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和平友谊之歌
吕远
  我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翻译和介绍日本歌曲。那时日本人民反对“美日安全协定”的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群众歌曲都反映了日本人民对和平与日中友好的愿望。我把《五木摇篮曲》、《春天》、《故乡》等歌曲介绍给了中国群众。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把《北国之春》、《和平的金桥》等翻译和介绍给中国人民,很快唱遍全国。同时我还为日本歌手创作了不少歌唱友谊、歌唱和平与环保的歌曲,在中日两国多次演唱。
  从90年代起,我开始组织中日两国致力于友好事业的艺术家到中国的长城上举行《长城之春》国际友好音乐会。我不是高官也不是富贾,我的财产和资源只有音乐,我邀请艺术家们来长城演唱的全部报酬,就是无偿地创作供他们演唱的歌曲。这件事逐渐得到了很多对中日民间友好事业具有共识的人士的支持,于是每次都有不少国内外的艺术家应邀而来,在长城前引吭高歌。有时观众达万人,中央电视台多次向国内外播放,在中日两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而地点就选定在离日本最近的长城的最东端——丹东虎山长城的城门前广场。
  9月12日,鸭绿江畔的虎山长城上几百面彩旗迤逦插到山顶,城门前舞台上铺着红毯、布满鲜花,广场上人山人海。20米宽的会标上写着金色的大字:“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第七届长城之春丹东虎山长城中日友好吕远作品音乐会”。说真话,我开过许多次个人作品音乐会,对于横幅上写着的“吕远”两字并没有多么强烈的荣耀感,因为那意味着我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唯有这一次,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我恰好是在75年前的这天凌晨,出生在鸭绿江边的这个城市,那时候叫安东市。我出生的时候,这里正处在风雨飘摇中,日本军队已经集结在鸭绿江边和中长铁路两侧,整日吹着军号,唱着军歌。不久,他们便占领了整个东北。在我幼年和童年时的耳边,经常响着嘈杂刺耳的日本侵略者的歌声。
  我15岁那年的秋天,也是这鸭绿江边,突然响起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歌声,满山遍野的人群高唱着《大刀进行曲》追赶着日本人。这两次歌声迥然不同,一次是强盗的疯狂嚎叫,一次是人民的胜利呐喊。然而不论是侵略者的军歌还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战歌,都不是永恒的歌声,也不是最后的歌声。因为战争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人类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和平与幸福,只有和平和友好的歌声,才是人们共同需要的永恒的歌声。也只有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才是中日两国持久和平的保证。
  回想我75年的岁月,有许多时间是在枪炮声中度过的,而在中日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之后的25年里,不停地为艺术家们创作和平友好歌曲四处演唱,如今白发满头,在这鸭绿江边的故土上,汇集中日两国100多位艺术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面向亚洲、面向世界,挽起手来高唱同一个主题:中日友好、世界和平;漫山遍野的万余观众会心地鼓掌欢呼,这不是十分值得高兴的事吗?
  你听,全国首屈一指的军旅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在用日语深情地唱着:“征战风云归痛史,和平创意到无涯”(陈昊苏词)。歌声在山头久久回荡。丹东籍的女高音歌唱家于丽娜也用日语唱着:“富士山、万里长城:和平的歌声遥相呼应,架起和平的金桥,通向幸福的明天”(服部训之词)。在场的日本客人掌声不绝。而日本青年歌手福田忍却用中文唱得十分动情:“东京湾、扬子江,我们的歌声随风飘扬,东京湾—扬子江,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东京湾—扬子江》)。另一位日本女歌手佐仓优美则激动地仰天高歌:“啊长城,和平的象征,我们大家手挽手,热爱和平,啊长城,力量的结晶,全世界人民手挽手,就是和平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和平长城》)。日本歌手杉浦久美用她那委婉的歌声向人们诉说:“这里有万里长城高高的城头,这里有鸭绿江口悠悠的清流,啊,沿着长城走向远方,万里山河任我游,啊,万里长城美好的歌声,歌声传遍五洲”(《长城之梦》)。你怎么可以想象到,就是这些成千上万人的父辈,曾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今天,他们和他们的子女,正在挽起手来共同高唱制止战争、保卫和平之歌,共同为中日人民永久的友好事业而向全世界唱出强大的歌声。
