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文化休闲人气旺
  本报上海10月3日电 记者吕网大报道:“十一”黄金周,上海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及大型书市,竟比一些旅游景点人气还旺。在休闲中学习,利用节假日“充电”提高,已成为不少上海市民追求的时尚。
  国庆节期间,上海博物馆最近花巨资从海外购回的北宋祖刻《淳化阁帖》公开展出;上海科技馆推出了“科学是有趣的,探索是诱人的”科普系列活动,许多孩子在父母陪伴下,边看边学习边动手;在复兴公园举行的“首届金秋十月书市”,35家出版单位摆开了100个摊位。
  在300多万名中外旅游者来到上海的同时,当地市民则走出都市。据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统计,这几天前往上海郊区和周边地区“一日游”或“二日游”的游客有2万多人次。


第1版(要闻)
专栏:

成都:游人争睹花博会
  本报成都10月3日电 记者刘裕国报道:花如海,人如潮。位于成都东郊三圣乡的花博会成为国庆假期的一道奇观,连续3天日接待游客在20万人以上。
  记者在花博会现场看到,由1000多万盆鲜花组成的“花海”十分壮观。用鲜花摆成的花博会“会徽”和高8米、直径超过1米的花柱格外引人瞩目。在成都盆景协会展区展出的40余盆盆景,是成都市盆景的佼佼者,其中有获得全国金奖的“松风醉卧图”和人民公园的“镇园之宝”——罗汉松“疙瘩式古桩”。花博会上,还举办了许多游乐活动,如四川茶艺表演、川剧精品折子戏、巴蜀笑星专场、“鸟语花香”鸟技比赛等。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国水泥产量居世界首位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赵承)权威经济部门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水泥年产量已经突破7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今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呈现产销两旺势头。水泥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装备的大型化和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亏损面不断缩减,水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改变。经济运行数据表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去年同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前八月西电送粤增五成
  本报讯 记者冉永平日前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比去年峰值猛增了近三成。然而,今年广东拉闸限电却同比减少五成以上;全省包括农村地区,没有一处因电力供应不足而使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广东电力供应比较正常得益于西电东送。
  据悉,南方电网今年以来利用负荷时间差,合理调剂地区之间的电力余缺,积极组织西电支持广东电力供应。1月至8月,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565万千瓦,同比增长52%。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最后的“狩猎部落”定居
  9月28日,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162名猎民告别大森林实现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目前保留的最后一个猎民乡。自2002年开始,当地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猎民新村,引导猎民走进现代生活。图为航拍的猎民新村全貌。
  新华社记者 张领摄影报道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疆“百年地火”被扑灭
  本报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今年国庆节前一天,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三大污染源之一——肆虐了100多年的硫磺沟“地火”宣告彻底扑灭。
  为扑灭“百年地火”,国家先后投资9872万元。灭火工作于2000年初开始,原定今年7月底前全部扑灭,但6月以来,新疆阴雨连绵,大雨、冰雹使灭火工作无法顺利展开,故延迟至今。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芜湖至宣城高速公路建成
  本报合肥10月3日电 记者何聪报道: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芜湖至宣城高速公路10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
  芜宣高速公路起于芜湖长江大桥南岸接线点,止于宣城市南环高速公路接口处,总长56.354公里。该项目按平原微丘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全封闭、全立交,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概算总投资16.4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10月3日晚,“爱我香港爱我中华”国庆综艺晚会在香港大球场举行,万名军民欢聚一堂,共贺国庆佳节。
  本报记者 陈晓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让利于民看七师
“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记者 王瑟 周立耘 梁小琴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丰收的田野上,人们正忙着采摘棉花、番茄。喜悦的笑容挂在人们的脸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七师党委把最大的利益让给了职工,今年人均收入肯定能达到2万元。
