里,高科技手段育出了巨型番茄树。
  番茄树底根有成人的手腕粗,主茎5厘米宽,长了许多气须,层层绿叶中,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据介绍,这株番茄4月5日栽种,采用以色列优质番茄品种R—144,以单株高产深液流方法培植,口感甜,营养价值高。该项目是“863”计划内的“可控环境农业数据采集与自动控制系统研究”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