  最后,歌唱家蒋大为和台上台下许多人共同演唱了《北国之春》,这首反映了进城打工的日本农民思念家乡的歌曲,已经成为中国人理解日本人伦理感情的窗口,在场的日本人用汉语“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跟着高唱,而有的中国人则和之以日语。在这样“不分彼此”地一起歌唱这首日本打工者歌曲的人们之间,军国主义者还有立身之地吗?在这鸭绿江边长城脚下的友好和平的宏大歌声里,侵略者的军歌还能唱得起来吗?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终于读懂了《郑和航海图》
张治强
  编者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百年来对郑和的研究始终被非洲几个地名阻碍着,好像是藏宝迷宫的最后一道大门,一直未能打开。原来学术界认为郑和船队最远只到达了肯尼亚的马林迪,后来又认为到达了坦桑尼亚的基尔瓦。本文作者曾长期在非洲工作,经过研究提出郑和船队不仅到过坦桑尼亚、肯尼亚,还到过南非甚至澳大利亚。现刊出此文,以为一家之言。
  破译了《郑和航海图》上非洲沿海的三个地名分别是基尔瓦、索法拉和马尔加什之后,我又推断出航海图上的“麻林地(Malindi)”既不在肯尼亚,也不在坦桑尼亚,而是在非洲南端。此时,我恍然大悟。原来,15世纪前期,非洲东南沿海一共有三个麻林地。郑和船队不仅到过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而且到过南非南端的麻林地。这说明郑和船队的确比葡萄牙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到过非洲南端。航海图本身就是证据。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此时,极度兴奋的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此乃关键时刻,于是,马上伏首仔细观看。一幅令我惊奇不已的航海图展现在我眼前。这幅图虽然仍是那张看过无数遍的航海图,可它包罗的地域范围似乎比以前大了很多,它的内容仿佛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真可谓大喜过望,我又有了重大的新发现。我沿着非洲南端麻林地所在纬度往东看,在这条纬线上,我看到了一块大陆。这块大陆没有画完整,只是象征性地画了它的北端,它的岸线里面画着些许山脉,但均未标注地名。不过,在这块大陆的左上角,也就是它的西北方,写着“有人家”三个字,在这三个字的西边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注有“虎尾礁”三个字。大陆的上方是苏门答腊。大陆的右上角,也就是它的东北方,也写着“有人家”三个字,在这三个字的东边,也有一座小岛,岛上注有“石城山”三个字。这块陆地虽然只占每页底部很小的版面,但是它的宽度却连跨三页,其右边太平洋中的几个岛屿也连跨两页,加起来共占了5页的篇幅。以前,虽然也看到过这块大陆,却始终无法断定它是什么地方。这一次却不然,因为看图的角度变了,这次既不是从肯尼亚的“麻林地”向东看,也不是从坦桑尼亚的“麻林地”向东看,而是从非洲南端的麻林地开始,沿着同一纬度向东看。此刻,我拿出当今的地图一对照,便毫不犹豫地断定:这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没错儿,肯定是澳大利亚!殊不知,制图者早就把郑和船队发现澳大利亚的功绩画在了航海图上,不仅画在了图上,还用文字告知我们,这块大陆上“有人家”。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声言:郑和船队15世纪前期就发现了澳大利亚!《郑和航海图》就是证据,而且是毋庸置疑的铁证。
  从图中还可看出,郑和船队由澳大利亚的西南方北上回国的两条航路。一条是东线:通过虎尾礁西侧北上,穿过苏门答腊、爪哇之间的海峡,再经南海、东海回南京。另一条是西线:由虎尾礁西侧北上,绕过苏门答腊北端,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经南海、东海回南京。至于郑和船队经过哪些国家到达澳大利亚西南,图中却只字未提。
  此刻,我心潮澎湃,不由得翻开了茅元仪为航海图所写的序言,反复诵读了几遍结尾的那句话:“其图列道里国土,详而不诬,载以昭来世,志武功也。”读罢,感慨颇多。在破译非洲地名的漫长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此图的真实与可信。不亲为,的确难以感受“详而不诬”的含义。同时,我也领悟了茅元仪所言“昭来世,志武功”的用心。我坚信,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及其船队所建立的每一项功绩都不会永远被埋没;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定能得其所应得之地位;郑和船队大无畏的开拓、进取精神必将彪炳千古。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印度听乡村音乐会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记者不久前在印度西海岸边一个偏僻乡村里观赏了一场音乐会,别开生面,让人难忘。
  村庄坐落在印度喀拉拉邦海边的丘陵高坡上。入夜时分,皎洁的月光透过茂密的椰林映射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大地和海洋都被她的光亮涂抹成了银白色。远处,航标灯和着有节奏的海浪声送来巨大的光柱,一遍遍扫过人们快乐的面庞。音乐会舞台是记者有生以来见过的最不寻常的一个。由于村里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舞台只能因陋就简搭在乡间公路旁。疾驶而过的汽车和摩托车不时将它们隆隆的马达声融入音乐的节拍,构成一篇篇奇特的乐章。