  见到七师师长王全胜,这位朴素中透着精明的中年人,今年4月刚刚上任,但谈起为职工谋利益的事,却是一套又一套。
  故事一:发展畜牧业为职工让利
  来到131团4连刘成德家时,太阳已快落山了。这位几年前从内地来此的职工,目前拥有30多头奶牛和几十亩饲料基地。
  “今年初的一天,我正在地里干活,师里的对山托呼提副政委来到我跟前,主动问有什么困难。当时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对山副政委接着说:‘从今天起,你就归我对口支援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师里组织的‘一帮一’工程,专门为我们发展经济做实事的。没过多久,对山副政委帮我贷款1万元,让我尽快发展生产。这件事对我支持太大了,我一个普通职工,能与师里的领导结成对子,这是我干活的动力。”刘成德说着说着就擦起了眼泪。
  为发展畜牧业,农七师党委今年初正式决定,围绕100万头标准畜发展战略,加快优质牛、羊肉和家禽的发展步伐,并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畜牧业和职工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每个副连职以上干部必须帮扶两户以上职工发展庭院经济。
  据统计,全师干部为职工发展畜牧业的担保贷款就达2.4亿元,而这笔贷款的利息3600万元全由农七师承担。职工发展畜牧业后,就可退出一亩土地种植饲料,并免缴任何费用,这样一来,全师又为每户职工承担了200元的费用。
王全胜师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此一项,农七师就为全师职工让利6000万元。“职工拿大头,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才有集体经济的壮大。这不是最好地体现了一心为民的思想吗?”王全胜师长说道。
  故事二:提高棉花收购价让利职工
  来到131团6连时,正赶上采摘棉花的职工回家。“今年棉花大丰收,师里又给了好政策,收购价格在北疆地区是最高的。”夏宏宾连长兴奋地对记者说。
  农七师生产的“锦”牌棉花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棉,但因收购环节混乱,价格连年走低,职工增收缓慢。今年初,师党委果断决定,将每公斤籽棉的价格定为4.5元,且由师里包收包销,而当时北疆地区籽棉的最高收购价格才每公斤4元。
  此价一出,立即引起一片哗然。100万亩棉花,每公斤多支付0.5元,仅此一项全师就要多开支1.5亿元。“若市场价格低于此价,师里岂不要承担重大损失?”许多职工为师领导捏了一把汗。“我们统这个价,就是想让职工享受到更大的利益。至于师部的损失,我们总会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的。”王全胜师长却自信地说。
  几天前,农七师生产的首批新棉正式上市,价格与去年同期不相上下。但没过几天,市场上新棉价格一路攀升,很快便超出了年初的那个大胆“定价”。此时,农七师领导一班人想到的还是职工利益,他们将超出“定价”部分的七成收入如数送到了职工手中。这一“定”一“送”,使全师人均增收8500元。
  故事三:把冰雹变成甘露造福职工
  今年6月30日,七师五个团场遭到冰雹袭击,14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损失9624万元。灾害发生后,师领导一边指导抗灾,一边深入灾区调查成灾的原因,结果发现,团场间各自为政的防雹措施,往往是“保了自家田,砸了别的地”,损失的还是农七师广大职工的利益。师领导分析了雹灾形成的原因后,决定由原来的各团场就地防雹改为垦区前方防雹的方案,将全师8个团场的49门高炮集中起来,由师部统一指挥作战。
  7月10日、11日、16日,冰雹接二连三光顾农七师垦区,此时,事先设置的三道防雹网同时发力,将入侵的冰雹消灭在了垦区前沿。令人惊喜的是,伴随冰雹的驱散,垦区的田野里落下的是大雨,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据统计,今年以来,冰雹云先后12次光顾了农七师垦区,除第一次造成损失外,其余均化害为利。为此,农七师职工共减少损失3亿多元。
  在农七师采访,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一班领导一心想着职工,一切利益让给职工。师政委万卫平深有感慨地说:“把职工收入、冷暖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职工增加收入,这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最重要的工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3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海经济“特”起来
本报记者 潘岗 王斌来 马应珊
  夏日的青海,天无酷暑,却热潮涌动:7月,在第四届中国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青洽会”)上,中外客商达成协议项目271项,合作金额逾285亿元;8月,总投资70多亿元的青海公伯峡水电站正式开工,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9月,投资25.8亿元的百万吨钾肥基地竣工……
  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依托本省独特的资源优势,青海省广大干部群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着力打造特色经济,为青海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年中,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1亿元,相当于1950年至1990年的总和;GDP平均保持11%的增长率;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4%,农民收入年增长4.8%以上。
  立足资源求发展
  一到青海,就被关于青海省情的一些说法所吸引:青海很大又很小。很大,72万平方公里的幅员堪称辽阔;很小,人口仅528万,2002年GDP只有341亿元。