  音乐会从晚上10时开始。乡民们吃完晚饭便早早地来到现场“抢占有利地形”。人们按照男女性别以公路为界严格划分各自区域。男人们将他们下身的蒙杜(一种用长两米左右的花布围在身上的当地男子的传统服装)折到膝盖以上,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相互间打打闹闹,开着善意的玩笑;妇女们身下垫着从路旁芭蕉树上折下的树叶,在孩子的依偎下悄声聊着家常。
  印度人酷爱音乐,喀拉拉邦历史上便以印度艺术圣地闻名。当地很多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在富有悠久传统的印度乡村音乐氛围中生活,因此哪怕是普通的村民对音乐都有不俗的鉴赏能力。音乐会的组织者对此显然深有感受。舞台可以从简,场地可以随俗,唯独在歌手档次和音响效果上不敢有丝毫马虎。参加演唱的清一色是从城里请来的专业歌手,人人生就一副洪亮的歌喉,加上摆得如小山一般的数十个大功率音箱,那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在寂静的夜晚远在十里八乡都能听到。
  音乐会举办的日子恰好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会说英语的一个村民告诉记者,那天是当地的一个宗教节日。其实无论对村民还是对记者来说,音乐会因何举办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能从音乐中获得欢乐。在伴奏乐队以电子鼓、电子琴以及印度传统手鼓的绝佳配合下,六名男女歌手轮番上阵,大展歌喉,奉献给观众一曲曲高亢激昂、节奏感极强的民族歌曲。情到深处,台下观众和着节拍用力地齐声击掌,更有人兴奋地“翩翩起舞”。在历时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歌手们所唱全部是本国曲目。当我就这个问题向身旁一位村民求解时,他的回答再简单不过———“不喜欢”。
  的确,对任何一个外国人来说,当他亲眼见证了远在印度一个偏僻小村庄的居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此挚爱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文化的精髓能够流传至今,魅力长存了。(附图片)
一名风趣的胖歌手在台上边唱边舞。张静宇摄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祖国祭坛”
  意大利“祖国祭坛”位于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是一座巍峨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它建于1884—1911年间。“祖国祭坛”前方是意大利开国国王埃曼纽尔二世的青铜骑马雕像。1921年,人们在雕像下方修建了“无名烈士墓”。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意大利时大多来此献花。张元辉摄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美洲究竟是谁发现的
许宏治
  不久前,15世纪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遗骸被挖出来鉴别真伪,“验明正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也随之被一些媒体重新提起。
  哥伦布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阅读过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等有关东方的书籍,对东方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欧洲人前往东方的陆路被阻断,相信地圆说的哥伦布提出了走海路径直向西到达东方的大胆设想。公元1485年,哥伦布移居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得到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携带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船3艘、水手87名,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伟大航行。同年10月12日,随着水手一声大喊“陆地!”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不过哥伦布误以为他所到达的地方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INDIO”(西班牙语为印度人,现通译为印第安人)。
  尽管哥伦布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他究竟到了什么地方,但他一直被西方学者公认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哥伦布的“发现”的确有着划时代意义。当时葡萄牙人紧随其后开辟了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从那时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并征服美洲,并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一个个东方古老国家的门户。正如清代学者梁启超所说,“世界风潮至此忽大变”,“愈接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如果用现代语言从褒义上说,哥伦布可谓“全球化”的开山祖师;从贬义上说,他堪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老祖宗。
  然而哥伦布的美洲“发现者”地位多年来一再受到挑战。在许多国家不断有人提出,在哥伦布之前就有人到过美洲。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说”。而在这方面又有多种说法。被引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是“僧人慧深东渡扶桑说”。根据这种说法,中国僧人慧深曾于公元5
  世纪远渡重洋,到达“扶桑国”即今天的墨西哥。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16世纪法国汉学家德·吉涅。他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唐代历史学家姚思廉编撰的《梁书·诸夷传》中关于扶桑国的一段文字:“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注:公元499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自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固以为名……”此说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至今不能肯定。
  还有人把中国人“发现”美洲的时间上推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甚至更早的年代,提出所谓“殷人东渡”说、“少昊东渡”说、“轩辕黄帝族移民美洲”说等等。但持这些说法者所拿出的“证据”,有很多牵强附会和想象的成分,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因而难以被广泛接受。
  摒弃狭隘的地域中心主义,客观地从全球视角看这个问题,那么毫无疑问,美洲当然是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发现的(“印第安人”这个称呼是哥伦布强加给他们的,我们姑且用它来指美洲的土著居民)。哥伦布到达美洲时,印第安人早已在那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即使真有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也不能算美洲的发现者,因为他们再早也早不过原住民。
  据介绍,考古发现和碳-14同位素测定表明,至少在距今4万至5万年前,美洲大陆就有人类居住,他们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关于这些人类的起源,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是来源于亚洲的蒙古人种。据说是在最后一个冰期离别故土,越过封冻了的白令海峡,踏上美洲大陆的。其根据主要有两条,一是美洲没有发现过猿人或直立人等原始人类的化石,二是美洲已出土的古人类遗骸头骨与蒙古人种相似。但我对这一说法仍存有疑问不敢尽信。
  四五万年前的人类还处于石器时期。那时候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除了石器还不会制造别的工具。既无交通工具,地上又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天气又是那样的寒冷,还时时可能遭到野兽袭击。很难想象他们能进行如此万里迢迢的“长征”。就连一路上的食物问题恐怕都是很难解决的。不信的话您现在走一次试试。
  可以认为,美洲的人类完全土生土长的可能性不能轻易排除。至今没有发现化石,不等于以后永远不会发现,更不等于从来没有存在过。就好比外星人至今未被发现,但并不能据此否定其存在。至于头骨的相似,恐怕也不能完全证明其为外来户。不是有一种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吗?后来又找到证据说亚洲也是人类起源地了。非洲的猿能变人,亚洲的猿也能变人,美洲的猿又为什么不能变人呢?他们又为什么不能长得有相似之处呢?
  关于美洲人种的起源问题尽可以作为一个人类学问题继续进行研究,但美洲最早居民即哥伦布所说的印第安人才是美洲的真正发现者,这是肯定无疑的。哥伦布作为一个欧洲人,“发现”了欧洲人原来所不知道的新大陆,并由此而造成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划时代影响,这一地位也是无人能代替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哥伦布的发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南非石趣
晓流
  “南非集世界风光于一国,别的地方有的东西,在南非都能找到。”在飞往约翰内斯堡的飞机上,邻座自豪地向我介绍着南非。10天的访问的确使我目不暇接,真有点“消化不良”。不过一圈转下来,收获最大的却是一捧石头。
  南非的石头多而奇。出了城,满眼风光,仿佛置身于未开发的“矿区”。考察途中,导游常蹲下身,拣起一块石头告诉我,这是白云石,表面布满粗、细颗粒,工业上可作耐火材料。一会儿,他又拣起几块石子,让我分辨上面含有的二氧化铁、钙等成分。出于好奇,我把它们在山涧清澈冰凉的溪水中洗洗,装入口袋。参观中就这样边看边拣。少顷,口袋鼓了起来。继而,身上的外套变形了。