  青海很富又很穷。很富,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很穷,340万农牧民人均收入才1711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还有197万人年收入不足1000元。
  作为一个西部内陆省份,青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贫穷、落后。青海省副省长苏森说,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年平均增长7%;而青海则要翻两番半,头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后十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任重如山,加快发展成为青海迫在眉睫的第一要务。
  发展靠什么?资源是青海的财富,是青海的特色,更是青海经济腾飞的希望。
  据统计,青海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高达17.2万亿元;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高达2187.3万千瓦,而且开发成本低;柴达木盆地的33个盐湖中,钾盐、镁盐、锂矿、锶矿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钠盐、芒硝等居全国第二位;探明加控制的石油地质储量3亿多吨,天然气3500亿立方米,为全国第四大气田;已发现的36种非金属资源中,石棉、石膏、石英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铅、锌、钴、铜等有色金属储量也比较丰富。此外,具有高原特色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农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均有很强的竞争力。
  来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湖——青海察尔汗盐湖,这个浩瀚而富饶的湖令人叹为观止: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中,已探明的氯化钾表内储量高达1.45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光是蕴藏的食盐,就足够全世界人口食用2000多年。此外,氯化镁储量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均列全国首位。而在青海,大大小小的盐湖还有30多个。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这是摆在青海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投资拉动开发,开发推动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响亮地提出:依托优势资源,培植一批大工业项目,孵化一批骨干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优势,带动工业总量的扩张,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特色开发潮声急
  怎样发展特色经济?青海人认真审视自我:青海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外,东北接甘肃、西北连新疆、东南通四川、西南邻西藏的区位优势明显,纵横交错的青藏、青新、敦格等国道干线和青藏铁路以及年底即可全面通航的格尔木机场构筑了交通优势。
  挟三大优势,让全省经济“特”起来,从农牧业经济迈向工业经济。青海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嬗变。
  青海牧业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长期以来,青海传统的靠天养畜、靠天务农的生产方式制约了经济发展,过度的放牧、垦荒还严重破坏了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短短几年中,青海打破了过去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完成了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今年1至6月,青海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8.6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60%以上,同比增长16.2%,成为拉动全省经济的主要力量。
  目前,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和盐化工业成为青海的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一个从初级产品到深度加工和下游产品开发的产业链。今年1至6月,以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54亿元,同比增长15.5%。今年一季度,四大支柱产业利税总额占全省利税总额的79.86%。
  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在柴达木盆地建成了年产300万吨当量的油气田基地,实现了西气东输;青海水电年发电量已达120多亿千瓦时,实现了西电东供。不久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宣布,装机容量高达560万千瓦的拉西瓦水电站开始筹建。