  周末,主人安排我们去看恐龙化石。自从考古学家发现恐龙化石后,地方当局有意留下一处不挖掘,让观光客在此流连,发思古之幽情。我在恐龙化石周围踯躅,希冀拾到一块原始化石。化石没有找到,却发现那一带的山坡上散布着鹅卵石大小、形状颇似马粪的石头。石头黝黑坚硬,四周土壤和砂岩则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风化变得松软。主人介绍,这是火山熔岩。据说,火山的喷发导致气候的变化,冷血动物恐龙不适应新的温度而最终灭绝,陷入地下,形成化石。恐龙化石没有拣到,但兜揣一块火山岩是我的收获。
  在所有的石头中,最饱眼福的是当地的一种专做装饰用的美丽石头。这种石头远不如钻石和玉石贵重,属半宝石类。这种石头极似我国的雨花石,均形状各异、图案多变。加工工艺也类似,即先将大块石头打碎后,送入滚筒磨研,最后水洗抛光。然而与雨花石相比,它更有装饰性,更有商业价值。它不仅可以单独观赏,而且拥有好听的名字,如虎眼石、猫眼石,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被制成五花八门的工艺品和首饰,小到耳环、挂坠、胸饰、项链、袖扣,大到镇纸、装饰性花卉草木、鸟兽,等等,甚至作为食品盘,烟灰缸等实用品的装饰。
  最贵重也是最熟悉的石头莫过于黄金和钻石了。电影《碧血金沙》里的主人公在黄金面前,因贪婪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情景历历在目。这回我也“贪婪”一次。在韦尔孔市附近的罗林金矿,午餐席间,在座的一位主人拿出两块黄灿灿的石头放在餐桌上。“黄金!”我几乎喊出声来。其实那是一块黄铁矿石。真正的黄金则像深阁里的闺秀,不露真容。在距地面两公里深的矿井下,我拣起刚用喷水除尘风机钻下来的黝黑的岩石,在头灯照耀下仔细观察,可怎么也找不到黄金的踪影。这时,陪同指着石头告诉我,那像蜡一样暗白色、半透明状的斑块就是金子。这与“沙里淘金”不同。澳大利亚、北美和我国部分地区的黄金是砂金,是从冲积砂矿中淘出来的黄金,“吹尽黄沙始到金”就是这种淘金法的描述。南非的黄金是山金,金矿床深埋地下,夹在火山岩中,非上千摄氏度高温熔炼不能成金。“真金不怕火炼”在此得到了印证。井下的金矿石虽不起眼,但不允许随便拿走,工人下班离矿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后来,主人从工艺品商店里买了块金矿石送我做纪念,了却了我的心愿。
  虽然金刚石和钻石英文都叫Diamond,但金刚石并不都能作钻石,只有那种晶莹剔透经过研磨的才能做钻石,普通的金刚石因其硬度大而用作研磨切割材料。南非有“钻石之国”的美誉,其金刚石质地优良,宝石比重大,钻石研磨后即做首饰等装饰物,免去了黄金加工前需要提炼的中间程序。南非之行,没有机会一窥钻石岩筒,只是在从布隆方丹飞往开普敦的小飞机上匆匆俯瞰了一个岩筒。物以稀为贵。从展览介绍中知道,钻石贵就贵在稀有,平均采掘250吨岩石才能取得一克拉金刚石。如果排除工业用的金刚石,用作首饰的钻石更加稀少。玉石贵重,人们把里面含有的杂质形容为“白璧微瑕”;钻石更贵重,于是人们爱屋及乌,将里面的杂质称为“美人痣”。
  去南非,劝君勿忘看石头。去南非,劝君勿忘采石归。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拾贝

租个警察保平安
袁文良
  说起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头戴大盖帽、身穿制服、腰佩手枪的警察。在匈牙利,普通市民根据需要可以向当地警察局提出申请,“租”个警察来专门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
  早在几年前,匈牙利政府就颁布了一项法令,称任何公民都可以出钱申请“雇佣”警察。其方法是居民持有效证件向当地警察局提出书面雇佣申请,并根据要求填写一张表格,由当地警察局审核上报国家警察总局。在获得国家警察总局批准后,申请人与警方签署雇佣合同并缴纳费用,警察便可受雇为申请人提供服务。这项法令的颁布,无疑为警方开办“出租警察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据匈国家警察总局法律科的一位官员介绍,开展“警察出租业务”的第一年,警方就接到居民“租赁警察”的申请300余次,而这些申请主要是雇佣警察提供一些大型家庭聚会的保安,也有结队外出旅游者租用警车开道,甚至还有请防爆专家检查某些纪念集会的会场。如今居民每年“租”警察的申请都会超过500件,警方也由此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据报道,匈政府允许警方开展“警察出租业务”,一开始就受到普通居民的欢迎。但一些社会学家却表示出担忧,他们担心犯罪分子借此机会求得警方保护,更担心个别警察会与犯罪分子串通一气。对此,警方发言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对于可能由罪犯或犯罪团伙递交的申请,当地警察局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警方绝不会与他们进行金钱交易。这位发言人还表示:警方不提供个人和财产保镖,更禁止与举行集会的政治团体签约。同时,警方在与雇主签订合同时,合同上都要有一条明确的规定:雇主无权干涉受雇警察制订具体执行方案和现场应变措施,更无权要求受雇警察的武器配置。
  “租用”警察的费用,匈牙利一般居民都能担负得起。一名步行警察每小时的雇佣金在1500—2500福林(约合5—10美元)之间,如果租用摩托警或骑警,或是租用警车等,雇主除支付雇用警察的费用外,还要支付警察坐骑或车辆的消耗费用,其具体租金由双方在签订租用合同时商定并在合同中写明。
  (袁文良编译)


返回顶部