今年7月,中信国安集团投资22亿元的西台吉乃尔盐湖锂钾硼资源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基础建设竣工。整个工程投产后,可年产3.5万吨碳酸锂、3.5万吨硼酸、100万吨硫酸钾。其中,硫酸钾的开发将改变我国硫酸钾肥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柴达木天然气——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规划投资107亿元,一期工程已于4月初开工建设。与此同时,海西60万吨水泥项目、都兰30万吨生铁冶炼项目、德令哈4.5万吨碳酸锶工程等一批资源开发项目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察尔汗盐湖的开发也如火如荼。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宋显珠告诉记者,我国每年需要钾肥400万吨至600万吨,90%需要进口,百万吨钾肥基地投产后,生产量可达到我国总需求量的1/3。
  营造环境引凤来
  财政困难、投入不足,是制约青海资源开发和经济腾飞的瓶颈。“开放的青海欢迎您”,悬挂在西宁市新宁广场上空的横幅,表达了青海人借力发展、借势腾飞的心愿,显示出青海人发展观念上的可喜变化。
  在引资招商的实践中,青海人逐渐意识到:不能完全靠优惠政策吸引人,必须调整机制,在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上下功夫。绝不能让外来投资者“水土不服”。营造出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青海才能成为各路贤才大展身手的舞台。
  开发促开放,开放促开发。5年来,青海省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争取国际无偿援助2569万美元,引进国内中、东部各省区市参与开发资金200多亿元,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为青海省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流动。
  我们从西宁驱车700多公里,翻过日月山,绕过青海湖,来到神奇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脚下的格尔木市楼房林立,街道宽敞整洁,夜晚灯火辉煌……令人难以相信此刻置身于西部内陆,更想象不到这里4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凉寂静的戈壁滩。
  是什么使得格尔木这颗明珠流光溢彩?落实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强化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维护合法权益——创造安心的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环境,格尔木市凭借环境形成了引力效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81年GDP只有2000多万元,1991年达到2亿多元,2001年超过22亿元,2002年达到27.53亿元,今年上半年是1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
  “投资环境比预想的还好,办事效率非常高。”在青海碱业有限公司建设工地上,来自浙江的投资方代表、副总指挥董利刚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看到这里的软环境这么好,公司决定追加投资到30亿元,将原定的60万吨纯碱项目扩大为180万吨,一期工程即将开工。”
  协调发展奔小康
  支柱产业在托起青海特色经济的同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青海正以GDP年均超过11%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特色越来越浓,适应高原冷凉气候的油菜、蚕豆、药材等产量不断上升,无公害反季节蔬菜订单猛增。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青海2002年农牧业实现增加值44.8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元,比上年增长6%,迈上了工农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轨道。目前,青海牧民绝大多数已摆脱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群众不再以牛羊多少论财富,而是将目光转向科学放养和提高效益上。农牧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第三产业中的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青海独特的高原环境、气候,青海湖、鸟岛、三江源等众多的名胜和以民族传统风情为特点的文化资源,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拉近了青海与世界的距离,树立了青海的品牌和形象。
  经济发展了,生态建设也加快了。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草)保护工程、荒漠化治理工程、青海湖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生态重点县建设等,有效地遏制了生态恶化的趋势。目前,青海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达到20.76万平方公里,走在全国前列。
  在青海采访,时时可以感受这方热土上春意萌动。青海省委书记、省长赵乐际用一句话道出了青海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昂扬斗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是开发青海、建设青海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理由相信,在青藏高原上,一个“山清水秀人富裕”的小康青海一定会实现。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国庆节期间赴陕西安徽洪涝灾区
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孙杰、刘书云)在国庆节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陕西和安徽省洪涝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看望和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救灾工作。他指出,当前灾区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集中力量搞好秋冬农业生产,夺取抗洪救灾和发展经济的全面胜利。
  10月1日至2日,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先后来到今年洪涝灾害最重的陕西省渭河沿岸地区和安徽省沿淮地区,深入到乡村、学校、受灾群众安置点和水毁工程修复工地,实地察看了解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1日上午一大早,温家宝一行乘飞机直奔渭南灾区。在华县渭河大堤,温家宝冒雨沿着泥泞不堪的大堤,深一脚浅一脚来到石堤河决口复堵堤段。堤下大片低洼农田还浸泡在积水里,涝死的玉米和果树上还留着淤泥的痕迹。望着眼前的情景,温家宝神色凝重。他说,一定要千方百计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重建家园。在堤脚一顶帐篷前,温家宝向正在抽排水的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排涝的情况。他对在场的干部说,“要抓紧时间排水,早一天把积水排完,就能早一天抢种庄稼,明年群众生活就有保证。”
  临近渭河大堤的华县下庙镇康甘村,全部耕地被淹,秋粮绝收,大部分房屋倒塌。温家宝边走边察看房屋受损的情况。在村民康天恩家临时搭建的帐篷内,温家宝仔细询问村里受灾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生产自救。他还与正在巡查的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交谈,了解群众饮水消毒和疾病预防情况。温家宝说,天气转凉,要防止灾区群众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康甘村小学校舍全部倒塌,已成废墟。温家宝心情沉重地说,要抓紧抢修校舍,使学校尽快复课。当听说全校学生已被安置到其它学校上课时,他说,要千方百计保证孩子们不中断学习。1日下午,温家宝又冒雨来到设在县城贸易广场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附近灾区几所小学的200多名学生正在这里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补课,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温家宝详细了解了学生们上学的情况,并向老师们表示感谢。他走进三年级上课的帐篷,亲切叮嘱孩子们好好学习。
  今年夏天,淮河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7月中旬,温家宝曾亲赴沿淮地区指导防汛抗洪。时隔80天,他再次来到灾情严重的阜阳地区。2日一早,温家宝一行冒雨来到阜南县王家坝镇,实地察看王家坝闸除险加固工程。他要求一定要精心施工,保证质量,力争明年汛期发挥作用。随后,温家宝又来到蒙洼蓄洪区的金黄村。淮河分蓄洪后,这个村的秋季作物全部淹没。温家宝与闻讯而来的村民们亲切交谈,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产打算。听到村民们抢种了400亩蔬菜而且长势良好,温家宝十分称赞,并希望大家抢时补种,多收一点,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在蓄洪区,他还察看了新建村正在重建的学校工地。
  1日下午和晚上,温家宝分别在陕西省华县和安徽省阜南县听取两省救灾工作汇报。他要求灾区生产自救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当前最紧迫的是加快抽排农田积水,抢夺农时,搞好秋冬种。第二,切实解决受灾群众口粮、饮用水、御寒问题,做好防疫工作。第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帮助群众修建水毁房屋。在冬季到来前,尽最大努力使每户有一处避寒的房间。第四,把学校重建放在救灾工作的重要位置。第五,尽快恢复水毁的基础设施,保证路、电畅通。他还要求,加快治淮重点工程的进度和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步伐,提高防洪能力。温家宝强调,关中平原和沿淮地区是粮食主产区,要始终重视粮食生产,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文艺演出呈异彩
  本报北京10月3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首都演出市场“热”力四射,数百场次的精彩演出,使首都观众领略到了交相辉映的艺术门类、异彩纷呈的舞台演技。
  据北京市文化局介绍,节日期间,在首都文艺舞台上,有45个国内外艺术表演团体在26家主要演出场所上演99台、301场次的戏曲、歌舞、曲艺、音乐、话剧、杂技、魔术、木偶戏等形式各异的剧(节)目。国庆前夕开幕的首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吸引了众多的戏剧爱好者。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将献上20余台、50余场演出。重新装修后,长安大戏院迎来了黄梅戏《长恨歌》、川剧《变脸》和京剧《伍子胥》、《秦香莲》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西:古城新景展风姿
  本报太原10月3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三晋大地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汾河两岸、迎泽湖畔,到处是赏花漫步和晨练健身的人们;平遥古城、绵山、五台山和云冈石窟等名胜景点,中外游客如约而至;祁县葫芦园和永济普救寺等新开发的特色旅游景点,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榆次老城开门迎来她的第一批客人。在古色古香的青砖古街上,不同肤色的游客纷纷举起相机,拍摄老城的古韵风姿。从香港特地赶来的李大维先生深情地说:“榆次是我的故乡,在老城里静静地走一圈,我仿佛触摸到了她所经历的世事沧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